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松遼卷 第51篇 紅色之岸看碧濤——關於嫩江的故事

程樹榛

1957年我從天津大學機械系畢業,分配到黑龍江的北滿大草原上一個新建的工廠——富拉爾基重型機器廠從事技術工作。那時的富拉爾基是一個達斡爾族人聚居的小漁村,居民不過2000餘人。我從天津乘坐火車,轉了幾次車,走了好幾天,才來到這個地圖上找不到名字的地方。出了火車站放眼一看,到處是一片荒漠,一時間,我不知所從。經過再三詢問,好不容易才找到我要去報到的工廠。當時,它還在一所簡易的房舍里辦公,屬於「干打壘」一類的建築。不用說,我這個從現代化大城市來的大學生是感到很失望的,覺得來到這樣荒涼的地方太委屈自己了。可是,過不多久,我就轉憂為喜了。因為我聽了先到的同志介紹說,這個地方是塊「風水寶地」,是經過許多專家多方論證才把工廠的廠址選擇在這裡的。他們告訴我:「富拉爾基」是達斡爾語「呼蘭額日格」的轉音,意為「紅色的江岸」。因此,富拉爾基別稱「紅岸」。關於「紅岸」名稱的由來,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這裡曾是野狼、狍子、獾豬出沒的地方,荒煙漫地,荊棘叢生,人跡罕至。有那麼一天,一位達斡爾族青年獵手,為追趕獵物來到這裡,因為好久沒有飲水了,使他感到非常口渴。而這裡卻沒有一點水源可以飲用,直至渴得他奄奄一息。此時,恰巧有一位身著紅衣的仙女從空中經過,看見青年的模樣,頓生憐憫之情。於是,她用手一揮,隨即伴著她手上的銀手鏈,一條大江,便立即生成,江水滔滔而下,清甜的江水,滋潤了青年,使他起死回生。醒轉後的達斡爾族青年,一眼便看到面前的這位紅衣少女,心裡又敬又愛。於是,彼此一見鍾情,並相約締結良緣。成婚那天,仙女將一枚紅寶石鑲嵌在他們相見的大江之岸上,十里江岸,紅光映照,璀璨奪目,映紅了岸邊。此後,他們生兒育女,子孫繁衍,生息在這片土地上,依傍著身邊的那條大江,以漁獵為生,並給他們居住的地方冠了一個美妙的名字——富拉爾基。

這條由仙女用銀鏈營造的大江便是現在的嫩江。富拉爾基位於嫩江的西岸,面向雲蒸霞蔚的旭日,滔滔江水在這裡拐個彎兒,然後流向遠方。

斗轉星移,不知過了多少年,荒涼的小漁村,忽然插上了勘探隊的紅旗,各路人馬從四面八方開到這裡,富拉爾基發生了巨變。原來是天地變了,新中國成立了,大建設開始了,這裡不僅要建設一座我國最大的重型機器廠,而且還要建設東北地區最大的發電廠和最大的特種鋼廠,它們都屬於我國第一個五年計畫中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企業。一個如此人煙稀少的小地方,建設這樣三個規模龐大的大型企業,在世界都是少見的。聽說以後接著還要興建大型的化工廠、紡織廠、水泥廠等一系列工廠企業;興建兩所高等學校和科研單位;並將在其不遠的地方開發油氣田。國家為什麼會有這樣不同尋常的決策?如此重視這個地方?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因為它們將來都緊挨著嫩江,用嫩江永不枯竭的流水,養育這些需要耗費巨大水源的大用戶。

另外,這裡的土質經過嫩江水浸泡後特別結實。隨便找個地方挖幾十米的深坑,四周齊整而不會塌陷,特別適宜工廠的各種沉箱工程和地下工程,並且可以同時楔入千萬顆鋼樁,承載萬鈞重負。這裡的自然資源無比豐富,地下儲藏著無數稀有金屬和豐富的石油與天然氣;此地的農副業更是富饒,到處流傳的一個民謠足以為證: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在飯鍋里。那肥沃的黑土上隨便插上一棵樹枝,過不多久,就會長成參天大樹。一粒下地,萬籽歸倉,是我們國家最有發展前途的糧食基地之一。

這是多麼美好的一幅遠景圖畫!我的心立即被它吸引住了。

出於好奇,隨後不久我便和同事們來到了嫩江的岸邊,觀賞這座將要養育我們和我們工廠的在人們心裡具有無比神聖和傳奇色彩的大江。放眼一看,果然非比尋常。一條寬闊的大江從北向南流去,浩浩蕩蕩,綠如碧玉,浪花翻卷,銀光閃耀,紅霞掩映,金翅金鱗;兩岸參天古木,迤邐成行,江上偶有巨艟馳過,孤帆遠影,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啊,嫩江,多麼壯麗、神奇,富於傳奇、充滿想像的河流!

在嫩江身邊的富拉爾基,我生活工作了幾十年,比我出生的江蘇生活的時間還長,我在這裡成家立業,歷經風雨。「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夏天,在滔滔大江的浪濤里中流擊水、浪遏飛舟;冬季,在晶瑩如鏡的江面上,乘坐著冰橇和夥伴們進行滑游角逐;興高采烈時還會砸開冰窟窿做冬泳的戲耍,其樂無窮。所以,我把它看成了我的第二故鄉。出於對嫩江的熱愛,經過多方尋訪,調查研究,搜集資料,加上道聽途說,使我對嫩江的來龍去脈、對那片黑土地的影響、於人間的禍與福,從古至今,總算有了一定的了解,現在把它粗略地記述下來,作為遠方遊子的一點懷念之情吧……

原來,這嫩江乃是流經中國吉林和黑龍江兩省那條大江松花江最大的支流。在黑龍江省,嫩江古名難水,亦稱難河,元代稱作孛苦江,到了明代,又改稱腦溫江,清初改名為諾尼江,最後才正式稱作「嫩江」。據《黑龍江志稿》載:「嫩江譯為妹江,嫩於滿州語譯為姐妹之妹」,是「碧綠」的意思,江水碧綠,因而得名。

嫩江源出大興安嶺北麓支脈伊勒呼里山,南流在嫩江縣以上接納大興安嶺東坡和小興安嶺西坡流出的許多支流,匯聚而成,河水清澈、湍急。出山之後,進入松嫩平原,與第二松花江匯合後東流入松花江。全長1300餘公里,流域面積283000平方公里。因氣候寒冷,嫩江上游分布著多年的凍土帶。江流一般有4個月的冰凍期,冰凍融化之後,江輪可從大興安嶺航行至齊齊哈爾市。4、5月間,冰河解凍,排山倒海的冰排順流而下,氣勢宏偉而壯觀,為一大奇景,聞名海內外,常常有許多遊客不遠萬里前來觀賞這個奇觀。

嫩江流經坡度很緩的松嫩平原,河道曲折,形成許多湖泊、沼澤。春季開始冰融雪化,夏秋多雨時節,許多河渠的流水匯聚於大江之中,衝決堤壩,時常有水災發生,因而對其流域人民的生命財產構成很大的威脅,是人們的心腹之患。

嫩江,依其地形、地貌和河谷特徵,分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自嫩江發源地到嫩江縣城為上游段,河道長661公里。河源區為著名的大興安嶺山地林區,那裡森林密布,沼澤眾多,河谷狹窄,河流坡降較大,水流湍急,勢不可擋,水面寬達100—200米,河道比降14.2‰,河流為卵石及砂礫組成。河源區以下,江道逐漸展寬,河道比降3.1—3.6‰,相繼有許多支流匯入,水量陡然增大,河谷寬度可達5—10公里。由嫩江縣城到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的尼爾基為中游段,是山地到平原的過渡地帶,河道長122公里。兩岸多為低山丘陵,地勢較上游地段略為平坦,但兩岸不對稱,特別是左岸,河谷很寬。中游段支流較少,除河道過嫩江縣城4公里、右岸有較大支流甘河匯入幹流外,其餘均為一些小的支流或小的山溪,人們多不介意。從尼爾基到三岔河口為下游地段,河道長587公里。此一河段進入廣闊的松嫩平原地帶,河道蜿蜒曲折,沙灘、沙洲、江汊較多,江道多呈網狀,兩岸灘地延展得很寬,最寬處可達10餘公里,水深達7.4米,灘地上廣泛分布著泡沼、濕地和牛軛湖,構成比較複雜的地形地貌。

江水流近齊齊哈爾市以後,河道逐漸舒緩,平均坡降為0.2—0.1‰,主槽水面變窄、變淺,寬度僅為300—400米,水深只有3—4米,它不利於江水的流泄,容易釀成水災,以後我們將作詳述。

下遊河段河網密度較大,右岸有諾敏河、雅魯河、綽爾河、洮兒河等大支流匯入嫩江,左岸廣大地區基本屬於內陸閉流區,有大片沼澤、連環湖和濕窪地。從河源到三岔河口高差達900米。這樣高的落差也是構成嫩江水患的重要原因之一。

嫩江的支流大多在右岸:流域面積大於一萬平方公里的8條支流,其中有6條在右岸。左右岸支流均發源於大小興安嶺各支脈,且是順著大小興安嶺坡面而形成,東北至西南向,或是西北至東南向,而後匯入幹流。嫩江在歷史上所發生的多次較大的洪災,多數是由發源於大興安嶺山脈東坡的右岸各支流的水彙集所造成的。由於地形條件,夏秋季一旦有大雨天氣,常形成暴雨中心。同時,由於各大支流的中上游多為易於產生洪流的山丘區,流量較大,在歷次暴雨或連續降雨中,各大支流的水量相繼注入幹流,形成幹流的大洪水。1998年的那次嫩江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就是這樣構成的。

嫩江氣象水文要素,年內和年際及地區上的變化差異較大。最大年降水量為937.4毫米,最小年降水量為152.5毫米。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9月份,約佔全年降水量的82%,其中7、8兩個月所佔比重最大,其餘時間的降水量則微乎其微了。這樣的氣象水文條件,是嫩江流域所處的地理位置決定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