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第八章

凱瑟琳·丹斯向後靠坐了一下,搖了搖頭。「那裡有很多荷爾蒙。」她對喬恩·博林說道。

她對博客裡面帖子的言辭惡毒感到很揪心——因為其中大部分是年輕人寫的。

博林又回到原來的帖子位置,「看看發生了什麼。奇爾頓對一起致人死命的車禍草草作出評論。他所做的一切就是懷疑公路是不是得到了安全的維護。但是看一看回覆的帖子都涉及到了什麼。它們從討論奇爾頓所提出來的問題——公路安全——然後再談到政府財政,然後談到那個開車的傢伙,儘管他沒有做錯任何事情。貼帖子的人在攻擊他時變得越來越激動,最後博客變成了貼帖子的人之間酒吧式的爭吵。」

「就像電話傳話遊戲一樣。信息一面傳遞同時也一面被扭曲。『我挺熟……』『某人認識……的一個人』『我有個朋友告訴我……』」她又瀏覽了一下網頁,「我注意到一個現象,奇爾頓沒有反戈一擊。看看關於菲斯克和『生命第一』組織的那個帖子。」

給奇爾頓的回覆,「深紅基督」的帖子。

你是個罪人,不理解R.塞繆爾·菲斯克牧師心中的善良。他畢生都奉獻給了基督,致力於上帝的所有工作。你只是為了自己的快樂和利益在迎合大眾。你誤解了偉大牧師的觀點,這是在妖言惑眾,極為可悲。你應該把自己釘在十字架上。

博林說道:「不會的,真正意義上的博主不會反唇相譏的。奇爾頓會作出有理有據的回應,但是彼此攻擊性的爭論——也就是在貼帖子的人中間的相互攻擊——會失控,變成了人身攻擊。帖子只是為了攻擊而攻擊,遠離了話題的實質內容。這是博客所面臨的很多問題中的一個。如果面對面的話人們不會這樣爭吵。用匿名的方式在博客中發帖子意味著爭吵會持續幾天甚至幾個星期。」

丹斯瀏覽著這個文本,「看來這個小夥子是個學生。」她回想起了根據與塔米·福斯特會面所得出的推斷,「奇爾頓刪除了他的名字和學校的名字,但這所學校肯定是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中學,就是塔米上的那所學校。」

博林點了一下屏幕,「有她的帖子。她是第一個站出來對那個男孩說三道四的人。大家都是隨著她跳出來跟帖的。」

丹斯當時走訪時覺察出她內心有一種負疚感,這一負疚感或許就是那帖子引發的。如果那個男孩是這起襲擊事件的幕後黑手的話,那麼塔米就跟丹斯和奧尼爾所推測的那樣,會覺得這起針對她的襲擊事件她也有部分責任;是她自己引火上身。如果他還繼續傷害其他人的話,她或許也會感到一種負罪感。這就說明了塔米為什麼不喜歡講綁架她的那個人在車裡準備了一輛自行車的說法:這樣講的話會讓丹斯認為那個嫌疑人更年輕——他是一個學生,這個女孩不想讓他的身份暴露,因為她依然把他看成是一個威脅。

「這一切都那麼可怕。」丹斯說道,朝屏幕點著頭。

「你有沒有聽說所謂小男孩的事情?」

「誰?」

「幾年前發生在日本京都的一起事件。一個十幾歲的男孩把快餐袋和汽水杯扔在公園的地上。有人用手機把這個小男孩拍了下來,上傳給朋友。接下來照片就出現在了全國的博客和社交網站上。網路警嚓追查到了他的下落。他們拿到了他的名字、地址,隨後把他的信息貼在了網上,這些信息傳到了成千上萬個博客上。這個事件變成了人肉搜索。人們開始出現在他家附近,往院子里扔垃圾。他幾乎自殺身亡——日本人很看重這種恥辱。」博林的音調和身體語言透露出他的氣憤,「批評者講這只不過是一些言語和圖片而已。但這些也可以變成武器,也能夠像拳頭一樣傷人。但坦白地講,我看造成的傷害持續的時間會更長。」

丹斯說:「帖子里的一些用詞我不太明白。」

博林笑了起來,「是的,博客、公告牌或是社交網站很時興把單詞拼錯、縮寫甚至造詞。Source拼成了sauce,more拼成了moar,IMHO表示in my humble opinion(以我淺見)。」

「我能問一下FOAD代表什麼?」

「噢,」他說,「是對你的信息的禮貌式的臨別贈言,意思是Fuck off and die(滾你媽的去死吧)。當然都要大寫,就像一句口號。」

「那什麼是p-h-r-3-3-k?」

「那是freak的精英語言拼法。」

「精英語言?」

「就是一種這幾年在青少年中流行的語言。你只能看到鍵盤文本。數字和符號代替了字母,拼寫被改變。精英語言來自於elite(精英)這個詞,因為都是在最棒的和最時尚的人中使用。我們這些老傢伙可能會看不懂。但是只要掌握了這種語言,那麼用它來書寫和閱讀的速度就不亞於使用正常的英語。」

「為什麼小孩用它?」

「因為這種語言有創意還不落俗套,那就是一個字——酷。對了,『酷』這個字你要拼成『K-E-W-L』。」

「這種語言的拼法和語法糟透了。」

「沒錯,但這並不意味著貼帖子的人就一定是愚蠢或沒受過教育。如今時興這個。速度很重要。只要讀者能夠理解你說的話,你怎麼都行。」

丹斯說:「我想知道那個男孩是誰。我想我可以給加州公路巡邏隊打個電話,問一下奇爾頓提到的那起事故。」

「噢,我會找到關於這起事故的情況的。網上世界很大但也很小。我在這裡找到了塔米的社交網址。她經常上『我們的世界』網。這個網比臉譜網和『我的空間』網都大。有3000萬會員。」

「3000萬?」

「是的,比大多數國家的人口都多。」博林一面敲擊著鍵盤一面斜睨著眼睛,「好的,我進入了她的賬戶,只要做一點兒鏈接就可以了……就是這個地方,找到他了。」

「這麼快?」

「沒錯。他的名字叫特拉維斯·布里格姆。你說得沒錯,他是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中學三年級的學生,今年秋天就要升入四年級了,住在太平洋叢林鎮。」

丹斯和她的孩子們就住在那裡。

「我看了『我們的世界』網站中關於那起車禍的一些帖子。好像他是從一個舞會開車回家時失控的。兩個女孩身亡,一個住進了醫院。他倒是傷得不太厲害。沒有提起訴訟——當時路況有些問題,是在下雨。」

「那起事故!我當然記得。」凡是有年輕生命逝去的車禍做父母的都會記住。並且她也理所當然地會被幾年前的記憶給刺痛:公路巡警往她家裡打電話,問她是不是聯邦調查局探員比爾·斯溫森的妻子。她問為什麼要問她這些?她有些納悶。

很不幸地告訴你,丹斯探長……恐怕發生了一起車禍。

她強迫自己不再繼續回憶,說道:「他雖然沒有罪責,但依然受到人們的詆毀。」

「想想沒有罪責有多無趣,」博林語帶挖苦地說道,「帖子里講無罪就不好玩了。」他指了指博客,「在這裡你會看到復仇天使。」

「那是什麼?」

「一類是網路惡霸。復仇天使是一夥自發組織的私刑者。他們對特拉維斯下手是因為他們認為他逃脫了罪責——因為在那起事故後他沒有被逮捕。他們不相信也不信任警方。另一類稱作『飢餓力量』——他們跟典型的校園惡霸很相似。他們通過騷擾的方式來控制對方。接下來還有所謂的『惡毒少女』,她們之所以能稱王稱霸,只不過因為她們是一群垃圾。對於多數女孩來講她們是無聊才貼帖子,覺得這樣好玩。她們跟施虐狂差不多。」博林的嗓音中又帶上了一些憤怒,「在網路上橫行霸道……確實是個問題。最新的統計說明,30%的少年在網上受過欺負或威脅,大部分還不止一次。」他眯起眼,沉默了下來。

「什麼,喬恩?」

「很有意思,我們沒有看到一個情況。」

「什麼情況?」

「特拉維斯本人在博客里反擊,回罵攻擊他的人。」

「或許他並不清楚這個情況。」

博林淡淡地笑了一下,「噢,相信我,只要第一個帖子出現在奇爾頓的帖子鏈上5分鐘,他就知道了這些攻擊。」

「為什麼他不貼帖子很值得關注呢?」

「最堅持不懈的一類網路惡霸被稱作『討厭鬼的復仇』,或是『報復者的受害者』。這些人都受到過欺負,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在這個年齡被人驅逐、欺負或羞辱會造成巨大的心理創傷。我敢說他很生氣,受到了傷害,他想報復。這些情緒必須用某種方式宣洩出來。你有沒有明白這意味著什麼?」

丹斯明白,「這意味著他就是攻擊塔米的那個人。」

「他要是不在網上搜索他們,他就很有可能傾向於在現實生活中找他們尋仇。」他焦慮地看了一眼電腦屏幕,「埃里厄爾、貝拉凱莉、性感女孩362、傳奇666、死對頭——這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