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東南卷及其他 第67篇 閩水謠

王炳根

閩江,以她全部的血脈哺育福建人的母親河。

發源於武夷山脈,那一滴清泉,那一絲涓涓細流,從葉間滴下,從石縫迸出,漸漸地就匯成了一條條小溪,小溪匯成了大溪,於是,閩江的源頭,便是由這樣的一些可以稱得出名的溪流組成:崇陽溪、南浦溪、松溪、金溪、沙溪、古田溪、尤溪、富屯溪、建溪等,它們分布在福建的北部與東部的崇山峻岭之間,以富屯溪、沙溪與建溪在南平匯合為標誌,成就為奔流不息的閩江,最後在進入福建的省會福州市之西,一分為二:北邊的一條,叫閩江北港,又名白龍江,橫穿福州的老城區;南邊的一條,叫閩江南港,又名烏龍江,流貫福州的新城區,白龍與烏龍在馬尾的江面再行匯合,浩浩蕩蕩地注入大海——台灣海峽。

這就是閩江的血脈,所有的主流與支流全部分布在福建一省境內,全長577公里,流經36個縣市,滋潤了、灌溉了福建兩分有一的土地,養育了世世代代的福建兒女。

我是由江西的撫河岸來到閩江邊的外省人,我喝閩江水遠比撫河水多、時間長,閩江母親以她的清麗與寬廣長時間地接納了我這個外鄉人,自然也是我的母親河。每天日記中的第一句話便是:「早起,上島快步。」這個所謂的島,便是被閩江水三面環繞的島嶼,我所居住的綠洲家園社區稱之為的「綠洲寨」。這個足有500畝、環水3000米的島嶼,天天將我引到江邊,引到母親的懷抱。快步而行,望著江水,不知道有多親切……每天的生活就這樣從清靜的閩江水畔開始。

清曉的江頭

白霧蒙蒙

是江南的天氣

雨兒來了——

我只知道有蔚藍的海

卻原來還有碧綠的江

這是我父母之鄉

這是福州籍的現代文學大師冰心的名著《繁星》中的一首小詩,「碧綠的江」,指的便是閩江,這是冰心上個世紀初葉的印象。直到現在,依然保持了江的碧綠,在我的家門口,一彎腰一低首,便可掬得碧綠的閩江水,水中的蓮荷與睡蓮下,是不時地游過的小白條與大白刀魚。有時,出差的時間久了一些,最令我懷想與最讓我誇耀的便是這碧綠的閩江水。

自然,不是它純凈如初,不是它無以怨懟,只是,在經過了現代社會發展的一個世紀之變,戰爭、禍亂、大鍊鋼鐵、亂砍濫伐、興修水利、截流發電、生活與生產的污水濁水,還有天天呼嘯而過的火車,留下無數的白色垃圾,哪一樣不是撒在母親河上?縱是如此,不卑不亢不息不止的閩江,依然以頑強與活力,保持了它的清澈與碧綠!

能不感恩母親河?

水資源的污染是現代工業發展結出的惡果,全世界無一倖免。英國大工業發展時,倫敦成了霧都,而他們的母親河泰晤士河則成了一條污水溝,臭氣熏天,至今我們在批判現實主義大家的作品中,還可聞見這種氣息;美國真可謂地大物博了,但在19世紀經濟開發的浪潮中,許多河流也招致毀滅性破壞,僅阿爾拉契亞山脈的礦藏被挖掘一空的同時,河流也一一改道,就連加利福尼亞的中央大河谷,每至夏天,植被便枯死,「焦脆得好像每棵植物都進了烤箱。」因而,才有了最先覺醒的環保主義者亨利·戴維·梭羅,才有了約翰·繆爾。日本在經濟起飛之時,大量的工業污水排入大海與江河,由於重金屬污染而造成的水俁灣的「水俁病」,成為世界八大公害之一。2007年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列出了世界十大最危險的河流,它們是:薩爾溫江【Salween-Nu】、拉普拉塔河【LaPlata】、多瑙河【Danube】、格蘭德河【RioGrande-RioBravo】、恆河【Ganges】、墨累-達令河、印度河、尼羅河、長江和湄公河-瀾滄江【Mekong-Lang】。長江赫然在目,其危險主要來自污染,報告說:【長江】「每年排放到河流里的污水和工業廢水已達到約250億噸,這是全國總污水排放的42%,工業總排放的45%。」過去曾經是那麼清澈那麼清純的長江,人們甚至可以欣賞一支筆沉入江底的情景,現在已變得如此渾黃與骯髒。還有太湖、滇池、松花江、淮河等等的江河湖泊,近20年被污染的情景,觸目驚心!

人類文明誕生於江河岸邊。千百年來,人類與江河的關係融洽而自然。但是,全世界在近半個世紀、中國在近20年來,比歷史上其他任何時期都更為迅速和廣泛地改變了相互和諧的生態系統,人口的迅速增長、經濟發展和工業化過程導致了淡水生態系統前所未有的變化和相應的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今天,41%的世界人口生活在承受著水壓力的江河流域。在這種大的環境下,閩江能保持今天的模樣,不知道有多少人為她付出了努力。出差無論在國外還是國內,每回在酒店泡我自帶的烏龍茶,都想念從我家門前流過的閩江水。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一個並非少數民族,卻是水上一個獨立的特殊族群,被稱之為「疍民」。他們分布在我國東南部的沿海各省,如廣西、廣東、海南、福建、浙江等。他們一直是被壓迫者和被剝削者:只准在水上生活,不準在陸上定居,不準讀書、識字、應考、做官,不準與漢人通婚等。曾有人寫詩詠曰:「世世舟為宅,年年竹作簰。浮沉波浪里,生活海天涯。蛇祭全家富,龍居辦穴乖。還攜蚝與木,知爾是同儕。」【林有席《諸蠻風土詩·詠蜒戶》】疍民按所從事的職業不同,大致有三類:「以舟為室,視水為陸,浮生江海者蜒也。欽之蜒有三:一為魚蜒,善舉網垂綸;二為蚝蜒,善沒水取蚝;三為木蜒,善伐木取材。」【《嶺外代答》卷三】疍民有五姓:「麥、濮、吳、蘇、何。」

福建的疍民,大多生活在福州地區,是為閩江流域的先民。福建歷史上的疍民,有他們自己的信仰與崇拜,有他們的族群意識與倫理,有他們的風俗與習慣,有他們的娛樂方式,不用說他們的生活方式與生產方式,而這一切,都與水有關。

疍民的婚俗是閩越文化傳承最濃厚的環節,有「雅賊」、「罵親家」、「討新婦尿」、「游月殿」等。解放前,疍民一直處於最底層,沒有社會地位,他們的婚姻通常的情況下是「族內婚」。疍民家中如有待嫁之女,一般會在五月端午節前,船頭栽時花一盆,稱為「報喜花」。未婚男性在這其間可自由出入於未婚女性的船艙,當「雅賊」偷盜未婚女性的隨身用品【發簪、手帕等】,而女子又對「雅賊」有意者,雙方家長即可議定終身。如女子心有所屬,等端午節後「雅賊」必須歸還所「盜」之物,女子收回後,貴重之物將通過「過火祭」【在農曆初二或十六晚上在岔路口焚火堆,並將被「盜」之物在火上轉兩圈】,以去除非心上人的氣息。

疍民的婚禮在閩江中的船上進行,結婚要在夜半潮來時舉行,新娘不坐花轎而坐「轎船」。一般是男方約定在某江面兩家船相靠,由女家【父兄】扶新娘過船或由長者扶掖過船,俗稱「科題仔爬過船」。女子出嫁時要邊哭啼邊唱詩,不會唱的女子在婚期數月前就要學習,一是由母親教,一是向鄰近女子出嫁時學習。當男方迎親的「轎船」到時,新娘與其母盤腿坐在船頭哭嫁,邊哭邊用最惡毒之語罵親家,新娘罵來迎親的轎船為「賊船」、「棺材」……新娘的母親罵親家為「強盜」、「絕代」……疍民認為「罵越凶越吉利」,實際上是上古古越族人原始搶婚的遺俗。

閩江疍民婚禮中有「討新婦尿」之俗。婚禮當天,迎娶新娘的轎船在江中行或停泊,過往船隻不管哪個澳的,也不管相識與否,都可上轎船討「新婦尿」喝。「新婦尿」是指由娘家陪嫁的家釀米酒,一般女方要準備一大桶酒預先送到男方,在婚禮當天擺在轎船船頭供過往船隻討喝。討酒人只要說幾句祝福語【喝彩頭】便可上轎船痛飲,且討酒的人越多,男方越高興,表明新娘人緣越好,過門後人丁必旺。疍民好飲,反映了他們豁達開放的文化心態。

福州疍民在婚後第一次八月十五中秋節要在船艙擺「月殿」,在皓月下新娘夫婦重新穿上禮服拜月殿,接受親友長輩賜福,俗稱「游月殿」。這一習俗可能與閩越族自然崇拜【拜月神】有關,與西南少數民族傣族中秋「拜月」、苗族「跳月」【春嬉】習俗同源。

疍民家族觀念弱,婦女從來不守寡,凡疍婦喪偶,一般都另招夫或再嫁。疍民家族觀念弱還體現在幾乎沒有像漢人那樣的祭祖掃墓習俗。這是由於疍民長期受到漢人壓迫,不能將屍體埋葬在陸上,常常只能把屍體運到海上荒島埋葬。漂泊的水上生活,歷史長期以來的動亂變革以及相對自由的婚姻制度,都造成了疍民無法擁有岸上漢民那樣明確的家族「譜系」,自然家族觀念逐漸趨於淡泊。

儘管疍民在漢語學習上存在困難,但並不能掩蓋他們喜好歌舞的生性。疍民的文藝生活主要體現在年節中的「賀年」和「盤詩」上。每年正月初三至元宵、二月初二、三月初三,疍民就成群結隊在年長者的率領下,挨家挨戶去討籽。邊敲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