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三亞:紅樹林精神漫天涯 第四章 精神家園

在海南三亞,過去人們只知天涯海角皆為貶官之地,聚集了一群不得志的達官和沒落的望族。其實在三亞的歷史上還出過一位被後人尊奉為神的「布衣女神」——黃道婆。

黃道婆是我國元代著名的紡織大師。生於南宋淳祐五年(1245年),上海松江烏涇鎮人。那天,懷著無比崇敬之意,我來到崖城水南村,在一所古寺中謁見了我們蘇南人的聖母——黃道婆。崖州時代的黃道婆,是位手捷眼快、善良溫厚的婦人,心靈手巧的她,勤學苦練的姿態和挑燈夜紡的身影,使我不由得想起兒時所見的母親——我們小時候穿的衣服都是母親在手搖紡車和木紡織機上織的布做的。這種感覺非常神聖,所以黃道婆在中國人包括我等後輩的心目中,無疑是個聖母。

中國聖母,一生甘苦,學藝在三亞,這是以前我們不曾知道的。但到三亞走一趟,這片燃燒的熱土和滋生萬物生靈的大地,自然而然地讓人清楚了一點:三亞不僅在農耕時代出了「衣被天下」的黃道婆這樣的聖母,在今天,三亞熱土依然養活了億萬中國人,是三亞的這片獨特的熱土,培育了一代代偉大的種子和偉大的人才,他們的精神,依然在支撐著中國的農業,並通過農業的有效發展,支撐著今天的整個中國現代化進程。

這一點,中國人必須而且應當清醒地認識到——三亞對中華民族和中國現代化最重要的貢獻,是這裡培育了一代代關乎到十三億人肚子的農業優質種子!這就是「南繁」和「南繁精神」。

「南繁」是中國農業南方種子繁殖基地的簡稱。如前所述,在過去,我們也許都聽說過袁隆平這個人,也聽說過他的雜交水稻技術,對袁隆平院士的偉大貢獻可謂家喻戶曉,可我們並不知道袁隆平雜交水稻的培育原來是在三亞這塊土地上獲得成功的。

在三亞我們可以聽到這樣一句話:袁隆平是中國「雜交水稻之父」,三亞大地則是中國「雜交水稻之母」。

不錯,如果沒有三亞這片熱土,也許中國永遠出不了袁隆平!

據說最早在三亞成功實現育種工作的是山西省農科所的專家,他們在這裡完成了第一個雜交高粱種,取名為「晉雜5號」。這個品種,比山西本地育出的高粱畝產高出近一倍,因此山西農科所打出了名。消息傳到其他省份,各地的農業專家們開始紛紛來到三亞。他們擔當著同樣的任務,即冬天在這兒育種,育出的種子拿回去大面積推廣。這樣當年育種,當年就可能在當地農村推廣。這在「大躍進」和以糧為綱的年代,專家們能通過三亞育種迅速提高當地農業產量的做法,該是多麼了不起和值得推廣的大事!於是三亞從此成了中國農業專家們進行試驗和育種以及出成果的「矽谷」——那時沒有矽谷這個詞兒,有人就把「南方繁殖培育新種子」簡稱為「南繁」。「南繁」便是由此而來。它在中國農業科技界人人皆知,然而過去或許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南繁」並沒有在公眾和社會中傳播開來,多數中國人不知道「南繁」為何物。即使袁隆平培育出了著名的水稻雜交品種揚名天下後,報紙媒體對三亞這塊「南繁」基地的宣傳仍然甚少。總之,三亞在中國農業科學發展史上的特殊貢獻和作用被人為地淹沒了……

幾十年來,三亞默默地為中國農業科學鋪展著溫床般的寬闊胸懷與軀體,奉獻著自己的汗水和乳汁、陽光與雨露,以及血液與氣息。

採訪第一天,「南繁」辦公室負責人眼裡閃著淚花告訴我:就在不久前,他們剛剛為一位叫陳學求的教授建了一個永久的墓碑,讓這位吉林農業大學的教授永遠地「睡」在三亞南繁大地上……「陳教授是我們的老朋友了,他是1952年從馬來西亞回國的歸國華僑。1959年從吉林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農業科學工作。1970年,陳教授第一次帶隊到了我們三亞從事南繁工作。在三十多年的歲月里,除了有兩年被公派到澳大利亞工作外,陳教授每年都到我們這兒來,一待就是半年。他的小女兒1971年出生,到7歲時還不認得父親,直到13歲才和父親第一次一起過春節。陳教授在南繁科研中作出了傑出貢獻,由他選育出的吉雜1、2、3、5號高粱品種,目前早已在全國大面積地推廣,成為東北地區高粱生產的主要品種。他選育的最新品種——吉雜8號高粱,是專門為我國西部鹽鹼地區選育的高粱優良品種。在陳教授的筆記本上,準備研究和選育的品種已經排到了16號……他是病倒在南繁路途上的,他的事迹後來通過《內參》被中央領導同志看到後,才通過媒體報道和宣傳出去的,在他去世那年,他被評為『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陳教授的事迹催人淚下。然而我知道,像陳教授這樣的人,僅僅是30多萬「南繁人」的一位代表而已。

有一位在農業科技界與袁隆平成果不相上下的女農業科學家叫吳明珠。這位女性科學家,今年已經77歲高齡。可是南繁辦公室的同志告訴我:「你只要春節來三亞,老太太准在這兒。不過吳教授幾乎從不接受採訪。她是一個徹徹底底的科學家,心像你們作家中的冰心一樣……」南繁辦公室同志的這番話,真把我的胃口吊了起來。於是我開始注意和收集這位「冰心式女科學家」的點點滴滴線索。

現代高科技帶來了許多好處。關於吳明珠教授的簡歷我很快找到了:吳明珠,園藝學專家。現任新疆農科院哈密瓜研究中心研究員。新疆甜西瓜育種事業的開創者。主持選育經過省級品種審定或認定的甜瓜西瓜品種達30個,為社會創造經濟效益數十億元。曾獲省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已被譽為「中國甜瓜大王」。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甜瓜大王」,啊,這兩個頭銜足以把我們給吸引了。然而,如此傳奇的一位女科學家卻無法找到她,這真是一件憾事。

「吳明珠?哈哈,她是我們新疆的!我採訪過她,這是位了不起的女科學家!」一天,遠在新疆的《人民日報》記者站站長、十七大代表王慧敏在電話里對我這樣說。接下來,王慧敏向我講述了吳明珠的一些感人至深的家事:

1953年,吳明珠從西南農學院園藝系果蔬專業畢業。作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大學生,填報畢業志願時,她要求到祖國的邊疆去。她報名到新疆,是瞞著父母的。後來聽嫂嫂說,她走後,媽媽在床上躺了3天。上世紀60年代初,她第一次回去探親。到家時,天還沒亮,她就坐在樓梯上等,一直到天亮才敲門進去。爸爸看著又黑又瘦的她,一時竟沒有認出來。

然而,當初吳明珠是作為組織上的重點培養對象,她被選送到了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1955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向中央要幹部。經過幾番軟磨硬泡,吳明珠終於從北京來到了新疆。到新疆後,又是一番軟磨硬泡,她如願以償到了條件艱苦的吐魯番盆地鄯善縣。

52年過去了,吳明珠在農業戰線的功績可以說寫滿了大地,尤其在新疆,無人不曉這位「甜瓜大王」。可吳明珠也有自己內心的缺憾:「我這一生,最對不起的是我的丈夫。」

吳明珠的丈夫楊其佑,和後來成為育種專家的袁隆平一樣,都是她的大學同學。當時,她是畢業班的團支部書記,楊其佑是系學生會主席。大學畢業後,楊其佑與袁隆平一起考到北京農業大學讀研究生。為了支持吳明珠的工作,研究生畢業後,楊其佑放棄了留校當助教的機會,調到新疆鄯善縣農技站工作。

楊其佑為了妻子吳明珠,一輩子甘當鋪路石。幾十年間,楊其佑白天再累,回家一有空就為吳明珠摘錄英文、俄文參考資料。有時,還走幾十公里路去幫吳明珠授粉。在生活上,對吳明珠的關懷更是無微不至。這是個心地非常善良的人。無論誰有困難找到他,丟下飯碗就走。楊其佑患了胃癌後,還一次又一次往海南三亞「南繁」基地跑。最後吳明珠終於把在心裡憋了很久的話說了出來:「你為我的工作,一生沒有發揮專長,你後悔嗎?」楊其佑說:「這是我們共同的理想,我不後悔。」吳明珠聽罷,淚水縱橫……丈夫去世時,才57歲!他走時,沒有職稱,沒有官銜;有的,只是奉獻……

丈夫楊其佑去世5天後,吳明珠再次回到三亞南繁基地……

這是第幾十次回三亞?吳明珠自己也記不住了。她只記得從上世紀60年代初第一次來三亞後,就再也沒有停止過,每年新疆一進入冬季,她就會拍拍身上的雪花,飛往「天涯海角」,一待就是四五個月……

吳明珠在三亞培育的哈密瓜新品種不計其數,其中像「金鳳凰」等,深受三亞本地農民的歡迎。「他們善良又聰明,學得也快。」吳明珠在三亞最高興的事是,經她培育的西瓜、甜瓜品種出來後,總是最先得到當地農民的喜愛,並且很快傳播開來。

幾十年來,作為新疆農科院園藝所研究員,她收集整理了新疆甜瓜地方品種,挽救了一批瀕臨絕跡的品種資源,並在原有資源的基礎上,利用生態差異,長期在新疆和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