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珠江卷 第31篇 山高水長話珠江

沈仁康

珠江是我們的「母親河」,它哺育著全流域的幾億人口,它灌溉著全流域廣闊土地。我們把哺育我們的河叫做「母親河」,珠江當之無愧,它是一位偉大的「母親」。看到它奔騰不息、無私無畏的流水,聽著它有時洪鐘般的怒吼、有時琴簧般幽鳴,它的子民都會無比激動,無比崇敬。

「珠江」,你真了解它嗎?

可能很多人不甚了了。

所以,我們還是要先翻翻它的檔案,講講它的籍貫。

珠江,舊稱粵江,它是西江、北江、東江的總稱。從北部五嶺山脈流來的北江,上游又叫湞水、武水,到韶關匯流南下才叫北江,到三水思賢滘與西江合流,然後入海;東江發源於粵贛交界的蓮花山,上游叫尋鳥水、九曲河,在虎門入海。我們稱珠江的,往往是指珠江入海時的這一段。

珠江的名字美麗而有詩意,它的得名因為廣州沿江西路總工會、愛群大廈一帶對出的江中,有一塊面積畝許的礁石屹立,像江中之珠,廣州人把「江」稱「海」,也就名為「海珠石」,「海珠」。這塊「海珠石」從南宋時候起,就有記載,說是從前有人從海外歸來,攜有經寸大珠,光彩奪目,乘船快到岸邊時,忽然「珠飛入海,無所尋覓」,珠飛入海處當晚光亮燭天,遂成為一個沙洲。當時這裡是淺海灣,水面寬闊。1931年拓寬馬路時,將海珠石炸去。從此珠石已逝,名稱永存,珠江的「珠」就來自這顆珠。

珠江真正的主流是西江,它發源於雲南烏蒙山脈的高有2440米的馬雄山。西江從雲南流來,源遠流長,橫穿烏蒙山、苗嶺、十萬大山、雲開大山,流經雲貴高原、廣西的峽谷險灘,然後到達珠江三角洲,海拔從2400多米到出海時的60米。西江水量比北江、東江大得多,長度也有2000多公里,而北江、東江都只有500多公里。西江是珠江的主力,所以人們習慣把它叫「珠江」。可是它這一路,在三水之前從來沒有一處叫「珠江」的。

在雲南時它叫南盤江,一路山高谷深,水勢湍急,水霧飛騰,多險灘瀑布;到了貴州望漠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與北盤江匯流後稱紅水河,因為兩岸是紅色土壤,河水變成紅褐才有此名。到了南寧東南的邕寧,它又叫鬱江了;到了桂平,匯合了黔江後,改名潯江。流啊流啊,流到廣東的封開,正式叫西江,因此叫西江的河段也是很短的。

西江過了三水思賢滘才叫珠江呢!

這水系,這名稱,夠豐富多彩的,不找一找家譜,建一建檔案,真弄糊塗了。

珠江與長江、黃河、淮水、海河、松花江、遼河並稱中國七大江河,從名稱變換中也可看出它的水系的複雜。因為它是南方的大河,全流域處於亞熱帶,從西到東、從北到南,雖然地勢險峻高聳、峽谷深邃曲折,西部山區人煙稀少、人跡罕至,可是雨量充沛,植被茂密,水量浩浩。珠江的徑流量是黃河的七倍,僅次於長江,論水量居「二哥」地位。若論每平方公里年產水量計算,它超過長江,為全國之冠。

它一路流來,彙集了500多條支流的水量。

多少涓涓細水,在山崖岩壁間滲流出來,成千上萬處細流聚攏來,合流成小溪、支流,最後匯成了浩浩大江。

珠江在各江河中,挾帶的泥沙與一杯河水半杯泥的黃河當然沒有可比性,與其它江河比也是最少的。可是它還是從上中游帶了無數泥沙來到河口,來到海邊,用了千萬年的工夫填造了美麗豐饒的珠江三角洲。

經過千里奔突,水流不再咆哮,不再急湍,彷彿用盡了力氣,平緩地、心平氣和地靜靜流淌,把上游中游挾帶來的泥沙,甩包袱一樣甩了下來,月積年累,三角洲越來越大。河道猶如蛛網,堤圍猶如長牆。過去是魚米之鄉,現在是中國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珠江的功勞,功莫大焉。

更重要的它每年帶來了如此眾多的淡水,水,如今全世界都認識到水是最重要的資源,是生命之源,是工農業發展之本。

哺乳動物體內65%到80%是水,人類體內三分之二是水,大腦的90%是水,乾巴巴的骨胳中44%也是水。沒有水就沒有生命,至今宇宙中還沒有找到第二個有水的星球,因此生命還只存在於地球上。

中國是貧水國家,擁有的淡水人均佔有量是全世界的四分之一。全國600多城市中400多座供水不足,100多座嚴重缺水。

珠江提供如此豐沛的淡水,確實顯示了它的豐滿、無私和重要。我們對「母親河」是敬愛的也是敬畏的。

珠江是「三江彙集,八口分流」。「三江彙集」上面已經講了,「八口分流」是指八個入海口,從北到南依次是:虎門,蕉門,洪奇門,橫門,磨刀門,雞啼門,虎跳門和崖門。

虎門:在南沙與東莞之間,獅子洋南,伶仃洋北。東江水由此出口。

蕉門、洪奇門:在萬頃沙左右。

橫門:在中山市橫門島南部。

磨刀口:是西江主要的出水口,出水量最大,在珠海市三灶島與橫琴島之間。

雞啼門:在斗門縣南部。

崖門:新會南部,崖門口有古炮台,是南宋末年的古海戰戰場。

八個出口像扇面一樣打開在珠江西岸,西江、北江之水或小或水地由八門流入珠江口的獅子洋、伶仃洋。

人類在珠江流域生活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這個地域的人類活動不會比黃河流域遲緩。

雲南開遠小龍潭,1957年發現過10個古猿化石,被認為是距今1400萬年至800萬年的人類直系祖先的古猿化石;

廣東曲江馬壩獅子岩洞穴內,1958年發現的馬壩人頭骨化石,被認為是距今10萬年的古人化石;

廣西柳州通天岩洞穴內,發現距今5萬年的舊古器時代人的頭骨化石;

此外廣西來賓、雲南路南板橋、廣西百色上宋村、廣西都安九楞山、貴州興義頂效貓貓洞、深圳鹽田海灘、珠江口的南沙海濱都有過古人類的遺址,證明距今5萬年、1萬年乃至幾千年前,就有我們的老祖宗了。

西江流域開發在秦代開始,秦始皇命史祿在廣西興安開鑿靈渠,溝通了湘江與灕江,開闢中原與嶺南交通,嶺南的開發以西江流域為先。

中原與嶺南之間隔著幾千公里的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許多大山,統稱五嶺,又叫南嶺,細分有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南嶺巍巍,山峰林立,深谷縱橫,雲霧遊走,氣象森嚴。

中國版圖上有兩個山系,把南北分隔得清清楚楚,一是秦嶺,一是南嶺。南嶺南北的氣候、生態、民族方言、生活習俗都有很大區別,南嶺在古代也阻撓了中原和嶺南的文化交流。從秦代起,這種封閉逐漸被打開,長江、珠江兩大水系才被溝通。靈渠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航措施。靈渠除了通航,2000多年來一直發揮著灌溉之利,而且灌溉面積越來越大,解放前由於水利工程損毀,只能灌溉2000多畝,而如今則為3萬多畝。

古代珠江流域居住著百越族、夷族等古先民,2000多年來,經過長期的遷徙、交融、演變,這片土地上如今生活著漢、壯、瑤、苗、彝、布依、侗、白、土家、哈尼、傣等10多個民族。這些民族和諧地相處,親人般相敬,同飲珠江水,構成了民族大家庭的風雨同舟的圖畫,歷史上民族之間沒有什麼抵牾和糾葛。

總的說,珠江是條和平的、豐饒的江。

這是珠江的檔案。

珠江在全國眾江河中,算是脾氣較小、毛病較少的大江,可是自然災禍還是不少,而且種類更多更複雜,除了洪水、乾旱之災,還有颱風、咸潮之災。風不調雨不順是常有的事,自古有之。

先說說洪澇之災,珠江的上中下游情況也有所不同。在山高谷深、10里不同天的雲南山區,在「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的貴州,洪澇往往有面積小、多地點、不連片的特點,到了中下游的廣西、廣東,因為地勢開闊,三個縣以上的連片面積、50萬畝以上的連片面積,災情就顯得很重很大。到了三角洲地帶洪澇還摧毀堤圍堤防、乾旱還引起海水倒灌,情況更嚴重,損失更巨大。

據歷史記載,自北宋至今的千年之中,水災情況是:

西江中游的廣西地區,有水災年份292年,大水災年頭12個。平均3.4年就有一個小水災年,83年間就有一個大水災年。

珠江下游的廣東地區,從1949年上溯1000年,有過405個水災年份,平均每2.4年就有一個水災年頭,大水災年份有30個,平均33年有一個。

頻率在增加,如果用明代至1949年的近600年來統計,發生過水災有376個年份,其中大水災26個,平均1.55年出現一個水災年份,也就是22年就會出現一次大水災年頭。

再如果從1949年上推110多年,也就是到鴉片戰爭時期,這100多年是中國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