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文士

張小凡醒來時,天已經都黑了下來,只怕最少是睡了五六個時辰,但碧瑤卻依然未醒,一雙手緊緊抓著他的衣裳,看去像是個受驚膽怯的小孩一般,哪裡有人想得到她實際是魔教之中的重要人物!

張小凡把手放到頭下,聽著林間山風吹動樹木發出的「娑娑」聲響,忽然間,想到了青雲山大竹峰上,那片片竹林,不也是發出這般的聲音嗎?

這些時日,失蹤在「萬蝠古窟」之下,消息怕是已經傳回大竹峰了,不知道靈兒師姐知道了之後,會不會有些傷心呢?可是,若我突然出現到她面前,她一定也會高興起來的吧,一定也會一把抓住我的手,興奮不已,笑罵著:臭小子,我就知道你沒那麼容易死的!

他的臉上,在漆黑的夜晚,浮起了笑容,就連他的眼睛,在這黑夜裡,也那麼明亮。只是他沒注意另外一雙明眸,不知從何時開始,幽幽地看著他。

※※※

天又亮了,山間響起了鳥鳴聲,清脆悅耳。

張小凡走到小溪邊上,雙手合起,捧起一把水潑到臉上,涼絲絲的感覺,直透入心底。他查看了一下左手處,拆下繃帶,那斷骨處居然也好得差不多了,心中高興,把綁在手上的燒火棍拿下插在腰間,用力活動了一下左手,果然沒什麼大礙。

「手好了嗎?」碧瑤從他身後走來,看了他一眼,然後蹲下用溪水洗臉。

「是啊。」張小凡興高采烈地道,「沒什麼大礙了,不疼不痛的。」

碧瑤用袖子輕輕抹去臉上水珠,道:「你也不要亂動,傷筋動骨的,多休息一段日子才好。」

「知道了。」張小凡順口應了一聲,隨即看向碧瑤,猶豫了一下,才道:「碧瑤小姐,如今我們萬幸得保性命,從那山腹中逃了出來,你我也算、算是交了個朋友,不過畢竟道不同不相為謀,我們今日就在這裡分手了吧。」

碧瑤蹲在水邊,沒有起身,但身子彷彿抖了一下。張小凡看不到她的神情,過了一會,才聽到她低沉了聲音道:「哦,是道不同嗎?」

張小凡點頭道:「是,我是正道,你乃魔教,自小我師長就教導於我,正邪不兩立,下次再見,只怕你我已是敵非友。你在那山腹中照顧我救我,我心中實在感激,這份恩情,來日有緣,我自然會報答你的。」

碧瑤怔怔地看著清澈水裡倒映出來的那個朦朧的人影,低低地念了一句:「報答我嗎?」

張小凡應了一聲,道:「是,我們恩怨分明,若非你救我,我絕不可能活下來,來日若有我效力的地方,我自當效勞。」說到這裡,他忽覺不妥,趕忙又加了一句:「不過你可不能讓我做出對不起師門道義的事來。」

碧瑤忽然站起,轉過頭來,道:「我看你也算是一個人才,不如投奔我們聖教吧,我向父親大人推薦你,他老人家一向愛才,必然會重用你的,也勝過你在大竹峰上當一個默默無名的廚子。」

張小凡的臉色登時沉了下來,道:「碧瑤小姐,你不要胡亂說話,我乃是正道中人,寧死不入魔道。在我看來,在大竹峰上當一個小小廚子,也比在你們魔教中呼風喚雨好得多了。」

碧瑤嘴角露出一絲冷笑,話語也尖刻冷漠起來,道:「正道中人?你們正道中人造的孽也不比我們這些魔道中人少吧,當年正魔大戰,你那些神仙祖師不一樣是見人就殺,老弱婦孺也不放過!」

「胡說!」張小凡勃然大怒,「這些都是你們魔教所做的好事,你以為我不知道,當年你們殺人盈野,生靈塗炭……」

碧瑤怒道:「那些都是你親眼看見的嗎?還不是你的師長告訴你的,他們為了自己的臉面,又怎會告訴你真話?」

張小凡冷笑一聲,道:「那麼你又可曾親眼看見了?你在這裡告訴我原來正道為邪,魔教為正,又豈不是你的長輩粉飾自己祖輩的話語!」

碧瑤一呆,一時也說不出話來。張小凡看了她兩眼,回念一想前些日子與她一起生死與共,心中一軟,放低了聲音,柔聲道:「碧瑤小姐,不管前人如何,我們不去管他好了,只是我們青雲門門規森嚴,嚴禁弟子與魔教中人來往。我長於青雲,不敢違反,今日我們就此別過吧。以後有緣再見,若是你能幡然悔悟,棄暗投明,我張小凡一定以身家性命為你做保,讓你得入正道……」他振振有辭地說著,但說著說著就停了下來,只看見碧瑤一臉譏諷,冷笑不止:

「你們那些狗屁正道,請我去也不行,還說什麼棄暗投明,也罷,我給你指出一條明路你不走,就去當你的正道人士吧。他日再見,我第一個就先取你人頭!」

張小凡吃了一驚,只覺得這女人翻臉比翻書還快,但終究無心爭論,而且對著碧瑤,他始終覺得有虧欠地方,當下一拱手,道:「珍重。」說完轉身,頭也不回地走了去。

碧瑤眼看著他走遠,竟是沒有回過一次頭。在他的身影消失在樹林中後,忽然之間,心裡空蕩蕩的,像是丟了什麼重要事物一般,整個人一下子沒了精神,慢慢地坐了下來。目光遊離,不經意地掠過昨夜張小凡燒烤兔子的那堆火焰灰燼,怔在原地,竟是不知不覺流下淚來。

看著那堆灰燼,她就這般坐著,也不知過了多久,直到她忽然發現,身後樹林中原本清脆的鳥鳴聲忽然全部靜了下去,彷彿感覺到什麼大凶氣味一般,竟是不敢發聲。

然後,她看到一個黑影,從她身後緩緩移出,把她籠罩其中。雖然是在白天,可是不知怎的,好像天也似陰沉下來一般。

碧瑤霍然回頭,怔怔地看著身後之人,半晌,忽然間悲聲叫道:「爹!……」撲進了那人的懷裡。

那個陰影彷彿也怔了一下,似乎根本沒有想到碧瑤會有這樣的舉動,只是他欣見女兒得脫大難,那種喜悅卻是再也掩飾不住的。

※※※

張小凡在這山林中走了一日,才出了空桑山的地界。本來他若是御空而行,半日就可出來了,但顧忌著左手傷勢,還是甘願多走了一段路。只是這空桑山一向人煙稀少,這一路上連個人影都見不到。

在荒山野嶺夜宿一晚後,張小凡走上了官道,道路寬敞起來不說,人也漸漸多了起來。他在路上問了行人,打聽了道路方向,往北而行。

這一日晌午時分,日正當中,十分炎熱。張小凡趕了半天路途,口中頗為饑渴。看見路邊有個小小茶攤,支在路旁一棵大樹底下,裡面已經坐了五六個客人。看著陰涼,他便走了過去,買了碗茶水喝,順便也坐著休息一下。

也別說,這小小茶攤的茶水居然也著實清涼解渴。張小凡喝了一碗,登時上下舒坦,彷彿這天也不那麼熱了。心下便尋思著,看著手上這傷勢已經大好,下午找個沒人僻靜的地方,就御空飛回去,也快些,也能早些見到師父了。

想著想著,他自然就想到快要能見到師姐田靈兒了,忍不住心頭一熱。便在這時,聽得大路一旁,傳來個溫和的聲音:「老闆,給我來上一碗茶。」

晌午時分難得的微風吹過,吹得大樹上枝葉晃動,透下點點碎陽,散落到了地上。五十多歲模樣的茶攤老闆答應一聲,俯身倒茶,張小凡不經意間,眼光看了過去,便再也收不回來了。

一個中年文士,細眉方臉,眉目透著儒雅,但雙目炯炯,額角飽滿,卻在這文雅中自有不怒而威的氣勢。一襲儒袍,腰間別著一塊淡紫玉佩,玲瓏剔透,隱隱有祥瑞之氣,一看就知不是凡品。

張小凡看了半晌,忽然驚覺,自己竟是被這中年文士的風度所折。只覺得他這一走進來,原本包括自己在內,五六個一起在茶攤喝茶談笑的客人,竟都是默默然不能言語,被此人的氣勢給壓了下去。

張小凡收回目光,心中卻是微微驚嘆,同時對這中年文士的氣度大為心折。雖然看著這人也並非如何俊俏,但這份從內而發的氣質,當真難得。

那文士進了茶攤,接過老闆遞來的茶水,隨意坐下,便開始慢慢品茶。周圍的客人,現在一個個都沉默了下來,氣氛一時安靜得有些古怪,惟獨那中年文士泰然自若,絲毫沒發覺身邊異況,獨自在那裡喝茶歇腳。

過了一會兒,其他客人或是歇夠了,或是喝完了茶,陸續結賬走了,老闆過來收拾了碗。大樹之下,便只剩張小凡與那中年文士二人。

張小凡倒並不覺得有什麼不自在,又坐了一會,也覺得自己休息好了,正想著結賬走人的時候,忽然間聽得身後有個聲音響了起來:

「小兄弟。」

張小凡一怔,聽得這聲音溫和熟悉,轉過頭去,只見那文士正對著他平和而笑,訝道:「這位先生,可是叫我嗎?」

那文士含笑點頭道:「正是。」說著站起身來,緩步走了過來,張小凡跟著站起,待他走得近了,抱拳道:「請問先生有什麼事嗎?」

中年文士上下打量了一下張小凡,道:「沒有,只是旅途寂寞,又看著小兄弟面善,過來聊幾句,小兄弟不介意吧。」

張小凡連忙搖頭道:「沒有的事,先生請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