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 漢武帝變法:頂層設計的集大成者 變法的負面效應及爭論

武帝變法所造成的負面效應也是顯著的。

自實體產業及流通被國家專控之後,「文景之治」所形成的民間經濟大繁榮的格局被徹底扼殺,漢朝再難出現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所記載的那種大商巨賈,商品經濟從此趨於衰竭。

算緡令及告緡令的實行,更是導致了兩個後果:

第一,社會財富被強迫「清零」,中產階層集體破產,工商動力喪失;

第二,更嚴重的是,政府在這場運動中幾近「無賴」,對民間毫無契約精神,實質是政府信用的一次嚴重透支,從而造成社會財富觀念的空前激蕩,民眾的儲蓄和投資意識從此銳減,據《史記·平準書》記載:「民偷甘食好衣,不事畜藏之產業。」--「民眾有好看的衣服馬上就穿,好吃的馬上吃掉,不再願意儲蓄投資。」 其歷史性後果耐人尋味。

而國營事業在「辦大事」的同時,也體現出了與生俱來的劣質效率。各地鐵官監造出來的民用鐵器質量低劣,而且非常昂貴,還強令民眾購買,導致怨聲載道。

在知識界,武帝的改革遇到了眾多反對者,其中最為激烈的,包括當世最著名的兩個知識分子--大儒董仲舒和《史記》作者司馬遷。董仲舒是漢代儒學的奠基人物,他明確地反對國營化政策,認為應該使「鹽鐵皆歸於民」,他還提出享受政府俸祿的官員和貴族應該退出商界,不應該與民爭利。 司馬遷的經濟觀點與董仲舒近似,相對的,他對商人階層給予了更多的同情和認可,稱那些大商人是「當世千里之中,賢人所以富者」,有不少史家甚至認定《平準書》和《貨殖列傳》實際上是司馬遷為了反對官營工商業政策而寫的兩篇專題論文。

從變法的長期執行效果看,到後期確乎出現了重大的政策後遺症。

因國營化政策而增加的財政收入,大多用於國防軍備,平民階層因此而得到的實惠少之又少,這再一次證明,在國家主義的政策之下,國強易得,民富難求。到武帝晚年,出現了「天下困弊,盜賊群起」的景象。公元前89年,68歲的漢武帝頒布《輪台罪己詔》,內稱「本皇帝自即位以來,所作所為很是狂悖,使得天下百姓愁苦,我現在追悔不及,從今往後,凡是傷害百姓、讓天下人勞苦的政策,全部都要停止」。他提出,「當務之急是停止苛刻粗暴的政策,減少賦稅徭役,恢複重視農耕和畜牧的政策,減少軍備開支」。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份記錄在案的皇帝檢討書。以武帝的雄才偉略,早年不可一世,晚年黯然罪己,也算是歷史的一個諷刺和警醒。此後,中央政策趨於寬鬆,民間稍得喘息,終於避免了更大的動蕩,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就尖銳地說,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