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全國助人為樂模範 〇一 鄉村偉丈夫——記第二屆全國道德模範裴春亮

藍文君

著名作家何建明說:男人的美麗,美在骨質,美在精神。不美則已,一旦美麗,必定是壯麗之美、絢麗之美,排山倒海,洋溢著激情!——全國道德模範裴春亮,正是這樣一位美在骨質、美在精神、激情洋溢的鄉村偉人!

他,致富後首先投資3千元為村子裡架了一座小橋;

他,自掏腰包1萬元把閑置多年的破公房改造成了村兩委的辦公室;

他,為鼓勵孩子們成才,在村裡專門設立了獎學金,規定:凡考上高中、中專、大學的學生,可獲得2千元至1萬元不等的獎學金;

他,捐資3萬元為鄉中學建起了寬敞明亮的校舍;

他,出資150萬元用於工程前期施工,打通了村裡通往山外的道路;

他,出資3300萬元建設新村,讓全村154戶600餘口人無償住進現代化配套設施齊全的「小洋樓」;

他,引資10億元創辦起日產1萬噸環保節能水泥的股份制企業春江集團有限公司,除各自投資外,免費讓全村村民都成為該公司持股2萬元的股東……

1970年3月,裴春亮出生於河南省輝縣市張村鄉裴寨村一個農民家庭里。

裴寨村地處太行山脈。這裡缺雨少水,缺土少田。山間、丘陵之處,一些看似「土地」的地方,下面也全是砂石。別說無雨,就是偶爾下上一場透雨,也會像漏斗似的,被漏個精光。這地方十年九旱。即便是在雨水充足的年份,也因土地的貧瘠而收成甚微。

裴寨村人祖祖輩輩受的那個苦遭的那份罪呀,就甭提了!

裴春亮就是出生在這樣一個窮地方。

一個村子裡的人都窮。

春亮因上有一個姐姐、三個哥哥,兄弟多,負擔重,他家更窮。在春亮童年的記憶里,基本上沒有吃過一頓飽飯,沒有穿過一件像樣的衣服,甚至沒有穿過鞋。身上穿的衣服,全是三個哥哥穿罷給他的。他至今沒有忘記,五六歲的時候,還不懂事的他,有一天接過母親為他盛上的一碗能照得見人影兒的青菜湯,因忍受不了肚飢之苦而被他「抗議」性地倒掉了。母親慚愧、內疚、無奈的哭泣,使他從此理解了母親,長了「記性」——因數他最小,那是母親為他盛的最「稠」的一碗青菜湯啊!他至今沒有忘記,在他九歲那年的冬天,已上小學三年級的他,還在光著腳上學。有一天放學的時候下起了大雪,同學們爭著要跑回他家給他拿鞋,他一邊堅決拒絕著,一邊一溜煙似的光腳跑回了家。同學們哪裡知道,他家根本就無鞋可拿呀!

不幸接二連三地襲擊了他的家庭。

先是要強的三哥為替父母減輕些負擔,16歲就輟學下了煤窯,17歲死於礦難。接著二哥在拉白灰的路上又突遇車禍身亡。大哥由於傷心過度突發腦溢血癱卧在床。父親也由於承受不了這一次次致命的打擊而病倒在床,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大嫂離家出走,留下兩個年幼的侄女。二嫂改嫁他鄉,撇下一個3歲的侄兒。極度悲傷的母親看著這個支離破碎的家抑鬱成疾,又患上了食道癌……這一切,都在三四年里發生!家裡還能靠誰?幼小的春亮責無旁貸,義不容辭,以稚嫩的雙肩,扛起全家人的重擔,承受一切苦難!

已經一貧如洗的全家人,連飯都吃不上了,哪裡還有給父母和大哥看病的錢呀。小春亮既要照料病入膏肓的父母和大哥,還要養活3個侄兒、侄女。他一天到晚地跑著求親告友,東借西磨,為受盡了人間磨難的父母和大哥求醫問葯,為3個幼小的侄兒、侄女燒火做飯,餵食洗刷。在他16歲那年,父親與世長辭。可憐的老父親雖然辛苦了一輩子,到了入土為安時,小春亮別說為父親準備棺材,就連遮身蔽體的壽衣也置辦不起。正當他處於走投無路、萬般無奈的絕境之時,村支書裴清澤知道他是個孝順、懂事的孩子,目睹此情此景,動了感情,勸慰他說:「春亮,別怕。你家的困難就是咱裴寨全村人的困難,天塌了有咱大傢伙兒替你頂!」老支書當家做主,放倒了村子裡屬於集體財產的兩棵大桐樹,為他父親打了棺。鄉親們你家五毛、他家一塊,你家一瓢米、他家一捧面,兌錢兌糧為他父親置辦了壽衣和整個喪事。那一刻,小春亮跪倒在父親的靈前號啕大哭,跪倒在眾鄉親們面前磕頭致謝,淚流滿面。他在心中暗自發誓:我裴春亮今生如無出頭之日,倒也罷了。如有出頭之日,定將欠一還十還百還千還萬還萬萬,報答恩重如山的父老鄉親!

大恩不言謝。

在整個出殯的日子裡,小春亮並無更多言語,他只是哭,一天到晚號啕大哭,以淚洗面,把一村子的人都哭疼了心,哭濕了眼!

在村支書和眾鄉親們的幫助下,把父親掩埋後,裴春亮徹底輟學了。此前時斷時續的輟學,是因為有離門的姐姐時不時地前來幫他。這時候姐姐家又有了變故,日子過得很不順暢,裴春亮只有徹底輟學,孤身一人撐起這個窮且病且亂且老且幼的家。

他必須出去掙錢。

裴春亮先是去了離村子不算太遠的一座磚廠當了一名摞土坯的小工。他要用自己的一雙小手趕緊掙些錢來,改善一下家裡的生活,讓母親儘快從喪夫喪子的悲痛中走出來,讓母親的食道癌儘可能得到一些醫治,讓三個侄兒、侄女能吃得好些。他用他那雙本應在學校里握筆寫字的小手,干著成人的體力活兒,擺坯推車,從不惜力。幹完了自己的活兒,還幫別人去干。磚廠的頭兒對他很滿意,也很同情。幹了兩個月,別人干一個月只給30塊錢,磚廠的頭兒卻按每月40塊錢給了他。

他是一個心裡想事兒的人。

磚廠兩個月開一次工資。苦苦幹了兩個月,80塊錢攥在手裡,裴春亮獨自在昏暗的煤油燈下數了又數,看了又看,想了又想。這雖是他有生以來拿到的第一筆最大的錢,可他卻清楚地知道,即便把這80塊錢立即開銷掉,也救不了家裡的急,還不清外欠的賬,治不了母親的病。他要把這筆錢派上用場,以此為「本」,去掙更多的錢。在磚廠出苦力是掙不了大錢的,要想多掙錢掙大錢必須掌握一門技術。只有掌握了技術,才有可能安身立命,養活全家。裴春亮這樣想了,於是就一門心思想著學技術的事兒。他從收音機里聽到河南安陽有一家技工學校正在招生,便決定去那裡學電機維修和電氣焊技術。仔細打聽,光學費就要120元,這可咋辦?在他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村民裴龍旺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拿給他50塊錢。春亮知道,裴龍旺之所以拿給他50塊錢,完全出於對他的同情、可憐和支持。這位年長於他但低他一輩的大侄子,家裡的日子也是過得吃了上頓難接下頓呀!

臨走那天,母親拖著病體,半夜起床,為他炕了一蛇皮袋子的麵餅子,裝了一大瓶子干鹹菜,含淚送了他一程又一程,直到他上了汽車走出很遠,母親還在那裡站著向他招手……

他是母親和全家人唯一的期盼和希望啊!

如今回望時間深處,裴春亮說:「在那許許多多悲壯蒼涼的風景畫面里,最為壯觀最為動情的一幅,當數母親面對死亡的微笑,在冷風裡對我的頻頻招手!」

在新鄉汽車站轉乘去安陽的汽車,車站工作人員見裴春亮扛著一個大蛇皮袋子,就要讓他去辦理託運手續。託運要拿1元錢的託運費,裴春亮捨不得。一位好心的大姐把他的行李打開一看,全是麵餅子,給他擺擺手使使眼色讓他進站上車了。

「我至今不能忘記那位大姐溫柔、善良的眼神。可惜我無法知道她是誰……」採訪中,裴春亮動情而又很是遺憾地說。

到了安陽那所技校,120塊錢的學費一交,手裡基本上就沒錢了,學校還要收取食宿費,這可咋辦?裴春亮向校長央求:我帶有乾糧和鋪蓋,只要有個下雨淋不著的地方讓我躺下就行。再不然,我還可以幫學校幹些雜活來頂住宿費……善良的校長看著他這個山裡娃一副憨厚樸實的樣子,點頭應允了他。

三個月後,裴春亮學成歸來,在村西頭路邊選了兩間門面房,一分一毛地討價還價租下來,打出了修理電機和電氣焊的第一塊招牌。

所謂「學成」,可沒那麼簡單。他攬下的第一宗活兒,把人家送來的電機拆開了,別說修,連裝也裝不到一起。這下他傻眼了!——原來,「書本理論」、「課堂實踐」與「實際」脫節。幸虧同村有一位做電機維修的本家哥哥,幫他解了「圍」。要不然,還真難為他不輕哩!

裴春亮「摸著石頭過河」,憑著他的機智和勇敢,總算把那「河」給蹚了過去。時間不長,就贏得了一位姑娘對他的好感。這姑娘叫張紅梅,和他同樣精明能幹,落落大方。如今紅梅談起他們的當初說:「當時春亮家窮,那是出了名的。可我嫁給春亮,就是圖的他這個人。春亮心眼兒好,腦袋瓜兒聰明,待人忠厚而又吃苦能幹,這是我最看重的。」

裴春亮一邊干著修理電機和電氣焊的營生,一邊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隨時抓住有價值的信息和契機不放,拓展自己經營的空間。他修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