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二十年後的中國和世界 二十、兩面派還是誤解

中國積極主動的投資援助計畫,在歐洲並未實現它真正的價值。相反,確受到西方媒體的肆意惡評。

歐洲人希望從中國的投資計畫和主權財富基金中受益;

歐洲戰略希望從超級大國手中爭取到財政支持,預計中國是在這方面受到了鼓舞。

對於上面提到的例子,我們需要解決的是已存在於中國和一些西方媒體及其公眾輿論間的一些誤解。

中國呈現給公眾輿論的形象,始終被一些媒體所誤導,像「收買歐洲的靈魂」、「中國就援助希臘一事討價還價」、「罪大惡極,非『元』莫屬」、「中國,危險!」這些攻擊性言論深創了中國人民的心靈。

對於我們,深刻考慮一下在歐洲的結構性改革是否必須可能會是更加明智的。

當我們的社會深陷於有關「發展模式」的信任危機時,卻發現中國已雄踞於超級大國的地位。混淆這兩種情況的風險可能導致各類文明的衝突:媒體、外交、經濟和洲際文明。我們應該鼓勵一些更值得稱道的原則和正直的態度,而不是營造仇華的苦澀氛圍。

換句話說,崛起中的中國充當了替罪羊或成為西方國家轉移視線的犧牲品。這就是所謂的新聞自由的結果,正如一些社論家或西方媒體董事宣稱的那樣——「公平遊戲」。

儘管中國人都很愛國,但他們比我們更加玩世不恭……他們欣賞幽默,這也讓他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和2008年奧運會有關的西方報刊頭版或是一些近期的報道,並不親近中國人。當然,數天或數周后,這些可能已被人遺忘……但是更加小心謹慎的中國人,他們說自己並不能理解。中國公眾輿論的反映通過每日批量上交給你們的表格得以呈現,而這些信息是幾年來我們在中國的所見所聞:

為什麼我們對其批評之聲一直如此強烈?

應該去中國走走,然後做到實話實說!

我們不允許有關他們的惡意言論在我們的媒體上泛濫!

我們絕不妖魔化其他國家!

這些經濟問題和騷亂是難免的……

他們有條件惡劣的監獄、露宿街頭的無家可歸者、貧苦無依的可憐人……

在那裡人權不足,但西方國家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難以理解為什麼媒體有如此言論?

在一些領域我們發展得很晚,但我們已在全力追趕!

其他國家也存在各自的難題。

沒有任何事情是完美的,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其他國家……

中國人不能接受「中國威脅」論

超出了這些問題的本身,它是一個形式問題和對有關重大問題的一種簡單化模式。我們注意到:當法國反對干預伊拉克時,美國媒體的頭版也對其進行了同樣的詆毀和惡意評論。總體來說,就是必須抵製法國!

就中國援助歐洲這方面——其領導人是讚賞有加的——這就是「中國感知」的一些例子。它不再接受西方輿論心懷不軌的猜忌和對中國雙重目的的懷疑:

中國在歐洲投資,可能是為了維護他們的財務狀況,因為舊大陸(歐洲)是中國出口的最大市場,也是其重要的合作夥伴;

中國靠近歐盟,可能是因為其希望確保歐洲對人民幣的善意,從而繼續低估其貨幣,以保證大量出口;

幫助歐洲國家,對於中國是一個很難得機會,通過購買以歐元而非美元計價的資產,來實現中國投資的多樣化。

實質內容和辯論本身是令中國人很感興趣的,但形式和指責卻相當讓人頭疼。如果希望他們對待批評就像對待讚譽一樣開放大度——形式是最折磨人的,也是最需要改革的地方!因為這種形式下他們有種不被尊重的感覺。

換言之,隨著合作夥伴數量的不斷增加,中國的加入,一方面是極為受歡迎的,因為她能協助其他國家共謀經濟的增長,但另一方面她又總被西方輿論冠以「中國威脅」的惡名。為什麼某些人要混淆視聽呢?是確實無知嗎?這是一場很有意味的、開放式的辯論……

但中國公眾輿論是極為震驚的,正如他們的媒體定義這種戰略為歐洲的「雙重遊戲」:在他們的領導人看來,歐洲人似乎期望中國出面幫助歐元區走出金融危機,但同時又憂慮其在歐洲的參與度不斷提高,從而影響到歐洲其他國家。這僅是許多可供焦慮的原因之一,而事實上這種誤解的內在原因是更為複雜的。

整個中國都在推崇穩定而富有競爭力、和諧且雙贏的外交關係。對於他們,重要關係的建立主要基於真誠、時間,而絕非一時衝動……例如,中國人不喜歡干涉其他國家的相關事務,同樣也不喜歡他們的合作夥伴改變立場、觀點,即使他們面對重大課題或自己國家事務存在分歧時。

中國人和高盧人是極為相像的。難道他們就不會效仿法國歷史進行革命嗎?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喜歡大餐、節日、快樂和和諧。他們也是隨機應變、運籌帷幄的,喜歡享受生活,而且能夠很好地適應多種環境。但在某些情況或衝突下,若他們認為自己是正確的,也會特別容易生氣、發怒。這就說明了他們具備超級快速的反映能力,尤其當事情發展不盡如人意時!

中國期盼在較長的時間內擁有穩定而又真誠的合作夥伴,以便建立積極的關係。

在中國,我們親眼目睹了許多有關發展的爭論,同時媒體也變得越來越苛刻,對於許多國內、國際問題,指責聲不絕於耳。但中國人這樣做是由他們的文化、愛國之情決定的。他們絕不能忍受任何其他國家對其國內事務的干預,對於言行一致之舉,他們是更為欣賞和推崇的。

儘管偉大的戰略家、設計者和投機的政客能夠使形勢發生積極變化,但中國人出於他的傳統文化考慮,不喜歡「丟面子」,也不喜歡由「雙重形象」作為其國家的代言:當事情按其心意發展時,那他就是天使,而當事情委其心意時,則化身為可怕的魔鬼……同樣,他們也不喜歡多變的性情,那樣不利於和諧。

最後,因為中國人的集體精神,他們沒法理解同一國家的機構和媒體竟然表達出截然不同的觀點,這令他們很困惑、很矛盾。在他們看來,國家主席、城市市長和企業管理者應該共同捍衛同樣的立場和價值觀。他們觀點的根本區別說明了從社會最高層向社會最低端人群靠近。

歐洲國家已經習慣了辯論,而這有時會阻止他們快速採取行動,走向共同戰略。我們對「文化影響」的評估是遠不夠的,這些所謂的「文化影響」是我們在中國期間,就中西形象對比所了解到的……所設想的!

當這種言論瀰漫時,整個中國公眾輿論一片嘩然,因為這是其文化、價值觀和自身情感所不能接受的。和整個社會各個階層展開交流或通過網路、微博與中國的年輕人多接觸就已經足夠了解。

此外,這涉及到中國社會各個階層對世界還有對中國發展的批評意見,其中包括官員、企業管理者、僱員、工人、學生、出租司機……

中國人更好地了解了世界和本身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所面臨的重大挑戰,而這些遠遠超出了我們能夠想像的。他們很好地了解了文化、歷史、哲學、西方的價值觀和外國新聞評論!……那就是他們對於中國的一些批評性言論會極為惱怒的原因。

然而中國領導人和他們的外交人士通過發言來平息公眾輿論,提倡開展一個更加務實的對話,以便更好地推動與世界其他地區的和諧。

中國人常說:「不管怎樣,我們國家還有好多方面需要改善、提高的,而不是幫助其他國家的同時還要遭受指責……」當然,這僅僅是一個例子,它並不能阻止中國更加開放,更多投資,更好地推行開放戰略。

中國的反映不動聲色地表明了中國人民首先對他們的國家感到無比的自豪,若她能在世界各地保持投資,如美國、非洲、歐洲、法國、德國等。此外,她渴望被傾聽、被重視,渴望已取得的進步和她的現狀能被理解被肯定……也期待成為被禮遇的對象!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中國已贏得了他們為自己設定的第一批挑戰。他們認同一個獨立自由的國家,同時也期望被尊重。

中國迄今還未能實現所有的目標,但如果他們已經適應了不同的經濟和文化制度,就不會再接受其他國家的教訓和羞辱了。

中國人已經深刻剖析了他們的歷史過程,包括與世界發生的所有聯繫——過去的(或許很痛苦)、現在的和未來的。西方公眾輿論必須考慮這種新的形勢以及正在中國生成的新的心理狀態。

中國人經常說他們還需要進一步現代化,還需要更有利的改革,說他們的發展目標尚未完全實現。所有這些都亟需大刀闊斧的改革……

他們知道自己需要追趕和彌補的還有很多,還需要用幾十年的時間來搞建設,而這些是許多西方國家用幾個世紀才完成的。但如果我們期盼與中國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並保持緊密合作,則需要我們重視中國民族文化的特有元素,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