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 1949-1958:沸騰的開局 第二十三章 1953年:「156工程」

我們的門前修了暗溝,院後要填平老明溝,一福。

前前後後都修上大馬路,二福。

我們有了自來水,三福。

將來,這裡成了手工業區,大家有活作,有飯吃,四福。

趕明兒個金魚池改為公園,作完了活兒有個散逛散逛的地方,五福!

——老舍話劇《龍鬚溝》1953年

1953年3月5日,蘇聯領導人斯大林去世。也就在這一個月,北京與莫斯科就中國的第一個五年計畫達成共識,蘇方同意幫助援助156個大型工業項目,這就是中國企業史上影響深遠、長期被神秘氣息籠罩著的「156工程」。

自1949年之後,西方世界就對中國抱持了敵視的姿態,毛澤東則採取「一邊倒」的外交策略。早在1949年7月,劉少奇就趕赴莫斯科會見斯大林,商談新中國的經濟建設問題,8月,蘇聯派出以科瓦廖夫為團長的200人專家團。12月,開國大典的兩個月後,毛澤東平生第一次踏出國門,親赴莫斯科談判,蘇聯答應貸款3億美元。1950年2月,中蘇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和一系列資產移交協定,將蘇聯在東北的所有財產無償移交給中方,其中包括旅順軍港、大連、長春鐵路公司以及302處不動產。從1949年末到1952年2月,蘇聯援助中國建設項目42個,投資摺合40億元(按1953年的新版人民幣計算,下同)。

在這裡,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1949年建國前後的中國企業狀況。

國民政府留下來的是一個滿目瘡荑的爛攤子。在蔣介石政權統治的二十多年裡,工業經濟的高峰時刻是抗戰爆發前的1936年,當時中國的生鐵產量佔世界第十二位,鋼占第十八位,原煤占第七位,棉布占第四位,這四個產品與美國相比,分別是後者的三十九分之一、一百一十七分之一、十一分之一和二分之一。經過八年抗日和三年內戰,到戰火熄滅的1949年,國民經濟已遭到毀滅性的打擊,真正是江河日下,全國的重工業產值約比1936年降低70%,輕工業產值降低30%,糧食產量約降低24.5%,經濟作物產量約降低一半。

其中,最據指標意義的鋼鐵產業,生產能力降低了90%,全國只有7座平爐,22座小電爐,發電設備總數僅剩下114.6萬千瓦。生鐵產量下降到了25.2萬噸,竟不及英國1835年產量的四分之一,生產出來的生鐵只有一半能煉成鋼,而軋鋼能力又僅及鍊鋼的一半。另以石油工業為例,誕生於抗戰時期的中國第一個油田陝西省玉門油礦到1949年時的原油產量僅區區9萬噸,卻佔了全國產量的四分之三。鋼不會煉,油無處采,重化工業自然虛弱不堪。

1949年的中國,基本上是一個農業和手工業國家。國民收入中的68.4%來自農業,工業僅為12.6%。在工業領域內部,手工業又佔了工業產值的70%,機器製造業多為修配型企業,重工業門類大部分空白,不但體系未成,而且裝備和技術水平低下。據上海機器同業工會的計算,在708家機器製造廠中,有製造兼修配能力的工廠只佔四分之一,其餘的都只能搞一些修配業務。

在1949年,除了少數大城市之外,多數中小城市和廣大農村基本無電力供應。受戰爭影響,全國交通運輸通信等基礎設施破壞殆盡,主幹鐵路無一條能夠全線通車,勉強能通車的鐵路只剩1.1萬公里,而且大部分是在東北地區,重要的「大動脈」京漢鐵路已經有12年沒有通車了,一條從成都到重慶的成渝鐵路從晚清修起,連幹了半個世紀竟都沒有完工。長途電信的線路支離破碎,互相不能銜接,以京津為中心的華北有線電網全面癱瘓。

人才培育的事業也十分落後。學齡兒童入學率為20%,全國人口中的80%是文盲。二十年間的高等學校畢業生加在一起只有18萬人,只培養出了200多個碩士,博士數為零。從事科學研究的機構不到四十個,研究和技術人員不過5萬人,其中專門從事科研的僅600餘人,現代科技幾乎為一片空白。

這真是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基礎薄弱,民智未開,國庫里的黃金被蔣介石劫往台灣,再加上國際勢力的封鎖挑釁,這可謂內外交困,矛盾重重,開國之難,好比另一次長征。

正是在這樣的局面下,蘇聯的對華援助顯得如此之重要和寶貴,在某種意義上,這是共和國經濟新建的唯一機會。

從1951年起,陳雲等人開始編製第一個五年計畫。這也是向蘇聯老大哥學來的經驗——它從1923年開始設計「五年計畫」,一直到1990年國家瓦解為止,以五年為一個周期,對全國的經濟建設進行統籌計畫,這一做法已經延續至今。(英國歷史學家艾瑞克·霍布斯鮑姆在《極端的年代》中,對蘇式「五年計畫」模式有很精闢的評論,他認為,這是一種典型的中央號令支配式經濟,它以重重「計畫」推動建設,將高度集中化的效應發揮到了極致,同時,這種「計畫」難免粗糙,其功用僅在創造新工業,而不考慮如何經營,同時形成嚴重的官僚化和中央集權的過度強大,「要是計畫中心得向每個主要生產團體、每個生產單位,都發出指導細則,再加上中間計畫層缺乏,中心的工作負擔,必然重不堪言。」)

據薄一波的回憶,「老實說,在編製一五計畫之初,我們對工業建設應先搞什麼,後搞什麼,怎樣做到各部門之間的相互配合,還不大明白。」在這一過程中,蘇聯專家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一些參與編製的人均回憶說,一五計畫所有的表格都是蘇聯專家幫助做出來的。

「156工程」是一個統稱概念,它的第一個項目實際上從1950年就開始動工了,到「一五」結束的1957年完成大半,其餘延續到局勢大亂的1969年,實際建成的項目是150個,前後歷時19年,投資總額為196.1億元。這些項目從工業布局、產業結構、技術水平、公司治理制度等方面,對當代中國經濟的影響都是革命性的,甚至是決定性的。

先說工業布局。自晚清的洋務運動以降,中國工業的發展都偏重於沿海,在1934年,除了東北地區以外的工業產值,94%集中於上海、天津、青島、廣州、北平、南京和無錫七個城市,在東北地區,遼寧一省集中了東北五分之四的工業。到1949年前後,中國工業設施的70%集中在東北和沿海一帶,其中,上海和天津兩地的工廠數即佔主要城市工廠總數的63%,職工人數的61%,東北則佔有全國半數以上的重工業。全國90%以上的發電站集中在幾個大城市,其中東北佔了全國發電量的三分之一。在紡織產業,全國500萬紗錠中的83.6%集中在江蘇、山東、遼寧、上海和天津五地。

佔全國土地三分之一的大西北,工業產值還不到全國總值的2%,近百年間始終沒有工業基點。除了陝西有少量鐵路外,其餘甘肅、寧夏、青海和新疆大地沒有一根鐵軌。

「156工程」徹底改變了這一布局,大量的鋼鐵、有色金屬冶煉、化工企業被選定在礦產資源豐富及能源供應充足的中西部地區,機械加工企業則分布於原材料生產基地附近。「156工程」中涉及民用的企業有106個,50個布置在工業老基地東北,其餘的29個在中部、21個在西部。44個軍工企業中,除了部分造船廠擺在沿海之外,有35個在中西部地區。在完成的196.1億元投資額中,除了東北佔了87億元,中部和西部分別為65億元和39億元,佔去了一半有餘。「156工程」的實施徹底改變了中國內陸地區的工業布局,到1960年之後,隨著中蘇關係交惡,中央政府實施「三線戰略」,更是加大了對西部的倚重,中國的工業布局陡然改觀。

再說產業結構。毛澤東在籌劃第一個五年計畫時,有過一段形象的描述:「現在我們能造什麼?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壺茶碗,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麵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因此「一五」計畫的重點是優先發展重工業,其投資比重佔到了總投資額的85%。在整體規劃之下,一些冶金、能源、機械的大工廠隆隆建起。仍以鋼鐵為例,五年內就增加了煉鐵能力280萬噸、鍊鋼能力253萬噸,加上原有鋼廠的產能,我國生鐵產量從1949年的25.2萬猛增到467萬噸,整整提高了將近20倍。鋼的產量也增加到412萬噸。這樣的增長速度無疑是驚人的。

與此同時,對基礎設施和能源勘探的投資也是巨大的,「一五」期間,鐵路交通、地質勘探和建築業的投資高達121.2億元,相當於同期工業基建投資的二分之一,新建鐵路33條,比1952年的通車裡程增加了22%,公路通車裡程增加了一倍。水利建設的成就也是輝煌的,完成了「千年難題」淮河治理工程,建成了多個大型水庫,對長江三峽水利工程進行了論證和預備。

接著說技術水平。在對華援助時期,蘇聯展現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