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長江卷 第22篇 天下奇功都江堰

李林櫻

歷史學家和水利專家認定,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李冰領導古蜀的先民們,建成了古今中外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氣勢磅礴,造福萬代,被後人稱為「川西第一奇功」乃至「天下第一奇功」,確實當之無愧。

公元前世界著名的七大奇蹟中,有六個都是帝王花園、陵墓或神的偶像,只有公元前280前建成的亞歷山大港燈塔,才是唯一直接造福於人民的建築物,這個燈塔使用了1600年左右。

幾乎與希臘的馬其頓人在法羅斯島上建造燈塔的同時,成都平原也開始了偉大水利工程都江堰的建造。

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曾親自到都江堰考察,並在《史記·河渠書》中寫道:「蜀守冰,鑿離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餘則用溉浸,百姓饗其利。」

都江堰,應該是真正的世界奇蹟。

2260多年,對於有記載的人類歷史來說,已經是一個十分漫長的歲月,天災人禍,滄桑巨變,除了山川河流、日月星辰,人類似乎已經很難尋覓到自己先前的足跡。逝去的一切,都已經變成了「文物」,只能供人們或小心翼翼地瞻仰,或唏噓憑弔,發思古之幽情……

然而,都江堰卻完全不同。它誕生於2260多年以前,伴隨著歷史沉重的腳步,它至今不但沒有逝去,沒有衰老,反而變得更加活躍,更加年輕。過去、現在和將來,都造福於人類!

據漢人記載,都江堰在漢代已「灌田萬頃」——約為今70萬畝,即使在今天,灌田70萬畝的水利工程在全國也屈指可數。宋代,都江堰灌溉12縣;清末,達14個州縣,面積300萬畝;新中國成立後,灌溉面積逐漸由成都平原引向川中丘陵,達800萬畝、1000萬畝,目前已達1370萬畝,成為世界上的特大灌溉工程。

正是因為有了都江堰,四川才能以佔全國耕地面積十六分之一的土地,生產佔全國十分之一的糧食,而且每年還能向全國提供相當於數十億斤糧食轉化的肉、油、酒等各類食品和工業原料。

都江堰不但是特大灌溉工程,而且還集多種功能於一身,包括防洪、灌溉、航運、漂木和城市供水,是世界上最早的多功能高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給巴蜀大地帶來了長遠的財富和幸福。

世界上多少工程可以和它媲美呢?這難道還不是真正的世界奇蹟?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離堆江水接天流,禹跡茫茫畫未周,絕代功名成父子,一朝報賽定春秋」;

「完神禹斧錐功,陸海無雙,河渠大書秦守惠;攬全蜀山水秀,導江第一,名園生色華陽篇」……

多少詩人在讚美,多少受你福澤的巴蜀人民,向你頂禮膜拜!

你是中國水利工程的瑰寶,

你是中國歷史文化的豐碑,

你不但是中國人民勤勞、勇敢和智慧的結晶,而且也是中華民族性格和意志的象徵!

都江堰不但是中國水利工程的瑰寶,也是世界治水史上的創舉。早在清代德國的地理學家李希霍芬便曾慕名前來考察,參觀後讚不絕口,認為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水利工程無出其右。

當代許多外國科學家前來,用電腦測算後,驚呼這個沒有閘門、沒有大壩的古老工程不但完全合乎現代科學原理,而且實現了「人、地、水」三者高度和諧統一,在建設水利工程的同時,保護了生態環境。

新中國成立後,先後有兩百來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來到偏僻的岷江之濱,驚奇地研究和讚賞這個震撼人心,已有兩千多年浩瀚歷史的偉大工程。

2000年11月,聯合國將都江堰命名為「世界文化遺產」。

唐代著名詩人岑參在緬懷蜀太守李冰的功績時,曾有這樣的詩句:「江水初盪潏,蜀人幾為魚。」

四川盆地原本是內陸湖,有人稱之為「四川海」,在新生代【從6700萬年前開始】之前,盆地東邊的山谷被水流逐步蝕通,四川盆地滄海變為桑田。而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曾三度為海,即傳說中的「西海」,地質勘探表明,現在成都地表所覆蓋的約300多米厚的沉積物,是在新生代形成的。隨著水位的逐步降低,「西海」漸漸出現了沙洲和沼澤,一支羌人【他們中的一部分曾被稱為氐人】從盆地西北沿江而下,輾轉定居。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蜀人經過蠶叢、柏灌、魚鳧到杜宇,從漁獵逐漸進步到農耕。

對於整個中華民族說來,長江、黃河是母親河,但對於四川說來,母親河卻似乎應該是岷江。岷江是長江的主要支流之一,源出岷山,起於川西高原松潘境內海拔3400餘米的弓杠嶺和郎架山,全長750公里,流域面積13.55餘萬平方公里。它從高原發源後,穿過茫茫草原和深山峽谷,奔騰跳躍,劈山削谷,彙集百川溪流,與湔江、石亭江、綿遠河、文井江等共同形成了美麗的扇狀沖積平原——成都平原,經成都平原到樂山與大渡河相匯後,至宜賓注入長江。

岷江從萬山中突圍而來,一瀉千里,由於坡度極大,水流湍急,進入平原後,河面驟然開闊,從100多米擴展到300到350米,而且河床坡度銳減,流速迅速減緩,從上游帶來的大量卵石和泥沙便淤積在河床之內。每逢汛期,山洪咆哮,勢如猛虎,而盆地受地形的影響,河水及雨水又不易排泄,於是水患頻仍,往往形成泛濫性水災,成都平原經常淪為一片澤國。正如《華陽國志》所載:「江潛綿洛為池澤」【江潛綿洛均指現在的成都平原地區】,平均每二三十年便有一次特大洪水,人畜房舍頃刻之間蕩然無存。而由於沒有完備的灌溉系統,在夏秋之際洪水消退後,又常常造成旱災。於是,在都江堰沒有建成之前,岷江一直是一條威脅著古蜀國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河流。

川西平原自遠古的舊石器時代,便居住著蜀先民,先民同水患進行了長期的頑強鬥爭,洪水曾多次淹沒了古蜀國都城。古蜀的都城在治水中輾轉遷徙,從岷山山地到郫邑、新都、廣都乃至成都。

「成都」城名,千古沿用,有人說是取其「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之意;也有人說,這塊古老的地方原名赤里,古赤里居住為巢居,專名為「籠」,蠻語稱「籠」為「成」,而「水所停曰都」,赤里多水,因此取名「成都」。

不只「成都」一名和水有密切的關係,成都又名「龜城」。龜城的來歷是,相傳秦張儀築成都城時,城牆屢築屢垮,總是無法築成。後來,「忽有一大龜浮於江,至子城西南隅而斃」,張儀問巫卜這蘊含著什麼意思,巫卜說:按照大龜爬行的路線築城,一定會取得成功。後來張儀果然「依龜跡築之」,建成了規模宏大的成都城。

在長期和洪水頑強鬥爭的蜀人中,流傳著大量關於水的傳說和神話,構成了自己獨特的「水文化」。

傳說之一是,當成都還是一片汪洋時,人們曾向水府龍宮借地,龍王提出限期歸還的條件後,把土地浮升上來。

還有一個傳說是,古蜀族一位酋長帶領人們求告觀世音菩薩,請菩薩施大法力把海移走,讓人們有一個安居樂業的地方。觀世音菩薩答應了,願意把一爐香灰借給人們拿去填海,條件是響過五更後必須歸還。酋長和人們把爐灰撒入大海了,頃刻之間,浩渺的綠波變成了遼闊的平原……人們不願歸還香爐和香灰,讓土地重新被海水淹沒,因此自此以後,在這個平原上便再也不響起五更。

岷江流域許多地方都有大禹出生和大禹治水的傳說,岷江上游的北川縣和汶川縣都認為自己是大禹的故鄉。《竹書紀年》稱:「帝禹夏後氏。母曰修巳……修巳背剖而生禹於石紐……」《史記·六國年表》:「禹興於西羌。」但是石紐究竟在哪裡呢?北川縣和汶川縣縣內都有石紐、刳兒坪、禹穴等遺迹,爭論一直沒有結束。

早在《尚書·禹貢》中,便有「岷山導江,東別為沱」的記載,傳說大禹最早疏導的「九河」中,就包括了岷江。

至於叢帝鱉靈的治水則幾乎家喻戶曉。

傳說大約在2800年前,一場洪水使古蜀的魚鳧古城蕩然無存,繼之而起的是杜宇王國。杜宇建都於汶山【岷山】腳下的郫邑【今郫縣】,別都瞿上【瞿上當今何處?說法甚多,可能為今雙流縣牧馬山一帶】,「教民務農」。杜宇又稱杜主,號望帝。

先進的農業經濟使杜宇王國較前三代蜀王更為富強,其疆域北至陝西漢中,南抵雲貴,西達岷山之中。

杜宇王國之後是開明氏執蜀。

在開明一世鱉靈期間,成都平原可能開展過一定的治水活動。史學家們認為,鱉,即龜鱉之殼,靈,即巫師,「鱉靈」即以龜鱉之殼為法器的巫師。《水經·江水注》引《本蜀論》說,荊人鱉令屍隨水上「至汶山下,復生,起見望帝」,《蜀王本紀》說:「鱉靈屍隨水上,至郫,遂活,與望帝相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