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譯序

夏樹靜子,原名出光靜子,日本當代著名通俗文學女作家。1938年出生於東京,1961年畢業於慶應大學英美文學系。尚在大學三年級上學時,夏樹靜子就曾初試鋒芒,顯露出非凡的文學創作才能,以長篇推理小說《擦肩而過的死亡》,參加「江戶川亂步獎」徵文評選,這部作品雖然沒有能夠最終獲獎,但得到評委、著名文藝評論家荒正人的極力讚賞。從此,夏樹靜子成為引人注目的「學生作家」,被NHK(日本廣播放送協會〉電視台起用為電視連續劇《只有我知道》的正式執筆者之一,當時名聲顯赫的推理作家鯰川哲也、笹澤左保、土屋隆夫、山村正夫等人,都是該劇的執筆者。該劇播映後頻受好評。隨後,她又用夏樹忍的筆名,接連創作了三十多部電視劇腳本。夏樹靜子在文學創作起步時的早熟,由此即可略見一斑。

1961年,夏樹靜子參加了女性推理作家團體「霧會」,接二連三地發表了《玻璃鎖》《假面之死》《冒充的屍體》等膾炙人口的佳作。可是,這位才華橫溢,剛剛嶄露頭角的女作家。自從1963年10月與一位石油公司經理出光苦秀結婚後,大約是潛心於做賢妻良母,竟然激流勇退,出人意料地在文壇上銷聲匿跡了。

1969年,夏樹靜子又重返推理小說文壇,並且出手不凡,發表了長篇推理小說《天使消逝而去》,值得令人回味的是,這部作品當年即被評為第15屆「江戶川亂步獎」的重要候選作品,而此屆獲獎的作品,則為森村誠一的《高層的死角》;1973年,夏樹靜子又以長篇推理小說《蒸發》,獲得第26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而同屆獲獎的另一篇作品,則是森村誡一的長篇推理小說《腐蝕的結構》。

夏樹靜子的作品在日本擁有為數眾多的讀者,大多為暢銷書,並有不少作品被介紹到歐美各國。她還著有長篇小說《喪失》《霧冰》《遙遠的約定》《圓屋頂》等等,以及中短篇小說集《明天的容貌》《裙帶勢力》《雪野幽情》等,共計八十餘冊,作為日本推理作家協會中,唯一的女性理事,夏樹靜子曾受到該協會委託,到國外參加了全世界推理作家大會,並代表日本的推理作家們,在大會上用流暢的英語發表了演說,頗受好評。

近年來,夏樹靜子作為與森村誠一、西村京太郎齊名的「新社會派」推理小說作家,不斷地推出具有相當思想深度和社會現實意義的力作,在日本的通俗文學界,產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1985年,夏樹靜子把自己的長篇小說《W的悲劇》改編成同名電影(導演澤井信一郎,女主角藥師丸博子),上映後引起日本全國的轟動,創造了空前的賣座率記錄。隨後於1986年,夏樹靜子又推出長篇推理新作《M的悲劇》,為前者的姐妹篇,又立即成為暢銷書。

夏樹靜子是位感情細膩的女作家,她尤其擅長以細緻入微的筆觸,令人信服地揭示出女性的深層心理活動。她的小說謀篇布局精巧奇特,情節跌宕起伏,懸念不斷,推理縝密,絲絲入扣,但又不單靠著描繪鮮血淋漓的兇殺場面、和製造感官刺激來吸引讀者,而往往將故事放置於寬廣深遠的社會背景中,逐層展開,竭力挖掘登場人物心靈深處的種種隱秘,並且進而塑造出一個個逼真生動的人物形象來。

本書所選的十篇小說,分別從不同側面,體現了夏樹靜子的創作風格,當然,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了「新社會派」推理小說的特徵。

《裙帶勢力》是夏樹靜子的代表作之一,也堪稱「新社會派」推理小說的佳作。男人們為不斷地膨脹著的慾望所驅使,如螻蟻般麋集在陰暗潮濕的裙帶勢力的周圍,淋漓盡致地演出了一幕幕爾虞我詐、卑鄙齷齪的醜劇。男女主人公的性格,被條分縷析地刻劃得纖毫畢露,讀者在被搖曳多姿的故事情節所吸引的同時,也不難探幽入微地觀察到其內心世界。

《黑暗中的演出》和《迴旋門轉動》除了具有較強的文學性和可讀性之外,還顯示出夏樹靜子推理小說的另一個特點,即富有戲劇性:她讓加害者和被害者的立場互相轉換,通過「請君入甕」的手段,既形象地表達了懲惡勸善的美學思想,又給讀者留下了充分的想像回味的餘地。

而在《少女的遺書》中,榮子那顆純潔善良的少女之心,竟然始終未能被人理解,以致於慘遭殺害,確實令人掩卷沉思,為之感慨不已。

《等待她死亡》是篇頗為獨特的小說,構思別具一格:一直寂寂無名的偵探小說作家八十川邦雄,卻因為忽然遭遇女朋友的離奇謀殺案,他就利用這起案件,創作出別具一格的推理小說,成功地保住「新人作家」的桂冠。但隨著八十川邦雄的小說一夜走紅,他用做材料的謀殺案件,卻呈現出越發撲朔迷離的一面,一切證據彷彿表明:自己女朋友的死亡之謎,彷彿隱藏著另外的玄機。

《嬰兒旅館》涉及到了現代社會中,年輕母親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儘管在暗中進行著婚外戀,但母愛依然存在。對此,讀者不妨自作評判。

在《死者的謊言》中,死者在被害現場,留下了「可」這個奇怪的血字,這果真是有所暗示嗎?然而,似乎有著作案嫌疑的可兒,卻並非真正的兇手。於是便產生了一個難以理解的謎:死者為什麼要撒謊?這撲朔迷離的案情充滿了懸念,但最終通過自動洗衣店查獲兇手的結局,卻是出乎意料之外,而又合乎情理之中。

《私情》則充分展示了女主人公複雜矛盾的內心世界:雅子對平靜的婚後生活感到了厭倦,帶有冒險色彩地與有婦之夫頻頻幽會私通;而來歷不明的恫嚇信,使得她心驚肉跳,不得不在丈夫與情夫之間,作出艱難的選擇。但是,最終被拋棄的究竟是誰呢?

《歸途》則深刻地反映出了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一個社會問題——討厭電視或鋼琴聲卄么的,僅僅是為了刺耳的汽車喇叭聲,就被人刺殺之類的事件,在這個時代裡面,不是也屢見不鮮嗎?說明了日本社會人情冷漠和生存危機。

《奔跑而去的男子》一篇的篇幅較短。結構十分緊湊。出差回來的丈夫,在卧室里發現了妻子的屍體,突然覺察到有人從家中悄然溜出,便趕緊追蹤而去。但情節的隨後發展,卻出人意料地導致了富有戲劇性的「逆轉式」結尾。對此,讀者或許會產生「上當」的感覺吧。

日本有不少青年讀者說,夏樹靜子的推理小說,彷彿有一種「磁力」,令人不讀至最後一行,便決不願意放手,由此可見,她的作品確實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另一方面,夏樹靜子的小說,涉及到日本當代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真實地刻划出了各階層人物的眾生相,因而具有較髙的認識價值。相信讀者不難通過閱讀夏樹靜子的小說,對現代日本社會有所了解,有所感受。同時,不可否認的是:倘若把推理小說,作為一種法制文學來閱讀的話,對於普及法律知識,了解國外的司法制度,恐怕也是不無禆益的。

作為一個優秀的女作家,夏樹靜子的文筆優美細膩,富有文學色彩,抒情繪景常有精采動人之處。因此,讀她的小說,也可以說是一種愉快的藝術享受吧。

本書在翻譯過程中,曾得到夏樹靜子的熱情幫助和支持,謹藉此機會表示深切的謝意。

李有寬

1988年3月5日於上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