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1928-1937:國家主義的回歸 企業史人物 嘉庚助學

1934年2月19日,在新加坡的一個米店裡,東南亞地區最大的華人實業集團陳嘉庚有限公司宣告在兩天後收盤。公司旗下的橡膠廠、餅乾廠、鋸木廠、磚瓦廠以及菠蘿罐頭廠等盡數關閉,造成大量工人失業,波及13萬工人及其家屬的生活維持。

陳嘉庚(1874—1961)是過去十年里最成功的海外華商。閩南及廣東潮汕地區自古就有下南洋求生的傳統,很多人因此成為當地的富商,他們成為華人企業家群體中很獨特的一支,一直到今天,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和新加坡等國家的首富仍然是華裔企業家。他們對東南亞各國經濟的崛起,有不可取代的功勞,新加坡的英國總督瑞天咸(F·Swettenham)就曾說,「政府收入十分之九,皆出華僑之手,對此勤勞耐苦守法之華僑之謝意,非言語所可表達。」陳嘉庚出生在福建南部海濱同安縣的一個小漁村集美,他17歲時南航7000里,到新加坡協助其父經營米店,後因族人舞弊和嗜賭,導致破產。陳嘉庚兩手空空,替父還債,先是開辦菠蘿罐頭加工廠,後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投身風險很大、利益也很高的航運業,他的兩艘3000噸級的海輪先後被德國軍艦擊沉,卻從法國政府那裡收到了巨額的保險賠償。1918年,他拿著120萬元保險賠款,傾全力於新興的橡膠種植業。先後購進數千英畝橡膠園,1922年,歐洲爆發經濟危機,股市委靡,橡膠市價連續下滑,陳嘉庚逆流而上,出資收購了近萬畝橡膠園和10家橡膠廠,建成東南亞地區最大的綜合型橡膠製造工廠。

三年後的1925年,市道果然翻轉,隨著經濟復甦,橡膠價格從年初每擔30多元暴漲到年底的200元,陳嘉庚一舉成為「橡膠大王」,鼎盛時期,他開辦30多家工廠,100多間商店,墾植橡膠和菠蘿園15000多英畝,僱傭職工3.2萬人,公司總資本達1500萬元。

陳氏的「橡膠王國」僅僅維持了四年,1929年10月,紐約華爾街爆發嚴重的金融危機,災害迅速延燒全球,美國是新加坡、馬來亞橡膠的主要買主,需求的萎縮導致市場崩塌,橡膠每擔僅值7、8元,與幾年前的搶手相比恍若隔世,一雙過去賣1元多的橡膠鞋,現在竟跌至2角。1930年3月,陳嘉庚橡膠製造廠發生火災,如同雪上加霜,遍設各地的商店不時發生倒閉或經理捲款潛逃的事件,所有不動產急劇貶值。到1931年8月,陳嘉庚欠銀行債款近400萬元,被迫接受滙豐銀行等八家債權銀行提出的改組要求。在其後的將近兩年時間裡,銀行家們急於減少虧損,將陳氏集團的工廠關停並轉,分敲零賣,陳嘉庚萬分痛心卻無可奈何。終於在1934年,宣告解體收盤。

陳嘉庚的經營敗局,與他刻意擴張的激進戰略有關,當時輿論對他就有「孟浪」之譏,此外,龐大實業缺少金融體系的支持也是敗因之一,據華商陳維龍的口述回憶,陳嘉庚發生危機時,華人銀行竭盡全力只貸給他100萬元,遠遠不能解渴,只好被迫接受英資銀行的苛刻條件。1933年5月之後,全球經濟危機已經得到緩解,歐美訂單開始增加,英國人控制的董事會突然做出決定,將陳氏企業所產膠鞋全部歸一家英國貿易公司單獨包銷,陳嘉庚激忿抗辯,不肯在合同上簽字,董事會最終竟強行履行此約,一位英國董事說,「我英國之權利不容他國人染指」。

收盤後的陳嘉庚,日後再無大作。他之所以被視為企業家的楷模和海外華人的精神偶像,卻是因為他數十年持之不渝的助學熱情。他認為:「國家之富強,全在於國民,國民之發展,全在於教育,教育是立國之本。」他在教育上的持續投入可用「痴狂」兩字形容。

跟南通張謇一樣,陳嘉庚發誓改造家鄉漁村,1914年,他創辦集美高初兩等小學校,此後又相繼創辦女子小學、師範、中學、幼稚園、水產、商科、農林、國學專科、幼稚師範等,並逐步發展,在校內建起電燈廠、醫院、科學館、圖書館、大型體育場。在昔日偏僻的漁村裡建設起聞名遐邇的「集美學村」。在上世紀20、30年代,集美與張謇的南通、盧作孚的北碚是國內知名度最高的三大新式城鎮模範。在建設集美的同時,他還在同安縣創辦40多所小學,先後補助福建20個縣市的73所中小學。在新加坡,陳嘉庚竭力倡辦華文學校,先後捐資創辦崇福女校、南洋華僑中學和南洋女子中學。

1919年,就在四處收購橡膠園的同時,他就發起籌辦廈門大學,在募款會上,他直言自己助學是「為愛國愚誠所迫」,當場他宣布認捐400萬元,其中開辦費100萬元,其餘300萬元分12年付清,而當時他所積存的資產也僅400萬元,相當於傾家辦學。

1929年,陳氏集團開始陷入困境,他仍按時支付集美和廈大所需經費,他的長子陳濟民勸他減資自保,他慨然說,「我吃稀飯,佐以花生米,就能過日,何必為此擔心。」極困難時,他將三幢大廈抵押給銀行借款,做出了「出賣大廈,接濟廈大」的驚人決定。1931年,滙豐等債權銀行改組公司的時候,英國董事們對陳嘉庚自陷絕境仍助學不止的行為難以理解,他則很明確地說,「寧可企業收盤,絕不停辦學校。」雙方拉鋸,最終議定對廈大和集美兩校的經費支持,限定每月為5000元。隨後,陳嘉庚採取化整為零的辦法,將幾家尚有利潤的企業租給自己的女婿和親信,約定年終分紅時,對方所得的一半或三成充為學校經費。他還向族內富商募捐11.5萬元,加上自己的16萬元,購買橡膠園400英畝,作為廈大的基金,月可入息2000元。到1936年5月,陳嘉庚實在無力接濟下去,只好給國民政府寫信,懇請政府將廈大收歸國立,他願將所有產業無條件奉送,並自請取消董事職位,在信中,他十分自責地說,「每念竭力興學,期盡國民天職,不圖經濟竭蹶,為善不終,貽累政府,抱歉無似。」2個月後,國民政府批複同意,此時的廈門大學已發展到文、理、法商3個學院9個系,是當時國內科系最多的5所大學之一,魯迅、林語堂、顧頡剛等著名學者都曾在此教學。

抗戰爆發後,陳嘉庚在南洋積極募捐支持抗日,1938年10月,香港、馬來亞、印尼、菲律賓等東南亞華僑聯合成立「南洋華僑籌賑傷兵難民總會」(簡稱南洋總會),統一領導海外華人的抗日救國活動,陳嘉庚當選總會主席,在其後幾年間,總會先後組建702個基層救亡組織,為募兵集資起了很大的作用,據軍政部長何應欽1939年的報告,全年軍費18億元,華僑賑款佔了五分之一。1940年3月,陳嘉庚率南洋華僑慰問團返國,先後考察慰問了重慶和延安,大大鼓舞國民士氣。一年後,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侵佔東南亞,出賞一百萬元緝拿陳嘉庚,他輾轉避禍於印尼的爪哇諸島,他把一小包「氰化鉀」藏在懷裡,隨時準備殉國,當時多有傳聞說他已蒙難身亡。1945年,日本戰敗,陳嘉庚重返新加坡,消息傳回國內,竟成一重大喜慶新聞,當年11月18日,重慶舉行了「陳嘉庚安全慶祝大會」,郭沫若、邵力子、黃炎培、陶行知等500多人與會,遠在延安的毛澤東也送來單條,題「華僑旗幟、民族光輝」八字,與會者都深度認同黃炎培的感嘆,「發了財的人,而肯全拿出來的,只有陳先生。」

1949年5月,陳嘉庚受毛澤東的邀請歸國定居。1961年8月12日,他在北京去世。逝前留下遺言,遺產334萬元全數捐於學校及鄉社建設,其子女,男子無職業者,每月供給生活費20元,女子每月15元,如有職業或出嫁就不得支取,每人如逢結婚或喪事,各給費用200元。他去世後,北京喪儀極為隆重。周恩來總理、朱德委員長親自執紼送葬,東南亞各地華僑自動分設靈堂祭奠,在新加坡,300個社團、近萬人與會追悼,大會掛一對輓聯,右聯「前半生興學,後半生紓難」,左聯「是一代正氣,亦一代完人」。

1991年1月,中國科學院將一顆小行星命名為「陳嘉庚星。」所謂與日月同輝,陳公得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