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管仲變法:兩千多年前的「凱恩斯主義」 「以商止戰」與和平稱霸

管仲最核心的,也是最被後人所漠視的治國思想是「以商止戰」。

「止戰」--防止戰爭(無論是內戰還是外戰)是治國的第一要義。後世思想家提出過很多「止戰」的主張,如墨家、道家提倡「以農止戰」,法家是「以戰止戰」,儒家是「以仁義止戰」,明清兩朝是「以閉關鎖國止戰」,及至晚清時,魏源、鄭觀應提出「兵戰商戰」之論,凡此種種都不同於管仲的「以商止戰」。

就國家內政而言,「以商止戰」就是發展商品經濟,讓國民富裕而不至於造反。

管仲有很強烈的民本思想。他說:「政之所興,在順民心。」他不主張用嚴酷的刑罰來威懾百姓,因為「刑罰不足以畏其意,殺戮不足以服其心」。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順民心」?管仲的答案是要「從其四欲」,即「百姓厭惡勞苦憂患,我就要使他們安逸快樂;百姓厭惡貧困低賤,我就要使他們富足顯貴;百姓厭惡危險災禍,我就要使他們生存安定;百姓厭惡滅種絕後,我就要使他們生養繁衍」。他認為,為政者只要懂得這些道理,把給予看成是取得,就是從政的法寶了。 基於此,管仲提出了那句非常出名的格言:「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在諸國中,齊國是食鹽、冶鐵以及絲綢的輸出國,是稅率最低的自由貿易區,是糧食產銷最穩定的國家。管仲的經濟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產階級的勝利。

就與各諸侯國的關係而言,「以商止戰」就是擴大對外貿易,並以軍事的威懾力維持均衡。

齊國因經濟改革成功而坐擁最強之國力,它有三萬裝備精良的軍士,當時無人敢於爭鋒,管仲卻鮮用兵征伐四野。終齊桓公一代,只滅過譚、遂兩個小國,甚至當宋、鄭等鄰國發生了內亂之後,管仲還設法幫助其君主復國。

齊桓公曾多次召集諸侯會盟,儼然成為諸國的盟主,《史記》說他「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也就是九次召集各國諸侯到齊國開會,每次會盟,除了炫耀國力之外,重要的內容就是以霸主身份統一各國的關貿稅賦。公元前679年(齊桓公七年),齊國會盟諸侯,達成關稅協定,市場交易的稅賦為百分之二,進出口關稅為百分之一。第二年,齊國再度會盟諸侯,規定與會各國要修建道路,劃一度量標準,統一斤兩稱數。 管仲的這些做法,好比是在創建一個區域經濟的關稅同盟體,這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仍然是國際貿易的遊戲慣例。

當齊國與周邊國家關係不協時,管仲似乎更樂於用商戰的辦法來削弱其他國家的勢力。在《管子·輕重戍》中便記載了一則十分精彩的案例--

魯國和梁國都是東方的大國,特別是魯國,向來與齊國並稱「齊魯」。魯、梁兩國的民眾擅長織綈,這是一種厚實而光滑的絲織品,用它裁剪而成的衣服是當時最高檔的服裝。管仲就懇請齊桓公帶頭穿綈衣,還讓他的左右侍從也跟著穿。很快,穿綈織的衣服成了齊國上下的時尚。雖然綈的需求量猛增,供不應求,管仲卻不允許本國人生產綈織品,而是一律從魯、梁兩國進口。管仲召集這兩國的商人,對他們說:「你們為我織綈十匹,我給你們三百斤銅,如果織了百匹,我就給三千斤銅。這樣一來,你們兩國即使不向人民徵收賦稅,財用也足夠了。」魯、梁兩國果然中計,在政府的鼓動下,民眾紛紛從事綈的紡織,農事因此荒廢。一年多下來,糧價暴漲。到了這時,管仲下令關閉與魯、梁的通商關口,不再進口一匹綈布。兩國經濟頓時崩潰,難民紛紛湧入齊國,管仲順勢讓他們去開拓齊國的很多荒地,反而促進了農業生產。魯、梁從此一蹶不振,魯國的國君不得不親自到齊國去納幣修好。

管仲還曾用同樣的手段制服過莒國和萊國。這是中國古代史上罕見的商戰案例,管仲無疑是利用了國際貿易中的供求關係,其手段之高妙和狠辣,迄今仍讓人嘆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