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管仲變法:兩千多年前的「凱恩斯主義」 鼓勵消費的異端思想

管仲的經濟思想中,最為奇特的一項是鼓勵消費,他甚至倡導奢侈,這在古往今來的治國者中可謂僅見,在《管子》一書中就有一篇奇文《侈靡篇》。

中國歷代的治國思想向來以倡導節儉為正途,這顯然是長期短缺經濟的必然產物。然而管仲卻提出「儉則傷事」的觀點,在他看來,大家都不消費,就會造成商品流通的減少,從而妨礙生產營利的活動,故曰「傷事」。 要如何才能推動消費?他的答案是,多多消費,甚至無比奢侈地去消費。

管仲的這一論述曾經迷惑了此後數千年的中國學者,很多他的信奉者言及於此,要麼視而不見,要麼顧左右而言他,要麼百般替管仲聲辯。直到近世,歷史學家郭沫若才給予了合理的解釋。郭氏認為:「他是肯定享樂而反對節約的,他是重視流通而反對輕視商業的,他是主張全面就業而反對消極賑濟的,為了能夠全面就業,他主張大量消費,甚至主張厚葬。他的重點是放在大量消費可以促進大量生產這一面。因而在生產方面該如何進行,如何改進技術之類的話,他就說得很少,幾乎可以說沒有。」

管仲倡導奢侈的理由是,「丹砂之穴不塞,則商賈不處。富者靡之,貧者為之」。就是說,只要不人為地堵塞利源,商賈就會日夜不息地從事營運而不知休息,而富裕的人只有不斷地消費,貧窮的人才有工作可做。為了強化自己的觀點,管仲甚至做過極端的比喻,他建議在煮蛋之前應先加雕繪,在燒柴之前要先加雕刻--「雕卵然後瀹之,雕橑然後爨之。」

管仲本人就是一個富足的享樂主義者。孔子說他的奢侈堪比國君--「其侈逼上」,《史記》說他「富擬於公室」。據《韓非子》和《論語》等書記載,齊桓公把齊國市租的十分之三賜歸於管仲。

當然,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管仲對侈靡的推崇,並不僅僅為了自己的享樂。在《管子·乘馬數》中,他談及了一個非常先進的觀點。他說,每當年歲凶歉的時候,人民沒有本業可作,國家就應該進行宮室台榭的修建,以促進人民就業,尤其要僱用那些喪失了家產的赤貧者。這時候修築宮室,不是為了享樂,而是為了促進就業,平衡經濟。

這種通過政府的固定資產投資來刺激經濟復甦、促進就業的做法,西方人在兩千多年後才學習到手,以1929年的世界經濟大蕭條為例,當時的美國、德國等無一不是採用了這樣的政策,才走出低谷。可是在兩千多年前,管仲就有這樣的智慧,確實是讓人驚嘆的。據美籍華人經濟學家楊聯陞的考據,在漫長的中國經濟史上,除了管仲,只有宋代的范仲淹等極少數人曾經有過類似的思想。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