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黃淮卷 第06篇 北疆水神

劉兆林

神都是人封的。那些曾為許多人作出突出貢獻的人,由於許多人的口口傳頌,被立下口碑,久了,便被傳神了。

活著就被譽為「邊疆水神」的李國安總好唱這段歌:「茫茫荒原,終生尋找,一息尚存就別說找不到……」他說的終生尋找,就是指找水。

1946年出生的李國安,1963年從家鄉四川當兵入伍,這個17歲原本極為普通並不神的小夥子,先是在內蒙古軍區某部當騎兵,後因世界形勢變化和準備打仗的需要,他又被調到看去很不威風的剛剛組建的北京軍區野戰給水工程團,也住在內蒙古邊疆地區。1990年1月,給水團團長的擔子忽然落在了這個40多歲身材並不高大,也不健壯,當過醫生,當過農場場長,當過後勤處長的李國安肩上。他是任給水工程團團長後,刻苦學習專業理論,鑽研水文地質知識,才成為水文、地質、物探、鑽探等專業行家的。

給水工程團的本職工作任務,是為戰區勘測水源網點,以備部隊平時應用和戰時急需。這就決定了他們必須常年工作和生活在條件艱苦的北部邊疆地區。在李國安任給水工程團團長的多年間,為解決困擾邊防部隊和邊疆人民的吃水問題,轉戰漫漫草原和茫茫大漠戈壁,經常帶著沉重的設備跋涉。據粗略的統計,李國安他們這樣跋涉了相當於紅軍長征走過的近二萬五千里路程,並在各種複雜的地理和地質條件下,打出各種功能的水井580餘眼。這些甜水井,在北疆軍民眼裡和心中,穿成長長一串暖心耀眼的珍珠。

珍珠是美麗耀眼的,可許多人不知道,帶領部隊打磨出一粒粒珍珠的李國安,患有腰椎管腫瘤,下腰部3塊椎骨各被切除了三分之一,留下了一條無法癒合的骨槽。他是圍著一條15厘米寬的鋼圍腰,終日拖著病體,對北部邊疆地區8000多裡邊防線進行全面詳細的水文地質普查的。他和戰友們獲取了2萬多個水源地質數據,並與工程技術人員一起完成了22萬字的專題報告,還勘查出了109眼備用井位,新完成普查面積8.4萬多平方公里,重複驗證完成普查面積24萬平方公里,調查水源點4000多個,採集各種實驗樣品7000多個,建起全軍第一個水文地質實驗室,填補了內蒙古北部邊疆無水文地質資料的空白。

李國安被中央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被中央軍委授予「模範團長」榮譽稱號,被內蒙古自治區政府評為有突出貢獻科技人員。尤其難得的是,他還被內蒙古邊疆地區廣大軍民譽為「北疆水神」。人民的口碑是最為不朽的。被人民群眾口封為水神,是了不起的神聖。這正是他自己「上不愧黨,下不愧民」精神境界的寫照。如今,他早已不是給水團團長,而是有少將軍銜的原內蒙古軍區副司令員了,但他還說要終生為內蒙邊疆地區的軍民謀水利,即謀水方面的利益。

所以我願意用最純潔的水潤潤嗓子,為找水而被人民封為神的李國安唱支頌歌。

李國安是那種「我是革命一塊磚,東西南北任黨搬」型的幹部,他沒有自己的特殊愛好,組織讓他幹什麼,他就一定想法干好什麼。1973年,舉世矚目的珍寶島之戰,使全中國長時間沉浸在準備打仗的緊張氣氛中。在毛主席發出的準備打仗的號召下,北方各大軍區迅速組建起為準備打仗測水的野戰給水工程團。已被現代戰爭顯得越來越不重要的騎兵便理所當然被縮減,騎兵李國安被選調到剛組建不久但非常重要的北京軍區給水工程團。年輕的戰士,哪個不因被重視而高興呢?而且他聽到的是上級領導傳達的周總理十分重視戰區給水的指示:「一定要把內蒙古北部高原地下水搞清楚。」哪裡不重視水呀?何況敬愛的周總理直接重視的是未來戰區的水!

在這樣一個新組建的使命為給水的團隊,不管什麼人的什麼工作,都與水有關,都是為水而戰。從此,李國安一顆火熱的心,和並不只屬於他自己的命運,就與水密不可分了。住在大漠、戈壁,他覺得是住在水中。無論是在戈壁的風沙中,還是在草原的風雨里行軍,他都感到是在水裡游泳。尤其通過親身考察,他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群眾對水的渴求。更讓他感到神聖的是,1990年,北京軍區給水工程團團長這副沉甸甸的擔子落在他李國安肩上了,從此,他每天睡覺更像是躺在水裡,一聽到哪裡有需要解決水的問題,他更不可能睡好覺了。

位於阿拉善大漠裡邊的某邊防團,吃水要到100公里外去拉。不懂軍事的人也許會不解,部隊又不像種地或放牧的老百姓,駐地沒水換個地方不就得了嗎?殊不知,部隊駐防在哪,是按戰略需要選址的,戰略要地不駐紮部隊不行,何況邊防線更是哪一段都少不得部隊呢!駐上了部隊,沒有水只有想法弄出水來。

當年,這個邊防團有個哨所,自己在駐地用鎬和鍬挖成了一口井,可那井一天只能滲出半桶水,而且還是又苦又澀的。苦慣了的哨所戰士們說:「人民群眾要是知道我們喝的是苦水,一定會難過,得保住這個秘密。」為了保密,他們竟然給這口滲出苦水的井,起名「甜水井」。哨所那地方也因此在作戰地圖上有了名:「甜水井」!甜水井的假名並沒將戰士們吃苦水的秘密保多久,後來還是被日理萬機又心細如絲的周恩來總理知道了。周總理很是動情,指示有關領導一定要儘快解決這個部隊吃苦水問題。但那時屬於文化大革命期間,政治的和經濟的以及技術的條件都很有限,所以周總理的指示也不一定能落實。20多年了,井打了一眼又一眼,那個團官兵吃苦水的問題卻仍沒有徹底解決。

李國安當給水團團長不久,就極力向團黨委建議,團黨委很快作出決定,一定要為這個團打出幾口深的甜水井來。李國安團長迅速派出技術過硬的鑽井四連,開進了阿拉善大沙漠。

忽然有一天,連續作戰的四連使用的為鑽機供電的發電機壞了,許多部件需要更換。求援電話打到2000多公里外的團部。可所需的那些零部件,給水團倉庫和駐地商店都沒有。正深夜未眠的李國安得知這一情況,立即把正熟睡的機關幹部和工程技術人員召集起來,進行了簡短動員後,當夜便派出3個採購組,乘火車,乘飛機到天津、無錫、上海等地購買零件。鑽機在最短的時限內又轉了起來。不久,深深的甜水井終於打成功了。李國安高興得夜裡做的都是甜水井的夢。

俗話說,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我要說,不是水專家就不會真正知道水有多貴。當今世界,各國都在發出關於水的警告:珍惜生命之源,節約用水!有識之士都開始擔心全球變暖,臭氧層遭到破壞以及其他環境受到污染時,也開始擔心水了。中國古代曾有諷刺杞國無事憂天傾的成語,現在,許多外國科學家預言說,如果不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不珍惜節約每一滴水,將來地球上最後的一滴水,將是人類的眼淚。還有人預測,21世紀人類將面臨水資源的危機,水,可能將是下次戰爭的導火索。當了給水工程團團長的李國安不僅不會認為這是杞人憂天,而且深深憂慮: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缺乏的國家,雖然河川水流量居世界第6位,但是淡水的人均佔有量居世界的第88位,而且水資源分布又極不平衡,水危機已在不少地區呈現出明顯跡象。嚴峻的現實,經常使團長李國安陷入沉思:沒有向未知領域的不斷求索,不在艱苦複雜條件下鍛煉和提高部隊的業務能力和知識水平,與世界先進國家的差距會越拉越大。他經常在辦公桌旁坐到深夜,不停地思索,不停地書寫,一篇《對野戰給水部隊當前任務和未來走向的一些構想》的論文誕生了。李國安為了找准工作的突破口,為團隊的建設目標正確定位,他又反覆研究分析了團隊的發展和現狀、海灣戰爭等為參照依據,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共同反覆論證,一幅給水工程團發展藍圖誕生了。

全團奮鬥目標:當兵種之尖,創技術全優。

經過一段時間努力,力爭儘快取得明顯成效:工程質量創建團以來最可靠紀錄;給水裝備達到最為先進;官兵的奉獻精神達到了最為過硬,每年產值遞增30%。

實施規劃:分三步走,使部隊野戰給水能力達到在720小時以內,完成以北京為中心1050公里為半徑的北京戰區全部地域的鬆散地層快速成井任務。

接著,李國安又把部隊所有的工作分成6項目標,對全團11個專業、14個工種、47個崗位責任制和規章制度,及各項工作都進入流程管理軌道,形成千斤重擔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水標,全團上下自覺為戰區富水作貢獻的局面。

為了成為專家內行,掌握工作的主動權,李國安虛心向工程技術人員拜師求教,刻苦鑽研專業理論,注重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並勤於總結經驗,後來李國安真的成了水文地質專家,再複雜的地層,再難打的井,李國安都能琢磨出辦法來。軍內外同行讚譽他說,只要李國安在,困難就會迎刃而解。李國安成了北疆軍民心目中的水專家。

呼和浩特市水泥廠是一個年產25萬噸水泥的大企業,1992年初,決定擴大規模,實現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