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東南卷及其他 第69篇 錢塘東去

陳富強

錢塘江,又名之江、浙江。因此,浙江省因錢塘江而得名。從風水學的角度講,浙江二字,均為三點水,所以,浙江是一個需要水的省份。當然,這種說法,多少帶有一些迷信的色彩,不足為信。然而,浙江省的水資源,的確低於全國人均水平。雖然浙江擁有6400多公里位居全國第一的漫長海岸線,境內除錢塘江,還有流經寧波的甬江,以及由溫州入海的甌江,但總體來說,浙江依然是一個淡水資源缺乏的地區。不過,即使如此,也不影響浙江對水利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並且有些是在全國前列。

浙江最早與水利有關的記錄,要從大禹治水說起。說起大禹,這位中國治水先驅可謂家喻戶曉。有關大禹治水的區域眾說不一,口口相傳中的大禹已經成為水神而無所不能。《淮南子》的記載似乎可以重現4000多年前的堯舜時代,那時的黃河流域連續發生特大洪水,滔滔洪水淹沒了平原,包圍了丘陵和山岡。大批人口和牲畜死亡,房舍和積蓄也為洪水所吞噬。大水經年不退,災民們扶老攜幼,到處漂流。奉唐堯之命治水的夏族首領鯀最終沒能阻擋黃河的泛濫,繼任唐堯的虞舜處死了鯀而任命鯀的兒子禹繼續治理洪水。大禹告別新婚妻子塗山氏,吸取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一改單純築堤堵水的辦法而採用疏導的策略。肆虐的洪水終於受到遏制。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根治水災得到萬眾擁戴,戰國時期有人感慨「微禹,吾其魚乎」!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要不是大禹,我們現在已經變成魚蝦了。

傳說中的大禹還出現在長江。《尚書》被認為是中國最古老的一部書,開篇《堯典》記載了大禹治理三峽的經過,相傳大禹治理長江首先是從岷江開始,然後大禹順流而下來到三峽,他藉助神力劈開瞿塘峽「以通江」,又「決巫山,令江水東過」,再鑿西陵峽內的「斷江峽口」,終於使得浩浩長江順利入海。由此可見,大禹治水的功績為歷代相傳,並且贏得民間口碑。因此,《詩經》在歌頌禹的功績時用了「奕奕梁山,維禹甸之」的詩句,它的寓意是大禹治水把梁山之野闢為良田。大禹的兒子啟後來創建了夏朝,那是中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而大禹的遺迹與傳聞則遍布華夏大地。

事實上,大禹在浙江留下的蹤跡似乎更多。位於紹興城東南會稽山麓的大禹陵,公認是大禹葬地。遠眺大禹陵,周圍群山環抱,奇峰林立,若耶清流潺潺東去,使大禹陵更顯凝重與壯觀。大禹陵由禹陵、禹祠、禹廟三大建築群組成。據傳,禹祠是夏王朝第六代君王少康封其庶子無餘赴此守護大禹陵時創建,是定居在禹陵的姒姓宗族祭祀、供奉大禹的宗祠。而禹廟則是大禹陵區的主要建築之一,相傳始創於禹的兒子啟,也是我國歷史上最悠久的祭祀、供奉民族英雄大禹的廟宇。自1995年始,浙江省和紹興市政府在大禹陵聯合舉行公祭大禹陵典禮。據說這是上世紀30年代後期停祭大禹陵後的第一祭。此後,當地採取公祭與民祭相結合的方式,每年舉行祭祀活動。「北祭黃帝陵,南祭大禹陵」,作為華夏後代祭祀祖先的傳統方式,自此延續。

而大禹的妻子,那個叫塗山氏的女子,從現有的史料來看,普遍認為是紹興人。其依據是在紹興城北面瀕海處,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叫塗山。小山雖然景物不多,林木也無特別之處,卻誕生了一位了不起的女子,這位取名女嬌的紹興女子後來成為大禹的妻子,她就是塗山氏。有關女嬌的記載,最早可見司馬遷的《史記》,在「夏本紀贊」中,司馬遷如此記述:禹在大越,在塗山遇見一位名叫女嬌的塗山氏女,一見鍾情,喜結連理,在新婚燕爾的第4日,禹就告別女嬌,踏上治水之路。在禹離開後10個月,禹的兒子啟就出生。禹一走就是13年,其間三過家門不入。這13年間女嬌在塗山,空門守寡,養育兒子,直至大禹治水成功歸來。禹即位天子歸大越後,曾在紹興兩次會盟諸侯,所選的盟址一次是會稽山,另一次則是在塗山。這段記述,確認大禹之妻為塗山人。塗山又名旗山,與其西面的鼓山遙相對峙,形成旗鼓相當的地形,相傳這裡是孕育帝王的風水之地。民間野史稱明建都金陵時,國師劉伯溫曾來此,毀禹廟,破鼓山,其目的是為保大明王朝萬世基業。可憾如今明朝已逝,塗山卻依舊。現在的塗山上建有大禹廟,據專家觀測,此廟的建築年代當在南朝之前。而當地史載:「聖姑從海上乘石舟兜帆至此,遂立廟。」可見塗山女嬌對大禹的感情甚篤,而大禹兩次會盟諸侯,其中一次選址塗山,想必也是對其妻女嬌最好的紀念。

大禹治水在紹興也留有痕迹。大禹出生以前的紹興地區也經常受到洪水的禍害,被稱為荒蠻之地。等大禹到了這塊荒蠻之地,採取鑿山疏流方式,將滔滔洪水引入東海,使這片淺海沼澤之地重新成為平原,人民得以從事墾殖為生。這個說法從浙江的地形位置分析,其實完全成立。因為紹興邊緣與杭州灣毗鄰,而杭州灣為錢塘江入海口,民間俗稱杭州灣兩岸為海塗,即使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的若干年間,也曾經掀起過圍海造田的運動。現在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這種圍海造田的決策也許並不是上策,因為從海灘上所造的田,非良田,多為鹽鹼地,一般只適宜種植甘蔗和西瓜,並不適種水稻、小麥或油菜,所以,這些海灘上圍填的土地後來有不少成為工業用房。但是,錢塘江漲潮時引發的洪水,卻的確經常侵襲沿岸百姓,圍海造田更大意義上是一種防洪手段。後來,浙江省政府作出加固、建築1000公裏海塘的決策,才從源頭上解決了洪水入侵問題。而大禹在紹興的治水策略獲得成功後,使紹興成為著名的江南魚米之鄉。紹興人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治水英雄,不僅每年去大禹陵公祭,而且在完成環城河的治理後,特在河邊建治水廣場,並塑大禹像一座。以下這段銘文的撰寫者姓名不詳,但卻可從中看出紹興人民對治水先驅們的敬仰,以及謳歌紹興市民治理環城河的業績,為當代紹興治水史記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越中大地,依山瀕海,江流縱橫,河湖棋布,雖有舟楫魚米之利,亦多海潮山洪之患。相傳4000多年前的夏朝,大禹為治水曾兩次躬臨紹興,治平了水土,故至今尚存禹陵勝跡。繼大禹之後,歷代皆以浚河為安民要務,治水為治越首策。越王勾踐建山陰故水道,東漢馬臻營八百里鑒湖,晉鑿運河,唐連海塘,明湯紹恩造三江閘,經千百年之努力,水利之業,代有所成。

1999年夏,紹興政府投資10億餘元,在兩岸新砌堤墈24公里,並於河旁建公園,築廣場,開綠帶,計50萬平方米。治水廣場地處鑒湖之濱,近傍馬臻墓,遠眺會稽山,內設治水紀念館,陳列自古至今之治水業績。並塑大禹、馬臻、湯紹恩諸像。既以表彰先賢功烈,亦以策勵來者。

錢塘江,古稱浙江、漸江、羅剎江和之江,是祖國東南名川,浙江省最大河流。錢塘江全長605公里,流域面積48887平方公里,流經杭州市閘口以下注入杭州灣。江口呈喇叭狀,海潮倒灌,形成著名的「錢塘潮」。錢塘江河道曲折,上游為山溪性河道。束放相間,中游為丘陵,下游江口處呈喇叭形狀,江口逐漸展寬。主要支流有烏溪江、婺江、新安江、分水江、浦陽江、曹娥江等。

錢塘江首先是因錢江大潮而著名。錢江潮的形成主要是由於其獨特的喇叭狀海灣,錢塘江外的杭州灣,外寬內窄,外深內淺,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喇叭狀海灣。出海口江面寬達100公里,往西到澉浦,江面驟縮到20公里。而到達嘉興的海寧鹽官鎮一帶時,江面只有3公里寬。起潮時,寬深的灣口,一下子吞進大量海水,由於江面迅速收縮變窄變淺,奪路上涌的潮水來不及均勻上升,便產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的自然景觀。潮水到達大夾山附近,又遇水下巨大攔門沙壩,於是,潮水一擁而上,掀起高聳驚人的巨濤,形成陡立的水牆,釀成初起的潮峰。

除了上述地理學方面的原因,特殊的氣象條件也是形成海寧大潮的重要原因。浙江沿海一帶,夏秋之交,東南風盛行,風向與潮波湧進方向大體一致,風助潮勢,推波助瀾,而潮波的傳播在深水中快,在淺水中慢,錢塘江由深變淺的特點極為突出,這種特殊條件,能使後浪很快趕上前浪,層層巨浪疊加,形成潮頭。此外,潮湧與月亮、太陽的引力也有關。東漢有一位思想家叫王充,他在著名的《論衡》一書中說:「濤之起也,隨月盛衰,小大滿損不齊同。」因為在農曆每月初一和十五前後,太陽、月亮和地球排列在一條線上,太陽和月亮的引力合在一起吸引著地球表面的海水,所以每月初一和十五的潮汐就特別大,而農曆八月十八前後,是一年中地球離太陽最近、引力最大的時候,此時出現的涌潮,自然也就最猛烈。

錢塘江大潮的起因,不外乎地理與氣象,但是在浙江民間,卻另有一個悲壯的傳說也令人嘆息。說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在如今江蘇、安徽一帶有一個吳國,吳王夫差打敗了今浙江一帶的越國。越王勾踐表面上向吳國稱臣,暗中卻卧薪嘗膽,準備復國。此事被吳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