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珠江卷 第32篇 濤聲如歌——北江治水紀事

李鐘聲/劉迪生

省道248線公路嚴重塌方。

京廣線交通中斷。

通訊中斷。

廣播電視中斷。

互聯網中斷。

供水中斷。

供電中斷。

……

一隻只焦急的手,急促地敲擊出一串串揪人心肺的莫爾斯電碼。

風在吼。

浪在跳。

北江在咆哮。

2006年7月,受第4號強熱帶風暴「碧利斯」及低壓槽的影響,廣東省粵北、粵東和珠三角大部分地區遭受了超百年一遇的暴雨襲擊。雷聲似乎要震翻整個世界,閃電哧啦啦地劈開天空,雨水像鞭子一樣急促地抽打著大地,高大的樹木傾側著身子,與稻禾和小草一樣匍匐在地。北江干支流水位急速上漲,浪頭一個接一個,跳起來,撲向岸邊的房屋、樹木、行人、牲畜,然後席捲而去,又再次撲向下一個目標,身後留下一路嚎哭。

北江出現接近50年一遇流量洪水。洪水滔滔,濁浪排空,青山失色,鳥獸匿跡,田野悲歌,村莊嗚咽。

從漆黑如墨的夜晚,到陰霾密布的清晨,從狂風怒號的山腳,到巨浪排空的大橋,一串串莫爾斯電碼迅速匯聚到抗洪搶險總指揮部那個不眠不休眼睛熬得通紅的報務員手下,他記錄下的每一個代碼,都像石頭一樣沉重,砸得指揮部里的人們心頭疼痛難忍。北江你這母親河呀,為什麼總是跟你養育的1258萬兒女為難呢?

據事後調查統計,這場洪水力度強、總量大、範圍廣、時間長、災害重,受災最嚴重的是韶關市、樂昌,造成省道248線公路、大部分市通鎮和鎮通村公路嚴重塌方,京廣鐵路和全市的供水、供電、通訊、廣播電視、互聯網全部中斷。受災群眾34萬多人,全倒戶和重危房戶共12060戶;農作物受災面積25.1萬畝,受災耕地面積18.3萬畝;46人死亡,65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30.7億元。

北江大堤,在驚濤拍岸中巍然屹立。

她,正是她,北江大堤,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要是沒有這保命的大堤,要是這大堤關鍵時刻沒能挺住,死亡人數就不止是46人,直接經濟損失也不止是30.7億元了。公元1915年,那次特大洪災造成10多萬人傷亡、378萬人受災,真的是哀鴻遍野呀。如果當時有今日的北江大堤,損失定然不會如此慘重。北江大堤,真是北江兩岸人民的保命堤呀!

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是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物質。人體的組織70%以上是水。可以說,沒有水就沒有人類的生命。水孕育著人的生命,把人不斷引向了自然的文明。在最原始人類社會,人沒法去改變自然的生活,人只得逐水草而居,擇丘陵而處,靠漁獵、採集和游牧為生,對自然界的水只能趨利避害,消極適應。隨著人類文明的進化,人們開始對水有了新的認識。鐵器工具的發展,人們在江河兩岸發展農業,建設村莊和城鎮,遂產生了防洪、排澇、灌溉、航運、供水……人類從而開創和發展了水的美好生活。

隨著航天科技的發展,人類在月球和火星上尋找水源的舉動,實質上就是在尋找生命——有水才有生命。所以,逐水而居的人們,總是把流經家門前的大江大河稱為「母親河」。

對於生活在北江沿岸的1258萬人而言,北江就是他們的「母親河」。

是的,水是母親。她豁達,深度,遼闊。

她用無盡的溫柔和潔凈洗滌著我們的心靈,我們的思想,我們的生命。水是柔軟的,但可以消融世界上最堅硬的東西;水是安靜的,但可以融化世界上最喧囂的雜質;水是清涼的,但可以激情起世界上最溫暖的熱潮……是的。水無所不能,無處不在。水聲激昂,那是我們的歌唱,水聲低吟,那是我們的憂愁。每一朵水花都是一種生命,有時快樂,有時寂寞;有時憂傷,有時孤獨。俗話說,水到渠成。這說明水的功能很強大。還有一句俗語叫水乳交融。水,和深度有關,與遼闊有關,與哲學有關,當然,水也與科學有關。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然而母親河並不總像母親一樣溫柔地哺育我們以乳汁,她在發怒的時候會發作,會咆哮,會讓吮吸著她的乳汁繁衍生息的兒女心驚肉跳。於是,讓母親不再咆哮就成了水邊人們的頭等大事。

相傳在4000多年前的堯舜時代,我國黃河流域連續發生特大洪水。「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整個民族陷入空前深重的災難之中。唐堯主持召開部落聯盟議事會議,專門研究水患問題。當時他們一致推薦有治水傳統的夏族首領鯀主持治水。鯀採用「堙障」辦法,修築堤壩圍堵洪水。但是洪水如此兇猛,所修築的堤壩頻繁地被大水衝垮。

唐堯死後,虞舜繼位為部落聯盟領袖。經過部落聯盟議事會的推薦,又派鯀的兒子禹繼續治理洪水。禹吸取了他父親治水失敗的慘痛教訓,改變單純築堤堵水的辦法,採用疏導的策略。《淮南子·原道訓》記載:「禹之決瀆也,因水為師。」說他以水為師,善於總結水流運行規律,利用水往低處流的自然流勢,因勢利導治理洪水。他帶領百姓,「疏川導滯」,根據地形地勢疏通河道,排除積水,洪水和積澇得以回歸河槽,流入大海。經過10多年的艱苦努力,終於制服了洪水。「水由地中行,然後人得平土而居之」。

大禹治水的功績一直受到後人的讚頌和懷念。戰國時期仍有人感慨:「微禹,吾其魚乎!」說要不是禹,我們現在早已變成魚蝦了。後來,大禹治水的傳說普通流傳,在以後世代的口口相傳中,人們把遠古時代許多重要的水利活動都附會大禹身上。甚至將一些自然力創造的奇蹟,疑為鬼斧神工,也附會大禹的身上,更增加了幾分神話色彩。又傳說他死後,葬在浙江紹興的會稽山上,也就是今天的大禹陵。

對大禹的緬懷,是對英雄的紀念,也是對治水的呼喚。

面對時時咆哮的北江,這是北江流域1258萬人民對治水的呼喚。

北江是一條清澈溫和的母親河,如同母親的微笑,溫暖著孩子們的心。珠江三角洲,就是靠著這樣一條條江河的沖積形成的,大地的豐饒,與滔滔江河的恩賜密不可分。作為珠江第二大水系的北江,就是這樣一條養育了數以千萬計兒女的母親河。她綠得讓人想哭,她凈得讓人想吻,她甜得讓人想親。這是一種怎樣的水呢?

空靈,純潔,柔美。如柳永的詞,俚語聲聲,那顏色、氣味、面目卻活潑得奼紫嫣紅起來,明白曉暢,少了些許縹緲的朦朧,卻多了一份現世的安穩。它輕快地從高山和竹子的疊影中穿行,扭動著彎彎曲曲的身體,起伏不定,不經意間又跌落到河流里去了。晚歸的農人們趕著水牛到水裡洗澡,洗去那一天的辛勞,又愜意地打起了水仗,邊上的水牛也用那渾厚的叫聲給他們助威,激起的浪花,灑在每張歡笑黝黑的臉上。於是,大家便滿足地騎在水牛背上順著水流,各自在家門前上岸,那裊裊的炊煙不久就升起來了。小孩的哭鬧聲、大人嗔愛的責罵聲此時蓋過了繞村而過的水聲,多麼動聽的一首自然的樂章。

珠江是我國七大江河之一,擁有眾多的支流和水道,整個流域由西江、北江、東江和珠江三角洲諸水系組成。

北江是珠江第二大水系,其上游湞江發源於江西省信豐縣石碣,在韶關與武水匯合後,始稱北江,然後在三水市的思賢滘與西江相通,流入珠江三角洲河網區,主流由虎門出海。北江是珠江流域三大河流之一。珠江三角洲正是因為擁有了諸如北江等水系,她才物產豐饒,那一條條江河溝渠,分明就是遍布珠江三角洲肌體的血管呀。

北江流域的上、中游為粵北南嶺山地,有三列弧形山脈構成該地區的地貌特徵,山峰海拔一般在700米至1200米之間,最高山峰為1922米。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在那探著白雲的山巔,泉水靜靜地滲出,然後匯聚成井,成潭,成溪流。各列山脈之間有谷地和盆地,地勢自北向南逐漸降低,溪流便跳躍著向下,向南,撒下一路清脆的銅鈴聲,在喀斯特山地和紅岩盆地中留下不絕如縷的迴響。

上游湞江流域內多山地丘陵,間有一些零星分布的河谷盆地,從烏徑以下至墨江口以上河段兩岸平均10公里以內,均為高度不超過100米的丘陵地【10公里以外為山地】。地勢漸緩,清脆的歌聲則開始轉變成渾厚的中音,彷彿一個人由無拘無束的少年步入了成年。

北江思賢滘以上流域面積為46710km2【廣東省境內42930km2】,幹流總長468km,河道平均坡降為0.26‰,占珠江流域總面積10.3%,大部分是山區和丘陵,地勢北高南低,只是出飛來峽後才逐漸平坦。北江流域內有韶關、清遠、佛山三市,總人口1258萬人,國民生產總值3740億元。對於這三個地區而言,北江是不折不扣的母親河。

北江流域地處北回歸線附近,屬亞熱帶季風型氣候,季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