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殺戮前的大決戰 4.孤城哀鳴

不知是蔣介石真不知南京早晚會失守,還是著意拿出一副與日本決一死戰的姿態。自淞滬失利之後,首都南京城的一切都陷入極度混亂之中。日軍三路進犯南京,雖說我方也有三道防線,前線將士也確實浴血奮戰,但終因武器裝備和戰鬥力遠不能相比,加之主力部隊並沒有全部壓上,南京失守其實是誰都清楚的事。只是身為一國之主的蔣介石無顏向國人和世界交待,同時一國首都的丟失與淪陷,其實多少也意味著一個國家的失敗。為此蔣介石和他的國民政府咬斷牙根也要支撐到最後一刻。

從1937年11月12日上海失守到12月13日南京城落入侵略者魔掌,僅一個月時間。這一個月時間裡蔣介石和他的同僚們就沒有在守衛南京上下點真功夫?

顯然下了些功夫,但絕對不是什麼真功夫。蔣介石在七七事變後,清楚地告訴同僚:得作縱深持久作戰的準備,並且指出後撤的地方乃是四川一帶。

「我看你們成心要丟我大上海!」

「罵你是輕的!飯桶!飯桶!」

「你不用回來了!與守兵一起死在外灘算了!」

這一連串的罵聲,都來自南京中山陵特設的蔣介石辦公室。上海吃緊的那些日子裡,老蔣天天罵:「你們頂不住,我就親自去上海跟松井石根拼一回!娘稀匹,就不信拼不過那個老賊!」

這一天是11月13日,地址:中山陵蔣介石辦公室。在場的只有蔣介石和他最親近的幕僚:何應欽、白崇禧、徐永昌和軍令部作戰廳廳長劉斐。蔣介石還在一旁的窗口前站著,憤憤地生著悶氣。

「……既然上海我們沒有落實持久消耗敵人生力的戰略精神,也沒有達到我們調整戰線、保存部隊的目標,那麼現在就不應該在敵海陸空軍便於協同作戰的長江三角洲跟日軍膠著太久,且再看看所謂的『九國公約』,那些一向示好我們的國家也並不想真正出手幫助我們,導致今天我們的極度被動。既然如此,依卑職看,我軍應該繼續堅持落實總司令的持久消耗戰略原則,不該再為一城一地的得失爭強好勝,而要從全盤戰略著眼,同敵人展開全面而持久的戰爭。如果拖到日本對佔領國每一個縣要出一個連甚至一個營的兵力來守陣地的話,那時即使日本在戰術上有某些勝利,但在整個戰爭上它非垮台不可!」劉斐滔滔不絕地說完一通。

「我覺得劉廳長的意見有道理。」白崇禧手指劉斐道,「依你意見,說說我們如何處理首都南京的戰事。總司令今天讓我們來討論的就是這事。」

劉斐獲得了白崇禧的支持,便繼續振了振精神,道:「鑒於上述判斷,我認為南京是我國首都所在,不作任何抵抗就放棄,當然不可,也不妥。但不應以過多的部隊爭一城一地的得失,只用象徵性的防守,作適當抵抗之後就主動撤退。在兵力使用上,用12個團,頂多18個團就夠了,部隊太多將不便於機動,那樣會消耗我更多生力軍……」

「劉廳長這個主意還是有道理的。南京一役看來只有這樣了,只是苦了守軍和南京市民啊!」何應欽長嘆一聲,轉頭問蔣介石,「總司令,你看這個思路怎麼樣?」

蔣介石似乎還在火頭上,並沒有馬上回答。

那一刻,整個中山陵似乎都寂靜一片——因為這座古老而歷經滄桑的名城,還有城內幾十萬赤手空拳的市民的命運,將由這個光頭蔣先生決定——「我看也只能這樣了。不過,你們幾個聽好了:對所有人不能說我們不死守南京,那樣我們不好交待,對市民、對軍隊,還有對留在這兒的總理——」蔣介石說到這兒將目光移至近在咫尺的那座白色的孫中山陵墓說道,「都不好交待。」

說完此話的蔣介石,似乎一時悲情難解。最後還是由何應欽收場:「大家聽好了,剛才總司令最後一句話特別重要。記牢了吧?」

白崇禧、徐永昌和劉斐同聲點頭回應:「記牢了!」

11月15日,第二次高級幕僚會再次在中山陵蔣介石的辦公室召開。

這次會議多了幾個人,除了前面幾個人外,軍委會執行部主任唐生智和南京市警備司令谷正倫等參加。主題仍然是討論南京的問題。劉斐把上次會上的意見重複了一遍後,蔣介石讓大家發表意見。

「我看不妥,南京非固守不可!」唐生智首先回應劉斐的話,他說話時有些激動,「南京是首都,為國際觀瞻所系,又是總理陵墓所在,如果放棄南京,我們這些一直跟隨總理革命的人何以對總理在天之靈?我不同意劉廳長的意見,堅決不同意!」說完他兩眼盯著蔣介石,意思你老蔣到底什麼態度。

沒有人再說話,因為除了谷正倫外,其他人其實早知道蔣內心所想了。

蔣介石出聲了:「孟瀟的意見是對的,值得考慮,我們再研究研究吧!」孟瀟是唐生智的別號。

這一天幕僚會沒有最後決定正式方案。

第二天晚上,幕僚會又在中山陵召開。唐生智的意見居然佔了上風,因為似乎誰提出不守南京,就有些對不住總理孫中山的在天之靈!唐生智是什麼人?讀者也許不知,其實唐某人過去一直是蔣介石的老對頭,曾經參與過「討蔣」,失敗之後就一直稱病,蔣也沒有好心對待過他。唐生智在失去兵權多年後,一直耿耿於懷,欲求再執兵權。他在軍委會任執行部主任,雖在核心層,其實也是聽命行事的角色而已。有人說此次「病鬼」唐生智那麼慷慨激昂地要固守南京,目的是想從蔣介石手中奪回些兵權。到底是真是假,蔣介石心裡有數。

好嘛,老唐你不是想固守南京嘛,那就由你來吧。開第三次幕僚會之前,蔣介石已經想定主意。不過,蔣介石畢竟是蔣介石,會議一開始,他仍然問幾位高級同僚:「你們的意見想好了嗎?」

唐生智還是第一個發言,固守南京的口氣比前一天還要堅定。蔣介石瞅瞅何應欽等,問:「你們幾個呢?」

沒有人回應他。

蔣介石若有所思地說:「我看孟瀟兄的意見是對的。」突然,他轉而又問:「那——誰來負責固守南京為好?」

誰來固守?

大家看看何應欽,何應欽冷笑一聲沒吱聲,心想:我是總參謀長,留下來總不太合適吧?

徐永昌搖頭,沒有說話。

谷正倫直著脖子,倒是想挺身而出,可又覺得自己可能不是這塊料,便把目光移到了劉斐身上。劉斐心裡明白,他是個「主撤派」,委員長加總司令肯定不會讓他留下的。

「說啊,誰留下來固守最合適?」蔣介石又問。

繼續沉默。

蔣介石生氣了,說:「如果沒人守,那就我來守吧!」

唐生智坐不住了,他站起來:「委員長,你是一國之元首,全軍之統帥!這回你不能身先士卒、獨守孤城。若真沒有別人負責,我願意勉為其難,而且我向委員會和各位保證:我一定堅決死守,與南京城共存亡!」

蔣介石一聽,似乎真的有些激動地走到唐生智身邊,右手用力地拍拍這位曾經要把他「千刀萬剮」的老對手的肩膀,說:「可貴可嘉!孟瀟兄精神可嘉!很好,就由你孟瀟兄負責了!」轉身,蔣介石對何應欽說:「就這麼辦,有什麼要準備的,馬上辦,可讓孟瀟先行視事,命令隨即發表。」

「明白。」何應欽道。他心想:老唐你這頭病馬出任南京守備司令,實在是太合適了,一是我們有個理由向外交待,二則你這個可有可無的老賊即便被日軍打斷四肢,仍未真正傷及我軍我國之有生力量也。

南京守與不守的大事便這麼定下。幾天後,關於唐生智出任南京衛戍司令長官的命令在軍內和《中央日報》上公布。其實在這個時候,南京城已經出現一片混亂之勢,原因是除了上海不斷傳來的壞消息外,《中央日報》已經在上海失陷後,發表《告(南)京市民眾》社評文章,把中央政府移駐重慶的消息正式向世人宣布了。社評說:

此次政府移駐重慶的理由,是適應戰況,統籌全局□□,而且是制敵不是怯敵,這一層在本報昨日社評中,已經解釋得很明白。京市黨部□□及各界抗敵後援會昨日發表告本市同胞書,希望大家凝定意志,勿自驚擾,為民族復興而奮起,為國家獨立而抗戰,我們在這裡尤其有闡明的必要。

第一,政府是處理全國政務的最高機關,它必須有行使職權的最大自由,不受任何威脅和牽制,所以政府的駐在地要適應環境,不能站在抗戰第一線上。至於南京地方,除原有市政當局及軍警機關依舊盡職服務外,政府並已設立了南京衛戍司令長官,統率文武機關及全市民眾作守土自衛的打算,這個給我們全市人民以莫大的安慰和興奮。

第二,長期抗戰本來不必過於重視一隅的進退和一時的得失,但是抗戰的最後勝負,每每不決於前方的軍事行動而決於後方的持久力量,談□□□□,後方民眾比前方將士所擔負的更為重要。南京是前方的後方,對於前方的需要□□□□知道得很清楚,對於後方的援助,我們更居於集中策應的重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