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全國孝老愛親模範 四七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記第二屆全國道德模範羅桑扎西

李向寧

踏上青海高原東南部,走進黃河九曲十八彎的第二個彎處,便是素有青海南大門、蒙藏文化柔和點、亞洲第一草場之稱的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廣袤無際的草原。

這裡,天空是那麼的湛藍,空氣是那麼的清新,羊毛疙瘩般的白雲飄飄蕩蕩,綠地毯般的草地無邊無際,紅的、黃的、藍的、紫的……各種顏色的野花五彩繽紛,應有盡有,那迷人的姿態,誘人的芳香給草原增加了無窮的魅力。

條條小溪,彎彎曲曲,緩緩流動,它們從遠處的雪山流淌而來,漫過峁,越過梁,跨過崖,穿過草原,亮閃閃,流潺潺,像悅耳動聽的琴聲,給草原帶來了無限生機,又帶著草原上的歡聲笑語,悄悄地流向了遠方。

草原深處,一群群牛羊悠閑自得,閑庭信步般地在山坡上覓食,像灑落在綠草毯上的一顆顆潔白的珍珠。如白蘑菇似的,一座座圓形蒙古氈房在山坡上、溝谷中星羅棋布,氈房頂端升起裊裊飲煙,升到丈把高就散得無蹤無影。帳房外曬著白色自曲拉,立著打酥油的木桶,有的還停有摩托車、汽車,狗就在一旁曬太陽。狗是藏獒,頭如獅子身如牛犢,生人一來,便叫了起來,聲如獅吼,在草原傳得很遠,氈房裡便走出一兩個頑童,曲卷的髮辮,黑里透紅的小臉,一雙黑亮黑亮的眼睛怯生生地張望,見是生人便轉身跑進帳房,接著便有大人出來喝住狗,用蒙古族禮節熱情地將客人讓進氈房,招呼客人喝奶茶,吃糌粑……

在這個親切、溫暖富有詩意,能給人化去俗慮感覺的高原純牧區,無論你走進哪一頂氈房,問起哪一位牧民,寧木特鄉寧木特村的羅桑扎西,無人不伸出大拇指,用不太熟練的漢語說:好人,那可是一位難得的好人!

羅桑扎西是一個什麼樣的好人呢?其實,他不是什麼大人物,既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迹,也沒有信誓旦旦的豪言壯語,他就是一位普通的牧民,幾十年來,始終懷揣著樸素而博大的愛心情懷,堅強勇敢地面對困難,孝敬父母,撫養弟妹,幫助困難群眾,用善良、勇敢、堅韌,用愛心、孝心、責任心,書寫了一幅感人肺腑的愛心畫卷,譜寫了一曲最動聽的道德之歌,成為河南縣蒙旗草原上孝親敬老的一面旗幟。

羅桑扎西是青海省河南縣寧木特鄉人,但是,他的父輩卻在很早以前遷到了青海海南州同德縣,因此,1950年他出生在同德縣河北鄉上只買村的一個祖祖輩輩放牧為生的牧民家庭。雖然是個男孩,他的出生卻沒有給家庭帶來過多的驚喜,僅多張嘴吃飯而已。儘管是老大,但貧困的家庭卻不允許使他有絲毫的驕奢,相反使他從小就有一種責任心,早早地就認為應該為父母弟妹分擔生活的擔子。有這種意識是他10歲左右,那時正是60年代前後的自然災害時期,飢餓像蝗蟲一樣覆蓋著中國大地,偏遠的青海牧區也不例外,甚至更為嚴重。他的母親實在找不到吃的,就背著年幼的妹妹出去討飯。一次,有一家人在辦喜事,母親便領著妹妹湊上去,在人家的白眼中討了一點吃的東西,恰巧讓羅桑扎西看見。母親的謙卑和那家人的不屑竟是同樣的陌生,羅桑扎西觸電般的呆住了。這一幕給了他極大的刺激。可他才是10多歲的孩子,他能有什麼辦法幫助母親?當然他沒有,但他卻在心裡狠狠地說:「我一定要快快長大,好好放牧,掙更多的工分,讓父母妹妹們吃飽穿暖,過上好日子!」這大概是他生平發下的第一個誓願。記得那天,他久久地站在草叢中,凝望這遠處的雪山,當時自然誰也不會去理會一個發獃的少年,任憑那拍天的雄心在一個幼嫩的胸膛里喧囂鼓盪。

從此,羅桑扎西開始下苦功,沒有上學讀書的他寡言少語,默默地去放牧,又默默地回家,童年的10年里,他沒穿過一雙新鞋、一件毛線衣,夏天一雙破球鞋,冬天一雙舊氈靴,露出的腳指頭時常被小夥伴譏笑,但他沒撒過一天懶;放牧時,有時早晨空著肚子出去,中午回家原想飽餐一頓,但看見母親含淚的雙眼,就明白仍沒有吃的。他知道母親很無奈,也不想難為母親,就一語不發地趕著羊群又走向山裡。只要一坐在羊群堆里,聽著羊叫,飢腸轆轆、饑寒交迫似乎就全部拋到了九霄雲外。羅桑扎西說不清何以如此,他只是感到有一股力量推動著他,有一種念頭支持著他在困境面前忍耐堅持、奮力拚搏,而且直到現在,直到他年近半百,這股力量似乎仍伴在他左右。

明眼的鄉親對他的父母說:「你們這個兒子懂事,將來肯定有出息!」

父母苦笑著說:「有什麼出息,還不是個放羊的?」

鄉親就說:「別看他是個放羊的,身上的那股勁和別人不一樣呀!」

其實,鄉親樸素的話語不是理性的總結,而是直覺,這直覺是完全對的。如果說羅桑扎西和別人有什麼不同,那就是多了一些耐力和善心。耐力是他持久,是他不怕挫折也要達到目的;善心是他站得高,不會為些許得失計較。耐力加上善心,這就是他從少年時起修鍊而得的一種特殊的素質,這種素質使地獲益匪淺。它就像一種精神的光芒,照耀著他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直至照亮他的一生。素質這種東西一旦成為某個人的精神及心理的內涵之後,便會揮之不去,改之不變,還會因困頓而愈發凝聚,因磨礪而愈加閃光,否則羅桑扎西便不會從他所經受的重重困苦中堅毅地走出。

對羅桑扎西來說,他覺得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似乎就是為了體驗「艱辛」二字的,生活對於他總是很殘忍。1960年8月的一天,在生產隊當幹部的父親因公外出,不慎墜馬,雙腿嚴重摔傷。得到消息,羅桑扎西急忙趕到現場,並同隨後趕來的鄉親們一起把父親抬回村裡,請村裡唯一的一位赤腳醫生診治。醫生看後,認為是粉碎性骨折,情況十分嚴重,他無能為力,簡單包紮後建議立即送縣醫院。縣醫院離村有幾十公里遠,家中經濟條件差沒有錢,加上當時黃河沿一帶仍有土匪出沒不安全,在父親的再三堅持下就放棄了醫治,只是服藏葯在家靜養,不料造成了下肢癱瘓,從此生活不能自理。這一打擊幾乎使整個家也處於癱瘓狀態,家裡的頂樑柱倒了,幾個弟妹尚且年幼,今後的日子可怎麼過?母親整日以淚洗面,作為長子的羅桑扎西只好挑起了家庭的重擔,頂替父親成了家裡的「頂樑柱」。10多歲的他以給生產隊放牧掙工分來養家糊口,由於家庭人口多負擔重,加上只有羅桑扎西一個半勞力,村裡每年給家中分配的牛羊肉、酥油、麵粉有限,一家人常常是吃了上頓兒沒下頓兒,為了使弟妹們吃飽肚子,他經常在放牧之餘給別人家去幫忙幹活,換點炒麵、酥油等食物貼補家中的生活。

1963年,又長了3歲的羅桑扎西自認為有了力量來改變家裡的窘況時,一個不好的消息傳到了他家。一位從河南縣寧木特來的人捎話說,他家住在河南縣寧木特草原的一位親戚病倒了,想讓他父親去看看。聽父親說那位親戚是父親的姑姑,年已70歲,沒有子女照顧,甚是可憐。得到消息,父親心情十分沉重,很是坐卧不安了一些時候,之後便對母親和他說,「老人年事已高,身邊沒有人不行,我們是不是搬過去照顧她?也算遷回老家。」父親的想法使母親感到很意外,母親說,「老人有病,我們去看看或者給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是可以的,全家搬過去就大可不必了。在同德我們生活了這麼多年,再說你又是這種情況,怎麼能舉家搬遷呢?」父親又說,「老人孤身一人,又有病,僅去看看,起不了多大作用,我們的父母有人管,我的這位姑姑也得有人管才是!」父親說得很堅定,致使母親不得不同意他的意見。父親的善良深深地打動了羅桑扎西,使他從心底升騰起了對父親的尊敬,同時也埋下了人應該有一顆善良心的種子。

1963年秋,在父親的堅持下,羅桑扎西一家從同德縣遷回河南縣寧木特落戶,成了寧木特村的常住戶。遷來之初,由於季節上的青黃不接和家裡有兩位病人,羅桑扎西家生活十分困難,但他們一家還是把照顧父親的姑姑放在第一位。設法為老人治病,精心照顧老人的生活起居,就像對待親生父母一樣。尤其是羅桑扎西,更是以父母為榜樣,承擔了更多照顧老人的事,為老人煎藥喂飯,天熱了把老人背出氈房外曬太陽,天冷了為老人生好火爐,感動得老人常常流淚,總是心存愧疚地說:「羅桑扎西勝似親生兒孫呀!沒有他,恐怕我早就死了。唉!真是拖累他了。」羅桑扎西一家對待老人的舉動感動了許多鄉親。草原人是善良的,草原人的胸懷是寬廣的,看到羅桑扎西一家在生活困難的情況下如此善待老人,當地的群眾紛紛伸出援助之手,這家給一把炒麵,那家送一斤酥油,他們的幫助和關懷,使羅桑扎西的父母非常感動,他們總是對羅桑扎西說:「一定要記著這些恩情,將來一定要回報。」

時光不知不覺地又過去了幾年,羅桑扎西也由一個懵懂的少年長成了一位蒙古族漢子。1967年儘管他只有17歲,但長得十分剽悍強壯,一米七八的個子,大眼睛,高鼻樑,相貌堂堂,尤其是一把放牧的好手,時常引來姑娘傾慕的目光。這時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