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東南卷及其他 第62篇 香港澳門供水、治水(治污)、填海造地側記

南翔

——香港供水百年

1.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曾經耗時兩年,請一群遊歷世界的記者們評選出人一生要去的50個地方,分為城市風情、野外探險、人間天堂、陽光地帶和世界奇觀5個部分,擢英選秀,勝出而必去的10個百年老城,香港居然名列其中。這類評選,當然是見仁見智,既然紐約、倫敦、巴黎以及伊斯坦布爾這類城市榜上有名,國人無論如何也會想不通,中國內地若多名震遐邇的古城何以不能與香港一一比肩?!如果不以地下與地表的文物的多寡,作為老城風情評選的硬性指標,那麼曾經有著百年殖民滄桑的香港,倒確實有不少可圈可點、令人刮目相看之處。

香港【包括香港島、九龍、新界地區】位於中國大陸南部,全境面積為1075平方公里,其中香港島面積【包括附近小島】75.6平方公里,九龍半島【包括昂船洲】面積11.1平方公里,新界【包括新界陸地及235個大小島嶼】面積975.1平方公里,另新填土地13.2平方公里。與幅員遼闊的中國內地相比,說依山走勢、傍海而生的香港是一顆區區彈丸,並無不當。

香港、九龍和新界的地勢,丘陵起伏,山丘大多從東北向南伸延,與中國福建省、廣東省部分的丘陵排列方向相同。但是香港地區的山丘,在古代有一部分已經沒于海里,形成很多山勢陡斜的島嶼和海灣,亦成為從今而後重要的旅遊資源,人所皆知的淺水灣即是一例。

放眼世界,海島之城幾乎都缺一樣不可一日或缺的資源——水,當然是淡水而非鹹水,更非時時湧入江河的咸潮。香港自1841年開埠以來,一直為尋找足夠的水源而煩惱。這個人煙稠密的工商業中心,在過去165年的歷史中,在幾乎完全欠缺天然資源的情況下,大部分時間均飽受水源匱乏之苦。

地質因素是香港缺水的原因之一。山地似乎天然與水勢不兩立,香港恰是一個多山的丘陵地區,其地層主要由火成岩和花崗岩構成,這些岩石綿延層積,鏗然作響,會是很好的台階和柱礎材料。岩石地貌的透水性差,難以儲水,天然隔絕了潛流暗涌,因此不能提供大量的地下水。雨量的不均衡是香港缺水的另一個原因。香港因受氣候和颱風的影響,季節倏忽猶如孩童的臉,喜怒無常,天公或瓢潑如傾,或赤日踵接。根據天文台1875至1939年及1947至1990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在這百餘年的陰晴雨晦輪替之中,香港年均降雨量為2206mm。雖然並不算乾旱,但是每年的雨季只集中在5至9月的5個月內,汛期【5至9月】與旱期【10月至次年4月】降雨量的差異相當大。旱期不但長,而且降雨量與全年平均降雨量相差很大。在最少雨的月份,只有5mm,而在最多雨的月份,降雨量可高達590mm。夏秋之間出現颱風時會帶來雨水,但由於香港地區,大部分山脈連綿,巉岩林立,收集和儲存雨水費時費力,常收事倍功半之效。家中無論大人孩子,均為日用水的不足而憂煩。

2.香港開埠之前,商業尚在萌芽狀態,放眼皆是蠻荒,居民的食用水主要依賴住處附近的山澗溪流或開鑿地下水源。當時為數僅數百人的英國貿易商隊,在中區一帶建立商貿基地,據說百步林【薄扶林】山澗的瀑布和鴨巴顛【香港仔】的山澗是他們取水的主要地點。原住民中有利用竹管從山澗引導溪流至住處或田間,以供日常生活及灌溉農田之用。法國畫家波爾扎【AugusteBet】在1838年游經香港時,或許當地居民的用水之難給他印象太深了,曾把當時竹製的引水管繪入畫中,並作了有關村民用竹管從山澗引水入村的描述。歐洲移民則多在住處開鑿水井。好在當時全島居民不多,1841年英國為全香港島進行人口統計,當時島上只有村民約3650人,漁民約2000人。五六千之眾,豈是當下六七百萬的人頭涌動可比,利用溪澗和井泉,就基本可以解決居民的日常用度。

開埠初期,政府的供水服務也非常有限。1848年政府檔案中首次出現政府為其部門提供用水的資料。1851年政府在預算案中撥備了52英鎊,準備開鑿五口水井。上述預算實際只花了47英鎊4先令,四兩撥千斤,就堂而皇之地開鑿了四口水井。在1860年以前,政府亦有在主要溪流上遊興建儲水池,蓄水供市民飲用。

一切資源的緊張,都因人頭的增加而顯露。如上那些有限的措施隨著港島人口的與日俱增,馬上如窮漢的錢囊——捉襟見肘。1851年太平天國起事,烽火燎天,難民卷席,不少華南商人遷往香港逃避戰亂。1849年至1851年間在美洲西岸及澳洲兩地相繼發現金礦,西方國家需要大量的廉價勞動力,香港既為英國殖民地,不受中國法律管轄,又鄰近華南地區,航運條件優良,成為華人勞工前往美國和澳洲等地的中轉站。這使在香港暫時居住或過境的人口數字急劇增長。香港人口由1851年的33000多人,驟增至1865年的12萬多人。人口的急劇膨脹,使供應穩定的食用水成為政府抓耳撓腮的當務之急。香港天然水源匱乏,可開發的土地又有限,苦無良策的政府懸賞1000英鎊,徵求開發水源的方案,並準備撥款25000英鎊作為香港第一個大規模水務計畫的經費。可以說,從此港島為水資源的匱乏纏繞,歷屆港英政府煞費苦心卻始終難得一勞永逸。

「待萬世之利,在今日之勝」。惜乎就當時的政府財力和科技水平而言,收集雨水似乎是唯一可行之策。英國人羅寧【Rawling】建議於薄扶林谷地內興建一個容量達3000萬加侖的儲水庫。該水塘可利用因勢就形,修建一個稍大的水壩攔截雨水。政府採納了羅寧的建議,並於1860年7月10日正式通過法例,規定了政府除承擔諸項主理之責,還有一個重要的擔當——供應市民的食用水。

3.「任有大小,唯其所能」。為節省開支,這第一個水塘的興建費用被屢次削減,水塘容量也從最初設計的3000萬加侖縮減為200萬加侖。由於庫塘容量太小,該水塘被批評對緩解當時香港的飲水之難沒有實際作用。據1863年的估計,全港居民每天用水量為50萬加侖,薄扶林水塘的總水量不過支撐4天。因此水塘在建成後,便馬上需要進行水壩加高等擴建工程,以備所需。

然而,比較小小蓄水池,這畢竟是一個新的誘人的開端。儲水庫的建設被證實為可行之策,政府又加緊興建了第二個水塘,大潭水塘。這一供水系統工程龐大,單第一期建設耗資已較薄扶林水塘總支出高出一倍多,其容量也高出三倍多。這個水塘的淡水主要供應今日香港的心臟之地,中環、灣仔和銅鑼灣一帶,水波如鏡,泱泱之澤,大大緩解了中區一帶的商業用水困難。

政府終究不是萬能,市場經濟的發端就是從私人之利鋪陳到天下之裕。除了政府興建的水塘之外,在19世紀下半期還有4個私人企業興建的水塘。3個屬於太古洋行【Butterfield&SwireCo.】,一個由大成紙廠修建。這些水塘通常僅供業主使用,但在天旱期間,也曾協助政府提供食用水。大成紙廠水塘還與政府協定每天定量提供食用水。

政府之主職,與其說在建設,不如說更在管理,在督導,當然也在分配。當時政府除了組織興建水塘,還負責食用水分配:將水塘的水輸入管道,分流至各個街道,再在街道裝置公共水龍頭,定時向居民供水。1902年成立專責水務監督【waterauthority】執行水務工作,不再由工務局兼管。他們的主要工作是負責安置和維修供水設備、統籌各個水塘的儲水與用水並且計收水費等。一時間,穿著特製工裝的水工們,穿行在大街小巷。

4.食品質量的優劣,很為當下媒體關注,而飲用水的好壞,早就成為媒體發矢之的。毋庸置疑,如何控制食用水質量也是香港政府供水的一個至為頭疼的問題。1894年,廣州有數以萬計的居民感染瘟疫去世,境內外媒體廣有報道。同年5月香港首先在太平山區發現疫症,之後迅速蔓延。香港的商業活動大受影響,不少商行的東主紛紛攜帶僱員及家眷離港回粵,食品及日常用品供不應求,價格一路飆升。事後檢點,衛生部門認為,此次瘟疫的發生,與人口密集,居住環境惡劣及居民缺乏衛生常識有關。而疫症發生後無法控制,主要是因為政府早期的供水系統及排污系統不完善。這是一個沉痛的教訓,政府組織專家,逐步進行食用水過濾工作。最初沿用英國流行的沙溜過濾,過程相當緩慢,在雨季期間,雨水流量充沛,水塘收集到的雨水大多夾雜大量沙泥,由於濾水池容量有限,往往造成食用水混有泥土,腥膻難聞。政府於1924年購入較先進的英國設備,減少過濾時間並改善過濾質量。除此之外,政府開始定期抽取食用水樣本化驗,並向外公布水質化驗結果。相關工作主要由英國皇家化驗師執行,公告張貼於市廛,知識曉諭於里巷,頓時人心安定。時光荏苒,駸駸而至20世紀上半期,香港雖然發生數次旱災,天象大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