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顧眉娘妙曲釣金龜,阮大鋮無聊排新劇 當街敲詐

當冒襄遭受乞丐的圍困和奚落,好不容易逃進舊院的那個時刻,從大街的東頭——利涉橋那邊,大搖大擺地走下來四個衣冠楚楚的儒生。頭裡的一個,三十齣頭,身材高瘦,長方臉,濃眉毛,長鼻子,渾身透著精明強幹的,是已故的著名東林黨首領顧憲成的侄孫顧杲。同他並排走著的是一個英俊魁梧,神情驕傲的年輕人,名叫侯方域。他雖然才二十五歲,是「復社四公子」當中最年少的一個,但才華橫溢,機敏狡黠,在夥伴們當中卻是個出主意的角色。走在他們後面的,一個叫梅朗中,也生得身材高大,表情卻開朗而活潑,平日著魔似的愛好著詩歌。另一個的年紀比其餘的人都要大,名叫張自烈。他有一部亂蓬蓬的鬍子和一張執拗冷峻的臉。

這四個人都是復社成員,冒襄的好友。今天晚上李十娘家的聚會,就是他們發起的。現在,他們一邊走,一邊談論著一件什麼事情。

「朝宗兄!」梅朗中從後面叫著侯方域的字,「你難道就當真不想想辦法?」

「哼,我能想什麼辦法!」侯方域冷冷地說,並不回頭,「豈不聞『天皇聖明,臣罪當……』」他沒有說下去。

「可這分明是冤枉的呀!」梅朗中顯得很著急,他跨上一步,同侯方域並排著走,「令尊大人忠貞為國,聲聞宇內,怎麼會跟左良玉交關欺上?」

「啊?」侯方域偏過臉來,「朗三兄說是冤枉嗎?這話小弟可不敢說哩!」他嘿嘿地冷笑起來。

「可是令尊大人身陷囹圄已經五載,朝宗兄總得設法營救才是,就像辟疆兄……」

梅朗中大約想舉出冒襄為父親奔走的事來規勸對方,可是馬上就被侯方域打斷了:

「辟疆?人家是個大孝子,我怎能比他!他為著父親不去打仗,可以不顧一切。這點小弟自覺慚愧,還做不來。何況——」他頓了頓,語調變得有點酸溜溜,「家父雖說也是二三十年的老官場,可要我從家裡拿出幾萬兩銀子替他奔走打點嘛,見笑得很,當真也拿不出!」

「這……萬一令尊大人在獄中遭逢不測,朝宗兄又豈能自安?」梅朗中有點氣急。他顯然弄不懂對於父親的性命安危,做兒子的怎能這樣行若無事,置之不理?

侯方域的父親,就是最初識拔左良玉的那個東林黨人侯恂,他本是明朝的兵部侍郎,五年前,被內閣首輔溫體仁排斥構陷,逮捕下獄,判成死罪。雖然不久溫體仁就垮了台,但這件案子卻一直擱著,既不平反也不執行。直到目前,侯恂還在北京坐牢。對此,很有幾個朋友替侯方域著急,但他本人卻反而好像不當一回事,仍舊一天到晚東遊西盪,過他公子哥兒的風流快活日子。剛才,梅朗中又一次提起這件事,但侯方域的態度還是老樣子,梅朗中不禁生氣起來。

這時候,同他們並排著走,一直沒有說話的顧杲開口了。

「朗三!」他把長鼻子轉過來,微微一笑,「你又何必發急?依我看,朝宗是有道理的,這件事急不來,只有耐著性子等。況且,朝廷目前必不會有不利於朝宗尊大人之舉,他雖身陷囹圄,其實安如泰山!」

「啊,何以見得?」

顧杲撇撇嘴:「方今流寇橫行,天下糜爛,朝廷所賴者,唯將帥耳。近十年來,老成可用之將,凋零幾盡;唯左良玉一鎮,強兵勁卒,巋然獨存。彼雖驕悍難制,朝廷又安能舍之而不用?至於左鎮對朝宗尊大人懷恩感激,逾於尋常,朝廷更早有所聞。所以起碼,為羈縻左鎮計,朝廷亦必不會有不測之舉。而且——」他看了看侯方域,提高了嗓音,「小弟審時度勢,朝宗尊大人之復出,已是必然之理,不出數月,當有好音!」

在這段時間裡,侯方域一直不動聲色地聽著,直到顧杲說完了,他才仰起臉,微微眯縫著眼睛,神情顯得十分得意。

「哦……」梅朗中如夢初醒。他眨眨眼睛,還打算問一句什麼,跟在他們身後的張自烈忽然扯了扯他的衣袖:「你們瞧,那邊在做什麼?」

大家停止了交談,一齊抬頭望去,只見離文德橋還有一箭之遙的市肆當中,停著兩乘轎子,旁邊圍了一小堆人,一個憤怒的聲音在叫:

「你得賠我,賠我!聽見沒有?」

「賠?叫你讓道你不讓,這怨誰?」一個冷冷的聲音反駁說。

接著,幾個人七嘴八舌地附和起來:

「誰叫你擋道?」「是呀!」「不摔你個跟頭,夠客氣了!」「賠?別想——」

「放屁!本相公為何得給你們讓道?本相公走本相公的,你們走你們的,你們為何往本相公身上撞?你們為何不給本相公讓道?」先前那個人怒氣沖沖地說。聽口氣是一位儒生。

顧杲等四人懷疑地交換了一下眼色。

「是太沖!」顧杲果斷地說。他立即加快腳步,趕上前去。其餘幾個一窩蜂似的跟在後頭。

轎旁那幾個僕役模樣的漢子已經哇哇地亂叫起來:

「啊,瞧他說的!」

「茄子大個星宿,要我們給他讓道?」

「笑話,沒聽說過!」

「咦,咦!可別小看這位相公,興許人家還真不簡單——沒聽說『豬圈裡的黃牛』嘛!」

這時,周圍已經聚攏了好些看客,聽了這句促狹的調侃話,都鬨笑起來。

那個儒生卻不理會鬨笑。他很著急地彎下腰,在一小堆東西里翻來揀去。

「哎,完啦,全完啦!」他用帶哭的聲音叫起來,「你們賠我書,賠我書,聽見沒有?」他跺著腳大嚷。原來那堆東西是書,不知為什麼給亂扔在地上。

但那伙人看來是財勢之家的僕役,趾高氣揚慣了,又仗著人多勢眾,他們不再理會儒生。一個頭戴瓦楞帽,身穿閃亮綢子衣服的瘦高漢子,像是個管事頭兒,他揮了揮手,四個轎夫分別抬起兩乘轎子,打算繼續走路。那個儒生急了,只見他猛地跳起來,一下子躥到轎子跟前,大聲吼叫:

「站住!」

現在,借著夜市的燈光,顧杲他們已經看清楚,這位儒生果然不是別人,正是他們的社友黃宗羲。今晚的聚會,也有黃宗羲一份。

「嗯,是他!」顧杲迅速地回顧說。他頓時興奮起來,領著大家興沖沖地往前擠。

「堂堂留都之地,豈容爾等橫行!不賠書,你休想走,有本事,從本相公身上踏過去!」黃宗羲又大叫起來。由於狂怒,他的眉毛現在倒豎著,瘦小的、討人喜歡的臉扭歪了,常常微笑的嘴角現出兩道兇狠的皺紋,一向溫文沉靜的眼睛裡,放射出嚇人的光芒,看樣子,他當真打算拚命了。

已經起動的轎子,被迫重新停下來。那群僕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給這個不顧死活的書獃子弄糊塗了,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哎,怎麼回事啊?」坐在前頭一乘轎子里的那個人,終於生氣地發問了。接著窗帘子掀起,露出來一個中年貴公子的臉。

這是一張又大又白的臉。五官端正,甚至可以說清秀,只是每一樣都過於小巧玲瓏,同整張臉有點不大相配。下巴上掛著疏疏的幾根黃鬍子。

侯方域一瞧見這張臉,不由得微笑起來。他認識這個人,名叫徐青君,是本朝開國元勛魏國公徐達的後裔。徐達死後追封中山王,他的子孫後代都居住在南京聚寶門內大功坊側的王府里,如今輪到徐青君的哥哥徐弘基襲封魏國公,兼任南京守備。徐青君閑著無事,仗著家裡有財有勢,一天到晚花天酒地,走馬鬥雞,享樂揮霍。他家本來已經有一所很大的東花園,坐落在教坊旁邊。他還嫌不夠排場,在中山府附近又建了一座更加富麗堂皇的西園,在裡面廣蓄姬妾,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用侯方域的話來說,此人的銀子多得簡直令人「惱火」。所以,現在發現同黃宗羲吵架的主兒竟然是這位大闊佬,侯方域心裡就立即打起主意來。他回頭看了一眼顧杲,發現顧杲目光閃動,也在瞅著自己。於是,他閉了一下眼睛,點點頭。等顧杲也照樣做了一遍之後,他們就彼此會心地微笑起來。

這當兒,那管事頭兒已經走到轎子旁邊,對徐青君躬身行禮說:「啟稟二爺,這人實在太不講理!剛才他在前頭走,小的們在後面幾乎喊破喉嚨,他硬是不讓道。是小的怕碰翻了他,驚著二爺,好心伸手扯了他一把。誰想他反倒誣賴小人把他的什麼書弄損了,纏著非賠他不可,故此吵鬧起來。」

徐青君掃了一眼黃宗羲,和地上那一攤顯然是從臭水溝里撈上來的書,不耐煩地說:「什麼了不得的事!幾本破書,值得多少銀子?打發了不就完了,跟他歪纏什麼!」

「是!」管事頭兒答應著,搔搔腦袋,走回來說,「好吧,我們二爺……」

可是黃宗羲立即憤怒地打斷了他的話:「誰要你的銀子!我要的是書,書!你聽懂了沒有?」

「哦,書……那,那是什麼樣的書?」

「什麼樣的書!」黃宗羲悻悻地模仿著對方的口吻。由於剛才徐青君把他的寶貝輕蔑地稱之為「幾本破書」,黃宗羲顯然很不服氣。他走回來,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