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全國敬業奉獻模範 四一 一位農民科學家的宣言——記第二屆全國道德模範李登海

鐵流/守忠

提起種業界的「南袁北李」,人們早就耳熟能詳,如雷貫耳。

2005年11月8日,亞太地區種子協會第12屆年會在上海隆重舉行。

李登海在這次大會上獲得了「中國玉米產業重大貢獻獎」。

農民出身的「中國緊湊型玉米之父」李登海與被譽為「中國雜交水稻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並肩站在了世界種業領域的最高領獎台上。

「南袁北李」由此而得名。

李登海以自己的科技創新,使我國擁有了玉米育種的農業核心技術,率先實現了種子的產業化,對促進我國的糧食增產和保障糧食安全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他的玉米,最大推廣年份佔中國玉米種植面積的43.5%。

2009年,李登海以高票當選「全國道德模範」,並榮獲第四屆中國「發明創業獎」特等獎及「當代發明家」的稱號。

這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北李」,最初只是個在農田裡勞作的普通的庄稼人,他緣何從一個莊稼漢子成為振興民族種業的巨人,從一個農業技術員成為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從一個普通的共產黨員成為全國人大代表,從一個農科隊長到農業部專家顧問組成員,從一個農村青年到全國青聯副主席,從一個農民到全國人大常委委員,從一貧如洗到擁有十幾個億資產的上市公司董事長,從一個初中生成為多所農科院校的教授、博士生導師……

到底是什麼精神支撐著李登海嘔心瀝血地致力於種子事業呢?他在這條路上一定付出了艱苦的代價吧!

李登海在這條路上走了三十八年。

這三十八年,對李登海來說,的確是一條艱辛而漫長的創業之路。

李登海是共和國的同齡人,出生於山東萊州市西由鎮後鄧村。

李登海最初的名字叫李萬,後來父親給他改名為李登海,是希望他長大後能到海上謀生計。

對於李登海來說,童年最刻骨銘心的記憶就是:飢餓。

1958年,家裡的鍋都拿出去鍊鋼鐵了,公社統一發糧票去食堂吃飯。可糧票發得很少,經常有了上頓下頓沒著落,肚子里總是感覺空空的。

一次,家裡只剩下2兩糧票了,食堂做了四兩一個的窩窩頭,2兩糧票只買到了半個。捧著熱乎乎的窩頭,飢腸轆轆的李登海真想一口吞進去,可他沒有,他步伐踉蹌地走出食堂,把半個窩窩頭掰了一半給了等候在那裡的母親。

當他轉過身時,突然看到鄰居鄧守盛正眼巴巴地盯著自己手裡的窩窩頭,那雙無神的眼睛因飢餓睜大了,嘴裡還流著口水。李登海怔了一下,最後毫不猶豫地把手裡的窩窩頭給了他。

母親心疼兒子,把手裡的窩窩頭塞給兒子。

李登海擺擺手說:「娘,你吃吧,我不餓,真的。」

李登海中午餓著肚子,晚上也沒有吃到東西。

這一天,母親從地里回來了,李登海愁眉苦臉地說:「娘,我做了稀飯,可不知咋回事總是熬不稠。」

母親頓時眼圈就紅了,她哽咽著說:「萬兒,你長大了,知道幫娘幹活了,娘真高興。」

說著打開鍋蓋一看,笑了:「傻孩子,你急乎乎地弄錯了,這是豆面,咋能熬稠呢?」

說著急忙趕到院子里,抓來一把樹葉剁碎了扔進鍋里,然後笑著說:「來,看看,現在稠了吧!」

吃飯的時候,不知為啥粥辣得難以下咽,原來,娘在剁樹葉的時候,誤把一些辣椒剁上了。即便是被辣的淚水橫流,可誰也不捨得倒掉,因為這是家裡僅有的糧食了。

1960年,家裡真的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沒有可吃的東西,連樹皮、野菜、水草、玉米穗軸、地瓜藤都成了填飽肚子的東西,後來連這些都找不到了,就去摟一些樹葉,摟不到了就拿杆子打。

母親是個小腳女人,干不得別的,只能圍著鍋台、磨台、碾台轉,李登海就經常幫母親給隊里推磨。有時候餓得實在受不了了,就順手抓幾粒填在嘴裡。

在李登海的記憶中,玉米的味道是多麼香甜啊!

那時候,能喝上一碗玉米面粥簡直就是一種奢望。

1962年,李登海給生產隊在河床上晾地瓜干。他意外地發現了一個老鼠窩,裡面有一些玉米,李登海欣喜若狂,趕緊把玉米挖出來帶回家。

那個年代,經常有人被餓死。姥姥和姥爺住在鄰村,姥姥就是因為飢餓,過早地撒手人寰。

這對李登海觸動很大,他的心中升騰起一種樸素的信念:我長大了一定要讓鄉親們都吃上飯。

1966年的夏天,初中畢業的李登海回到村裡,過上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當起了地道的農民。

那時,國家開始重視糧食生產。全國各地都掀起了學大寨的熱潮。1972年,村裡成立了農科隊,李登海很喜歡鑽研農業技術,自然就被選入隊里,由於表現突出,還當上了隊長。

現任登海種業副董事長的毛麗華,是全國三八紅旗手,也是我國育種領域頗具影響力的女專家,1976年高中畢業就被村裡選拔進了農科隊,當時李登海不僅是隊長,還是村裡的支部委員。

提起當年育種條件的艱苦,毛麗華就有一肚子的話要說:

「當時村裡為了支持農科隊,分給我們一個牲口棚子。那時東間還養了2匹馬,記得我們討論科技創新時就在那2匹馬的旁邊。」

她接著說:「雖然條件這麼艱苦,可是大家還是很興奮。我們就在屋旁邊自己動手挖了個土溫室,大家都高興極了。誰料老鼠鑽進去把剛出土的玉米苗啃了個精光,第二天我們看到那個場面時,大家都哭了。這麼長時間的努力都白費了!」

這年春天,搞小麥育種的專家方正老師帶來了一份考察報告,這是我國農業專家1970年赴美國考察後撰寫的報告。報告中介紹了美國的玉米育種情況,其中還特別介紹了美國專業搞雜交玉米產業的先鋒種子公司,這個公司由美國農民華萊士先生創建,並介紹了他們研製的玉米每畝最高產量達到了2500多斤。

這個報告,對李登海觸動很大。他們當時種的「二馬牙」、「小粒紅」等農家玉米種,產量一般都在二三百斤左右,而美國的最高產量竟然是我們的8至10倍!

這個23歲血氣方剛的小夥子坐不住了,他清晰地記得毛澤東同志說過: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魄,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李登海認為美國農民能辦到的事情,我們中國農民也一定沒問題,而且我們還要超過他們。

從那時起,李登海就立志發憤圖強,努力拚搏。他的想法有了一個新的方向,自己在土地上搞科研不僅僅是為了吃上飯,而是要當一名農民科學家,為中國的糧食增產做貢獻。

同時,他也很清楚,實現糧食增產不能空喊,必須從農業科研入手。

他經常在反覆思考:我們的產量低,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是我們的土壤不好,種子不好,還是我們沒有出到力?

李登海經過反覆論證,最後總結出:玉米產量上不去,無非就是這三個方面:土壤肥力條件差、缺少高產玉米雜交種、欠缺科學的管理技術。

針對土地肥力差,在有機肥料不足和化肥奇缺的情況下,李登海就帶領大家想盡一切辦法尋找肥源,掏廁所、打火炕、挖驢腳、積土雜肥……在買不到鉀肥的情況下,每個人每天都從家裡背來草木灰來補充鉀肥。

為提高玉米產量,李登海在管理上也下足了工夫,從播種到收穫,每個環節都親力親為,力求做到科學性和先進性。

玉米有雄穗和雌穗之分。一畝地有幾千株雄穗,通常一株一般有3000萬顆花粉粒,而雌穗授粉根本用不了那麼多,不僅如此,雄穗還要吸收大量的養分,影響雌穗的長勢。

李登海就採用去除部分雄穗的方法,收到的效果非常好。這樣一來,雌穗達到了粒大粒重,蟲害減輕了,降低了株高,在一定程度上還增強了玉米的抗倒伏能力。

李登海收集了當時全國最好的玉米種子,歷時8年,累計進行了140多塊高產田攻關,發現大多數品種畝產連600斤都達不到,想超越畝產700公斤根本不可能。

那時種的都是平展型雜交玉米,這種平展型的葉片呈現平展的形狀,種植較稀的情況下並不明顯;可是如果要追求產量,種植密度必須加大,當每畝增加到4000株以上時,就顯示出了它的缺陷:葉片之間互相遮光,通風透光性差,植株細弱變高,不抗倒伏,而且有嚴重的空桿現象。

經過嚴格地測算,李登海發現:平展型玉米雜交種根本不具備畝產700公斤以上的能力,再怎麼努力也是徒勞。

能不能讓葉片豎起來,充分利用光照,加大播種密度呢?

這讓李登海苦思冥想。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