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我們可以稱他為偉人 第八章

華西村的農民並不多,但他們走過的路就是所有中國農民都將要走的路。現在的華西村農民解決了今後幾十年里中國九億農民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因此有理由這樣稱道吳仁寶:他同樣是位了不起的偉人!

你信與不信無關緊要,假如你有機會到華西走一走,再跟華西的農民們暢談暢談,或者有機會在那兒生活一段時間,那時你再重新檢驗一下我的話或許會覺得並非言過其實。

華西人形成的一整套幸福概念和富裕理念,是建立在吳仁寶幾十年始終如一地堅持對農民們進行務實的不懈的思想教育之中。

比如他首創的「華西村精神文明開發公司」,專司全村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職責,將教育農民的「精神活動」與抓經濟中心工作齊頭並進,在村委工作中建立和形成了「兩個拳頭」都硬的長效機制;

比如他親自擔任藝術指導的「華西村藝術團」,幾十名隊員全是專業演員,每年在華西村演出場次達300場以上。黨的方針政策和村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這裡就是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說唱彈拉形式和生動活潑的表演,被灌輸到了百姓腦海里和日常的生活中……

曾經有位研究中國農民歷史的學者說過:中國的農民可以創造歷史的輝煌,但中國的農民卻很難創造長時間的輝煌歷史;中國農民可以依靠智慧和勤奮獲得財富,卻難於讓財富變成永遠的幸福與富裕。吳仁寶也許沒有讀過這位歷史學家的著作,但吳仁寶卻同樣懂得中國農民的優點和弱點。因此他認為:要讓富裕了的農民能夠保持長久的幸福、富裕和安定的生活,最關鍵的是讓他們不僅「口袋富」,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腦袋富」。

「口袋富」和「腦袋富」,是吳仁寶創造的中國農民「兩富理論」,也是他在華西村成為「天下第一村」後始終高舉的執政航標。

「口袋不富」,就別談「腦袋富。」「口袋富」才有「腦袋富」的基礎。而「腦袋富」了,「口袋」才能永遠的富。「口袋」和「腦袋」一齊富,中國農民們在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上才能不斷朝著「小康」、「中康」和「大康」的目標步步登高。聽吳仁寶的「兩富論」,就像聽一位大師的哲學課。

「腦袋富」,構建的其實就是精神世界。吳仁寶構建的華西農民的精神世界,是以「六愛」為準繩。這「六愛」是:愛黨愛國愛華西,愛親愛友愛自己。這「六愛」看則平常,但細細品味,內涵深刻而精粹,它包含了吳仁寶這位老共產黨人多少思想與智慧的冶煉過程!

「華西村的農民不是天生比別的農民崇高,他們也有農民頭腦中傳統的陳習舊陋。當經過艱苦創業後華西村富裕起來時,村裡就有人曾經公開稱我是『華西的太陽』、『華西的救星』。我發現後立即嚴肅地批評和告誡大家:我吳仁寶算什麼?我吳仁寶僅僅是幹了黨教育我應該做的那一點貢獻而已!華西的一切,包括我吳仁寶的一切,都是靠的中國共產黨。而且我反覆告訴村民們,沒有共產黨,我吳仁寶這幾十年只會改一個字,那就是當年我是放牛娃,現在我是放牛翁。我之所以這樣告訴村民,就是讓大家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忘了華西村所取得的任何一點進步、積累的任何一點財富,都是在黨的領導下實現和成功的。新中國的農民要實現真正的永遠的幸福和富裕,就必須把愛黨放在首位,它也是我們所倡導的『六愛』的靈魂與核心。」吳仁寶堅定而有力地揮動著拳頭,我看到在他身後是一面閃閃發光的紅色黨旗……那黨旗,在這位老共產黨人心目中是一個不可動搖的信仰;這信仰,在日久天長的一次次雨露滋潤下成為每一個華西村民心目中的信仰!於是,愛國,也就變得自然了。任何一個民族的百姓如果不愛國,就不可能獲得應有的幸福和富裕。因為華西人最明白:他們創造的所有財富與這個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是始終關聯在一起的。沒有「大家」的安寧與美好,何來「小家」的歡笑與歌聲?

不用說,「愛華西」是華西人自己的本分,一個不愛華西的人怎能成為華西人?華西村從吳仁寶這一代起,愛華西成為每一個村民們凝聚團結戰鬥的力量源泉和同心同德奔富裕生活的精神支撐。吳仁寶告訴我,他如今快八十歲了,他現在越發最滿意的一件事是:村上走出去上大學、出國留學的年輕人,無一例外的全都回到了華西。「我們華西村賺得最大的『買賣』——是我們培養了自己的一代大學生、留學生,結果他們現在學業完成後不僅自己回到了村裡,而且大多數還帶回了一個……」吳仁寶說的是這些華西村年輕人,他們在回到村子時,也將同樣高學歷的未婚妻、未婚夫或者已經是愛人的「另一半」也一起帶了回來。

「你說是不是我們賺大了?」吳仁寶對此實在喜形於色。

正是這種充滿感情和希望的「愛華西」教育的深入人心和廣為傳播,如今從全國各地飛往華西村的「金鳳凰」(大學生)達2000餘人,而且每天每月仍有數不清的「金鳳凰」飛向這裡……華西正是依靠這些本地長大的和外面飛來的「金鳳凰」,在充滿希望和活力的快速道上朝著多元的、現代的、健康的、科學的發展方向越走越快,實力提升得越來越快……「外國人弄不懂我們華西村的農民為什麼有那麼多的高水平、掌握先進科學技術和生產經營管理本領的人才?他們哪裡知道,我們今天的華西村民早已不是那些只會挑擔鋤草、只會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了,他們有北大清華的名牌大學畢業生,有留學日本、德國回來的碩士專家……拿我們的外貿公司來說,百分之九十的工作人員都是大學以上的水準,別看他們人在我們田野里的村莊,可他們每天的工作是通過網路和電訊與世界各地聯在一起呢!」在去新建的一排「總統別墅」的路上,吳仁寶指著從他身邊走過的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對我說。

就在這時,我遇見了「華西村的郭鳳蓮」——趙毛妹。這位曾經與吳仁寶並肩戰鬥叱吒風雲的鐵姑娘隊隊長,現在已經到了華西村民退休的年齡(女50歲),可趙毛妹說她身體好,所以還在村裡的旅遊公司「幫忙」。「老書記對我們這些參加創業的老一代村民特別照顧,退休發一份全工資,你如果身體好,還可以反聘到村集團公司某個單位做點事。我在任時抓過旅遊公司,所以現在還在那兒干點事。你是北京來的,聽聽我的外語怎麼樣……」快言快語的趙毛妹嘰里咕嚕立即從口中吐出一串旅遊英語。

「比起村上的人,我算差的呢!」趙毛妹說。

我相信她的話,因為吳仁寶對村民的文化教育和素質提高,從六十年代他剛當村支書那會兒就已經十分重視。而當華西村富裕後,他把抓村民知識教育的提高納入到了「愛華西」的重要內容。孩子從小學到中學實行的是全免費教育,村民和老人可以參加各種培訓班和業餘學校。所以現在的華西村民能說外語、冷不丁拿出個留學畢業證書給你看看,是太自然的事。

我還知道,吳仁寶從八十年代初開始當第一位「外來工」進入華西村後,他就把「愛華西」的教育,擴展到凡是在華西村工作的所有人。「我們華西村沒有『打工仔』、『打工妹』一說,我們有句話很流行:到了華西村,就是華西人。」當年懷揣300元盤纏來華西打工的小青年,如今已經是華西村黨委副書記、年薪和獎金能拿150多萬元的孫海燕談起這方面的事,格外激動:「在我們華西的外地務工者,可能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因為老書記從來不把他們看做是外人,他也要求華西村所有的村民都要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對待這些外來務工者。每年在我們華西最熱鬧的一次活動是由老書記主持的『千張桌、萬人宴』。顧名思義,就是我們要擺上一千張桌、由一萬人參加的大宴會。那場面確實氣派,確實熱鬧,也確實感人。一千多張桌子啊,一兩萬在我們這兒的務工者參加的宴會!想想看,國家總理所主持的國宴才有多少人嘛!」孫海燕說你何作家要是有機會參加一下華西村的「萬人宴」,一定會產生不同凡響的靈感。後來我看到了紀錄「萬人宴」的照片,其場面確實壯觀。

有個數據告訴我,現在華西村工作的外地人達兩萬多,他們同樣以「愛華西」的精神為華西創造更加富裕的新華西,同時也每年從華西村賺回三個多億的工錢。

在吳仁寶口中,經常能聽到他講的一則非常有趣的「華西村買官」的故事:說的是一個叫楊永昌的人,此人原來不是華西村人,幹個體戶,腦子靈活,經營能力和經營效益都不錯。到華西村前,已經自己能每年盈利100多萬元了,在當地也算個有點名氣的小老闆。1997年楊永昌到華西投資辦個體企業,三四年後他的年收益已達到四五百萬元。可是錢越賺得多,楊永昌想當「華西人」的念頭越強烈。2002年他以參股的形式,把自己幾百萬元的資產全部奉獻給了華西村,終於實現了當華西人的夙願。楊永昌成為華西人後,由於他勤奮工作,又在經營上有一套,很快被吳仁寶和華西村黨委看中,讓他擔起了目前占華西工業集團三分之一總資產的華鋼廠總經理。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