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掉包 第四章

下午五點十五分

特區的地質檔案館位於第七街與E街的交會口附近,是一幢沉悶的老式建築。

很少有人知道,這附近有特工局的大樓,也有國家安全委員會的特勤辦公室。這一帶集中了幾家神秘的機構並非巧合。

觀光宣傳手冊里是不會提到這家檔案館的,如果有人看到大樓正面的招牌想進門參觀的話,櫃檯的三名武裝警衛之一會客氣地說,本設施不對外開放,這裡也沒有什麼展覽,感謝您的詢問。祝您愉快。再見。

凱奇、帕克和又在打電話的盧卡斯在大廳等候。她掛斷手機:「查不出來。他就這麼消失了。」

「沒有目擊證人?」

「有兩個司機看見一個穿深色衣服的男人在跑步。他們覺得他是白人,覺得他中等身材,不過沒有人敢肯定。天哪。」

凱奇四下看看:「你怎麼有辦法進到這裡來?我就沒有這個能耐。」

這時輪到盧卡斯聳聳肩故作神秘了。看來今天是個各顯其能的好日子。

托比緩步走進來與三人會合。他點頭向大家打招呼。隨後四人按下指紋,通過識別掃描儀的檢查,將佩槍鎖進保險柜。有人帶他們走向電梯。進入電梯後,帕克本來以為會往上走,但電梯最高只到一樓。盧卡斯按了下行的按鈕,電梯向下降了彷彿有一個世紀那麼久。

出了電梯,他們總算走進檔案館。所謂的檔案館並沒有一摞又一摞布滿灰塵的舊書和地圖。作為一名持有執照的文件鑒定師,帕克原本對此地懷有無限的期待。但來到這裡一看,才發現這裡只是一個大房間,裡面擺滿了高科技辦公桌、電話、麥克風,以及一排排二十四英寸的NEC電腦屏幕。即使在跨年夜,仍然有二十幾個男女坐在屏幕前,上面顯示著複雜的地圖,他們紛紛敲擊著鍵盤,對著隱藏式麥克風講話。

這到底是什麼鬼地方?帕克一面想著,一面環視四周,最後認定,如果想進這裡,絕不是找個公務員替你打開正門那麼簡單。

「怎麼會有這種地方?」他問托比。

年輕的托比很機警地看了凱奇一眼,凱奇點點頭默許他實話實說。托比回答:「這裡存放了特區周圍一百平方英里的地形和地質資料,原點是白宮,只不過白宮裡的人不喜歡被人稱做原點。一旦發生天災、恐怖攻擊、核彈威脅等,無論發生什麼事,都由這裡來決定政府是乖乖坐在原地還是撤出特區,如果要撤退的話應該怎麼撤退,哪一條路線最安全,有多少眾議員能生存下來,又有多少參議員會犧牲。這類的決定。就像電影《核戰爆發令》 里的戰情室。很酷吧?」

「我們來這兒做什麼?」

「你不是想找地圖嗎?」他一面說,一面興奮地看著各種儀器,高興得像個駭客似的,「這裡的資料比全世界任何地方都豐富齊全。林肯·萊姆不是要我們摸熟這一帶嗎?我們也許不太熟,不過問他們准沒錯。」他興奮地揚揚頭,示意麵前一個六英尺高的電腦。

盧卡斯說:「他們原本不讓我們進來使用的,不過還是讓步了,條件是不準列印資料,也不能下載東西帶走。」

「出門的時候還要接受搜身。」托比說。

「你怎麼知道這麼多?」帕克問托比。

「哦,當初這裡成立的時候,我幫了一點忙。」

盧卡斯說:「哦,對了,帕克,請自動忽略剛才那句話。」

「沒問題。」帕克邊說邊看著站在電梯旁的兩名持槍警衛。

盧卡斯說:「好了,萊姆查出的物質有哪些?」

帕克看著他寫下的筆記,念出來:「花崗石、硫黃、煤灰、灰燼、紅土、磚頭。」

托比在屏幕前坐下,按下開關,迅速敲擊著鍵盤。很快華盛頓特區的影像便顯現在屏幕上,清晰度高得令人咂舌,有三維立體的感覺。帕克不禁胡思亂想起來——羅比和斯蒂菲一定會喜歡在這種屏幕上玩馬里奧兄弟。

盧卡斯對帕克說:「從哪裡開始?」

「一次解決一個,」他回答,「就像『解決謎題』一樣。」

有個農夫養了幾隻雞,不斷被三隻老鷹偷吃……

「首先,花崗石、磚頭灰和紅土,」他沉思著,「應該是正在拆除或正在建築的工地……」他轉向托比,「資料庫里會包括這些嗎?」

「不會,」年輕探員回答,「不過我們可以請教負責施工許可證的人。」

「那就去問問吧。」帕克命令。

托比打座機查問。在這麼深的地下,信號再強的手機也無法接通,更何況,帕克猜想,這裡一定與特區的所有保密機構一樣,牆壁都加裝了防護措施。

下面做什麼呢?帕克心想,硫黃和煤灰……說明是工業區。「托比,能不能根據空氣污染物來分辨地區?」

「可以。這裡有一份環保署的檔案。」他快活地一口氣說下去,「用來計算神經毒氣和生化武器的滲透程度。」

他說著又按了幾個按鈕。

特區的主要命脈是政府機關而不是產業,商業區多半由庫房與配銷處組成,但在屏幕上,市區的某些部分開始出現顏色——是黃色,準確地表示空氣污染程度。它們多數位於東南區。

「他大概住在那附近,」盧卡斯提醒,「有哪些工業區鄰近民宅和公寓區?」

托比繼續打字,將住居住區的關鍵詞加入工業區中搜索,排除了一些工廠,但去掉的並不多。多數工業區周圍都零星散布著住宅區。

「還是太多。」盧卡斯說。

「我們再多加一項。灰燼。」帕克說,「基本上是燒焦的動物肌肉。」

托比雙手停在鍵盤上空。他沉思著說:「什麼地方會產生這種東西?」

盧卡斯搖搖頭,然後問:「那一帶有沒有肉品加工廠?」

想得好,帕克也正好想說。

托比回答:「沒有登記。」

「餐廳呢?」凱奇提議。

「那未免太多了吧?」帕克說。

「有好幾百家。」托比證實。

「哪裡還會有燒焦的肉?」盧卡斯恍惚地自言自語。

謎題……

「動物醫院,」帕克說,「獸醫會處理動物屍體嗎?」

「也許吧。」凱奇說。

托比輸入後看著屏幕:「有好幾十家。到處都有。」

盧卡斯忽然抬起頭看著帕克。帕克發現她先前的冷漠神情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似乎是興奮之情。她的藍眼珠也許依然硬如石塊,但這會兒卻是光芒萬丈的寶石。她說:「會不會是人屍?」

「火葬場!」帕克說,「對了!磨過的花崗石——很可能是墓碑。找一找墓園。」

凱奇凝視著地圖,指著一個地方問:「是阿靈頓嗎?」

阿靈頓國家墓園位於波托馬克河西岸,佔地面積廣闊,周圍一定布滿了花崗石的灰塵。

但帕克指出:「但它並不在工業區附近。沒有顯著的污染物。」

這時盧卡斯看見了:「那裡!」她伸出一根手指指著,她沒有塗指甲油,但十指的指甲卻都修剪得整整齊齊,「墓端區。」

托比把地圖上的這個區域放大。

墓端區……

該區位於華盛頓東南方,帕克對這地方略有所知。這裡屬於貧民區,呈新月形圍繞在紀念墓園外,有低價公寓、工廠和空地,曾經是黑奴下葬的地方,最早可追溯到十九世紀初。帕克指向墓端區的另一個部分。地鐵在這裡正好有個車站,歹徒可以搭車直接到司法廣場和市政廳。附近也有公共汽車經過。

盧卡斯考慮了一下:「我對那裡很熟悉,我去那兒逮捕過嫌疑犯。有很多正在施工的工地。而且很容易混跡其中,沒有人會過問其他人的事。很多人租房都付現金,以免引起懷疑。把藏匿地點設在這裡再理想不過了。」

靠近他們的一位年輕技術人員接了一個電話,將聽筒遞給托比。他聽著來電,臉上綻放出熱切的微笑。「好,」他對對方說,「儘快送到文件室。」之後,他掛斷電話,朗聲說,「大家聽著……梅森劇院的槍擊案現場,有人拍到了錄像帶。」

「掘墓者的錄像帶?」凱奇興奮地問。

「他們還不知道拍到了什麼,影像品質似乎很差。我想馬上開始分析。你要去墓端區嗎?」

「對。」帕克說。他看看手錶。距離下一次攻擊還剩下兩個半小時。

「MCP呢?」托比問盧卡斯。

「有,申請了一輛。」

帕克回想起MCP是移動指揮所的簡稱,指的是一輛配有高科技通信與影像分析器材的露營車。他進過MCP幾次,負責分析刑事案現場的文件。

「我要去安裝錄像帶數據分析軟體,」托比說,「安裝好立刻開始分析錄像帶。你待會兒會去哪裡?」

盧卡斯和帕克不約而同地說:「那裡。」兩人發現對方都指著墓園附近的同一塊空地。

「那一帶公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