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卷 十萬朱顏十萬血 第三章 雪後尋梅,問故園之香跡

二月二日,正是民間所謂「龍抬頭」;恰在這一天里,南海龍族在新任水候伯玉的帶領下,正式向四瀆、玄靈聯軍投降!

至此,這場古今罕有的大戰終告完結。算起來,從去年八月間四瀆大軍、玄靈征騎突入南海攻伐隱波洲開始,到這一日南海正式納降,整整打了半年。這期間,雖然四瀆玄靈的妖神聯軍每戰不殆,但南海各族戰士也非易與,表面看起來一邊倒,其實雙方死傷都不在少數。久戰必疲,在這樣曠日持久的戰爭里,即使是那久遭蔑視、驚訝傷亡「恁少」的玄靈妖族,等聽到南海正式投降的消息,也都是歡欣鼓舞,不勝欣喜。

話說到了二月二日這一天,雙方將士都是早早起來,各個罩袍束帶,精心梳洗,即使是投降的一方也盡量打扮得極為精神。預先訂下的正式納降時間為上午巳時,但幾乎所有人都一夜無眠,不用營官將帥催促,便早早起來梳洗到達預定的集合地點。

二月二日這一天天氣極好,碧空如洗,麗日高懸,萬里長空中片無雲翳。旭日初升,似乎比以往更早升到高空,日出後,連朝霞都早早散去,留給南海一個極清爽的天穹。蒼穹斂去雲霧,瀚海息了波濤,在湛藍得直晃人眼的海空中,原本一望無涯的南海大洋里,一夜之間忽然升起許多白玉的宮殿,彷彿海市蜃樓,矗立在碧水如藍的龍域海面。明玉琉璃雕成的牆脊,雪瑛玉瑤飾成的宮瓦,泄去充盈千載的海水霾氣,一朝露出水面,在艷日朝陽下釋放出所有掩藏的光輝,熠熠的玉色映襯著碧海藍空,極盡鮮明,無比搶眼。晴空下,那明玉神庭雪堆玉砌的牆角上,還吸附著懵然無覺的珍異貝類。

無論如何,在今年二月二日這個前所未有的日子裡,南海龍族主要的宮室全都升出海面,跟遠來的戰勝者們顯示著他們的誠懇謙卑、毫無保留的心意。

而這時戰勝一方的營寨,也接近神怒群礁風暴海,在這片永遠波濤洶湧的礁群外安營紮寨。放眼望去,此刻神怒礁外的海面上正是連寨如雲,舳艫千里。將近巳時之時,雙方將士均已傾巢出動,守在各自的營地里陣列如林,等待主帥君臣們正式的納降交接事宜。這時候再看去,那神怒海與四瀆玄靈大營之間的海面上正是玄胄曜日,霜矛成林,犀甲有如山堵,旗旆卷似雲霓,正是「雲屯七方士,魚麗六界兵」!

且不說勝方威武,再說南海龍域;未到巳時之時,南海龍軍上下俱都白袍素甲,灰旌雪旄。和對面那些服色艷麗盔甲鮮明的四瀆聯軍相比,南海龍軍便顯得十分素淡冷清。畢竟,雖然幾乎所有人都對血戰結束大鬆一口氣,但真等到要投降時,還是好生黯然。

當那巳時終於到來,銅漏報時,辰時一過,那南海龍域雪白的玉殿中忽然飛出白虹一道,倏然穿過昏天黑地的神怒群礁,迤邐伸到四瀆玄靈的中軍大寨之前。這道橫貫碧海的雪霓,寬約二里,瑞氣紛紛,華采千條,若仔細看時,還能發覺虹路邊沿雪花飛舞,應是冷虹一類。

當白氣橫空,須臾間兩側又凌空樹起無數的降幡,色皆灰白,在海風中搖晃舞擺,瑟瑟作響。虹路的一端,正是從南海議事大殿鎮海殿中伸出;當三聲金鐘響過,以伯玉為首的南海君臣便魚貫而出,足下飄雲生霧,沿著霓路虹橋往西方迤邐而行。

這些降將降臣,前後相銜,低眉垂首,緩緩而前;當來到四瀆玄靈營寨正中巍然高踞的大營不遠,大約還有三四里時,這支隊伍便慢慢停下,只留伯玉一人繼續向前,緩步趨行,恭恭敬敬走到大營之外,躬身拜伏在地,用不高不低的聲音告道:「罪臣伯玉,率惡扈來降,望神君接納!」

說罷伯玉將降書順表雙手舉過頭頂,等待營內的回答。此時在他身後三四里外那些扈從臣子,也都依群跪下,朝西邊大營行大禍叩拜。

不過,雖然態度謙卑,但負責投降的水候伯玉才跪了片刻,也不等裡面回答,便又起身,接著轉身離去。原來,按照通行的納降儀式,戰敗一方的首腦至少得往返拜求三次,才能得到對方主君的歸降應允。

只是,這回和南海眾君想像不同,當那伯玉才一轉身,便忽聽到身後笑聲大作,轉眼便有一陣爽朗的話語順風傳到自己耳邊:「伯玉賢孫侄,去之何急!老夫早就盼著與你相見之日,既來,且進帳言,且進帳言!」

說罷那出營笑迎的老龍君便走過來,拖住伯玉把臂而行,半拉半拽,轉眼就將他請進大帳中去。

忽見老龍君這般親熱模樣,那些正在後面素白虹橋上誠惶誠恐等待三拜儀式完成的文臣武將一時都不及反應,各個面面相覷,也不知下一步該如何行事。正遲愣間,他們忽又見那洞開的營寨中走出數人,為首一個峨冠博帶,青綬緋袍,在眾人之前氣象萬千地走過來,跟他們這些人高聲說道:「各位前輩請起,請這就隨晚輩往大帳中用茶去!」

眾人聞聲微微抬頭一看,大多都認出,這態度謙恭、俯身微笑而瞰之人正是對方那個傳說中的張醒言。不用說,因為要代表受降,他這四瀆的龍婿、玄靈的妖主也被推出來,帶著一幫水神妖將在雲中君之後招呼南海這些降臣。

到這時節,張醒言這位當年的饒州少年早已不知見過多少大場面,更竟自攪動起許多大事件;所謂「居移體,養移氣」,雖然言辭依舊謙恭,態度仍然溫和,但以往那諸般不臣事迹畢竟橫在眾人心頭,他這句「前輩」長「晚輩」短的謙卑話兒說下來,那些南海櫛風沐雨不知凡幾的神臣仙將,竟個個訥訥無言,一時沒有人敢搭茬!

此時不惟不敢起身接話,有幾個膽小的,不知怎麼竟從醒言謙和的姿態中感應出某種強大的勢態,彷彿大山壓來,一時竟驚得渾身流汗,膝下不知不覺左右騰挪,努力藏在同僚的身後!

見他們這樣,醒言倒有些無奈;也不知是哪兒出了錯,本來他想像著自己一言既出,應者雲集,眾人應聲而起後隨他一起去大帳中把盞言歡,豈不是皆大歡喜?於是醒言尷尬之餘,滿腹狐疑:「莫非剛才聲音小,這地方又太空曠,他們便沒聽見我……」

雖然略略氣餒,醒言還是定了定神,往地上一看,便在這跪伏一地的南海群臣中發現一位熟人。當即醒言大喜,趕緊趨步向前將那熟人攙起,跟他打起招呼:「哎呀!原來是龍靈前輩!多日不見啊!今番又相逢,實是十分欣喜!」

「呵……」

見張醒言親來將自己攙起,龍靈不再復疑,當即站起身,滿臉堆笑,正要剖白,卻被張醒言搶過話頭說道:「龍靈前輩,前番征戰,多有得罪,還望前輩恕罪!現下有幸干戈化為玉帛,那舍妹前回叨擾走的丹丸,這便還你!」

說著話,他便探手懷中,將先前瓊肜獻來的龍丹掏出,托在手中鄭重遞還龍靈。

醒言這樣舉動,對龍靈來說自然是天降之喜!雖然他這龍族內丹不似凡間狐狼之類離身必死,但畢竟折損功力。即使不計較這些枝節,也算是奇恥大辱。因此醒言現在二話不說就把龍丹還他,毫無貪戀不還之念,龍靈子自然十分感激。當即賓主俱歡,先前雙方尷尬的氣氛一掃而空。

有龍靈帶領,南海眾臣自然雲從景行,當即這些南海的棟樑們便隨醒言一干人到龍王大帳中相聚。等稍稍喝了幾杯玉液瓊茶,那先行進帳的伯玉便跟雲中君說起納降的事宜。龍神公子畢恭畢敬地將降書順表奉給旁邊的四瀆侍臣,由他們轉遞給雲中君,請他御批。

話說這時的正式書表,卷中皆用泥封。像南海龍族這樣身份的,表冊泥口皆用最珍貴的紫泥,上面再壓上鳳凰之形,十分精美。等雲中君接過伯玉的書表,略看看封口的丹鳳紫泥,便應手破開封口,將整卷碧玉竹簡攤在案前觀看。

只見這卷在一起的降書順表,其實共分四封。第一封是南海降服的正式文告,第二封是伯玉的「罪己詔」,第三封是曆數戰爭禍首孟章過錯的行文,最後一封則是南海給予四瀆、玄靈賠償的詳單。

這四封降書里,那第一封正式文告乃是必有公文,只按慣例,不必細說。而那什麼伯玉的罪己詔也是走走過場,這南海大戰起源經過和他並沒有什麼關係,有這罪已詔,不過因他現在是南海的統領而已,大抵也是象徵意義。相比而言,那曆數戰犯罪行的表文,倒算是言這有物;雖然措辭狠厲,什麼「心如虺蠍,性比豺狼」、「近狎邪佞,妄害忠良」、「神人共忌,天地不容」,這些刺眼的詞兒安在孟章身上,大抵也不冤枉他。不過,這表上羅列的孟章罪行倒有百來條,密密麻麻列數下來,真是多如牛毛。這些罪名雲中君大致看了,很多就是誇大其詞,羅織罪名,倒真有點冤枉那個前水候。

比如四瀆龍君看到這麼一條:

「賦子(指孟章)生即邪淫,寢宮名『臨漪』,與四瀆公主芳號諧音,即知其非分之心,一覽無遺!」

這條老龍君看了,細細一想,便記起這南海龍域中的臨漪宮創名還在自己孫兒出生之前,當即便啞然失笑,示意旁邊侍臣取過刀筆,將書表中這條劃掉。像這樣又劃掉八十多條,剩下的也就差不多,如此之後便可示之四海,明白四瀆玄靈並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