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西部卷 第60篇 英雄多壯志,荒漠變綠洲——新疆兵團人屯墾治水紀實

董立勃

新疆位於祖國西北,面積很大,有160多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六分之一。

新疆有許多大山。一座主要的大山叫天山。天山最高處,有7000多米高。從東向西伸展,把新疆分成了南北兩部分。南疆有一個大盆地,叫塔里木盆地,面積50多萬平方公里,是我國最大的盆地。盆地中間有一個大沙漠,叫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中國最大的一個沙漠。天山北邊的北疆,也有個盆地,叫準噶爾盆地,面積20多萬平方公里;也有個沙漠,叫古爾班通古特沙漠。

新疆地處亞歐大陸的中心,遠離海洋,暖濕氣流很難進入。兩個盆地雨量都很少。準噶爾盆地稍多一些,年均降雨量也不過150至300毫米,塔里木盆地更少,一般只有30至50毫米。由於雨量稀少,大片土地沒有植被生長,就成了荒漠。

不過,新疆盆地的雨水少,但位於盆地四周的高山上,降水量卻較多,一年可降水600至800毫米。山上終年覆蓋著深厚的冰雪。炎熱的季節,在太陽的照曬下,這些冰雪會融化成水,順著山谷流下來,或匯成河流,或滲入地下,滋潤著新疆大地的生命萬物。

作為一塊博大遼闊的疆土,從西漢開始,新疆就納入了大中華的版圖。歷代統治者,為了管理它保衛它和開發利用它,一直是採取了各種手段和措施。

其中一個手段和措施就是屯墾戍邊。

要保證領土不被侵略,不被佔領,不被割裂,必須要派軍隊去守衛。大軍或出行或駐紮,需要大批糧草和裝備。遠離內地,路途太遠,運輸困難,成本太高,不可能長期靠此法維持軍隊的需要。面向當地徵收糧草,也很難辦,新疆人口稀少,生產力水平低下,物質財富不夠充裕。要徵集到足夠的糧草同樣很難。糧草不足,戍邊大業就難以實現。既然從內地運送路太遠,當地百姓又負擔不起,只能是自己想辦法解決。於是就有了屯墾戍邊的國策。

屯墾戍邊,說明白點,就是守衛邊關的軍隊,為了不給政府和百姓增加困難和負擔,平常也像老百姓一樣手拿钁鋤,開墾荒地,種植糧棉。等到出現突發情況,如有外敵侵入,或有叛匪動亂,需要打仗,就放下農具拿起刀槍,負起保衛邊疆安寧和平的責任。

新疆的屯墾戍邊開始的歷史較早,根據現有的資料記載,應開始於西漢。當時匈奴不斷地進犯騷擾,讓國家不得安寧,漢武帝很生氣,派大軍西征,公元前102年,漢軍打敗了位於巴爾喀什湖一帶匈奴控制下的大宛,漢朝的疆土終於擴展到西域的最西端。

西域國土太遼闊了,漢軍的後勤往往無法保障。沒有辦法,只能是在擊退匈奴的軍隊後,扶植一個親漢朝的政權,就急忙收兵。而過一陣子,當匈奴再次來犯,扶起來的政權,不能抵擋匈奴,只能向匈奴投降。這時,有一個大臣叫桑弘羊。他上書漢武帝,建議在輪台屯田,就地解決軍事行動所需的糧草和其他物資。輪台當時是西域的城邦之一,靠近塔里木河,有著充足的灌溉水源。此後不久,這位皇帝發布了一道詔書。在詔書中漢武帝主動檢討了自己連年征戰,導致國力不濟的錯誤,詔書上說:「方今之務,在於勵農」,要求邊疆的軍隊從此開始休養生息,屯墾戍邊。這一紙詔書就是下給當時輪台守軍的,因此,歷史上又稱作「輪台詔書」。「輪台詔書」是一份偉大的詔書,不僅顯示出了漢武帝的勇於承認錯誤的偉大,重要的是這個詔書,使屯墾戍邊真正地第一次成為了國策。

此後,來自中原的戍邊官吏士卒就在輪台、若羌、樓蘭等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方,進行了大規模的屯墾,最多時天山南北的墾區多達10多處,屯戍官兵累計25000多人。經過幾十年的經營,在與匈奴的對決中,漢王朝兵強馬壯,掌握了戰場上的主動權。公元前60年漢宣帝時,匈奴的一支主要力量日逐王率領部下12000人投降漢朝。

這一年,漢朝在輪台東邊的烏壘城設置西域都護府,管理天山南北包括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廣大地區。從此,西域正式納入中國的版圖。

要屯田生產,就要有水。天不下雨,水不能從天下來。只能用山上的水,用地下的水。要用山上的水,就得修河修渠。要用地下的水,就得挖井。可以說,一部屯田史,就是一部水利史。每開一畝地,每種一畝谷糧,都與興修水利有關。

《史記》和《漢書》都記載,漢武帝時,在天山南麓的輪台,「有溉田五千頃以上」。這麼多的土地,要灌溉起來,需要相當大的水利設施才行。阿克蘇地區沙雅縣境內,有一段水渠的殘跡,在荒草間若隱若現,有200里長。經考古學者考證,認定它是個古渠,修築於漢代。當代人叫它「黑太也拉克」,翻譯成漢語,是「漢人渠」的意思。離古渠不遠,有一個古城遺址,當地人稱為「黑太沁」,意思是「漢人城」。由此可見,那個時候,就有漢人在這裡屯墾了。

1965年,在若羌縣東面,大沙漠的邊緣,發現了一個灌溉網,規模不但很大,還相當完整。一條總乾渠,把米蘭河引下來後,又分成了七條支渠。乾渠和支渠上都有閘門。整個渠系,環抱著米蘭古城。整個渠系,只要稍稍地進行清理,就可以引水灌溉了。根據出土文物分析,學者們斷定這個渠系,是修築於漢代。而要修築這樣大的水利工程,非一般百姓可以完成。只有屯田的大軍才具有這樣的實力。

所有的文獻記載和遺迹的發現,都表明漢朝南疆的地面灌渠建設,已經很有成就。從此以後,歷經三國兩晉南北朝到隋唐再到元明清,不管歷史的風雲如何變幻,屯墾戍邊的國策一直沒有改變過。水利建設的步伐,也一直沒有停頓過。

唐朝時的高昌城,位於吐魯番東南,是安西都護府駐地。在這個都護府里,設有專門的水官,負責水利建設和管理,可見唐朝對水利的重視。負責水利建設的,不但有漢人,還有突厥等少數民族。從後來出土的文書上看,當時,在高昌城南有一條渠道,長有20多里,有16處堤堰,每一堤堰都連著一條支渠。可以說,整個城市,渠道密布,到處可以聽到流水的聲音。

輪台在唐朝的邊塞詩中常常被提起,「戍守輪台」後來作為一個象徵,已經成為「屯墾戍邊」的代名詞。直到宋代,詩人陸遊在晚年時還寫道:「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盛唐時期,西域屯田達到極盛。從雄才大略的唐太宗開始,就借鑒漢代經驗,經營西域大興屯戍。大到城鎮守軍,小至烽燧驛站,有軍就有屯。唐朝對屯田的管理非常嚴密,按照開墾的土地,每5000畝設一屯,屯兵500人。不用軍官擔任管理者,而是從士兵中選拔「善農者」為屯官和屯副。屯田範圍遍布天山南北。

到了清朝,在新疆各處屯墾戍邊的將士,人數更多範圍更廣,發揮的作用更大。民族大英雄林則徐、左宗棠,都在不同的年代,為了新疆的屯墾事業作出過巨大的貢獻。

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清政府從東北地區,調了一支軍隊到伊犁。這支軍隊全部由錫伯人組成,包括家屬,共3000人。他們在伊犁一帶,一邊駐防,一邊屯墾。從屯墾的需要出發,他們以伊犁河為水源,修建了一條長約180里的乾渠,稱察布查爾。嘉慶七年【公元1802年】,錫伯營總管圖伯特,又率領本族軍民,用8年的時間,在舊渠北面鑿了一條新渠。新渠長200多里、寬10尺。兩渠共可灌溉田地10多萬畝,至今仍在發揮作用。

1842年,伊犁的惠遠城迎來了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則徐。林則徐沒有因為自己的遭遇而消沉。他經常到各處去考察,並意識到沙俄邊疆的威脅。此時伊犁的屯田收益顯著。但林則徐經過實地考察後,認為農田規模還遠遠不夠,他積極協助伊犁將軍籌劃開墾了多塊荒地,在惠遠城東的紅柳灣、三棵樹墾地3萬畝,在阿勒卜斯墾地16萬多畝。但他還嫌少,於是又與伊犁將軍布彥泰商量,在阿齊烏蘇開墾荒地。要開荒地,就得引水來。不但要把原有的喀什河引水渠道展寬加深,還要繼續開挖新渠。正是在林則徐的主持下,經過各族軍民的努力,不知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終於在一年後,完成了大渠的挖掘,讓滾滾的喀什河水沿著這條被稱為皇渠的渠道,穿越今天的伊寧縣、伊寧市、霍城縣,行程100多公里,注入伊犁河,河北岸150多萬畝農田得到它的滋潤,成為當時新疆最大的產糧區。

皇渠的修建,促進了伊犁近代農業的發展,也增強了抵禦侵略的戰備實力,伊犁人為紀念林則徐的功績,也把這條皇渠稱為「林公渠」。

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新疆建省。左宗棠和劉錦棠先後在新疆擔任軍政要職。兩人都把恢複和發展南北疆的農田水利,作為善後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組織士兵和各族人民,在各地修建成許多渠道,開墾出大量的農田。據史料記載,當時全區已有乾渠900多條,灌區面積達1100多萬畝。

新疆在很早以前不叫新疆。中國歷史上稱新疆和它西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