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異軍突起 引言



1983年春,鄧小平到蘇州視察回京後,迅速找來中央負責經濟的領導同志,告訴他們:國家要實現翻兩番的目標,農村必須走發展社隊企業之路。

「江蘇從1977年到去年六年時間,工農業總產值翻了一番……我問江蘇的同志,你們的路子是怎麼走的?他們說,主要是兩條。一條是依靠了上海的技術力量,還有一條是發展了集體所有制,也就是發展了中小企業。江蘇吸收了不少上海的退休老工人。這些老工人有本事,請來工作所費不多,只是給點工資、解決點房子,就很樂意干,在生產上發揮了很好的作用……」鄧小平說到這裡,點上一支煙,繼而又對負責經濟工作的中央負責人說,他看到蘇州的鄉鎮企業發展好,給農民帶來了好處,「人們喜氣洋洋,新房子蓋得很多」。然後臉上露出笑容,像是自言自語道:照蘇州這個樣發展下去,希望蠻大了。

這一年,中央發了一號文件,其中有一段話這樣寫道:「社隊企業也是合作經濟,必須努力辦好,促進完美髮展。」兩年後,中央專門下發文件,不僅肯定了蘇州社辦企業的經驗,而且將社辦企業的名稱也正式改為「鄉鎮企業」。從此「蘇南模式」在中國大地上名聲大振。

在寫此書時,我曾採訪一位蘇州市的老領導,他住在市區的一片前小溪後宅院的蘇式小庭院內。他就是先後兩次擔任蘇州地區和蘇州市委主要領導的高德正同志。

高德正原籍江陰,江陰在1983年前也是蘇州地區下屬的一個縣,後來劃歸了無錫市。高德正在江陰當過縣團委幹部,後在供銷合作社工作,24歲當縣委宣傳部副部長,28歲當公社書記。後來調到沙洲縣(現為張家港市)當縣委副書記。1964年「四清」和「文革」初期,被派到社教工作隊,並在中央組織部任過職。1968年因本人要求調又回沙洲。1977年起任沙洲縣委書記,1981年被破格提拔為蘇州地區專員。

「從地下搞社隊企業,到公開發展集體小工業,一直把鄉鎮企業搞得轟轟烈烈,成為半壁江山,這是蘇州人民創造的歷史。這一歷史可以追溯到改革開放前後的那些不平凡的歲月……」高德正說。

我非常贊同老書記高德正的話,蘇州自古就是一個重商、重經濟的地方。無論在解放前還是在解放後,手工業和小農經濟一直非常發達,堪稱全國之先。特別是在蘇州廣大農村,即便在「農業學大寨」的運動中,連棵草都可能被視為「資本主義」產物的年代,蘇州老百姓也沒有徹底放棄搞「副業」的念頭。我父親就是一個例子。「四清」前,他就是農村生產大隊的大隊長,因為倡導種植一個桃樹園,結果「四清」社教隊來了,有人揭發他「常帶幾個桃子回家」而被削職。接下來是「文革」,他也因此被列為小「走資派」。後來覺得他沒有什麼「反黨」「反社會主義」言行,就恢複了他的職務。那時「文革」還沒有結束,蘇州農村各地卻有人在地下搞「副業」,偷偷辦些小加工廠、小農機車間,父親在這個時候對辦廠異常熱衷。「辦一個廠,能抵一千畝地的收入。」這是他心目中的一本賬。

「我辦得好的時候,吳仁寶還來我們廠取過經呢!」2005年「五一」期間,我奉命去採訪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帶頭人、華西村老書記吳仁寶時,身患絕症的父親在病榻前還曾得意地朝我笑著說。幾個月後,父親死了,而全國性學習吳仁寶的熱潮又再次掀起……

我知道父親和吳仁寶他們那一代人都是蘇州走向改革開放經濟大發展的拓荒者和先驅者,或者說,多年後被正式認可的「社辦企業」,正是在我父親和吳仁寶他們這些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廣大農村幹部帶領下所創造出來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