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松遼卷 第53篇 遼河入海水輕清——遼寧治水散記

劉兆林

水這傢伙,既是生命的源泉,也是生命的劊子手,你不治理它,不定何時,便會突然遭它屠戮。

水還是人類的命脈。命之脈若有病,久不治,則會致命,因而,治水便如治病救命。

一個民族不治水怎能興旺?一個國家不治水怎能發達?一個地區不治水怎能景氣?

遼寧是共和國的重工業長子,也是農業大省,但卻又是水資源重點短缺的省份之一。而水既是農業的命脈,也是工業的支柱,這個要命的矛盾迫使必須為國家的振興作出應有貢獻的遼寧,也必須格外重視治水。

中國水利史告訴我們,新中國建立以來的60年,國家年年在治水,是歷史上最重視水利建設的時期。但是,遍佈於960萬平方公里遼闊國土的各個省、市、自治區,地理位置和水資源環境的差異,各自的治水經驗和特點,也各有不同。

遼寧全省面積14.59萬平方公里,水域面積一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5.02萬平方公里,即「六山一水三分田」的樣子。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92條,其中流域面積不足1000平方公里的有344條;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不足5000平方公里的河流31條;流域面積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7條。主要有遼河、鴨綠江、大凌河三大水系,和渤海與黃海2920公裏海岸線組成。三大水系分別流入黃海和渤海。遼寧地處亞洲東部沿海和太平洋北岸,一年四季溫差較大,降雨量極不均勻,獨特的自然環境,造成遼寧省水旱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僅近200多年來,就發生水災130多次,其中局部大洪水45次,特大洪水16次,平均1.5年便發生一次。發生旱災87次,平均2.3年發生一次,其中較大旱災16次。所以說遼寧既屬水資源重點短預設份,又屬洪旱等自然災害頻發地區,治水抗災任務就必然重。而以往的遼寧治水,都是治江河之水,並且以治洪治旱為目標,而近些年在科學發展指引下,已發展變成治江河和治海加治污相結合的大治水觀了。所以我這篇遼寧治水散記,特意起了「遼河入海水輕清」的標題,題中每個字都是推敲過的:遼河水系約佔遼寧水資源的百分之四十,歷史一度形成遼河文明即為遼寧的文化符號,所以本文標題中的遼河便象徵和代表遼寧的江河水資源。「入」字表示遼河流入大海途中,水道的暢通與堅固情況。海則代表2920公裏海岸線水域。近些年,隨著全中國改革開放程度的越來越深入,遼寧人民的觀念也在發生重大變化。由於曾遭受日本鬼子統治十四年的歷史陰影影響,遼寧人太怕再受外來侵略了,抗與防的觀念根深蒂固,因而,改革開放的前期很長一段時間,只重視內向發展,而大大忽視了沿海開發的外向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催動,使遼寧來了一個漂亮的大轉身,變為背依陸地面向大海,徹底改革開放外向發展了。渤海和黃海的2920公里遼寧段海岸線,連接著的丹東、大連、營口、盤錦、錦州、葫蘆島六個地區級市,他們在中央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直接指揮下,共同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六點一線沿海經濟帶」建設,其實首先就是對2920水岸的治理,填海築堤,圍海建港,清海防污,也是個新的治水運動。由此,遼寧已選擇「遼海」替代原來的「遼河」為自己的文明與文化符號了。為此,我曾寫過一篇《遼寧在海邊》散文,以昭示遼寧的地理與水位置。

讀者也許會誤解本文標題的「輕」與「清」二字相連,是不是誤用或校對的差錯。不是的。輕,是相對重而言的。現在的水,承載是太重了,泥沙與雜物,加許許多多工業污染在內,給人的生存也帶來太重的壓力,所以必須減負變輕。清,則不言而喻,污濁到不能飲用不能浴用也不能耕用的水,叫人看都沒法看了。清便既是人們的期望,也是經過治理之後的事實了,當然也是相對曾經的不清而言。

1.遼寧古時屬關外邊區,地廣人稀,比中原開發較晚。直到明朝正統元年【1436年】才有了最早一次社會治水活動記載:「遼東都督巫凱築廣寧【今北鎮市】、海州【今海城市】河堤。」

2.到了清朝康熙年間【1662—1722年】才開始築遼河堤防。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在盤山開挖減河【雙檯子河】,第二年竣工,遼河才有了分泄洪水的歷史。

3.民國初期,奉天省水利局組織修建了引渾河水的水田灌溉工程,水道從瀋陽城東至北陵西南,長13公里,墾稻田萬餘畝。為保持遼河航運水深,縮短遼河下游航距,民國十一年【1922年】營口遼河工程局在遼河——雙檯子河之間開挖一條人工運河——新開河,並於二道橋子以下修建一座大型攔河閘——馬其頓閘,與人工運河配套。兩項工程同於民國十三年竣工。

4.東北淪陷時期,偽交通部於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在柳河上建成了一座以滯洪滯沙為主要功能的鬧德海水庫。

總體上,舊中國,遼寧地區的水利基礎很是薄弱,如下數字便是那個「很」字的註腳:到新中國建立前,偌大一個省的土地上,只有5座水庫、4座塘壩、65處灌溉站、156眼機電井,灌溉面積91萬畝,治澇面積0.4萬畝,低矮的堤防2000多公里。水利設施規模小,標準低,且年久失修,根本無法抵禦水旱災害,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農業生產沒有任何保障。

新中國建立後的遼寧,既要面對舊中國留下的極其薄弱又破爛不堪的水利基礎,又要面對接連不斷的洪旱自然災害。僅在1949—1990年的40年間,遼寧共發生洪水26次,平均1.6年一次,其中特大洪水4次,平均10.5年一次,一般洪水13次,平均3.2年一次;發生旱災的頻次也有增加,而且出現了連續9年和10年發生旱災的情況,並出現了同一年西旱東澇和先旱後澇等複雜水旱災害。

新中國的遼寧各級政府,領導人民群眾進行了大規模的水利建設,採取築堤修庫、建站挖溝、打井開渠、截流引水、蓄能發電、治山保土等措施,全面開發水利和水能資源,綜合治理洪、澇、旱、鹼等自然災害。據從新中國建立至1990年底的統計,全省用於水利建設的投資達77億元,投入人工236億個工日,動用土石方79億立方米,興建各類水利工程11萬處。遼寧大地上水利工程星羅棋布,江河整修初見成效。這些水利工程有效地保護了耕地,保護了城鄉的防洪安全,擴大了農田灌溉面積,控制了水土流失,解決了農村大部分地區人畜飲水困難和防病防氟改水問題,基本上滿足了農業用水、工業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需要。

新中國成立至1990年這40年間,遼寧省水利建設,大體上可分為5個時期。

國民經濟恢複和「一五」時期【1949—1957年】。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國家經濟又很困難,基本建設投資較少。針對當時河道堤防多年失修、標準又很低的情況,重點進行遼河、渾河、太子河、繞陽河等大河堤防的恢複和整修,防洪投資約佔這個階段水利基建投資的一半,並修復了一些灌溉工程。1952年全省水田面積比1949年增加20萬畝。與此同時,著手進行了大夥房水庫工程的勘測設計和施工準備工作。從1953起國家開始第一個五年計畫,在過渡時期總路線和「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的思想指引下,水利建設步伐加大。1953—1957年累計完成水利基建投資近2億元,平均年投資約為國民經濟恢複時期【1949—1952年】年投資的22倍。這個期間主要是集中力量興建對防洪、灌溉有重大作用的渾河大夥房水庫工程,5年共投資1.62億元,占同期水利基建投資的81%。該工程1954年開工,1958年建成,工程質量優良,總庫容21.87億立方米,基本上控制了渾河的洪水,並為下游129萬畝水田提供了水源。

「大躍進」、人民公社化和國民經濟調整時期【1958—1965年】。1958年起國民經濟進入第二個五年計畫時期,受全國開展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影響,加之1960年開始的三年自然災害,嚴重干擾了水利建設的正常開展。1958年,在「一年消滅澇災,兩年水利化」的浮誇口號影響下,水利建設出現了追求高指標、一哄而起、盲目發展的局面。1958—1960年平均每年水利基本建設投資達1.1億元,興建的水利工程超過了以往任何時期,全省興建山谷水庫236座,其中大型水庫29座,另外新建平原水庫52座,並大搞河網化。1958年,在大夥房水庫還沒有全部竣工時,就開始興建遼河支流上的清河水庫和渾河謨家堡大閘等大型水利工程。1959—1961年興建渾江沙尖子水庫、大凌河白石水庫、太子河蒞窩水庫、遼河石佛寺水庫和營口雙檯子河大閘「四庫一閘」工程,三年共投資5605萬元。1960年還動工修建沈盤新河,當年投資536萬元。1958—1960年由於基建規模過大,超過了國家財力、物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