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愛多:「青春期」的「錯覺」 新新觀察 解讀「一夜崩盤」

關注中國企業的潮起潮落,有兩個十分突出的現象:一是企業壽命普遍偏短。有抽樣調查顯示,中國民營企業的壽命僅3.7年,而美國企業為8.2年,日本企業為12.5年。二是存在著一種令人心悸的崩盤現象。所謂「成功3年,崩盤3天」,企業往往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一次令人炫目的成功,然後,卻又毫無預兆地以同樣令人詫異的速度直線隕落。下面的文章片斷從多個角度對這一獨特現象進行了剖析。

「一夜崩盤」是中國民營企業成長史上一個甚為奇異的現象,它既在企業界誘發了一場接一場的毀滅性地震,同時又造成了社會資源的無端浪費。究其原因,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解讀。

「起家靠產品,壯大靠制度。」企業原本就是一個依靠各種制度支撐的營利組織。在考察民營企業的各種制度建設中,缺乏必要而合理的制度設計——尤其是忽視危機預警機制的建立——是一個很讓人擔憂的現實。

某些草創型企業很像一輛正在高速公路上開得飛快的汽車。這輛汽車的發動機性能良好,然而除此之外,其他的一切就讓人提心弔膽了:司機往往是一個不愛系保險帶的「大膽飆客」,汽車的安全氣囊是沒有的,車胎、方向盤及各種零件更是隱患多多,乏善可陳。

這樣一輛高速行駛中的汽車,誰能保證它的安全?

市場競爭中的企業,如同一群人穿越一片長滿玉米和充滿陷阱的玉米地。穿越者的優勝條件是:他必須比其他的人更早地到達彼岸,同時,他的手中摘取了更多的玉米。為了實現這個雙重的任務,他必須在速度、安全及高效三者之間進行一次次的權衡和抉擇。這樣的權衡和抉擇,其實就蘊涵了企業制度設計的全部藝術。

如果用一句話來描述中國市場環境的現狀,那就是:對秩序的集體破壞以及秩序對破壞者的報復。

過去的十來年裡,在我們的身邊出現了太多的明星企業。它們一方面以一種百無禁忌的勇氣創造和放大了市場的需求,成就了一段充滿激情的創業神話;另一方面,它們的百無禁忌也極大地破壞了市場的道德規則,使如今的中國市場仍是一個流淌著無限商機卻始終缺乏秩序感的競鬥場。

在幾乎所有的市場激戰中,我們一次次地目睹到這樣的景象:慘烈而無序的競爭往往會出人意料地誕生出一位年輕而狂暴的盟主,而很快,一場接一場的「以暴易暴」又讓市場最終成為一片無法繼續生存的焦土。中國的保健品市場、VCD市場、白酒市場,竟無一例外。從某種意義上,在這樣的無序氛圍中,任何的墜落、背叛、失蹤乃至崩盤,便幾乎成了毋庸解釋的宿命。

吳敬璉先生曾提出過一個很著名的觀點:制度重於技術。與此相似,我們也可以提出一個類似的命題:秩序重於利益。尤其是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的今天,自覺培育企業的道德感及對市場秩序的尊重,已成為所有企業最基本的「生存法則」。

一位智者已經不止一次地提出這樣的設問了:中國企業家的失敗是否存在著一種共同的「職業人格缺陷」?答案可以說是肯定的。缺乏道德感和人文關懷意識、缺乏對規律和秩序的尊重以及缺乏系統的職業精神,是一種比較輪廓性的解說。

這些幾乎是「與生俱來」的、帶有強烈的時代特色的「職業人格缺陷」,使一代草創型企業家常常陷入一個驚人相似的命運輪迴之中。企業往往因決策者職業性格的某些缺陷而發生意外從而遭受致命的危機,一個很可能的結論是,一代草創型企業家的「職業人格缺陷」是最終造成他們被集體淘汰的終極原因。

因此,「一夜崩盤」,看似突然,卻是一種綜合病症的必然迸發,它有制度的內因,有環境的外因,還有深層次的人文因素。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