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長江卷 第25篇 湘中大血脈——韶山灌區紀事

譚談/紀紅建

水給人類帶來過歡樂和希望,也給人類帶來過痛苦和災難,一部人類文明史也是一部人類治水史。

——題記

在湖南最讓人揪心的是洪澇旱災。它幾乎填滿史冊。

新中國成立後,飽經水旱災害之苦的三湘兒女,以改天換地的堅定信心和必勝勇氣,開展氣壯山河的水利建設,從此翻開了湖南治水嶄新的一頁。

湖南人以敢為人先的精神,在水利上開始了偉大的實踐!

敢為人先的湖南人,在水利上創造著一個個無愧於時代的輝煌:洞庭湖綜合治理成效顯著、水庫建成數穩居全國第一……

無疑,位於湘中的韶山灌區工程更是湖南治水史乃至中國治水史上的一座豐碑!

她灌溉著湘潭、長沙、婁底三個地市的韶山、寧鄉、湘潭、湘鄉、雙峰、嶽麓和雨湖七個縣【市、區】約2500平方公里範圍內的100萬畝農田,兼具工業供水、發電、航運、防洪排澇、養殖等綜合利用功能,是湖南省最大的引水灌溉工程。

她如同湘中大地的大血脈,全長240公里的主、南、北乾渠如動脈、靜脈,穿山越嶺,一路滔滔;而總長2760公里的支渠則如毛細血管,在無垠的田野上蜿蜒遊走,滋潤著100多萬畝農田,溫暖著數百萬人的心靈……

2009年的初冬時節,筆者沿著30多年前曾經採訪過的足跡,走進了她的身心,走進了她那塵封的記憶,咀嚼著當年那一幕幕激動人心的場面。

像湖南這樣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700毫米之間,雨量充沛,雨水較多的省份,她應該只會發生洪澇災害,怎麼會出現嚴重旱災呢?但這卻是事實。據統計資料顯示,1950—1998年的49年中全省累計受災面積47163萬畝,相當於全省水災受災面積28832萬畝和成災面積12739萬畝的1.6倍。旱災累計減產糧食298億公斤,年均減產6.1億公斤。

乾旱是什麼感覺?讓我們來聽聽這首曾流傳於湖南漣水兩岸的民謠:

娘啊娘,

有女莫嫁漣河旁。

天干三日田開坼,

大雨一夜成汪洋。

年年米桶當鼓敲,

谷糧野菜充饑腸。

雙雙淚眼望天河,

何時才能水流田壟稻穀香?

這首民謠何時開始在漣水旁流傳,我們暫且不說,先來聽聽當地老百姓講的這個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湘中丘陵地帶漣水近旁,曾有過一個被稱為雲湖的湖泊。可是,早年的雲湖在哪兒?它究竟有多大?因為年代久遠,沒人見過,一直是個謎!

雲湖,給人們留下的只是那動人的傳說和對水的極度渴望。

雲湖地方沒有湖!雲湖地方更沒有水!雲湖竟然長年累月地處在等水、盼水的乾旱折磨之中。

水啊,水在哪裡?!……

雲湖的老百姓遙望星空,倒是天上有條銀河,在世世代代遭受旱魔蹂躪的勞動人民心中,只有銀河裡的水,總是流呵,流呵,千年萬年長流不斷……

可是,什麼時候才能把滔滔不絕的天河水,引到人間缺水的地方來呢?又有誰能用天河水灌滿古老傳說中的雲湖,用來滋潤廣闊的田土呢?

就這樣,湘中人民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盼啊,盼啊,一直在等待著水的到來。而遠距雲湖地方的漣水空流淌,大自然的水旱災荒,依舊沉重地壓在雲湖人民的頭上。

在那個年代,雲湖的人民又何曾不想要征服自然,戰勝災荒。但連年戰亂,人民居無定所,根本就無法同大自然抗爭。遇到旱年,雲湖一帶依舊是漣水遠處流,人在山上愁!天災,給人民帶來了苦難,而戰亂更是加深了災難。

我們翻開了地方志,這一頁頁記載觸目驚心,血淚斑斑:

漣水兩岸,其中包括雲湖地方,從1644年到1949年的305年間,曾發生過31次大旱災,平均每10年就有一次大旱!

歷史無法忘記1934年的那場災難:那年的5月13日,漣水發大水,河水猛漲,一個晚上漣水兩岸一片汪洋,農田稻穀全部被淹沒,禽畜捲走,房屋倒塌,兩岸農戶家破人亡。然而,這場洪水給漣水流域的人民帶來的災難還遠不止於此。大水退後不久這裡又乾旱了48天,稻田顆粒無收。漣水兩岸的人們只能含著淚水,攜兒帶女外出逃荒討米。當時正是高溫高濕的日子,農民飢病交加,屍橫遍野,到處呈現凄情慘景。

是喲,漣河裡流走的不光是水,還有著用斗量不清的農民號天痛哭的眼淚!

何時能讓天河落人間,雲湖變樂園!

人民苦苦地期盼著!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了,人們翻身了,水利也開始跟著翻身。漣水兩岸的人民熬過了漫長的歲月,游過了浩渺的苦海,終於盼來了希望。雖然此時湖南的水利發展基礎相當薄弱,但湖南人民還是義無反顧地積極開展農田水利建設。

新中國一成立,湖南在水利的治理上就先拿漣水開刀,並將漣水流域的水治理列入了第一個五年計畫。1950年初,湖南省人民政府指示,由省水電局組隊對漣水、涓水流域進行查勘。後來建成的韶山灌區橫跨湘江一級支流的漣水、靳江、涓水、紫雲河四個流域,以漣水的流域面積最大。灌區的受益面積也大都分布在漣水流域,這個流域面積達7100多平方公里,河長230多公里。從此不難看出,對漣水流域的水治理可以說是興建韶山灌區的主要原因。

介於當時條件局限,把興建堤防與塘壩作為急辦項目,同時也提出了在漣水中游峽谷建高壩、多目標開發的思路。因此,1951年至1956年期間,漣水流域內小水庫、塘壩、堤防等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有所發展,緩解了農業生產用水的部分矛盾,但由於這些設施的規模不大,標準不高,洪澇災害仍時有發生。

為徹底解決漣水流域水利問題,謀求在漣水中游建高壩可能性,湖南省水利廳再次組隊勘察漣水,並於1957年下半年拿出在漣水中游峽谷的水府廟建水庫,下游18公里處的洋潭建引水壩,自引水壩分南、北乾渠進入灌區的可行性報告。

中共湖南省委於1958年批准水府廟水庫和水府廟灌區的興建,當時這個工程叫水府廟灌區工程。同年9月,水庫大壩破土動工,第二年9月基本建成。而水府廟灌區工程,僅完成砌石引水壩170米和船閘的一閘首。間斷地開挖了部分渠段。遺憾的是,由於國民經濟困難等原因,於1960年被迫下馬。這次開渠,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不但沒有發揮灌溉效益,反而挖壞部分農田設施,對後來修建灌區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到了1964年,湘中地區擴種雙季稻,需水與缺水的矛盾更加突出。同時,經過三年困難時期,中央調整了經濟政策,經濟有了較大好轉。此時,群眾生產積極性高漲,迫切要求重修灌區渠道,促進農業穩定高產。

一時間,修建韶山灌區工程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對於湖南需水與缺水的矛盾,省領導是看在眼裡,急在心上。

1907年出生、經歷過戰爭血與火洗禮的張平化舉止嚴謹,神態安詳而沉著,特別是他那雙眼睛總是帶著沉思的神色,總給人以嚴肅、老練、精力充沛的感覺。他是三年困難時期的1959年下半年從湖北省委書記處書記調到湖南擔任省委第一書記的,也可以說是受命於危難之際。

雖然韶山灌區工程的修建是一種歷史必然,但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卻是正式修建的導火線,而張平化正是這個點燃導火線的人。

從1961年下半年起,湖南省的國民經濟開始好轉,1962年農業獲得了豐收,1963年全省是一個較好的形勢。儘管當時形勢較好,但張平化還老是在考慮這樣一個問題: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糧食是基礎的基礎。

確實,自從解放以來,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湖南省委做了大量的工作,農業生產較前有了很大的發展,農林牧漁副以及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績,但還存在不少的弱點,主要反映在耕地少、產量低、不穩定、單打一。特別是不穩定:解放後的十四年中,只有四個豐收年,六年歉收,四年平產。

張平化是個頭腦非常清醒、辦事非常果斷的領導,他毫不猶豫地在1963年秋天派了主管農業的李瑞山和主管財貿的華國鋒兩位省領導走出湖南,參觀了廣東和上海的農業生產。這一參觀收穫還真大,不僅學到了人家的經驗,明白了自己的問題,還將參觀的情況對照湖南的問題向中央寫了一個報告,獲得了黨中央、毛澤東主席的重視。毛澤東認為湖南能夠去外地學習經驗的辦法很好,並在批示中指出:「加強相互學習,克服固步自封,驕傲自滿。」

1964年1月,張平化組織省委認真學習中央《關於加強相互學習,克服固步自封,驕傲自滿》的指示。在省委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