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東南卷及其他 第65篇 正說南渡江

商震

當我們說:土地是我們安身立命之所;當我們說:森林是地球的生態中樞;我們一定要說:水,是維繫這一切的根本命脈。

水總是在流動著,由高向低,一路滋潤,一路養育,然後,一無所求地撲入大海的懷抱。

水哺育了人類,哺育了生命形態。一條河有一條河的軌跡,一條河的沖積扇會造就一方文明,水的流動是人類文明演進的基本依託。世間萬物由水生成,當然,五穀輪迴,最後萬物都會還原於水。

人自稱是萬物之主,但是血管里流的卻是江河之水,故曰:人是水做的。

一條河從源頭到入海,不斷地包容萬物,不斷地汰洗污垢。河流無言,它潤澤大地、滋養生命時,是前仆後繼勇往直前的。大地和生命飽滿時,河流常是看客,是風景;大地和生命缺水時,河流是任憑支取的營養庫。從古到今,從動物到人,對水都充滿無限崇拜與敬仰。動物要尋找水草肥美之地覓食,人要靠水而居;「靠水而居」四個字已為水和人的關係作了徹底的說明。

水的情感都是人賦予的。愛水與恨水,水的功與水的過,都是人強加給水的負擔。

「君子之交淡如水。」是借水之高潔而喻君子之間的高古。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孔子是在說「水」無情,還是說人在有「水」時沒很好地珍惜。

莊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似其不爭,故天下莫之爭。」是說天下最高尚的品德莫過於水,其「善下之」更是「天下莫之爭」。莊子先生已把水的美德說到了極致。

《聖經·創世紀》中有過這樣一句話:「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我本人讀不懂《聖經》,但這一句我是心領神會的。

水面與神同在,與「上善若水」是何其異曲同工。

我一直認為「澤被」一詞是為表彰水的功績而創立的,「澤被」沒有界限,無法量化,是伴著文明的發展而延展的。

人們對河流的認識是從需要到認知、研究再到親近、保護,經過了漫長的歲月。在這漫長的歲月里,人們一方面從水中汲取養料,一方面將人類的污濁之物排放到水中,甚至為一時之利而破壞水源破壞水邊植被,致使自然災害增多,水資源緊張,人們的生活慌亂。

水資源缺乏,相當於人類在貧血。

把江河喻為血液,在我國古籍《繹史》中有如下記述:

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理,肌肉為田土……

這是古人在描摹先祖盤古,不經意地道出了江河同血液一樣重要的道理。

支撐生命的是陽光、空氣和水,三者缺一不可,這三者中只有水是可觸摸可塑形也更容易遭到破壞的。

據說,老子李耳的老師常樅躺在病榻上這樣教導老子:

回到故鄉,或者經過故鄉的時候,你要下車;

從高大、古老的樹木下路過,你要彎腰躡足而過;

面對大江巨川,你要垂首;面對小河流水,你要讓路;

山川萬物,故交先輩,是為大,而吾輩為小。

哲人的智慧總是能穿透時空,並與今天的現實不期而遇。

不知現代的人們是否都接受過這樣的教育,不知今天的人們是否都懂得這種敬畏。

現代文明,可以理解為科技的文明,科技是在不斷挖掘人類的創造力,人類在釋放創造力的同時,也釋放了等同於創造力的甚至大於創造力的破壞力,這個破壞力作用在水上,就不僅是江河湖泊的災難,而是人類的災難。

現在,我們幾乎每天都能聽到「我國是缺水的國家」這樣的報告,許多城市、村莊在焦渴之中,許多人在為能喝到一口放心水作難。有一句讓人揪心的公益廣告詞:「千萬不要讓世界上的最後一滴水是自己的眼淚。」

許多數據表明,這句廣告詞不是聳人聽聞。

1997年1月25日,英國《獨立報》文章指出:世界面臨水資源缺乏的危險。

文章這樣寫道:

全世界總的水消耗量年增長率為25%,比人口增長率快1倍。20世紀全世界總的水消耗量增加了6倍。在未來30年內,預計將有27個國家被列入聯合國所說的「水資源高度緊張」之列。

聯合國的兩份報告說,缺水問題與全球其他環保問題一樣緊迫。

水資源危機中最令人不安乃至驚慌的,則是水污染了。

全世界目前工業和城市排放的廢水已達500多立方千米,到2000年將達到3000立方千米,整個世界已經很難找到一條完全沒有污染的、清澈純凈的河流了。

世界上共有12億人生活在缺水區,14億人的生活環境中沒有污水排放設施。在發展中國家,各類疾病中有8%是因為飲用了不潔水而傳播的,每年有2500萬人死於水中的病原體與污染物,占所有發展中國家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

人類陷入了這樣的怪圈:人污染了水,浪費了水之後開始得不到水;與此同時,天生空洞,地長裂縫;江河中的水有一些已經流不到大海這歸宿之地。「自然而然」——這一天經地義的原則,遭到了殘酷的破壞——成為自然而不然。

也許,大地對人類的一切懲罰均源於人類對水源的破壞。

中國是一個嚴重的絕對的缺水或者說貧水國,也就相當於貧血。

中國水資源總量為2.8億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

中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為2300立方米,相當於世界人均數的四分之一,是美國的五分之一,為世界第109位。

中國是世界人均水資源極少的13個貧水國之一。

中國有18個省【市、自治區】人均佔有水量低於全國人均數。

人均水量少於2000立方米的,國際社會稱之為嚴重缺水邊緣,中國有9個省【市、自治區】人均佔有水量為500立方米!

中國600個城市中,缺水的近400個,嚴重缺水的為108個。

這些數據是觸目驚心的。

讀了這些數據,我就想跑到河邊面對著流水垂首懺悔,我還想用自己的理解來詮釋一個詞:「滴水之恩」。

滴水之恩:每一滴水都給了我們無限的恩寵,我們要像熱愛母親一樣熱愛每一滴水。

我國的海南省【海南島】,是如詩如畫、四季花開的秀麗富饒的海島。遠古時代,海南島與中原大陸是連成一體的,是個半島,有如瓜架下的一個葫蘆。由於地質運動,地殼斷裂陷落,狹長地帶下沉消失,形成瓊州海峽,海南島便與大陸分離,孤懸海外,與雷州半島隔海相望。

海南島四面環海,但是,淡水資源依然隱憂很多。

海南為海島獨立水系,雨量較充沛,但降雨時各地區分布不均;且地形為中間高四周低,河流由中部山區丘陵向四周以輻射狀流入海,構成河流眾多、河短坡陡等特點。

海南島水資源較豐富,全島獨流入海的河流154條,其中集水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干、支流89條【獨流入海39條】,佔全島面積84.4%。主要河流有南渡江、昌化江和萬泉河,流域面積分別超過7000平方公里、5000平方公里、3000平方公里,三大河流域面積佔全島面積的47%。集水面積在1000至2000平方公里的有陵水河、寧遠河,500至1000平方公里的有珠碧江、望樓河、文瀾江、北門江、太陽河、藤橋河、春江及文教河。全省水資源總量多年平均為314.7億立方米,其中地表徑流303.7億立方米,具有集中開採價值的地下水11億立方米。2002年水資源總量333.12億立方米,全省總供水量45.01億立方米,佔總量的13.51%;總用水量44.08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用水量35.76億立方米,工業用水3.59億立方米,生活用水量4.73億立方米。

南渡江是海南島的第一條大河,又被稱作海南島的「母親河」。

南渡江一稱南渡河,古稱黎母水,發源於海南白沙縣南峰山,是海南第一大河,斜貫海南島中北部,流經白沙、瓊中、儋州、澄邁、屯昌、定安、瓊山等市縣至海口市入瓊州海峽。河流入澄邁之前,穿行在山丘之中,比降大,河岸陡,河谷狹窄,多為石底河床,水力充足。從澄邁金江鎮後,南渡江主要在玄武岩台地和淺海沉積台地中流過,地勢開闊,河床坡度較緩,河谷較寬。潭口以下進入三角洲,河道有數支分汊。南渡江水源豐富,流量大。流域氣候有明顯的乾濕兩季,又多暴雨,故河流流量和水位常出現暴漲暴落,每當暴雨後,山洪暴發,河水猛漲,立即可達最大洪峰。一年中河流水位出現兩次高峰,夏秋颱風暴雨之時,潮水倒灌,時有洪潮災害。

南渡江幹流全長333.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