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松遼卷 第50篇 大江作證——松花江抗洪紀事

阿成

松花江,滿語稱「松阿里烏拉」,意為「天河」。松花江是黑龍江的最大支流,為我國第三大河流。松花江有兩個源頭,一是源於長白山天池的第二松花江,另一支源自小興安嶺的嫩江,兩條江流在扶余縣匯合,然後流至同江縣與黑龍江交匯。全長1840公里,流域面積54.56萬平方公里。

松花江流域波及黑龍江、內蒙古、吉林三省【區】,溝通了哈爾濱、佳木斯、齊齊哈爾、吉林等主要工業城市及黑龍江、烏蘇里江國際界河,是東北地區最重要的水上運輸線,也是中國重點進行內河航運建設的河流之一。松花江水系航道總里程2667公里,可通航50—1000噸級船舶,現有大小港站和裝卸點161處,其中較大港口28處。

在松花江流域範圍內,山巒起伏,森林茂密。大興安嶺、小興安嶺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森林區。木材總儲量達10億立方米。

在松花江流域一帶,礦產蘊藏量豐富,煤、金、銅、鐵等達數十種。松花江流域土地肥沃,盛產大豆、玉米、高粱、小麥。此外還產亞麻、棉花、煙草、蘋果和甜菜。松花江還是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大淡水魚場,每年產鯉、鯽、鰉、哲羅魚等達4000萬公斤以上……

——題記之一

我是喝松花江水長大的。松花江是百萬哈爾濱人民的母親江,它滋養了哈爾濱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眾。我的家就在松花江的邊上,多少年來都與它朝夕相處,看著它滔滔東去,或結成千里冰帶。所有的哈爾濱人都對這條江有著深厚的感情,稱它是母親江,稱自己是松花江的兒女。

20年前,為了尋找松花江的源頭,我專門用了幾天的工夫,來到了它的源頭——天池。天池位於吉林省吉林市的長白山。這一帶被茂密的古森林所覆蓋,森林當中溝壑萬條,水流湍急,動人心魄。長白山瀑布飛流直下,驚起千堆雪。我順著湍急的水流,沿著難以攀登的鬆散如沙的火山岩小道,一直攀登到山頂。站在巨大的盆狀的天池旁,由於烏雲的籠罩,我無法看到天池的真面貌。要知道,我不遠萬里來到這裡就是為了一睹它的神秘面容,於是,我雙手合十,祈求上天撥開雲霧。祈求之後,覆蓋在天池上的烏雲像幕布一樣緩緩地拉開了,我終於看到天池的真實面容:天池之水穩穩靜靜,沒有絲毫的波瀾,如同一塊碩大無朋的藍色寶石,在天雲的變幻下變幻著自己的色彩,顯得如此的高貴、端莊、儀態萬方。這就是母親江的源頭啊——當我還是一個少年的時候就夢想來到的地方。今天我終於見到了她【它】,如同見到了自己的母親一樣,親切、自豪、感慨,讓我了卻了多年的心愿,終於讓我有資格來描述她【它】靚麗的儀容。

……

又是多年過去了,我從哈爾濱的渡口乘船,去追尋松花江的入海口。那時候我還年富力強,和兩個夥伴兒一同乘上汽船,晝夜兼程,順流而下。當我們來到同江縣的時候,已是星漢滿天的夤夜了。我們終於看到了松花江和黑龍江交匯的地方,那種情景非常壯觀。我曾經在文章里這樣寫道:黑龍江很雄渾,像一條雄性的巨龍,它的顏色黑黝黝的。這時候你才突然明白這條江為什麼叫黑龍江。松花江與黑龍江匯合點,卻變得異常柔順,像美麗的少婦一樣,它的顏色要比黑龍江清亮得多,有一點兒發白。兩江匯合到一起的時候,一高一低,簇擁著往前流。那神奇的情景讓我激動萬分。接著,我們順著黑龍江一直到烏蘇鎮,到黑龍江的入海口——我終於看到了江海同流的壯觀景象。這讓我生髮了許多的感慨,松花江、黑龍江不僅僅是龍江人、哈爾濱兒女的母親江,不僅僅滋養幾代辛勤勞作的龍江兒女,同時它也滋養了萬頃沃野,和北大荒人一道,開萬里奇荒,終於把北大荒建成了北大倉。所以有人說,「中國大糧倉,仰仗黑龍江」。這是一句顛撲不破的真理啊!松花江真的是功在千秋,讓我們永生永世、世世代代都要頂禮膜拜下去。

然而,古人說,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松花江也有它暴烈的一面。在漫長的歷史歲月當中,它曾幾度一反常態,釀成滔滔洪水,撼天震地,破堤成災,使得兩岸的勞苦大眾,流離失所,餓殍載道。這同樣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翻開史書,我們不難發現,《尚書·堯典》是我國記載4000多年前黃河洪水的最早文獻。公元前206年到公元1949年期間,就有1009次關於洪水之災的記錄。在國外的相關歷史文獻當中,關於底格里斯河和尼羅河洪水的記載,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世紀。這些是人類最早關於洪水的記錄。在中國關於治理水災的最早記載,是大禹治水的傳說。其中,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傳說,奠定了治水是人類最為高尚之品德的基礎。相傳,大禹治水之後,九州始定,九州即成為中國的代名詞。大水從一開始就不離不棄地伴隨中國文明的發展與進步。松花江何嘗不是如此呢?

現在讓我們來認識認識這條江吧。

松花江,古名粟末水、速末、涑沫,滿語稱松阿里烏拉,金代名為混同江、宋瓦江,遼稱鴨子河,明清始稱松花江,即「天河之水」之意。它流經內蒙古、吉林和黑龍江三省區,在同江縣附近匯入黑龍江。自古以來,松花江流域即為水草豐美的遼闊的游牧區。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松花江流域的洪水分別發生在1794、1851、1856、1862、1886、1896、1908、1909、1911、1914、1929、1932、1934、1943、1945年共15個年份。資料上說,「12世紀前半葉金王朝在松花江流域興起後,關於流域內的水災及防洪漸多。如天會十年【1132年】四月混同江、鴨綠江水漲成災;天眷元年【1138年】按出滸水【今阿什河】漲溢,當時金都上京【在今阿城市】在河東岸,大水淹沒房屋,死亡人數千計。據《元史》記載,元代數十年間宋瓦江大水災兩次,一次為皇慶元年【1312年】,一次為至順元年【1330年】。遼陽行省【轄區東及南至海,北至極北,西至嫩江流域等】水旱饑荒、賑災等三十六七次,其中記松花江流域水災五六次。清代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齊齊哈爾附近嫩江漲水淹城,壞房屋甚多,泛濫數十里,平地可以行船,後於城南屯田區築堤防護。又以屢遭水災,於道光三年【1823年】開始築堤壩護城。其中,1932年大洪水波及面最廣。沿江淹沒農田1465萬畝,哈爾濱市被淹,損失達幾億銀元。1938年松花江大水【幹流南北、螞蟻河、拉林河、呼蘭河等流域】淹沒農田1700萬畝以上。」豈止這些,據史料記載,從清代到東北淪陷時期,松花江就先後出現過17次大洪水。其中損失最為慘重的當屬1932年松花江特大洪災。

1932年6月下旬至8月上旬,松花江及烏蘇里江西側支流和額爾古納河部分支流,陰雨連綿,暴雨不斷,尤其在7月份,降雨日數高達20天以上。降雨量200毫米以上的雨區面積就達50餘萬平方公里、300毫米以上雨區面積達12餘萬平方公里。到了8月初,嫩江洪水與松花江上游、拉林河的洪水遭遇,形成了松花江中下游幹流的特大洪水。嫩江、齊齊哈爾以下出現了多處潰口。哈爾濱站實測洪蜂流量達11500立方米/秒,經還原計算,洪峰流量為16200立方米/秒,是1898年以來的首位。而嫩江江橋站洪峰流量為15600立方米/秒,為1932年以前所未見。這場大洪水使黑龍江、內蒙古、吉林3省區64個縣旗受災。

1932年松花江的大洪水,是年輕的哈爾濱市建城之後遭遇的最大的一次水災。進入7月,哈爾濱地區就開始陰雨連綿,嫩江、松花江和拉林河流域也連降大雨,形成上游洪峰與市區暴雨遭遇,水位超過1898年本市有水位觀測資料以來的最高記錄,達到119.72米。

8月4日和8月5日,第二松花江、拉林河及區間來水的水位達到118.10米,江北太陽島與江心十字島已經完全被洪水淹沒,馬家船口的民房紛紛倒塌,民眾紛紛逃難。此時,松浦一帶也相繼被淹。江堤再次潰決,洪水灌滿松浦街市,平地水深達3~5米。8月7日,哈爾濱水位漲至118.46米……

由於江堤常年無人管理、無人修繕,那些修江堤的款項,又多被剛剛佔據哈爾濱的日偽當局地方的官吏貪污、挪用、中飽私囊。所以,年久失修的堤壩基礎軟弱,又是磚石結構,江水的滲入使堤腳及背坡漸次發生裂隙。8月份滂沱大雨連降27天,松花江水迅速暴漲。在8月7日早上5點30分,道外【傅家甸】九道街,一個50米長的堤段突然決口,九道街至十道街江堤也同時潰決,從頭道街至十九道街立刻被大水淹沒。市內交通斷絕,市內銀行停業,電話斷絕,通往各地支線也全部中斷。水位高達119.72米。在8月8日當天,洪水又從道里區顧鄉屯一帶漫入,一時間城鄉水浪滔天,遂成澤國。緊跟著,正陽河江堤潰決,三十六棚【鐵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