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長江卷 第28篇 喀斯特水高原——貴州水利風采錄

歐陽黔森/陳躍康

孔子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仁與智,聖人之道;山與水,自然之道。

——作者題記

水是大自然最為單純的物質,兩個氫原子、一個氧原子就構成了水的分子式;水又是大自然最為神奇的物質,冷則凝結成冰,熱則蒸發為汽。她不但是孕育生命的源泉,也是世間萬物演化不可缺少的基本成分。

從人類文明的初始狀態來看,水幾乎就與人有著不解之緣。

《聖經》里的諾亞方舟,隨洪水而四處漂泊;中國開天劈地的英雄盤古,也從天漏的荒洪中走來。

如果我們從天宇的深處回望地球,地球因水的覆蓋而顯現藍色,成為星空中最為迷人的天體,充滿了魅力和靈性。

是的,正是因為水,地球才成為目前為止,經科學證實了的在茫茫宇宙間唯一被賦予了生命、而且是智慧生命的星球。

水很柔弱,流而無形,所以人們常說柔情似水;但水又很堅忍,能滴水穿石,所以人們將其與猛獸相提並論:驚呼洪水猛獸!

更有先哲聖賢稱譽:水可載舟,也可覆舟。可見水之力、水之能不是人們所想像的局限。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方展,水的潛在功能幾乎發揮到極致:農業灌溉、水產養殖、交通航運、儲能發電、旅遊觀光、城市美化、生態改善等等。

水是基礎性的自然資源,經濟性的戰略資源,公共性的社會資源,不可替代的生命性資源;水是農業的命脈,工業的血液,環境的支柱。

水利是解決水文循環過程中出現的對人類生產、生活和生態不利的水多【洪澇】、水少【乾旱缺水】、水臟【水體污染】、水渾【水土流失、泥沙】等四大問題的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的總稱。

在此,我們試著對貴州水利事業六十年的光輝成就,作一個整體的概括與描述。

貴州省地處中國西南部的雲貴高原,東南俯瞰長三角、珠三角廣袤的平原,西北眺望世界屋脊之蒼莽青藏。

從地理學角度,貴州被習慣地稱為貴州高原;

從地貌學角度,貴州可以稱之為喀斯特高原;

如果從更本質的水文地質角度,貴州應當稱為喀斯特水高原!

地球演化史告訴我們,雲貴高原這一方山與水,是地球上滄海桑田相互變換的典型地區之一。在距今五億多年的古生代寒武紀,這裡就是一片汪洋大海,三葉蟲等海生生物十分繁盛,沉積了巨厚的沉積岩層,為喀斯特高原鋪墊了最早的堅實基底。

在整個古生代的漫長地質歲月里,在地質時代的演化進程中,貴州這一片土地總是在海進與海退的淹沒和暴露中,演奏著高山與流水的交響。

斗轉星移,潮起潮落。地球的古生代在二疊紀生物大滅絕事件之後,進入了生機勃勃的中生代。三疊紀時期,聯合古陸和諧統一,外面被古太平洋所環繞,裡面懷抱著美麗的古特提斯海,也稱古地中海。古地中海寬闊、博大,風輕浪平,陽光明媚,穩定、良好的古生態環境使貴州地區及相鄰周邊沉積了大面積的碳酸鹽岩、生物礁等地層,各種龍類、魚類海洋脊椎動物,海百合類的海洋棘皮動物等海洋生物群,活躍在貴州古地理環境的淺海與海灣,為貴州留下了豐厚絕倫的喀斯特、古生物遺產,喀斯特高原的物質基礎至此基本奠定。

中生代末期的侏羅紀,是陸生恐龍稱霸地球的時代,如此個體龐大而數量繁多的食草類動物的興盛,必然與水的豐沛程度有密切關係。天地因果,應時而變,地球環境條件歷經數千萬年的演化而出現重大改變,使不可一世的恐龍種群滅絕了,結束了地球中生代的繁榮,迎來了更加波瀾壯闊的新生代,即人類出現的時代。

新生代的新構造運動,徹底改變了地球原來海洋與陸地分布的模樣,聯合古陸因地殼板塊運動、大陸漂移而分解成七大洲,古太平洋與古特提斯海因七大洲的分割而形成了四大洋。在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中,由於印度板塊向亞洲板塊的俯衝,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在亞州隆起,雲貴高原跟隨抬升,中國西高東低、三級台階的地貌格局逐漸形成,也形成了我國現在的地表與地下水體系格局。

貴州高原是世界著名的沉積岩王國、古生物王國和喀斯特王國,為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區,地表岩溶面積達70%以上。在高原的地下深處,還埋藏著從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十多億年來沉積的多層的、大面積的喀斯特岩石含水地層。

水化學的知識告訴我們,碳酸鹽岩石在常態下雖然十分完整、堅硬,但在含有二氧化碳的地下水的作用下,它將會受到溶蝕,形成一系列的地下溶蝕裂隙、溶蝕洞穴及溶蝕管道,因而在碳酸鹽廣泛分布的地區,由於含水層與隔水層的互層、交替隔離,因而地下常常形成相對獨立的岩溶地下水。

這樣,我們就可以想見,在貴州高原的地下,有著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多層次、無數個碩大無比的大水缸、大水窖、大水庫、大湖泊及大大小小的地下河水系。

以上地質科學理論的論證充分說明,稱貴州高原為喀斯特水高原言之有據,當之無愧!

現在,讓我們著重從地表再來了解一下貴州的水資源狀況。

貴州省位於雲貴高原東部,長江和珠江上游的分水嶺地帶,東接湖南,南界廣西,西連雲南,北鄰四川、重慶。

貴州在地貌上處於我國西部雲南高原向東部湖南低山丘陵過渡的梯級狀大斜坡帶,地貌類型複雜多樣。按組合不同,可分為黔東山地丘陵區、黔北中山峽谷區、黔中山原丘陵盆地區、黔南山地河谷區、黔西北山原山地區、黔西南山原丘陵盆地區等六個地貌類型區,其中以中部為貴州高原的主體。而按地貌形態成因的相似性原則,又可將貴州地貌分為三個一級區和十一個二級區。

貴州省面積176167平方公里,分屬長江、珠江兩大水系。以貴州中部近於東西走向的苗嶺山脈為界,苗嶺山脈的北部、東部屬長江水系,略佔全省面積的66%;苗嶺山脈的南部、西部屬珠江水系,略佔全省面積的34%。

貴州高原群峰聳峙,山系發育。全省海拔平均1100米左右,最高處2900米,最低處137米,自西向東逐漸降低,變化明顯,形成三級地面。除苗嶺外,貴州北部有大婁山、西部有烏蒙山、東北部有武陵山等著名山脈。千山萬壑,河流縱橫密布。流域面積大於10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烏江、六衝河、赤水河、清水江、都柳江、南盤江、北盤江、紅水河八大主幹河流;長度在10公里以上河流有近千條;境內分屬長江流域的主要水系有烏江水系、赤水河水系、清水江水系、舞陽河水系、錦江水系及牛欄江等水系;珠江流域的主要水系有北盤江水系、南盤江水系、紅水河水系、柳江等水系。

從水力資源角度來看,貴州境內河流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超過1000億立方米,其中,長江流域約為680億立方米;珠江流域約為382億立方米。另有省外入境水量約153億立方米;貴州地表水資源總量【境內水量及入境水量之和】共1200多億立方米。

貴州省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加之地形落差優勢,水力資源十分豐富,據測算貴州水能資源的理論蘊藏量約1875萬千瓦【不含單河理論蘊藏量1萬千瓦以下河流】,居全國第六位,技術可開發裝機容量達2300萬千瓦。貴州省88個縣中,83個縣有農村水電資源,可開發裝機容量在1萬千瓦以上的縣有75個,可開發裝機容量在5萬千瓦以上的縣有58個。貴州堪稱全國水能資源的巨型富礦區。

因此,我們有理由說,水是貴州省的生態之本,動能之源。

中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自古以來都十分重視水利的興修、利用,有防水患而利灌溉的傳統。創造了農耕文明無數的水利奇蹟:神話傳說的大禹治水,信史時代的都江堰、大運河等等。

然而,貴州雖然降雨豐沛,水資源豐富,由於山高坡陡,地形切割強烈,蓄水保水能力差,大量水資源以地下水的形式深藏不露,開發利用的難度很大;更由於經濟貧窮,交通極度落後,使得歷史上的貴州常常處於「坐在水上沒水喝」困苦狀態。

這裡僅以新中國建立前的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為例。

解放前,在兵荒馬亂、動蕩不安的歲月,黔南州水利設施處於無錢建設、停滯不前的狀況。歷代遺留下來的簡易小型水利工程多為民間自發修建,規模小、效率低,多年失修,或毀或廢,發揮不了什麼作用。據統計,至1949年,黔南州共有水利設施近6000處,有效灌溉面積32.45萬畝,保證灌溉面積22.21萬畝,分別占當時全州耕地面積的11.9%和8.1%;全州沒有小二型以上蓄水工程,僅有少數的蓄水塘,總容積4萬立方左右,上規模的引水工程僅9處,總灌面僅2.3萬畝;州境內沒有人畜飲水工程,也沒有機械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