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推薦序 夏樹靜子和她的女性推理書寫

天蠍小豬

誠如日本推理評論家中島河太郎所言:自阿加莎·克里斯蒂離世、推理小說的「黃金時代」遠去,如今歐美推理文壇已經無法列舉出一長串的知名女性作家了。反觀日本,倒是景況迥異,女性作家陣容強大、群星璀璨,堪與男性作家分庭抗禮。她們往往以獨特新奇的切入點開題,再加以震撼人心的故事內容,引起讀者廣泛熱議而備受矚目。這是很值得我們研究的一個現象。

說到女性推理作家,就不能不提到夏樹靜子了。夏樹靜子是日本首位具備海外知名度的女性推理作家,她與被稱為「西方黃金時代推理三巨頭」之一的埃勒里·奎因其中一位弗雷德里克·丹奈 私交甚篤,曾受到丹奈的認可,發表「悲劇系列」(又名「哲瑞·雷恩探案系列」,包括《X的悲劇》《Y的悲劇》、《Z的悲劇》等)的致敬三部曲《W的悲劇》《M的悲劇》和《C的悲劇》 。其短篇作品也多次收入弗雷德里克·丹奈所編輯的推理小說年選。她的《第三個女人》法譯本,還獲得過第五十三屆「法國犯罪小說大獎」。

夏樹靜子也是最為中國讀者所熟知的日本女性推理小說作家,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興起的那一波推理出版浪潮中,她的作品被大量引進,特別是根據其同名小說改編、由藥師丸博子主演的著名電影《W的悲劇》於1985年在中國公映以後,她在中國的影響力更是與日俱增,只稍稍遜於社會派推理大師松本清張和森村誠一,這是幾乎與和其同期引介進來的推理女作家山村美紗等人,所無法企及的。

其實在夏樹靜子橫空出世之前,日本女性推理作家不論在規模還是影響上,都小若無物。尤其是戰前,近乎可以用「濯濯童山」,草木不生來形容,唯一看上去像是女作家的久山秀子,實為男性著者的筆名,而大倉伴子的執筆量,則集中在戰後。這之後儘管出現了宮野村子和她被譽為「戰後女性推理書寫第一作」的《鯉沼家的悲劇》。

但還是直到江戶川亂步獎公開徵文後,女作家才真正開始嶄露頭角。江戶川亂步獎的第三屆得獎者仁木悅子、第五屆得獎者新章文子、第八屆得獎者戶川昌子,都是間隔兩三年時間出現的女性推理作家;其他女性推理作家尚有小泉喜美子、藤木靖子、魯野綺子、南部樹未子、井口泰子、山村美紗、栗本薰等,而其中作品數量最多、質量最高、進步最為迅速、反響最為熱烈的就是夏樹靜子了。

夏樹靜子1938年12月21日出生於日本東京,本名五十嵐靜子,嫁給石油販賣公司社長出光苦秀後,隨夫姓改名為出光靜子 。高中時代,她深受愛好推理的哥哥五十嵐均影響,遍讀外國推理名著,推理寫作的底子就是這個時期打起來的。

1960年,在慶應義塾大學念書期間,夏樹靜子以本名出光靜子創作了長篇推理小說《交錯死》,拿去應徵江戶川亂步獎,一舉進入決選階段,開始引起小範圍的關注。但令其聲名鵲起的,卻是她當時參與執筆的日本電視台的《只有我知道》節目。當時,這檔以智力測驗為主旨的節目,因被認為層次很高而頗受歡迎。出題者都是土屋隆夫、笹澤左保等職業推理作家,解謎者則由知名文藝家德川夢聲等人擔當;而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夏樹靜子,卻只是尚在求學中的學生。參與出題的契機,大概是因為《交錯死》獲得江戶川亂步獎候補作的緣故吧。該作後歸入其筆下最重要的「女檢察官霧夕子」系列〈她的另一個著名系列是「女律師朝吹里矢子」系列〉,講的是一起圍繞二十億日元遺產的殺人事件。

1962年,她以夏樹忍為筆名,在著名推理雜誌《寶石》上陸續發表《玻璃鎖》等中短篇作品。第二年結婚時,曾發誓不再寫小說,專心相夫教子。但經過五、六年,也許是對推理的興趣絲毫未減吧,她以結婚後遷居的福岡為背景,以自己的育嬰經歷為藍本,加上多年來對女性社會地位、母性文學主題的思考,創作了本書《天使在消失》,再次向第十五屆江戶川亂步獎發起挑戰。其時,進入第十五屆江戶川亂步獎決選的,雖然有五部作品,但實際上可以說是夏樹靜子的《天使在消失》和森村誠一的《高層的死角》、大谷羊太郎的《虛妄的殘影》三部作品的「三強」之爭,結果是森村誠一以描寫飯店競爭為背景的密室本格作品最終得獎。她的這篇以獨特的女性視角書寫母愛、帶有「社會派」韻味的情感推理大作《天使在消失》,僅以一票之差落選。值得慶幸的是,評審委員一致認為,就這樣埋沒實在可惜,而破例予以刊行。

《天使在消失》的故事架構十分簡單,始終由兩個視點交互敘寫,然後漸漸接近,最後合作一處。給人的感覺是沒有明顯的不足,表現十分均齊,完成度很高,尤其是書中描述女性心理的細膩筆調,著實顯示了作者的精湛技藝。第一視點是以感情受到創傷而離開東京,到地方都市一家婦女團體附屬的機關報當記者的女性亞紀子為中心。她的關於先天性心臟病兒童的報導,引起了社會的巨大反響,由陌生人捐贈手術費,而使得這位「天使」順利留在人間,但看到其母志保的態度和生活,亞紀子不放心將這個可愛的天使交託給志保,於是插手照顧嬰兒。在一段細緻地描述這位女性心情的文字之後,情節陡然轉向更具本格色彩的殺人案件。

第二視點是對幾個事件進展的客觀描述:飯店投宿客勒殺案方面,正在調查有關聯的女人之際,又發生了飯店經營者被毒殺於自家宅邸的案子。這兩起命案看似沒有多少關聯性,卻發現了一個連接點。而隨後,嬰兒的母親就打來奇怪的電話,且離奇死亡。女記者對嬰兒專註的愛,驅使她去探尋其母親謎一樣的死亡。警方也堅忍不拔地反覆進行搜查和偵訊。此三件命案所牽連的線索,分別由兩個視點逐漸解開。

同時隨著故事的發展,意外地顯現出新的女性面貌來,一改女記者和廣大讀者的既定印象。本格解謎的意義,不再基於殺人手法的玄妙和詭秘;真相破解的意義,也不再迎向善惡終報的淋漓和暢快,而是將所有的解謎元素,都放置到了展現女性魅力和呼吸母性光輝的高度,這是本作的最大亮點。那種隱忍、那種堅持,令人感動;那種被情慾、物慾吞噬的深重罪孽,令人心痛。也許正是因為夏樹靜子是女人、因為是母親,才能將故事背後的那股悲哀和快樂,加倍地予以呈示。總之,《天使在消失》是一部引人思考、留有餘韻的本格情感力作,值得一讀。

夏樹靜子以本書為契機,開始在各大雜誌發表短篇。她以女性的視角來觀察,以女性的感覺來捕捉,以女性的心理來書寫,以女性的精神來謳歌,很快就成為日本推理文壇無可取代的人。接觸作者的任何短篇,都覺得其感情純真、描寫生動,與只注重情節進展,或取材陳腐的普通作品素質迥異。相比較而言,仁術悅子、新章文子、戶川昌子這三位「江戶川亂步獎」的得獎女作家,因為沒有豐富的家庭主婦經驗,無法寫出類似《天使在消失》中對嬰兒的觀察和關懷的精彩描寫,她們的作品便或多或少地缺少了一種女性之美,而不得不以其他的形式來替代,從而在客觀上成就了夏樹靜子的推理文學史價值,讓人不免唏噓。

1972年,夏樹靜子發表了第二部長篇小說《蒸發》。據說,她對於「蒸發」一詞,有著難以言喻的恐怖感,甚至存蓄著輕微的崇敬之感,因而勾起了要追蹤一個男人與女人「蒸發」的軌跡。《蒸發》的主題和謎題在古典推理小說中屢見不鮮,其實只是以某種奇妙的手法,達到不可能消失的目的,算是「本格派」推理小說常用的設謎技巧;而《蒸發》一書,講的也就是這樣的故事。飛往札幌的波音客機滿栽乘客啟程,卻在降落前發現有個空席。空中小姐表示,起飛時看見那個座位坐著一個女人,但現在女人卻不見了蹤影。以這種現代版的都市傳說為開頭,接著,福岡一家公司的經營人也神秘失蹤。作品正面推衍失蹤之鏈,同時穿插有夫之婦和有婦之夫的婚外戀情感描寫,對女性和母性一系列問題的觸及,比之於《天使在消失》愈加深入。不可思議的「密室」消失、不在場證明的破解、時刻表推理等本格元素的演繹,以及交織著愛情和親情的矛盾心理的細密書寫,最終使得這部作品於翌年二月,一舉奪得第二十六屆曰本推理作家協會獎。值得一提的是,同屆的另一位得獎者,正是曾經與夏樹靜子競爭江戶川亂步獎並最終折桂的森村誠一,獲獎作品是《腐蝕的構造》。這兩人也以此為機緣,成為一生的推理摯友。

夏樹靜子的長篇推理小說,常常以「不可能犯罪」等本格元素起頭,至真相揭示為止,一面具備著較明顯的解謎構成,一面在諸般詭計和犯罪心理之外,輔以情感關照,這是其作品大異其趣之處。了解這一點後,再回顧本書內容,各位看官應該會有更深刻的感受吧。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