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黃淮卷 第08篇 「施術護腎」救治「黃金水道」

衣向東/李舍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昔日這首經典老歌,曾讓煙波浩淼、波光粼粼的微山湖聲震華夏,名揚四海。它東臨煤城棗莊,西瀕漢高祖劉邦的故鄉沛縣,南扼蘇北名城徐州,北連孔孟之鄉曲阜、鄒城,既是蘇、魯、豫、皖四省的交匯地,又是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黃金水道」,中國共產黨的重要領導人劉少奇、羅榮桓、陳毅等,當年曾從此道安全往返於延安與華東。然而,遺憾的是連年的圍墾和淤積,使浩瀚的北五湖永遠地消失了,只留下南四湖寂寞地獨對黃河,昔日「一龍戲九珠,九珠灑南北」的美麗景色已不復存在。幸運的是,隨著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實施,曾因邊界矛盾、南北水患等引起多年紛爭的微山湖,被稱作「東線之腎」,成了天然的調水水庫。梁濟運河與微山湖的航運業也將成為新的亮點,在化解用水緊張矛盾的同時,素有「日出斗金」之說的微山湖,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水道」,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如果說1957年南四湖湖西大堤的修築是微山湖水利治理的開始,1998年河道及堤防加固工程開闢了蘇魯兩省共同治水的先河,那麼2002年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江蘇、山東段的開工就可以說是微山湖的一次重生。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而位於山東省南部的微山縣和微山湖,雖然是因《鐵道游擊隊》而聞名天下,但其實自古以來這裡就有眾多美麗的神話傳說。相傳很久以前,微山原本是一座又高又長的大山,山腰上住著以開荒種田為生的祖孫二人,一個深秋的傍晚,小孫子在即將成熟的大豆地里,看見一個放羊的白鬍子老頭,便很生氣地向前質問:「您怎麼能在俺豆地里放羊呢?」老頭笑道:「因為這裡很快將變成一片汪洋,反正你的豆子也收不成了,還不如餵了我的羊。」孫子趕忙跑去告訴爺爺,爺爺非但不氣,還說這是神仙點化,便攜孫子邀鄉鄰迅速逃離。不久,周圍真的變成了一片汪洋,微山最高峰也變成了一個小島,靜靜地泊在汪洋中,後來這片水被人叫做微山湖,這小島便被人們稱作微山島。

據史料記載,微山則是由宋國的始祖,殷商時期的殷微子而得名,微子,名啟【又作開】,乃殷商帝乙之子,紂的庶兄。曾因紂王的淫亂及昏庸無道,而屢次勸諫不果,憤而出走,隱居於宋國留邑,死後葬於宋國【留縣治,今微山島西湖的東山上,即今微山島上】,後人為了紀念他,便把埋葬他的地方稱作微子山。

明代萬曆年間,經日月輪迴,滄海桑田的變遷,原本清純明凈的黃河水帶著蒙娜麗莎般的祥和,從青海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蜿蜒東流,恰如一位含羞帶怨的少女,穿雪域、跨高原、涉盆地、越川穀,欲以水做的柔情,拷問岩石的堅硬,以從容優美的姿態完成這次長途旅行。然而,不能。命運偏偏安排它以「惡」的名義去造就「齊魯明珠」——微山湖。她亦只能聽天由命,憤怒地撕下了羞怯的面紗,霎時化作萬鈞雷霆,在一片渾濁與迷茫中開始咆哮、奔騰,不顧華北兒女的聲聲責罵,執意誕下了九個子女,它們分別是:安山湖【即東平湖】、馬踏湖、南旺湖、蜀山湖、馬場湖【合稱北五湖】;微山湖、昭陽湖、獨山湖、南陽湖【合稱南四湖】,其中南四湖周長306公里,總面積為1266平方公里,南北全長120公里,寬4.5公里至24.5公里。最大庫容量47.31億立方米,可控蓄水量為17.3億立方米。由於南四湖姊妹相連,微山湖為長,因而此四湖多以「微山湖」名之。鳳凰山、桃花山均依湖而立,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森林山泉融為一體。獨特的地理風貌,使微山湖形成了「景以水潤、境以山幽」的特色之美,而埋葬著宋國始祖殷微子的微子山卻被困在了湖中,人們就把它叫做「微山島」。直到1953年國家為解決湖區糾紛,依湖成立了微山縣。

微山縣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地靈人傑、物華天寶,文化底蘊相當豐厚,南陽古鎮風韻猶存,我國諸多漢文化歷史遺迹在這裡得以完好保留。最早的要算傳說中在此生活過的伏羲與女媧兄妹,他們為了繁衍人類,結婚生子,並教人們學會以漁獵為生,後人為紀念他們,在此修了伏羲廟。而微山島上的殷周微子墓、漢初張良墓、春秋目夷墓和馬坡梁祝墓、魯橋仲子廟等,大量的古墓廟宇、古碑刻石、漢畫像石等人文古迹,都具有較高的考古與觀賞價值。

微山湖作為江北第一大淡水湖,則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有著豐富的歷史故事和深厚的文化積澱,也有無數先烈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英勇奮鬥、流血犧牲。在微山湖南邊的徐州市歷史上古稱彭城,有著6000年燦爛文化,夏禹治水時,徐州即為九州之一;微山湖北邊的曲阜是殷商故都,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軒轅黃帝誕生於曲阜壽丘,在4000年前,這裡還是炎帝神農氏營都聚居的「大庭氏之墟」。而微山湖的所在地濟寧則在7000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及神農、少昊、皋陶、舜及商的始祖契等,都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他們的足跡。據歷史記載,明代抗倭名將、民族英雄戚繼光,夏朝中興之主少康,清代著名廉吏仲永檀出生在魯橋;漢末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王叔和,東漢名將、荊州牧劉表,魏晉玄學奠基人王弼,東晉思想家張湛,東漢末年著名唯物主義哲學家仲長統等均出生在兩城。這些歷史名人,乃是永遠鑲嵌在中華文明史上一顆顆耀眼的明珠,光耀著齊魯。

微山湖還是著名的抗日根據地,抗日戰爭時期的「微湖大隊」、「運河支隊」、「鐵道游擊隊」等革命武裝,曾把此地作為浴血殺敵的好戰場;曾以微山湖的千頃蘆葦盪作為天然屏障,出神入化地演繹了「蘆盪飛舟、巧設魚鉤陣」等戰略戰術;曾通過微山湖這一「水上交通要道」活躍於津浦鐵路線上,炸橋樑、扒火車,創造了眾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壯舉,由劉知俠的長篇小說《鐵道游擊隊》改編的電影,更使微山湖家喻戶曉。為了紀念這些抗日英雄,微山島上於1995年挺起了一座鐵道游擊隊紀念碑。這紀念碑造型獨特,活靈活現,碑體由帆船和人物組成,其中有三尊銅鑄的鐵道游擊隊隊員,他們有的持槍而立,有的懷抱琵琶,氣宇軒昂地站在船頭,猶如當年鐵道游擊隊員們凱旋。如今,這片紅色的熱土,已被命名為濟寧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東省國防教育基地稱號,微山湖也被列入了全國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和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今天的人們尤其不能忘「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古訓。據《路史》記載,微山縣境內曾有座歷史名城——古留城。此城在春秋時即為宋國的重要城邑,是魯西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唐代以前一直商賈雲集、空前繁茂。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後,把留城分封給了著名謀士張良。傳說當時城裡有個殺豬的屠戶,每天習慣在門口那尊石獅子的身上磨刀,每逢年節也在石獅子前燒香禮拜。有一日,當屠戶再次揮刀欲磨時,卻看到石獅子淚流滿面,屠戶有點膽怯地自言自語:「難道是哪位神仙在此顯靈?請問神仙老爺你為何哭得這樣傷心?我平日供你香火,不曾虧待於你,莫非是在你身上磨刀傷到了你嗎?」哭訴良久,那石獅子終於開口說話,只聽它長嘆一聲道:「唉!我哭不是為己,是哭留城氣數已盡,將在今夜子時被大水淹沒,看你平日為人和善,思來想去,我得冒險告訴你留城有難,助你趕快逃命。」屠戶聽後大驚,便急著要去告訴城裡成千上萬的居民,石獅子卻阻撓說:「天機不可泄露,否則會有殺身之禍。」可屠戶不忍看著萬千鄉鄰就這麼喪生,便挨家挨戶去說服鄉親搬離此地避難,但沒人信他,都說他這是在說瘋話,屠戶無奈,只得自顧自含淚領家人逃難。屠戶剛到門口時,石獅子忽然變成了一艘大船,急招屠戶上去,屠戶剛上船,大水便鋪天蓋地地衝進留城,剎那間,留城內哭叫聲一片。石船帶著屠戶一家向南駛去,經過一夜漂泊,天亮時屠戶發現自己躺在一座小島上,而那隻石獅子卻因為泄露了天機,被永遠壓在了島的下面,那島便是今天的微山島。這些傳說中的故事撲朔迷離,令人遐想,至今在周邊地區還有古留城60年一現的傳說。不過,據江蘇銅山縣的一位老人講述,在他們的族譜中,就曾經註明先人是從留城遷移而來。

微山縣處處有傳說,地地有故事,僅馬坡鎮一地就曾演繹了很多傳奇故事,什麼趙匡胤下河東,路經馬坡屯兵歇馬,而被稱為馬卧坡;宋代名將呼延丕顯下代曾居住此地,而在秦坑附近留下了呼家宅子的遺址;還有說馬坡鎮丁集村北的地形複雜,田塊沒有標準的南北方向,是因為穆桂英曾在此擺過迷魂陣……然而,時過境遷,這些亦真亦假的傳奇都已隨著歲月的流逝淡出了人們的記憶,唯有深刻揭露封建婚姻悲劇的梁祝愛情故事,通過民間諸多傳說及藝術家們的加工演繹,在我國流傳甚廣,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小提琴協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