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長江卷 第17篇 太湖——水鑒

陸永基/管毓鵬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紅菱,水邊蘆葦青,水底魚蝦肥……」

這首用吳儂軟語演唱的抒情歌曲曾經引發了人們對太湖多少美好的憧憬和嚮往。

在人們的心目中,所謂「人間天堂」就是用太湖水養育的那片得天獨厚秀麗富庶的土地,因為「蘇杭」正是太湖流域的精華和代表。

然而,2007年5月29日,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在全國乃至全世界傳布開來:太湖大面積暴發藍藻!

事件發生於擁有「太湖佳絕處」——黿頭渚的無錫。

那天,有人擰開自來水龍頭後發現,流出的水竟然發黃且有異味——這對一向習慣享用甘美水質的無錫人來說顯然是不可忍受的,由是告急電話疾風驟雨般傳向有關部門。

隨之而來的是眾多媒體鋪天蓋地的文字和圖像新聞報道。

據統計,這是建國以來,最受國內國際關注也最有震撼力的水污染事件。

當今,環境污染的事件並不少見,為什麼太湖出現了許多水域都已司空見慣的藍藻便會引發如此強烈的震驚和反響呢?

讓我們先來翻開中國地圖看看太湖吧。

太湖位於長江三角洲,是一個大型的淡水湖泊,古來有「三萬六千頃,周圍八百里」之說,其水域面積2427.8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流域面積為36500平方公里。

對擁有960萬平方公里遼闊幅員的中國來說,太湖流域面積僅占整個中國國土的百分之零點三七。然而,就在這塊小小的土地上,卻擁有上海、蘇州、無錫、常州、杭州、嘉興、湖州7座地級以上城市,還有崑山、常熟等二十多個縣或縣級市。根據近年的經濟數據,她所創造的GDP竟是全國的百分之十一,也就是說她的經濟能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將近三十倍!更重要的是,影響中國近代史、現代史和當代史的民族工商業、海派文化乃至有力推動中國改革開放進程的鄉鎮企業、民營企業也都主要發祥於此。毫不誇張地說,太湖真是中華土地上瑰寶中的瑰寶!——

所有人都知道這個事實,所有人都在密切關注這個不斷創造奇蹟的湖泊和她養育的土地!太湖的一舉一動一聲一息怎麼能不牽動中國的神經乃至世界的神經!

造物主是公平的。通觀整個地球,沒有哪一處山川原野江河湖海為造物主所特別鍾愛或特別鄙棄,而她的福蔭抑或災禍全取決於人們對待她的態度。

太湖也是如此。

如果你了解了太湖,通覽了太湖的水利史和發展史,那麼,你就會明白,太湖並非起始就是馴順安詳的,就是「紅泛落花通別浦,綠含芳草漫長堤」那般的美麗如畫。她甚至肆虐過,狂暴過,而她溫柔秀美惠澤子民的形象也經歷了數千年的歷練和鍛造。

從高空俯瞰,太湖很像一面有些殘缺的圓鏡。其匯水主要是發源於浙江天目山的東、西苕溪水系,蘇南茅山及蘇浙皖三省界嶺的荊溪水系,洮湖、滆湖和運河地帶的來水。水位高漲或海潮倒灌時長江之水也會湧入湖中。其出水主要是經太浦河、吳淞江、黃浦江、胥江、望虞河、梁溪河、京杭大運河等河道流入長江,東流入海。太湖地區整體地形是四周略高,中間稍低,如此碟狀地形給太湖帶來了排泄不暢的弊端。太湖流域西部,北依茅山,南屏天目山,地勢高亢,河流大都源短流急,因而往往大雨所至山洪即發,若遇久旱又溪澗絕流。流域東南部則地勢低洼,有些地方甚至低於太湖平均水位,而沿江海的岡身地帶卻又高出周圍地面,高處易旱,低處病澇。流域東部及東南部瀕臨東海,又處於季風地帶,易受海潮襲擊。

這一切註定了:太湖的子民並非得天獨厚,必須以代代不息的治水來求取自己的生存、發展、幸福和榮光。

其實,長期以來太湖一直是被人忽視的,在人們的心目中她只是一片帶有詭異色彩的人跡罕至之地。《山海經·海內東經》稱:「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則雷,在吳西。」《易傳》說「震為雷」,所以吳承仕先生斷定,這片雷神出沒的神秘水域就是震澤,也就是太湖。

神話往往是現實的反映。「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則雷」——僅觀這些字面色彩就不難想像,當時的太湖是多麼神秘、蠻荒甚至令人恐懼。無怪乎,在中原文明已經高度發展的年代,這裡的生民還斷髮文身,純然過著「野蠻人」的生活。

最早對太湖進行治理的是大禹。

《史記·夏本紀》稱,大禹奉舜帝之命治水,改變了他父親鯀一味以堵御水的失敗做法,鑿關隘,挖渠道,將洪水導入江河,匯流入海。他終日不辭勞苦,翻山越嶺,查看洪水流勢,「命諸侯百姓興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他頭戴箬帽,手執杴鍬,與百姓一起挖土、挑石,在外治水十三年,三次經過自己的家門而不入。在治理洪水的過程中,他已經開始採用測量手段,「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並且使用了車、船、橇等多種運載工具。

據傳大禹為了整治太湖水患登上禹期山頂峰,查看太湖周邊山川水系。經過一番實地考察後,他認為要治理好太湖水患,就必須在太湖東面開通三條江,以排洪水。於是「鑿斷阜隔,流為三江,東入于海,而震澤始定」。「三江」指的是婁江、吳淞江、東江,古代太湖下游導水出海的三條幹河。

清代詩人秦瀛有一首吟詠太湖的詩:「門束太湖水,危湍獨一拳。山曾經禹鑿,石不受秦鞭。日落黿鼉渚,秋高雁鶩天。目窮三萬頃,好放洞庭船。」詩中涉及一則民間傳說:無錫的五里湖與太湖之間,原先被南犢山、中犢山和北犢山組成的筆架山隔開。遇到旱年,太湖水進不了五里湖;遇到水年,五里湖水排不進太湖。人民連年遭災,苦不堪言。夏禹在治理太湖時,把筆架山的兩個低洼處鑿開,形成獨山門和浦嶺門兩條通道,五里湖從此才與太湖連通。

傳說中江陰夏港河也是大禹率眾開挖的。

大禹不僅疏通了湖水入海的通道,而且「儘力乎溝洫」,率先民開墾土地,使太湖流域的農業有了最先的雛形。

另一個至今仍然廣受讚頌的名字是泰伯。

泰伯是商代晚期周部落首領古公亶父的長子,按照當時的規則,他是法定繼承人。但是古公亶父認為三子季歷的兒子昌很有才具,出於振興王業的目的,想要傳位給季歷。泰伯為了使父親的意願得以實現,和二弟仲雍假託入山採藥,率領部分周人向東南遷徙,最後定居於太湖之濱的無錫梅里,並建立吳國。

當時的太湖流域尚處在蒙昧時期,由於常年水澇不斷,生存條件惡劣,被鄙夷地稱為荊蠻之地。泰伯奔吳後,意識到要開化這片土地,改善生民生活,首先得從治理太湖流域的水患著手。於是,他利用自己掌握的中原水利經驗和技術,組織人民開鑿了一條與太湖相通的江南最早的人工運河——「穿伯瀆以備旱澇」。這條河開鑿於公元前1122年,從現今無錫市區清名橋外原有河道開始,向東經梅村、鴻聲、甘露、盪口入鵝真盪,間接與太湖相通,用於灌溉和水運,全長二十五公里。後人為了紀念他,將這條河命名為泰伯瀆,簡稱伯瀆。幾乎同時開挖的還有伯瀆河兩側的九條小涇。一瀆九涇的開鑿大大提高了太湖流域抵禦旱澇災害的能力,使人民世受其利。在此基礎上,泰伯和仲雍教民習禮、識字、耕織,使這塊斷髮文身的荊蠻之地開始接受中原農耕文明,又與太湖流域土著居民文化相結合,成為吳文化的濫觴。

偏居東南避開中原戰亂的吳國踽踽獨行五百多年後,由於太湖的養育,到春秋後期國力已經大大增強,不但結束了與諸侯不通音訊的狀態,還產生了圖謀霸業的野心,而行動的付諸實施也是從進一步完善太湖流域的水系著手。

富國強民,交通為先。為了打通與外界的航道,吳王闔閭接受伍子胥的建議開挖了胥溪。這條河穿越茅山西南丘陵,跨越分水嶺嶺脊,由蕪湖直達太湖,溝通了太湖和青弋江兩大流域,使山脊以西的固城湖、石臼湖、丹陽湖、金陵江、宣溪、歙溪與山脊以東的荊溪、太湖相連,東可經荊溪入太湖,西可經蕪湖入長江。由於胥溪運河附近地勢西高東低,落差較大,為了保證通航,施工人員在十五六里長的河身上築了五道堰,逐段阻流蓄水。這樣,太湖地區的船隻便可溯胥溪,經固城、石臼、丹陽諸湖,由蕪湖或姑熟西出長江,不但縮短了航程,還能避免長江風浪之險。

公元前495年,闔閭的兒子夫差登上王位不久,就迫不及待地開挖江南河,目的是輸送兵員和糧草,為北上爭霸做準備。這條河從今天的蘇州經望亭、無錫、常州,至奔牛接孟河,於小河口入長江,使太湖與長江之間增加了一條溝通途徑。日後這條河成為京杭大運河的一部分,是江南運河最早開掘的一段。夫差的軍事野心不久便隨著國破身亡風流雲散,而江南河卻拉近了太湖流域與黃河流域的距離,把江南和中原大地更為緊密地纏繞在一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