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全國誠實守信模範 二四 他有一個幸運的理由——記第二屆全國道德模範周國允

王穎

北京評選過幾次最佳的十大建築。這事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那時的十大建築是人民大會堂、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工人體育場、北京火車站等,其後又有了80年代和90年代的十大建築。如今,當代的十大建築的評比也有了結果。當仁不讓的是北京的T3航站樓、鳥巢、水立方和國家大劇院等。

如果說有這樣一個人,他幾乎參加了所有的這些有名氣的偉大建築,你認為他是不是一個幸運兒呢?不僅如此,他因為參加了這樣一些聞名遐爾的建築,因而幾乎得到了所有的國家級的最高獎賞——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第二屆中國傑出外來務工青年、奧運工程建設勞動競賽優秀建設者、第二屆全國誠信道德模範……還當上了全國人大代表,那麼,他算得上算不上是一個最幸運的人呢?結論是無可置疑的:他的確是一個最最幸運的人!

這個幸運者的名字叫周國允,河南滑縣高平鎮人氏,1964年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

在全中國一兩億外出務工的農民工中,他是億萬中之一。然而,你看他,長相與外貌並沒有任何出類拔萃之處,文化與談吐也沒有高人一等的地方,何以就如此成功如此輝煌,在不長的25年之後,竟然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了呢?

在這絕非僥倖的成功背後,必然有一個理由!

寫周國允的成功,得從挫折寫起。

他的第一個挫折是高考。少了十幾分的分數,等於跌落下十幾個台階,從此被隔離於高等學府的大門之外,只能「望門興嘆」了。

那個時候,上大學、應徵當兵,是兩個最佳走出農村的通道,除此之外別無他途,如果說有,那就是外出打工了。但是外出打工有點像是「走西口」,那是一種無奈和苦澀的選擇,但凡有前兩條路可走的,不會選擇這第三條路。

然而,周國允沒有考上大學,想當兵時又被徵兵的人看他長得瘦弱矮小,拒之門外,那就只得去當農民工了。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歌詞兒雖然這樣唱,但對於那整天都在一個村子裡轉悠的小青年來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不到紅塵里去走一走,總是於心不甘。於是,在1984年,父親給了他一百多塊錢的路費,他開始闖北京來了。

他沒有坐過火車,更沒有到過北京,別說北京,連河南的洛陽、開封、鄭州都沒有去過。所以,一下了北京站的火車,出來看到那攢動的人群,五彩的燈火,真讓他頓時有了打翻了五味瓶的感覺——熱鬧、繁華、新鮮、奇異、陌生,同時還有些許無助與恐慌。並且感覺到了自己的渺小。他說,這第一眼北京的印象,一直牢記在他的心裡,到今天還覺得鮮亮、深刻。

背著行李卷的周國允,按照老鄉那張皺巴巴的紙上寫著的地址,在北京站下車之後,再徑直走過幾個紅綠燈,又左轉或右轉彎,找到幾路公共汽車……最後在東三環終於讓他找到了長城飯店。

長城飯店的小包工頭是他的老鄉,包工頭問道:「你干過什麼工?」

他搖了搖頭:「沒幹過,第一次離家。」

這回是包工頭搖了搖頭:「說技術你沒技術,說體力你沒體力,叫你幹什麼好呢?想辭你吧,鄉里鄉親的——這樣好了,你到木工組去學木匠活,先不定你工資,包你飯宿,看你有沒有出息再說吧!」

他於是被撂在了木工組,當起了小木匠。

建築工地都是在露天作業,雖然木工房還有一個簡單的窩棚,但那也擋不住北京冬天的冷。寒風吹透了他的棉衣,大風甚至好幾次想把他掀下腳手架。零下十五六度的低溫,凍爛了他的手腳,有一次,手麻木了,一斧頭砸下去失去了準頭,砸到了左手的五指,雖然戴著一副手套,還是把手指砸得血肉模糊。

但一切都出乎包工頭的預料,這個長得雖然瘦小的青年,卻有著扎紮實實的高中文化底子和一個聰明的腦袋,他邊學邊干,還善於逐磨,漸漸地,包工頭對他刮目相看了。一年之後,他竟然掙到了六十多個同鄉中的最高工資,即每天5塊錢。這也著實讓他驕傲了一把。到了後來,還讓他當上了木工班的班長。

年底,他買了一塊上海表,又穿上在商場買的一套便宜西裝,風風光光地回家過年去了。

在回家的一路上,他想入非非,他的夢想是能當個萬元戶,在家鄉蓋上五間大瓦房,再娶上一個媳婦,對了,還得買上一輛嘉陵牌摩托車,這是「三十畝田一頭牛」的熱炕頭日子,不,比那還要好些,畢竟那輛摩托車能帶著他飛來飛去……

這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工的夢境。

過罷年從家裡出來,老闆說,這回咱們不去北京了,到銀川去,賀蘭山下,那裡的錢好掙。老闆還要他組織村裡六七個工人,由他帶領,到寧夏去。

有誰知道,這是他新挫折的開始。

為了節省勞力,他們六七個人要干十多個人的活計,起早貪黑十多個小時,既沒有什麼好吃的,活又特別累,再加上水硬風硬沙塵大,個個都水土不服。有好幾次周國允都累趴下了,到醫務室打完青黴素和吊針,就自個兒蹲在台階上痛哭,哭了好一陣子,心中的委屈哭出來了,再去幹活。

熬了一年,工資少得可憐,竟然沒幾個錢可以往家裡寄。

他以為下一年可以好些,苦盡能夠甜來,誰知第二年才是他的危難時期。

原來的施工隊長承包了一項更大的工程,要參建一個30萬噸的水泥廠,於是他找周國允談,要他從家鄉組織50多名工人,分包水泥廠一部分工程。

周國允如數調來了家鄉的「子弟兵」。

其實,包工頭因為想省錢,原先十幾個人的活計只讓他招工六七人,現在起碼是上百人的活計,卻只叫他組織五六十個人,明顯地是想讓他們一個人干兩個人的活兒。

但是,在這個時候,周國允還有些懵懂,他只想把活干好,早日完成任務,並沒有想到會有其他的事情發生。

誰知,包工頭與甲方在價格上沒有談攏,再加上其他原因,一氣之下,決定不幹了,連招呼都沒打,就將周國允的50多個人撂在了賀蘭山下。

這些家鄉出來的工人只認得周國允,於是向他要賬,問他要錢。是啊,既然沒活干,那你周國允起碼得付給這幾十個工人路費錢啊!如果再好一點,誤工的這些天也得付一些工資吧?

可是他周國允找誰要去?

被逼得要再次哭出來的周國允站在風地里想了又想,結果他竟然朝甲方的經理室走去。

「我們的老闆走了,你說怎麼辦?如果你們真心實意還想建水泥廠,那最好能給我一個機會,由我來承包!」

在試工的幾天里,甲方經理對這幫河南民工有了一個好的印象,他想這也的確是個辦法,但既然這幫子河南民工想干,那出牌權就掌握在他的手裡了。

經理說:「那好吧!我同意,不過,有了以前的教訓,我們的條件就要更加嚴格了。第一,我們還是按原來的價格,你們干就干,不幹就算了;第二,沒幹活不能先給你們錢,前期費用由你自己想辦法。」

周國允說:「第一個條件我同意,工錢少一些我們也干,但是第二點我不同意,你連個基本工資也不給,我們在這裡幹活,起碼得吃飯吧?我又沒錢給他們,沒有飯錢,我們怎麼在這裡繼續幹下去?」

「那我不管,你們如果完成任務很好,最後的錢我是不會虧欠你們的。」

周國允出來同工人們一說,大家都嚷嚷開了,這算什麼,在這裡幹活還得自己掏飯錢,萬一到最後不給工資,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還不如現在就回家去。

但是周國允不同意,他說既然是個機會,就得拼一下,我們把水泥廠蓋得好好的,到那時候他還不給錢,輸理的就是甲方了。

有些工人問道:「那我們都是窮光蛋,誰能墊出這筆款子來?」

有些工人說道:「還是回家去吧!起碼還有個飯吃!」

周國允說:「回家是要回家的,但不是回家不來了,而是回老家借錢,借了錢回來干!」

他們看到周國允鐵心要接這趟「鏢」,也就沒有話說了,有幾個工人就跟他回了老家。

周國允家裡有一個大姐和三個兄弟,他排行老三,父母都是老實的農民,有這麼幾張嘴每天張著吃飯,哪裡還有餘錢給孩子去投資?老父親聽說兒子走了麥城,又氣又急,喊道:「這怎麼行?怎麼行?是你把人帶出去的,現在分文沒給他們,鄉里鄉親的,讓我的老臉往哪裡擱?走,我陪你要錢去!」

老父親指的是帶著周國允去找原先的那個包工頭,他是另外一個縣的人,聽說回家之後就沒有再出去。

周國允的父親帶著兒子到了那個包工頭的家裡,雖然等到了他,卻是分文都沒有要到。

父親為人一向正直,又嚴於律己,寬於待人。所以他不依不饒,又帶著兒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