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全國誠實守信模範 二八 今天,新娘帶著雙胞胎出嫁——記第二屆全國道德模範李澤英

陸青劍

是放棄,還是堅持?

這不是複雜的問題,但也不是簡單的問題。

——題記

2010年3月。貴陽。春暖花開,百鳥啾鳴。

32歲的李澤英和丈夫及三個孩子一起,把那個在南明區紅岩村住了很多年的家,搬到了位於雲岩區蠻坡的經濟適用房裡。這一常見的搬遷風景,在任何一個城市裡都極其普通,但對於李澤英來說意義重大,因為從此以後,她結束了沒有固定感的租房生活。重要的是,她的那對雙胞胎姐妹,在跟她顛沛了十多年之後,終於有了一個真正意義的居所。全家人真正品嘗到了那種對於別人來說再也普通不過的、被叫作「家」的感覺。

幸福的淚水,悄悄地滴落在她的衣服上。她不讓女兒們看見。16年啊,她是怎麼過來的?往事像放電影一樣在她的腦子裡一個畫面一個畫面地閃映。那是叫她記住,有一種珍貴的東西,叫「愛」;有一種閃亮的東西,叫「付出」。每個人,都不能缺乏這兩樣東西,否則,他(她)的人生和未來一定不完整,或者說不快樂。

一個等待等了16年,而這個等待現在看來似乎永遠不會有結束的一天。

16年之前,惠水縣高鎮鎮後山村在李澤英的眼裡呈現出的是一幅平淡無奇的家鄉生活景象;16年之後,貴陽這個大都市卻把她推上一個情感旋渦的中心,並讓她擔綱主演了一部完全不同於鄉村圖景的悲喜劇。她從來沒想到,這出過長的悲喜劇使她的人生軌跡朝著一個她始料不及的陌生方向延伸、發展。她那稚嫩的肩膀,挑起了一副連健壯男人都感到困難的重擔,那副擔子如高山、如深海,壓得她步履蹣跚,喘息不已。

但她願意。因為她問心無愧。

因為世界複雜、多元、嬗變,就會有許多無法預料的事情發生。

這一看似頗富哲理的因果關係,被剛剛出生的歡歡和欣欣姐妹倆有力地印證。

現實的殘酷,往往表現在事情發生時,所有的一切猝不及防。就像歡歡和欣欣被親生父母無情地丟下一樣。

在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的一個走道旁,被遺棄的歡歡和欣欣擠在一張嬰兒棉被裡,兩張小臉露了出來,那緊挨的模樣似在證明,即便至死她們也不能有一秒鐘的分離,哪怕她們的眼睛還沒睜開,哪怕她們還不知道這個陌生的世界是個什麼模樣。

她們是雙胞胎。她們的臍部已經化膿,疼痛和飢餓在侵襲著她們。她們的啼哭在走道一側的一張座椅下有氣無力地綿延,沒有一絲健康嬰兒號喊時的爆發力,路過的醫生、護士和病人,甚至察覺不到這遊絲一般的聲音會與兩個新生命有關。

這一細節被正在打掃衛生的值班護士卓珍琴發現。一看見包裹,卓珍琴就立刻意識到又有人把孩子丟在醫院裡了。她打開包裹一看,兩個孩子的臉一模一樣——原來她們是一對雙胞胎姐妹!她一下子明白了,這兩個小不點因為是女孩,所以被遺棄在了這裡。職業敏感告訴卓珍琴,兩個孩子生命垂危,死神,正在向孱弱的她們一步一步地逼近。

遺棄女嬰是重男輕女的思想沉渣泛起的具體表現,但在當下的大都市,這樣的現象還是令人觸目驚心。接生新生兒的醫院,往往被那些沒有良知的父母作為遺棄親生骨肉的首選地。醫生和護士,往往成為第一發現人。於是,沒有由來的道義與責任開始在醫院裡糾結、延伸,並由此衍生出一個個令人心酸的故事。

這一刻是1994年6月8日17:00,距歡歡和欣欣姐妹倆出生大概才二十多個小時。

一個不經意的發現,使兩個鮮活的生命軌跡出現了重大轉折。生和死的界限,有時竟莫名其妙地附著於某些偶然因素。生命的可悲之處,在於很多時候自己無法掌控和把握那道生死之門的開關。

出生在醫院,被遺棄在醫院,又在醫院被發現獲得重生,歡歡和欣欣姐妹倆的命運可謂大悲大喜。大悲大喜的她們不知道爸爸媽媽是誰,任何人也不知道她們為何被父母遺棄。但不管怎樣,她們的未來畢竟出現了曙光。

自從發現了雙胞胎姐妹,卓珍琴就隱隱意識到她的人生舞台多了一絲戲劇的成分。她愛她們,她積極為她們的救治奔走,醫生護士也疼愛她們,呵護她們。在其樂融融的氛圍之下,她們的傷口很快好轉,生命出現頑強的跡象。在醫院的半個月,她們幾乎成了大家的心頭牽掛。她們一起比畫小手,一起樂一起哭,一起撒尿窩岜岜,動作整齊劃一,像是有人在指揮她們,逗得醫生護士們開心無比。「寶寶,再笑一個,再笑一個!」「你看小腿小手長粗了長壯了,長大了肯定是漂亮的小女孩噢。」

時間,一天一天地消逝過去。醫生護士們都知道這樣的喜悅終有結束的一天,但沒有人願意去捅破,人們怕那一天令人心碎、心疼。

卓珍琴發現自己和這對小姐妹很有緣分。她回家跟丈夫談了想收養小姐妹的想法,丈夫覺得這是件好事,很支持。她對單位領導說:「我很喜歡這對雙胞胎,我和丈夫決定收養她們。她們不能沒有歸宿。」

一個充滿著無限愛意的決定,使小姐妹的未來終於有了一個明朗的安排。自此以後,小姐妹也有了屬於自己的名字:歡歡和欣欣。

卓珍琴開始添置嬰兒需要的衣物尿片和床鋪,一家人的生活,以忙碌的方式開始了。卓家,因為小姐妹的到來而熱鬧起來。

其實卓珍琴的家境並不優越。她的丈夫下崗後在外面打零工,她的工資也不高,每個月的300元房租加上日常所需,生活基本上處於緊張的狀況。現在再增加兩個人,日子越發緊巴了。儘管如此,卓珍琴夫婦仍然感到很快樂。

卓珍琴夫婦手忙腳亂了一陣,最後還是決定請個保姆來照料孩子。找了好幾個姑娘,他們都覺得不合適,最後,16歲的惠水女孩李澤英進入他們的視野。

世間的奇妙,就在於它會把有緣分的人們集合在一起,讓他們體驗投緣的美好感覺。四個沒有血緣關係的有緣人——歡歡、欣欣、卓珍琴和李澤英,在20世紀90年代的某一天,組成了一個特殊的家庭。

雖說從沒在城市生活和做事,但聰慧的李澤英適應起來很快,因為她在卓珍琴家裡做的事情其實都很熟悉,即便是照顧孩子,她也是得心應手,沒有一點生澀的感覺。她腿腳勤快,一家人的生活在她的操持下顯得井井有條,兩個小姐妹也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茁壯成長。這令卓珍琴夫婦非常得意:「看,我們家李澤英多懂事,多能幹。她跟孩子們的緣分,前世修來的呀……」

歡歡和欣欣一個微胖一個略瘦,但這並不影響她們如出一轍的哭笑,蹬腿、搖手、翻滾、爬行,可愛的動作就像被彼此複製了一般。機靈可愛的她們漸漸學會了好多話,也學會玩各種各樣的遊戲。一天一天地,小姐妹長高了,會走路了,會串門了。每天早飯過後,姐妹倆分別拉著李澤英的長辮子跑著跳著走出樓口,然後門口傳來一串銀鈴般的笑聲。這樣的場景,在年幼的小姐妹的心靈里是一幅幸福溫馨的畫面,在李澤英的心中是一種寄託和相思,在卓珍琴的情感生活中是一道享受不盡的風景。

錢,可以改變一個人抑或一群人的人生走向嗎?

這是一個很古老很俗氣很一般化的問題。這個問題被有的人稱為「金錢的詛咒」。

但就是這個俗不可耐的詛咒,在1996年的10月徹底改變了卓珍琴的婚姻。連鎖反應的結果,就是兩個孩子的命運也因為卓珍琴的婚變而被徹底改寫。

因為錢,卓珍琴夫婦經常發生激烈爭吵。卓珍琴知道,自從領養了兩個孩子後,家裡的開支陡然增大,經濟越發拮据,吵鬧替代了昔日的和諧。離婚,似乎成了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

離婚後的卓珍琴需要面對的是:如何安排歡歡和欣欣這對雙胞胎姐妹?放棄,是不可能的;繼續收養,她顯然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看著小姐妹天真的笑容,她的心,很疼。

怎麼辦呢?

共同生活一年多,卓珍琴已把李澤英當成了親姐妹,她對她依賴有加,有些心裡話她也常常和她說。現在,離婚的她更加離不開李澤英了。「我離婚時,對他(丈夫)只有一個要求,就是我要這兩個孩子,因為她們是我將來的希望。你,願意留在這個家裡幫我嗎?我知道,你和孩子們已有很深的感情。」

李澤英堅定地點了點頭。「有我在,你別過多擔心。」

卓珍琴感激地看著李澤英,波瀾泛涌,眼睛潮濕。

一年多了,歡歡和欣欣在法律上至今還沒有正式的收養認定。離婚沒幾天,卓珍琴和李澤英帶著兩個孩子,到雲岩區民政局正式辦理了領養手續,歡歡和欣欣從此有了自己的正式名字:卓歡和卓欣。看著那份蓋著鮮紅大印的公文,李澤英的感受和卓珍琴一樣,激動與責任感相互交織。李澤英在心裡對自己說:無論困難有多大,也要幫助卓珍琴渡過這個難關。

原本好好的一個家,難道就這樣破裂了?夜深人靜時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