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公元前七世紀(春秋戰國)-公元588年(魏晉南北朝):集權帝國的奠基期 企業史人物 治生之祖

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說,「天下人言及經商謀生之道,都會以白圭為祖師爺」——「蓋天下言治生祖白圭」。白圭(公元前370年-公元前300年)是戰國時人,比范蠡晚生約兩百年,與孟子、商鞅同時代。

白圭當過魏國的相,為官期間,他與前來遊歷的孟子有過一次政策辯論,他主張輕稅政策,提出「二十稅一」,孟子則認為應該「什稅一」,這段辯論被記錄在《孟子·告子下》中。白圭後來周遊列國,不再為官。他對生產好象不感興趣,津津樂道的是如何在商品流通中賺取利潤,如果說管仲和范蠡都偏重於商業政策的運用,那麼,白圭則專重於為商之道。

白圭最出名的經商格言是,「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糧食收割的時候收進穀物,出售絲、漆,蠶繭成熟的時候,則收進帛、絮,出售糧食,如此運作,就能獲得最大的利潤。當機會降臨的時候,要象猛虎下山一樣的果斷出手——「趨時若猛獸摯鳥之發」。這些觀點,與范蠡提出的「夏則資皮,冬則資絺」的「待乏」理論有異曲同工之妙。

與范蠡一樣,白圭也非常重視對經濟周期的掌握,主張經商必須「樂觀時變」,即經常注意農業生產變化動向和市場行情,及時掌握時機謀取厚利。他將天文與糧食豐歉聯繫起來考察,提出:太歲在卯位時,五穀豐收;轉年年景會不好。太歲在午宮時,會發生旱災;轉年年景會很好。太歲在酉位時,五穀豐收;轉年年景會變壞。太歲在子位時,天下會大旱;轉年年景會很好,有雨水。太歲復至卯位時,囤積的貨物大致比常年要增加一倍。

與注重享樂的管仲和范蠡不同,白圭主張商人要勤儉節約,在飲食和服飾上都不應該奢侈,最好能夠與僕人同苦樂,「能薄飲食,忍嗜欲,節衣服,與用事僮僕共苦樂。」

在白圭的經濟思想中,最閃光的地方是,他把經商與治國並列而論,視之為一個正當而高尚的職業,他說:「我從事商業活動,如同伊尹、呂尚為國謀劃,如同孫吳用兵使計,如同商鞅以法律來治理國家。」。在這樣的認知前提下,他提出了商人的「素質模型」。

「智」——商人必須善於分析形勢,及時採取正確的經營策略的智慧;

「勇」——商人必須行動果敢,勇於決策;

「仁」——商人必須用優質商品和服務對待顧客和供應商,對有恩惠的人要捨得施與;

「強」——商人必須能有所守,具有堅強的意志和毅力。

白圭用「智、勇、仁、強」來要求商人,與當時知識界的兩大主流――儒家和法家有天壤之別,同時代的商鞅把商人視為「國害」,孟子則貶稱為「賤丈夫」,在《孟子·公孫丑下》中,孟子說那些做生意的人「必求壟斷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春秋利,人皆以為賤。」後世的治國者大多秉持法、儒思想,對商人予以竭力的貶低和妖魔化。事實上,一直到兩千年後的十六世紀,中國的若干知識分子及商人代表才又重新提出了「士賈無異途」、「以義制利」的觀念。

也正因為白圭的這些思想,使得他被認為是繼范蠡之後最懂經商之道的人。一直到1940年代末,很多商鋪仍專設一龕,供奉白圭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