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珠江卷 第42篇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

黃偉林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當時的秦王朝主要覆蓋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其版圖尚未包括嶺南,即珠江流域地區。

嶺南,即五嶺之南。五嶺,也稱南嶺,之所以稱為南嶺,是與北嶺【即秦嶺】相對而言。秦嶺為黃河與長江的分水嶺。五嶺為長江流域與珠江流域的分水嶺。秦嶺分界黃河、長江兩大水系,五嶺分界長江、珠江兩大水系,由此可見,五嶺在中國具有重要地位。

自西而東,五嶺由越城嶺、萌渚嶺、都龐嶺、騎田嶺、大庾嶺五座大山組成,地處廣東、廣西、湖南、江西、福建五省區交界處,是中國江南最大的橫向構造帶山脈。越城嶺和萌渚嶺是由湘入桂的交通要道,都龐嶺和騎田嶺是由湘入粵的交通要道,大庾嶺是由贛入粵的交通要道。長期以來,作為天然屏障,五嶺山脈阻礙了嶺南地區與中原的交通與經濟聯繫,使嶺南地區的經濟、文化遠不及中原地區,被北人稱為「蠻夷之地」。

這片廣袤的「蠻夷之地」,氣候炎熱,濕潤,原始森林無邊無際,江河湖海奔流不息,大象、犀牛、野豬、虎、豹、熊、鹿及各種魚類出沒於森林與河海之中。柳江人、麒麟山人、甑皮岩人等史前人類生活在這裡。在秦始皇將嶺南納入中國版圖之前,嶺南這片土地的主人主要有閩越、南越、西甌、駱越等百越支系。

雖然遠古的嶺南炎熱潮濕、林木蒼鬱、瘴海連天、禍患不測,但卻出產有珠璣、玳瑁、象齒、文犀、翠羽等讓中原人士艷羨不已的珍品。因此,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又利越之犀角、象齒、翡翠、珠璣,乃使尉屠睢發卒50萬為五軍:一軍塞鐔城之嶺,一軍守九嶷之塞,一軍處番禺之郡,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餘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監祿無以轉餉,又以卒鑿渠而通糧道,以與越人戰,殺西甌君譯吁宋。而越人皆入叢薄中與禽獸處,莫肯為秦虜,相置桀駿以為將,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殺尉屠睢,伏屍流血數十萬。乃發適戍以備之。」

這段記載於漢劉安《淮南子》卷十八《人間訓》的文字,講述了秦始皇時代一段意義重大的史實,這就是靈渠的開鑿與嶺南的納入中國版圖。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50萬大軍在尉屠睢的率領下分5路向嶺南進攻。「塞鐔城之嶺」的一軍面對的是廣西桂林北部的越城嶺,越城嶺南面是百越的西甌部落,屬於現在的廣西;「守九嶷之塞」面對的是廣西賀州東北的萌渚嶺,萌渚嶺南面也是百越的西甌部落,屬於現在的廣西;「處番禺之郡」面對的是湖南郴州南面的騎田嶺,騎田嶺南面是百越的南越部落,屬於現在的廣東;「守南野之界」面對的是江西西南角大余縣南面的大庾嶺,大庾嶺的南面也是百越的南越部落,屬於現在的廣東;「結餘干之水」面對的是江西上饒南面的武彝山,這個區域是百越的閩越部落,屬於現在的江西與福建。

五路大軍中,進展最順利的是「結餘干之水」的一軍,迅速取得勝利,在福建境內設置了閩中郡。與南越部落接觸的「處番禺之郡」和「守南野之界」兩軍也比較順利,進入了廣東。然而,西面「塞鐔城之嶺」和「守九嶷之塞」的兩路大軍卻遇到了西甌部落頑強的抵抗。戰爭持續了3年,仍沒有結果。

西面兩路秦軍不能取勝的原因:一是因為越城嶺地勢較高,山路崎嶇,交通不便,導致秦軍糧草供應不上;二是因為西甌部落所在地區叢林密布,江河橫流,地形複雜,北方人難以適應;三是因為這兩路秦軍面對的是頑強的西甌部落。秦朝以前,北人多次入侵西甌之境,但都未能成功。舜帝南巡,死於蒼梧,有傳說是死於戰事。西甌部落人民強悍,對外來入侵者抵抗頑強,並且熟悉本土地形,所以面對技術先進、武器精良、代表了先進生產力的秦朝大軍,仍然能取得暫時的勝利,使秦始皇的威力不能順利覆蓋嶺南。

當時的秦朝十萬大軍,沿著湘江逆流而上進入廣西北部的興安縣,佔據了中原與西甌部落往來的湘桂走廊。湘桂走廊是位於湖南與廣西之間的狹長平原,夾在越城嶺與海洋山之間,是中原通向嶺南的咽喉要道。進入湘桂走廊的秦朝十萬大軍,由於到處遭遇西甌部落的狙擊,欲進不得,欲罷不能,只好駐守險要地區,修建城堡,派兵駐屯,以防西甌人的進襲。這就是著名的秦城。秦城建在興安大、小溶江之間,周長大約20公里。宋代張孝祥為秦城寫有詩歌:

塹山堙谷北防胡,南筑堅城更遠圖。

桂海冰天塵不動,那知壟上兩耕夫。

秦城北20里有嚴關,在嚴關鄉仙橋村的獅子山與鳳凰山之間,「群山環之,鳥道微通,不可方軌」,地勢極其險要。周去非認為秦城「形勢之險,襟喉之會,水草之美,風氣之佳,真宿兵之地」。而嚴關天險則「進有建瓴之利勢,退有重險之可蟠」。

秦軍駐守秦城,憑藉嚴關天險,與西甌部落攻守膠著,戰事持續三年而無進展。為了解決糧草供應問題,解除秦軍後顧之憂,完成嶺南統一大業,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令監御史祿「以卒鑿渠而通糧道」。

秦始皇下令鑿渠通糧道,並非突發奇想,而是以先人的工程經驗以及可靠的科學技術為保障的。

長江、黃河、淮河、海河、遼河、松花江、珠江構成了中國的七大水系,當時已經有長江、黃河、淮河、海河四大水系納入秦朝版圖。其中,公元前486年,吳國的邗溝就溝通了長江和淮河;公元前482年和公元前361年,溝通黃河與淮河的菏水與鴻溝也相繼開通。這些人工運河使長江、黃河、淮河三大水系成為一個內河水運網,船隻可以在三大水系間自由穿梭。與此同時,它們也為後來的人工運河的修建提供了寶貴的技術支持和工程經驗。

秦國同樣也有豐富的水利工程經驗。公元前256年,秦國李冰修建了四川都江堰;公元前246年,水利工程師鄭國為秦國修建了陝西鄭國渠。這兩大著名的水利工程,前者使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謂之天府」;後者使「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

有各諸侯國和秦國自身的水利工程經驗和技術保障,秦始皇下令鑿渠通糧道,就變得理所當然了。

有中國十大魅力名鎮之稱的廣西興安,流行一句民諺:「興安高萬丈,河水兩邊流。」這個民諺概括了興安自然地理的兩大特點:一是海拔高。興安有貓兒山和海洋山兩座大山,其中,貓兒山是越城嶺主峰,位於興安西北部,海拔2142米,為華南最高峰;海洋山主峰盤皇殿,位於興安東南部,海拔1748米,形成了興安東西兩邊高,中間低的地形特點。這地勢較低的中間,即著名的湘桂走廊,海拔大約在180—500米之間。二是江河分屬兩大水系。發源於興安西北部貓兒山的灕江從北向南流,屬於珠江水系;發源於興安南部海洋山的湘江從南向北流,屬於長江水系。由於興安東西高中間低的地形特點,湘桂走廊上面有許多湘江與灕江的支流,彼此距離已經非常接近,但彼此獨立,互不溝通,稱得上「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繆鍾靈、宗鳳書、蔣亞萍《桂林水文岩溶及旅遊資源研究》一書說得更為明白:灕江與湘江之間本來隔著越城嶺、海洋山這樣的高山大嶺,但恰恰在興安縣城附近,灕江和湘江的分水嶺降低為一條接近南北向的被稱為越城嶠的土嶺。這個薄弱環節被秦代的水利專家發現了,他們選擇這個地方劈山開嶺開鑿渠道,將湘江之水引入灕江,以最少的工程量換來了跨流域引水的最佳效果。

因為特殊的地理形勢,興安境內擁有北去的湘江與南流的灕江兩大互不溝通的水系,湘江在興安東部,灕江在興安西部。湘江源於東南,往東北方向流去,其上游稱海洋河,由白石河、海洋河、西波江三條河流匯集而成,三河匯合後稱海洋河,流至今天的靈渠鏵嘴附近稱為湘江。灕江源出西北,向西南方向流去,其源頭為貓兒山八角田,這是一片接近貓兒山頂,海拔2000米左右的高山沼澤,那裡森林密集,儲水量大,有高山天然綠色水庫之稱。灕江上游分為數段,一道主流自上而下稱烏龜江、集義河、六洞河、大溶江。湘江和灕江兩江的主流相隔甚遠。但在靠近靈渠附近有一條始安水,它往南流與清水河匯合成靈河,靈河繼續向西流,就與大溶江匯合。因此,作為灕江的一條支流,始安水與湘江已經相當接近,最近處僅1.6公里。

當年秦始皇下令鑿渠通糧道,就是要在湘江和灕江之間修建一條運河,使湘江和灕江溝通,保證北方南下的軍用物資能夠藉助河運暢通無阻,順利結束其統一嶺南的宏圖。

負責鑿渠溝通湘江與灕江的是當時秦軍主管軍餉運送的史祿。

據明朝歐大任《史祿傳》,史祿原籍越人,因為做了上門女婿而到了秦國都城咸陽,成為秦國官員。秦始皇發兵攻打嶺南,大概因為史祿來自百越地區,熟悉當地情況,任命他做了運送軍餉的軍官。當戰爭曠日持久無所進展之時,由於史祿既熟悉嶺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