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長江卷 第23篇 治水奇觀福壽溝

繆俊傑

在中國古代治水史上,有兩個偉大的水利工程,壯麗神奇而嘉惠鄉邦,這就是四川成都西北郊的都江堰,和江西虔州【今稱贛州】城內的福壽溝。兩者並稱為「神奇工程」而成為千載奇觀。

福壽溝建成於北宋神宗熙寧年間,即公元十一世紀,迄今已近一千年。在歷代發揮了巨大的排水抗洪作用,直到今天,贛州還沿用這一套城市排水系統。歲月滄桑,令人嘆為觀止。

都江堰已經廣為人知。福壽溝地處偏隅之地贛南,過去宣傳不多,展示不夠,中央電視台幾年前在《走遍中國》欄目作過介紹,但匆匆而過,今天了解它、熟悉它的人仍然不多。對於故鄉的這項偉大工程,我過去不甚了了。1994年,應邀去贛州參加「宋城文化節」,我參觀了贛州的宋代古城牆和福壽溝,深為震撼,我決心用自己的拙筆把它寫出來,介紹給廣大讀者,以圖推向世界。

為了說清福壽溝,我必須首先介紹一下它賴以生存的大環境,以及它的誕生地被稱為「宋城博物館」的虔州【贛州】古城。

或許有人說:贛南地處山區,「七山二水一分田」,這裡還用得著治水嗎?

這你就不了解贛南,不了解贛州了。

考古學家說:贛南曾經是一片澤國。46億年前,江西全省一片汪洋。8億年前,江西北部露出水面。4億年前,即古生代早期,江西陸地逐漸擴大,贛中和贛南的一些高地,也逐步露出水面。贛州過去是一個島的傳說,大概是這樣來的。

說到贛南人,也很神奇。傳說過去贛南住的是野人。《山海經·海內南經》記載:「梟陽國在北朐之西,其為人,人面長唇,黑身有毛,反踵,見人笑亦笑,左手操管。」《海內經》云:「南方有贛巨人,人面長唇,黑身有毛,反踵,見人則笑,唇蔽其目,因可逃也。」祖沖之在他的《述異記》里說得更具體也更神秘:「南康有神,名曰山都,形如人,長二尺余,黑色,赤目,發黃被身。於深山樹中作窠,窠形如堅鳥卵,高三尺許。此神能變化隱身,罕見其狀,蓋木客、山參之類也。」

贛人,人們把它簡稱為幹人。有學者考證:因為中國古字「贛」與「干」相通。古有干國。干國的所在地古稱為邗,即今天揚州。贛南過去歸屬揚州郡,絕非偶然。贛巨人,即幹人的一支。晉朝有攻破山夷即梅涓後裔梅敷的記載。所以在贛南的山區有干越、山越、揚越等人的後裔,通稱為百越。贛南出土了不少商周時期的印紋陶片,但至今尚未發現竹簡之類的文字資料,來破譯贛南的遠古之謎。

不過,傳說中的「贛巨人」,也許與後來住在贛南粵北山區的客家人有些關係。蘇東坡曾多次到贛州,他在結束流放生涯回京途中,在贛州住過一段時間,曾作詩云:「回峰亂嶂郁參差,雲外高人世得知。誰向空山弄明月,山中木客解吟詩。」有人將詩中所說的「木客」,解釋為流民。秦統一中國後,流亡江南山區的六國貴族,淪為山中樵夫。木客即山裡的樵夫。後來,他們從山上下到水邊,變成水手。清代詩人黃虞曾作詩云:「彭水通湖漢,章流合貢津;編排鳩木客,怖浪禱江神。市鬧龍船鼓,山逢贛巨人;從來稱秀異,雲壑好投綸。」這裡所說的「木客」,已經不是山裡的樵夫、獵戶,而是弄潮駛排的水手。清人朱彝尊也作詩云:「黃茅峽外野人居,潭影空明漾碧虛。長箭短衣朝射虎,鳴榔持火夜罾魚。」在這裡,就把山中射虎、河中罾魚的木客,統一到贛巨人身上了。總之,這些人從山中來到了水邊。這就與水發生很大關係了。到此,我們可以調轉筆鋒來談水,以及治水的問題。

談到贛南治水以及虔州的福壽溝的建造,我們應該簡單地回顧一下虔州【贛州】城形成的歷史。史志記載:虔州始於秦,成於漢。秦始皇時期,秦滅六國後,「秦皇以乃使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為王軍,……一軍守南之界……」於是十萬六國貴族罪臣,以戍卒身份踏入贛南,他們活動在贛南的大山長谷中,伐木、運輸,源源不斷地向北方提供優質的巨大木材,為朝廷使用。這些深山裡的「木客」,就成為被史料最早用文字形式記載下來的贛南漢族先民。

漢高祖六年,大將軍灌嬰南征,一路橫掃,直至今贛州地界的蟠龍一帶【史稱溢漿溪】,在此地設縣治,建南康郡。

東晉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南康郡守高琰,在章貢二水合流而成的贛江之濱建郡治,贛縣附郭。後來由於戰亂洪水,郡治曾數次搬遷。郡治被迫遷到地勢較高的葛姥城【今虎崗】一帶,直到南朝承聖年間【公元552年】才在現址固定下來。當時的治贛官員,在章貢二江間築土為城,才有了「城市」這個概念,當時稱為「虔州」。這塊三角地帶成了南贛的政治、經濟、交通、文化中心。

到了唐代開元年間,歷史給了虔州一個絕好的發展機會。由於樓蘭古城的毀圮,沿途流寇的日益猖獗,北方絲綢之路日漸艱難,朝廷把與外界聯繫的目光投向南方,意欲打通南方的水路,開闢新的「絲綢之路」。這就是從長江到贛江,又溯章江到達大余,再越過梅嶺,進入曲江、珠江,由珠江出海的「海上絲綢之路」。出身於廣東韶關的當朝宰相張九齡,親督大軍開鑿梅關,大唐連接海外的「南方絲綢之路」從此開通。因此,作為這條水路上的重鎮虔州城,藉助南來北往、商賈如雲的商業潮流,成了「冬無寒土」,經濟空前發達的商埠,一舉成為全國四十個大的州城之一。

唐末五代時期,寧都人盧光稠反叛朝廷,在虔州起義,自任虔州刺史,武裝割據統治三十多年。他將城池由1平方公里擴大為3平方公里,史載「稠廣其東西南三隅,鑿址為隍,三面阻水」。在歷史上被罵為「賊」的盧光稠,第一次擴城和搞水利建設,為虔州的建設和治水立了大功,帶來了虔州歷史上的第一次大繁榮,即五代繁榮。

歷史向前推移,到了宋,也就是歷史上稱的「北宋」,虔州又有了大發展,迎來了歷史上的第二個輝煌。南宋元年,寧都人李敦仁起義,攻破虔化、石城等縣,宋高宗急調大軍鎮壓,平定虔州。高宗命岳飛到虔州屠城,岳飛了解實情後,上書高宗,為虔州百姓求饒,高宗遂作罷,但認為「虔」字為「虎」頭,有兇險之意,遂將虔州改名為贛州。

大亂之後必有大治。經過宋朝幾任贛州太守的治理,贛州有了堅固的城牆,有了三十六條街、七十二條巷,有了三山五嶺八景台。贛州也被稱為「宋城」,成為當時全國三十六座名城之一。

現在我們回過筆來談福壽溝。贛州福壽溝的修築與它歷年遭受水害密切相關。贛州是一座江城,為水所利,也為水所害。自建城以後,累遭洪水和暴雨所襲擊,贛州城成為災區。據虔州的府志和縣誌記載,自晉以來,虔州的大洪災就有多次:

晉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南康大水,平地五丈」。

梁大寶元年【公元550年】,「水暴起數丈,三百里灘面皆沒」。

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夏暴水,平地水深至四丈」。

……

防洪治水,刻不容緩。

歷代主贛官員的治水舉措

正因為虔州有過如此嚴重的水患,唐宋以來的歷代治贛官員,才把治水放到了重要的地位。

五代時期的盧光稠統轄虔州時,拓寬東西南隅,「鑿址為隍,三面阻水」,也就是修築城牆阻擋上游三面來的水,不讓洪水進入城內成為水患。

北宋嘉祐年間,趙抃任虔州知府。趙抃浙江衢州人,北宋景祐進士,官至殿中侍御史,彈劾權貴,針砭時弊,號稱「鐵面御史」。嘉祐六年,趙抃被放外任,貶為虔州知府。他是一位清吏,也是一位鍾愛自然、寄情水山的性情中人,他心中最中意的風景處是章貢雙江匯合處。雙江匯合,贛江千里北去入鄱陽,匯長江入東海,何等氣勢磅礴。於是擇虔城西北隅的已經毀圮的野景亭舊址,建了個高台,命名為章貢台。他的繼任者孔宗瀚又在古城牆上,建成石樓,即八境台。虔州八景,初成於趙抃,完善於孔宗瀚,後來由蘇東坡作詩,使八景台之名發揚光大。

趙抃熱愛山水,遊山玩水,但也治理山水。他在過贛縣的十八灘時,誠惶誠恐。後來他寫道:「江南歷盡佳山水,獨贛潺潺三百里。移舟夜泊惶恐灘,畫角嗚嗚曉風起。」他到任後治水的第一大壯舉就是炸平贛江十八灘的暗礁,使贛州水道得以暢通,為千里贛江除了一大水害。他又修築了章貢台,為贛州的人文景觀增添了光彩。

過了幾年,孔宗瀚接替趙抃成為贛州知事。孔宗瀚是孔夫子的四十六代孫。他也是一位有作為的官員,他築高台於城東北隅古城牆上,建成石樓即八境台。他也看到虔州水患,在趙抃治水的基礎上,進一步固城治水。史載:「州城歲為水嚙,伐石為址,冶鐵固之。」即用磚石包砌了夯土的城牆,又注入鐵水,使城牆既起到軍事防禦作用,同時又發揮防洪的功能。宗瀚治水,功不可沒。

在贛州治水史上功勞最卓著的,當是劉彝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