第七講 明清停滯:大陸孤立主義的後果 散沙術:對內男耕女織

每個治國者登基第一天,都會想一個問題:「我怎麼樣才能走出改朝換代的周期律?」各代的辦法都不一樣。朱元璋雖然是乞丐出身,學歷很低,但也是一個很有思想的人,他的辦法就是,把這個國家打成一盤散沙。當這個國家的人民變成一粒粒抄子的時候,也就沒有了凝聚的力量,人凝聚不起來,就不可能造反了,這就是對內維持統治的「散沙術」。朱元璋還在老子的《道德經》里找到了思想依據,老子說,天下最理想的境界是「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一個小村莊里,守望相助,男人早上起來去種地,日落就回家,女人 在家裡燒飯紡紗管小孩,男女一生不出鄉村,這樣,天下自然太平,王朝自然千秋萬代。史書說,朱元璋一生中最喜歡讀的書便是《道德經》。

要把天下打成散沙,在經濟上,最好的模式就是男耕女織。

在中國經濟史上,有兩種植物徹底改變了國家的命運,一是宋代的水稻,二是明代的棉花。

水稻原產於亞洲熱帶地區,五代及宋代初期,香巴王國(今越南北部)的占城稻被廣泛引入長江流域,它一年可有兩熟,甚至三熟,而且產量比一年一熟的小麥要高一倍,從而引發了一場「水稻革命」。糧食產量的劇增,使得「中國碩大的沙漏倒轉了」 。宋代人口急速增長,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億級人口的龐大帝國。從此之後,統治者失去了對外進行土地和人口掠奪的「剛性需求」。

而朱元璋則發動了一場「棉花革命」。與水稻一樣,棉也是一種外來植物,原產於印度,在漢字中第一次出現是南朝的《宋書》。宋末元初,它已經在南方地區得到一定面積的普及。元代,松江府(今上海)的婦女黃道婆改進紡織技術,使生產效率大幅提高。朱元璋建國之後大力推廣棉花種植,他下令,農民有田五至十畝的,俱令種桑、麻、棉各半畝,10畝以上倍之,到1393年(洪武二十六年),全國田地比元末增長了4倍多,其中棉田的增加最為顯著。棉花種植和棉紡織技術的革新,徹底改變了中國人以絲綢和麻布為主的穿著傳統,服裝產量為之大增,棉紡織迅速成為全國第一大手工製造業。據吳承明的研究,明清兩代,中國每年生產約6億匹棉布,約人均每年織布兩匹,商品值近1億兩內銀,其中52.8%是以商品形式在市場出售的,總產量是英國在工業革命早期時的6倍。

這兩場革命,「水稻革命」和「棉花革命」,對中國的經濟結構、社會結構、政治治理理念乃至國民性都造成了重大的、不可逆的影響。

這裡還有一個世界級的問題需要解答:眾所周知,發生於英國的工業革命其實也是以紡織業為啟動點的,而它最終引爆了機械技術的革命性創新,同時帶來社會組織的顛覆性變化,最終誕生了資本主義,改變了人類文明的方向。那麼,為什麼同一個產業的創新,在中國不但沒有引發與英國相同的革命性效應,反而為自閉創造了條件?

學者們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在14世紀的中國江南鄉村,每個農家都有織機一部,耕作之餘,無論婦孺老小都從事紡織,全家動手,機聲不休,通宵達旦。每戶所織之布雖然數量甚微,但聚合之後,成億萬之數。趙岡和陳鍾毅在他們的研究中指出過一個讓人吃驚的事實;從14世紀一直到19世紀80年代以前,在中國沒有出現過一家手工業棉紡織場!他們在《中國經濟制度史論》中寫道:「中國傳統手工業各大部門都曾有過工場僱用人工操作生產的記載,惟獨棉紡織業沒有任何手工工場的確切報道。」 這種「一戶一織」的家庭紡織與規模化的工場化生產相比,最大的特點,或者說優勢是,前者的從業者幾乎沒有勞動成本支出,而且時間也是幾乎沒有成本的,任何人都可利用閑暇時間單獨操作。在這種生產模式的競爭之下,規模化的手工業工場當然就沒有任何生存的空間了。

在現代經濟研究中,早期的鄉村手工業常常被稱為「工業化原型」,它為工業革命的誕生提供了市場和技術前提;然而在中國,鄉村手工業則變成了機械工業化的障礙,它發揮無比的抗拒力,來阻止工廠的興起與工業化進程,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悲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