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黃淮卷 第03篇 引來天際水,截斷世間塵——河套地區治水記

葉舟

古諺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說。

所謂「套」,指的是黃河上游的「河套」段,是一個地理概念,包括寧夏、內蒙古的引黃灌區,總稱為「河套灌區」。寧夏灌區稱為「西套」或「前套」,內蒙古灌區稱為「後套」。河套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

黃河發源於青海省瑪曲【約古宗列渠】,從巴顏喀拉山脈雅拉達澤山麓和卡日曲,流出各恣雅山麓,在鄂陵附近匯合,然後從青海省流向四川省,再由四川省進入甘肅省,經甘肅省中、東部流入黃土高原。從此,河水帶著豐富的泥沙,如同金色的洪流,一路昂首向東,浩浩蕩蕩,斬山劈谷,穿越荒原、大漠,流經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等九省【區】,最後由山東省利津市匯入大海【渤海】。黃河在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河口鎮以上屬於上游,流長3472公里。

從廣義上說,黃河在其上游區段的甘肅、寧夏、內蒙古和陝西、山西五省【區】境內形成一個馬鞍形的大彎曲,其中從寧夏中衛市沙坡頭起,至內蒙古清水河喇嘛灣止,被稱為「河套」。因形似游牧民族馴馬中使用的套馬索,故名。河套灌區的總面積大約3.4萬平方公里。由寧夏平原、後套平原【又稱「五原—陝壩平原」】、前套平原【又稱「土默特平原」】組成。

河套地區在歷史上曾稱「河南地」,是一大片廣闊無垠肥沃的黃河沖積平原,所以在地理上又稱作「河套平原」。早在秦漢時代,中原王朝就把大批內地民眾遷徙到這裡進行屯墾戍邊,河套平原在那時就得到大規模開發,農牧業生產與發展水平居全國領先地位,時人曾讚譽「河南地」為「新秦中」。當時陝西渭河灌區的八百里秦川為天下首富的地區,有「得關中【秦中】者得天下」之說,而河套灌區的成功開發,有再造一個關中天府的意思,故被譽為「新秦中」。

從狹義上說,所謂河套,是指黃河從寧夏牛首山與賀蘭山之間的青銅峽出口「入套」算起【亦有從銀川橫城堡入套說】,北流經賀蘭山東麓、陰山以南至蘆芽山以西,再東折至內蒙古托克托縣,又南折至陝西省府谷縣黃甫川「出套」為止【亦有山西省偏關出套說】,河水走向所形成的一個「幾」字形的大彎曲地區稱為「河套」,總稱為「河套平原」。也有更狹義的說法,即河套僅指內蒙古境內的黃灌區。1999年9月版《辭海》給河套的解釋是:

「指內蒙古自治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賀蘭山以東、狼山和大青山以南的黃河沿岸地區。因黃河由此流成一個大彎曲,故名。以烏拉山為界,東為前套,西為後套。又稱黃河以南、長城以北的地區為前套,和黃河北岸的後套相對稱。主要是黃河沖積平原。自古灌溉農業發達,溝渠縱橫,素稱『塞上江南』,為中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

黃河流經的寧夏段,地當黃河的上游。自蘭州以下,黃河沿黃土高原西部邊緣流動,兩側是萬壑涌動的山巒。從航拍的照片看,無數個起伏的峰巔拱衛著一道蜿蜒的白練,黃河不時地穿過一道道的峽谷地帶,是一幅氣勢宏大的獨特的自然景觀圖。進入寧夏境內,有兩道峽谷,一是黑山峽,一是青銅峽。從黃河流域的地質透視看,黃河出青銅峽後為什麼要轉折北上,是因為鄂爾多斯台地的阻擋;而由北向南的轉折流向,正是沿著鄂爾多斯台地邊緣的輪廓而行。黃河的這種走向,形成了寧夏平原與河套平原的南北地理框架。因此說,黃河孕育了黃河文化與黃河農業文明。

「河套」這一地理概念的形成,最初出現於明朝。

據清乾隆七年【1742年】編修的《河套志·李紱序》說:「其地三面距河,明稱為河套。」而明朝又於何時形成這個地理概念並叫出這一大區的地名呢?經查考《明實錄》,「河套」作為一個特定的地理概念名稱,首次出現於明景泰元年【1450年】五月壬戌。當時朝廷在給寧夏總兵張泰所頒敕文中寫道:「有延綏來者言,今春韃賊過河犯寧夏,因凍解有數千人不能還,尚在黃河套里時來搶掠。」天順八年【1464年】十二月丁亥,又有「鎮守寧夏太監王清曾搜河套……遍歷河套搜尋所在,并力擒捕,搗其巢穴,絕其種類」的記載。成化二年【1466年】閏三月乙酉又記:「兵部言虜賊毛里孩尚在河套窺伺。」成化七年【1471年】十二月乙未,兵部奏:「虜寇由花馬池、定邊入寇寧夏……緣此寇潛往河套日久困甚,臣等料其必入寇。」成化八年【1472年】二月乙酉,兵部尚書白圭曾上書言:「必須於明年二月大舉搜剿河套,庶收一勞永逸之功。」從《明實錄》的記載中分析,「河套」名稱大約出現在正統初年【1436—1438年】,到景泰至天順年間【1450—1464年】才普遍使用。這從《明孝宗實錄》記錄都察院左都御史馬文升於弘治元年【1488年】五月甲子給朝廷的奏章中可以看出。他在奏章中先追述了河套的歷史,當述至明朝時,他寫道:「【對於河套地區】,我朝立行都司,太宗文皇帝命官鎮守。正統初,虜酋朵兒只伯為患,賴靖遠伯王驥、定西侯蔣貴克平之。天順間,孛來、毛里孩為患,誘敗寧夏副總兵仇廉,喪師數萬,自是虜人河套寇抄不已。」十四年以後,南京刑部員外郎李祚於弘治十四年【1501年】十二月乙丑,在給朝廷關於經營河套的上書中,也是首先回顧了周與漢唐以來,中原王朝經營河套成敗得失的歷史。在講到明朝時,他說:「我朝正統己巳之變,虜從大同人……宋西北二害,我朝實兼之……天黃河為華夷大限,今棄之夷狄,失中國險……使虜據之以為巢穴……」前後兩位大臣對河套的論述,一致認為河套形勢的變化起於「正統初」「正統己巳」【即正統末年和景泰初年之交】。可見河套問題引起明廷的關注,當在正統朝。其河套名稱的出現,亦應在此時。從此以後,明史相關書籍和資料中才大量出現河套,不絕於史書。

秦皇漢武移民實邊——

以農業文明為特色的古代東方文化,最突出地表現為對水資源、水利的特殊倚重。從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看,周代的水利灌溉已有一定的規模,真正大規模地進行農田水利灌溉已進入春秋戰國時期。開河套農業灌溉之先河的渠道,是河套平原農業文明的象徵。黃河流經河套地區,水量充沛,富含有機質。這裡山舒水緩,沃野千里,是著名的河套灌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引黃河水灌溉已有2000多年歷史。經歷代開拓經營,早已成為黃河上游的一個富庶地區,被譽為「塞北江南」。

河套引黃河水灌溉,與移民戍邊密切相關。

移民戍邊始於秦代,盛於漢代。引黃河水灌溉究竟始於何時,有兩種說法,一說始於秦始皇時,一說始於漢武帝時。據《史記》、《漢書》等史書記載,河套平原在春秋戰國時期【前770—前221年】還是「羌戎所居」的游牧地區,與秦國為鄰,彼此間經常發生爭城奪地之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北方的匈奴威脅到新生秦朝的安全,「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秦始皇使將軍蒙恬發兵30萬,北擊胡,略取河南地」【河南地,即今寧夏北部、內蒙古河套以南及陝北地區】。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又「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三十四縣【漢書作四十四縣】城河上為塞」。其中就有寧夏河東的富平縣和神泉、渾懷兩個亭障。「徙謫,實之初縣」,就是把內地罪人遷到這些初設之縣居住。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又「遷北河榆中三萬家」【榆中,即今內蒙古河套和鄂爾多斯東部高原】。當時秦在這一地區既有大軍駐守,又有從內地遷徙來的罪犯和民眾居住,糧食給養耗費巨大,當地又「地固澤【鹼】鹵,不生五穀」。沒有糧食可供食用,要長途轉輸,從內地運送,途中耗費特大,所謂「率三十鍾而致一石」,一鍾為6.4石,即起運近192石糧食,經沿途消耗損失,到目的地只有一石了。雖有誇大,但沿途消耗損失巨大卻是實情。要及時而有效地解決給養問題,只有就地墾種,生產糧食。說河套引黃灌溉始於秦始皇時者認為:「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前,早已創建了無壩引水灌溉的都江堰和有壩引水灌溉的鄭國渠。秦始皇完成統一大業以後,全力經營朔方,移民充實邊區,變牧地為耕地,達到自給自足,而利用累積的水利技術經驗,引黃河水流,開渠灌溉,發展農業是必然之舉。但當時的引黃灌溉不是大規模的,史籍上對一般較小工程是不會記載的,即使有私家記載,經過秦末的戰亂也會散失。」此說有一定道理,但因缺乏可靠的文獻記載或考古依據,只能作為「相傳」。史書有記載的是河套引黃灌溉始於漢武帝時。《史記》記載,公元前209年夏天秦始皇死後,「諸侯叛秦,中國擾亂,諸秦所徙適邊者皆復去,於是匈奴得寬,復稍渡河南,與中國界於故塞」。秦亡漢興,漢初國力較弱,採取和親之策,與匈奴友善,而匈奴仍不斷入寇漢邊境,擄掠人畜財物。使北部邊郡「不得田畜」。到漢武帝時,經七八十年的休養生息,國力強盛,遂於元朔二年【前127年】使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