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間賜來死亡 第二章 沙城

「蘆高公司的前身是白藤製作所,創建於一九四八年,是大伯父隆太的父親創立的小公司。」透子說道。

「這個我在一些雜誌上看到過。那時好像是專門做車床和機械加工的小工廠。」

「工廠都在鄉下,我父親也常常去。創業初期,大伯父隆太還是個高中生,他的弟弟興二叔叔是中學生。起人叔叔不過才是個小學生呢。」

其後的十年里,白藤製作所經歷過多少沉浮,但是所受衝擊不大,也終於熬了過來。

在那時,隆太、興二兄弟倆以及表兄千野宏先後大學畢業,到了不同的公司就職,大家都是學理科的,只有興二去了銀行工作。最小的起人在大學畢業後沒有馬上工作,而是留在了工學系的電機理論研究室當了助教,但後來因和教授關係不好,一年後辭了職,進到父親開的公司里進行獨立研究工作。

一九六五年,起人二十五歲,那時有人發現他對研究工作異常熱心,並卓有成效,因而與別人合不來,性格也越來越孤僻、高傲。

起人致力於電子計算機的開發,日日夜夜把自己關在研究室里埋頭工作。

第二年,世界上第一部辦公用計算機誕生;一九六七年用半導體製成的桌面電子計算機也面世了。

為了大量生產這類新產品,他們便開始著手建設新公司。

父親和三個兒子商量,決定在一九六八年解散「白藤製作所」,成立了新的「蘆高股份有限公司」。

由當時三十五歲的隆太擔任公司經理,三十二歲的興二任副經理。由於年邁的父親身體欠佳,他便和對經營不感興趣的起人一起擔任了公司常務董事。

「聽說『蘆高』兩個字分別取於隆太、興二和起人的第一個發音字母拼讀而成的。」透子對阿曉說道。

「原來這樣。那麼你父親什麼時候進公司的?」阿曉一邊開車一邊問。

「我記得是一九七一年吧。那時我剛四歲。在那之前,父親在另一家電機製造廠當技工;而蘆高的新產品逐漸暢銷,公司規模越來越大,隆太伯父認為公司董事會最好由家族的人擔任,所以把我父親拉了進來。」

「從那時起不是被稱為白藤起人的活躍時朔嗎?是六十年代末吧?人們都把他稱為天才發明家呢!」

「是呀!總之,他幾乎每年都有新發明間世,最高蜂是『超小型電子計算機』的發明。」

一九七四年,白藤起人發明了世界上第一部個人電腦;第二年以「超小型電子計算機」(Super-mini)的名稱發售。

憑著這個爆炸性的熱門商品,蘆高公司的名字也天下皆知了。

在那之前,一般的電子計算機都是辦公室用的大型機器。五十年代的電子計算機就跟現在的大型電腦一樣大小。

後來使用了半導體後,電子計算機和電話機大小差不多。工商界的人士歷來認為,計算機是辦公室使用的商用機,並非可以隨意帶在身上。

認為可以把計算機製造得更小、更輕便,可以供個人使用和攜帶,並且實現了這一理想的,就是白藤起人。

他與美國當初使用IC(集戚電路)作為字宙開發和軍事用途的LSI機構通力合作,成功地製造了劃時代的小型電子計算機。

嚴格地講,「超小型電子計算機」不是發明,只是借著日異發展的技術進步而使價格低廉化。

開始時其他的電機製造廠做出的電子計算機在一九六五年時一部為五十萬日元,以後每年都有很便宜的新產品問世,到了一九七三年春,已經降到五萬日元一部了。

可是超小型電子計算機問世時,竟以一萬兩干日元的價格銷售,一下子震驚了工商界。

這不僅在日本國內,甚至外國企業也對蘆高公司的此舉迷惑不解。

隆太和興二沒有放過這個機會,正式著手對歐美出口;在國內則利用包括電視在內的各種新聞傳媒大肆宣傳。

走運時事事順利。到了一九七六年三月,公司的營業額已比前一年增加了一百六十倍。其後業績年年飛躍,「蘆高」公司也被東京證券交易所評為排名第一的一流企業。

「可令人遺憾的是,隨著新工廠和大廈的建成、從業人員的增加、公司的發展牡大,起人叔叔的處境卻每況愈下……」

「後來他不是還不斷有發明出現嗎?」

「是啊。不過,我上高中時聽父親說,自從小型計算機問世後,起人叔叔突然對計算機失去了興趣。也許是物極必反吧!公司里也培養出了不少有才幹的研究人員,許多後來的新產品也有他們的研究成果,但為了擴大影響,都借用起人叔叔的名義宣傳……」

「是啊,無論是藝術家還是學者,黃金的頂峰年代都不會永遠不敗的!」阿曉有些沮喪地說道。

「是啊!所以起人叔叔應當什麼也不幹,舒舒服服地生活就對了。可以做環球旅行,開開私人飛機,像大伯父隆太那樣……」

這時,透子不由得想起早上隆太從調布機場打來電話的事,不覺看了一下天空。

五月的天空,碧藍如洗。她儘力在搜索著,當然是看不到「蘆高」號的。

右側的東京灣上,正在反射著午後的陽光。他們的車駛過荒川的鐵橋,很快就接近迪斯尼樂園的所在地浦安了。

「電子計算機之後,起人先生又研究什麼了?」阿曉小心翼翼地又問了一句。

因為最近這十年來,由於起人的不得志,有關他的一切情況都極少有人公開介紹和報道了。

「我也不太清楚,據說他的目標是在新能源的革命上。」

透子看出阿曉有點不解便又說下去:「好像是把電源的體積減少到最小限度,而將使電力發揮到最大限度的理論。例如,一個家庭如果安裝上一節電池那麼大的電源體積,便可以使用二十年……我聽起人叔叔講,如果這個研究成功的話,就將是人類歷史上劃時代的能源革命,肯定會獲得諾貝爾獎。」

「體積變小,能力變大,和小型電子計算機的理論概念有共通之處嘛。」

說起來也是。不過據說這項研究耗資巨大,先要建個大工廠,裡面要安裝上各種壓縮化學物質材料,並且還要準備各種機械和合成裝置。近十年來,他就埋頭在這些淮備中,改了一次又一次……

「成功了嗎?」

「成功之前,他已經沒有資金了。」

白藤起人從一九七七年、一九七八年起著手這些新的研究。開始,隆太和興二等人都非常積極支持,拿出大筆資金作為研究經費。因為無論如何公司能有今天,這裡面也是有起人的重要作用。因此他們也希望這次能再像上次超小型電子計算機的暢銷商品的誕生。但這次卻沒有使隆太他們馬上得到成果。

三五年過去了,光是研究經費就花了大半資金。

成果沒有出來,起人的不良性格又顯露了出來。

曾經尊敬他、做他的忠實助手的年輕的研究人員們,也因起人一意孤行、從不聽取別人意見的獨斷專行,一個一個地先後離開了他。

到了最後,這個位於練馬區西大泉的龐大的研究機構,只剩下白藤起人一個人了。

兩年前,研究經費已累積超過了十億日元。當他再次向公司申請新的經費時,隆太召開了公司董事會。會議決定,要起人交出所持的公司股票作為抵押。實際上公司已不再相信起人的研究能夠完成了。如果起人再申請經費,公司不會無條件撥款,而是以貸款的形式予以資助。

起人不吸取教訓,急於購入新的設備,他腦子裡全是研究、研究,這是他陷人困境的開始。

但是,交出他所持的公司股票為條件爭來的兩億日元貸款,購入了新的機械設備,並沒有給他帶來好運,反而使他背上了一大筆債務。

這時,他已步入四十歲的後期,也許到了他研究能力的極限。

想到這裡,透子便心如刀絞。

「從三年前開始,起人叔叔開始酗酒,而且大量服用安眠藥。他一個人住在江古田,身邊沒有人照料,誰也不去注意他的健康。」

「他太太呢?」

「他在當學生的時候就和一個年齡比他大的女人結了婚,並很快有了一個兒子。不過,他的那個妻子己於十年前病逝,從此他再沒有結婚。」

「哦?」阿曉有些吃驚。

「但聽說他在私生活上極不檢點,與異性的關係很複雜,這是世人對他的評價。實際上他待人隨和、單純,不像那些刁鑽尖滑的人,因此算計他的人不少。」

透子的語氣中露出明顯的袒護意思。

「他的孩子怎麼樣了?」

「他的妻子去世後,由他的母親撫養長大,但現在孩子的爺爺奶奶也去世了。起人叔叔的兒子叫秋人,高中時赴美留學,一直住在國外,我也整整十年沒有見過他了。」

「可起人先生去世的事……」

「當然馬上和他聯繫了,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