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海河卷 第48篇 紅旗渠:一座中國精神的豐碑

葉延濱

引漳入林的紅旗渠工程,曾經進入過一代人的記憶,儘管這只是河南林縣的一條引水渠道,但曾經與大慶、大寨齊名,也曾與武漢長江大橋並列為代表中國精神的偉大工程,成為上個世紀五十—六十年代中國人民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精神雕像。時至今日,紅旗渠仍然風采依舊。林縣改名為林州市,紅旗渠是林州的形象代表,紅旗渠是最熱門的河南紅色旅遊的景點,紅旗渠是河南最名貴的香煙品牌,有老紀錄片《紅旗渠》,記得我讀中學的時候學校里就組織觀看這部影片,還出了作文題《紅旗渠精神照著我前進》。現在還有電視連續劇《紅旗渠的兒女們》,出了不少名嘴的中央電視台的「百家講壇」也開講紅旗渠,紅旗渠聲名遠播,50年經久不衰,只是為——

紅旗渠是一座在懸崖上修成的人間奇蹟的水利工程。

紅旗渠是新中國人民群眾奮鬥歷程體現的歷史豐碑。

紅旗渠是世代相傳的風光秀麗的中國精神的教科書。

在紀念建國60周年前夕,回顧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進程的標誌性事件的時候,報刊和各種媒體都不斷出現紅旗渠三個字。我注意到這個由老百姓用最原始和傳統的方式修建的世紀工程,不是在大興水利的1958年的大躍進時期,而是在稍後的全國進入「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和三年自然災害的困難時期。看來它不是由上而下的「大躍進」熱浪產生,而有另外的深層原因。2009年8月19日5點10分中國新聞網發表了李赫然的紀念建國60年的文章《1959年大旱與紅旗渠的誕生》,向今天的讀者解答了建造紅旗渠的背景:

「1959年,中國遭遇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旱災。以河南省為例,從1958年12月到1959年5月,河南省的降水量僅為86.3毫米,相當於上世紀50年代一個正常年份降水量的1/10。河水斷流、井塘乾涸、水庫無水、麥田枯黃,一場冬、春、夏連旱給農業帶來了災難性打擊。此外,包括西北傳統乾旱省份在內,中國南方和北方的21個省份都受到了旱災的影響。

「旱情在隨後的兩年內並沒有得到緩解,到了1961年,河南全省的糧食產量比1955年下降了將近一半。當時,地處中原的河南還是一個糧食無法自給自足的地方。從1959年起,黃河中下游普遍少雨,1960年黃河從山東范縣至濟南一度斷流40多天,當時,乾旱程度已為黃河流域範圍內百年一遇的重旱。1961年,乾旱的範圍繼續向南擴大到江淮平原。面對乾旱這『先天缺陷』的歷史困境,當時人們在建設社會主義精神的鼓舞下,開展了一場熱騰騰的運動,儘管後人常常指責那場運動的不切實際,但河南省卻意外收穫了大量的基礎農田水利設施。

「然而,這些水利設施卻沒能根本解決乾旱問題。於是,就有了著名的『人工天河』紅旗渠。1960年2月,河南省林縣從太行腰間開始動工,從山西省境設壩截流,綿延1500公里,將漳河水引入林縣。耗時10年的紅旗渠在當時改善了林縣農業靠天吃飯的命運,解決了56.7萬人的吃水難題,54萬畝耕地得到灌溉。一時間紅旗渠被奉為典範,傳為佳話,與南京長江大橋一起,被稱為新中國的兩大奇蹟……」

紅旗渠是旱災逼出來的。紅旗渠建設的概況是這樣的:

紅旗渠是20世紀60年代,林縣【現林州】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從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被世人稱之為「人工天河」,有人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紅旗渠工程於1960年2月動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歷時10年余。它以漳河為源,在山西省境內的平順縣石城鎮侯壁斷下設壩截流,將漳河水引入林州。在極其艱難的施工條件下,林州人民靠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難,奮戰於太行山懸崖絕壁之上,險灘峽谷之中,逢山鑿洞,遇溝架橋,削平了1250座山頭,架設151座渡槽,開鑿211個隧洞,修建各種建築物12408座,挖砌土石達2225萬立方米。如把這些土石壘築成高2米、寬3米的牆,可縱貫祖國南北,把廣州與哈爾濱連接起來。

紅旗渠總乾渠長70.6公里,渠底寬8米,渠牆高4.3米,縱坡為1/8000,設計加大流量23立方米/秒。總乾渠從分水嶺分為三條幹渠,第一乾渠向西南,經姚村鎮、城郊鄉到合澗鎮與英雄渠匯合,長39.7公里,渠底寬6.5米,渠牆高3.5米,縱坡1/5000,設計加大流量14立方米/秒,灌溉面積35.2萬畝;第二乾渠向東南,經姚村鎮、河順鎮到橫水鎮馬店村,全長47.6公里,渠底寬3.5米,渠牆高2.5米,縱坡1/2000,設計加大流量7.7立方米/秒。灌溉面積11.6萬畝;第三乾渠向東到東崗鄉東蘆寨村,全長10.9公里,渠底寬2.5米,渠牆高2.2米,縱坡1/3000,設計加大流量3.3立方米/秒,灌溉面積4.6萬畝。

紅旗渠灌區共有乾渠、分乾渠10條,總長304.1公里;支渠51條,總長524.1公里;斗渠290條,總長697.3公里;農渠4281條,總長2488公里;沿渠興建小型一、二類水庫48座,塘堰346座,共有效庫容2381萬立方米,各種建築物12408座,其中鑿通隧洞211個,總長53.7公里,架渡槽151個,總長12.5公里,還建了水電站和提水站。已成為「引、蓄、提、灌、排、電、景」成龍配套的大型體系。

紅旗渠工程總投工5611萬個,共完成土石砌方2225萬立方米。總投資12504萬元,其中國家投資4625萬元,佔37%;社隊投資7878萬元,佔63%。

紅旗渠的建成,徹底改善了林縣人民靠天等雨的惡劣生存環境,解決了56.7萬人和37萬頭家畜吃水問題,54萬畝耕地得到灌溉,糧食畝產由100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476.3公斤。被林縣人民稱為「生命渠」、「幸福渠」。

這樣一條渠道,用簡單而形象的話來說,河南林州的人民,住在太行山之東。太行山之西有一條山西著名的漳河,著名詩人阮章競曾寫過一部長詩《漳河水》,詩說:「漳河水,九十九道灣,/層層樹,重重山,/層層綠樹重重霧,/重重高山雲斷路。/清晨天,雲霞紅紅艷,/艷艷紅天掉在河裡面,/漳水染成桃花片,/唱一道小曲過漳河沿……」多美的小曲多美的風光,可見漳河水帶給當地富足而豐饒的生活。太行大山的另一邊,林州人民卻嚴重缺水,自然條件十分惡劣。於是,林縣人民創造了人間奇蹟,被旱災逼上太行,如同當年的愚公,硬是在太行山腰上用鐵鎚鋼釺人工築起了一長渠:「太行天河!」是怎樣的旱災逼得林縣人民拚命與惡劣的條件爭鬥創造出這人間奇蹟?查找有關資料,找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林縣【林州】的旱災情況的有關資料:

林縣位於河南省西北部的太行山東麓,地處東經113度37分至114度04分,北緯35度41分至36度22分之間。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土薄石厚,地質複雜,大小山峰綿連環接,山嶺較低的東部海拔300—400米,西部山嶺海拔在1500米上下。全縣1771個自然村,多數分布在深山峽谷、堖尖溝邊。

這裡山多地少,交通不便,更為嚴重的是水源奇缺,歷史上災害年年有,十年九不收,是個山窮、地窮、水窮、人窮的貧瘠山區縣。從明正統元年【1436年】到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其間514個春秋,林縣曾發生自然災害100多次,大旱絕收達30次,連年大旱,河乾井涸,顆粒無收,十室九空,民不聊生,懸釜待炊,人相食5次。林縣山高溝深,氣候複雜,降水量分布極不均勻,民謠唱道:「天旱把雨盼,雨大沖一片,捲走黃沙土,留下石頭蛋。」7、8月的降水量佔60—70%,春、秋、冬季10個月平均降水量只佔全年降水量的30—40%。濁漳河、露水河、洹河、淅河、淇河5條季節性河流,多數平時乾涸斷流,汛期水勢猛漲,常沖村、沖人、沖地。水土流失嚴重,建國前全縣平均每年流失水量近4億立方米,流失泥沙39.7萬立方米。水土大量流失,上游山坡逐漸由肥變瘦,下遊河床淤塞或沖寬抬高,洪水橫溢,造成多災多難。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淅河洪水暴漲,把合澗7米高的大橋沖斷,隔絕了林縣南北交通,沿河兩岸2萬多畝良田變成了寸草不長的亂石灘,河床由100米沖寬到150米,兩岸3萬人的生命財產受到嚴重摧殘。流經縣境北部邊緣的濁漳河,雖水源較充沛,但因地勢所限,當時僅能灌溉700畝耕地。縣境中部的洹河也是災害不斷。縣境南部40公里長的淇河,只能灌溉耕地300多畝。淇河支流湘河在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一次洪水暴漲,沖毀耕地410畝,有151戶被水沖光,郝家窯40戶人家被洪水捲走38戶。漳河支流露水河,平時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