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洹上私謀 八、楊度對革命黨人亮了底牌:袁世凱不是曾國藩

楊度的學部副大臣其實沒有做多久便被免去了,袁世凱許諾將有要職相委。學部是個冷清的衙門,楊度對它本沒有多大的興趣,更何況是個副職,因此他並不在乎。他要為即將誕生的新國家建立更大的功勞,以便在未來的內閣中佔取一個更重要的席位。

由袁內閣郵傳大臣唐紹儀率領的北方談判團,氣勢龐大排場闊綽地乘坐專車南下,楊度不是代表團的正式成員,而是作為一個憲政專家身份隨團出發。專車開得很慢,每到一個較大的車站,便有當地的官員們在站台上等候,恭請賞臉下車休息。談判大員們也不謙讓,大吃大喝一頓,然後再帶著大箱大箱當地土產上了車。有的甚至還提出要看看名山勝水,觀賞前朝古迹,說是機會難得不可錯過。唐紹儀覺得在路上耽誤太久,畢竟與目前的形勢不相宜,不得不掃掃這些大員們的雅興。楊度很氣悶:這些人的心目里簡直沒有國家的概念,讓他們去擔負著如此重要的談判,豈不是笑話!

一路上走走停停,五天後才到達漢口。武漢三鎮的戰事雖早已停止了,但一個月來的戰火已把這座中南重鎮燒得不成樣子了。映入眼帘的儘是斷垣殘壁、廢墟荒冢,街道被炮彈炸得坑坑窪窪,大部分店鋪都關了門,市面一片蕭條。到處可見流離失所的市民,蜷縮在牆邊樹下,架起鐵鍋燒火煮飯。楊度看在眼裡,很覺得過意不去,心想:這便是戰爭造成的後果,倘若不用這種暴力革命就達到立憲救國的目的,豈不可以免去老百姓的許多苦難?戰火不能再起了,更不能蔓延!

昔日繁華的漢口鎮居然找不到一家像樣的客棧來接待談判團,北洋軍前線統領馮國璋只好將他們安置在英國租界內。因為風聞孫中山將挾巨資從美國回國,前一向在漢口開會的代表們都離開漢口,乘船東下上海去歡迎孫中山,順昌洋行空了下來。於是北方談判團就住進去,填補了他們留下的空缺。英租界沒有受到戰爭影響,洋行里又全是西式擺設,從北京來的大員們很覺得滿意。

次日上午,湖北軍政府都督黎元洪派原共進會領袖、現軍政府軍務部長孫武過江來迎接。人們盛傳孫武是孫文的弟弟,談判大員們也信以為真。大家都懷著好奇的眼光仔細端詳這位大革命家的兄弟,紛紛向他獻殷勤,套近乎。後來得知孫武就是漢口人,與孫文毫無關係,於是又都很失望。

武昌閱馬廠原諮議局衙門,現在成了湖北軍政府辦公之地,黎元洪在這裡為北方談判團舉行了隆重的接風宴席。儘管武昌城許多老百姓已斷糧斷炊,但接風宴席上卻是山珍海味應有盡有。鄂省的頭面人物,無論是革命軍中的新貴,還是原主君憲的諮議局議員,以及革命起後沒有來得及逃離轉而擁護軍政府的前朝命官,都濟濟一堂。大家不分革命先後,也不分南方北方,頻頻舉杯,互相敬酒,預祝會談成功。彷彿干戈早已化為玉帛,南北已經親善,融為一家子了。

談判的地點選定在上海,且黃興等人已離開武漢,黎元洪又是一個武人,一向不善言談,武昌起義的領導人孫武、張振武、吳兆麟等人在革命黨中原本沒有多高的地位,所以武昌的會見實質上只是應酬而已。吃過飯後隨便聊聊天,閑談閑談,輕輕鬆鬆地將一個下午打發過去了。晚餐又是大魚大肉地嚼了一頓。黎元洪派人四處找戲子來唱堂會。打了一個月的仗,戲園子都關了門,找不到名角,便只得拉了幾個唱楚劇的來應付。這楚劇是江漢一帶的地方戲,如何能跟京師的皮黃相比,談判大員們一個個聽得沒精打采。有年輕的隨員耐不了寂寞,便悄悄地打聽還有沒有正在做生意的妓院。軍政府的接待人員滿臉堆笑地答應:「好說,好說。那種地方人多眼雜,不太方便,武昌城裡漂亮的女孩子多的是,明晚去叫幾個來陪陪各位大人。」

楊度見此情景,忙對唐紹儀說:「少川兄,武漢不要久留了,最好明天就開船。」

「這裡是不能久停,明天走吧!」隨從們的表現和已獨立的武漢的面貌都使唐紹儀很失望。「皙子,這次談判不能指望他們那些人,你我都是項城的老朋友了,即使不為國家,就為酬答項城的知遇之恩,也不能像他們那樣。你與革命黨的領袖們都熟,到上海後,我這個總代表一切都還要仰仗你。」

楊度說:「我會儘力而為的。」

航行順利,兩天三夜後抵達上海碼頭。著一身深色西服的伍廷芳率領一批人早已恭候在黃浦江碼頭上。伍廷芳雖然六十多歲了,卻紅光滿面,精神很好。

上海城的光復似乎來得很容易,只在製造局打了半天的仗,革命軍便控制了上海的局面。除幾個大衙門換了人馬外,其他一切依舊。城市完好無損,市面繁華如昔。老百姓沒有受任何驚駭,一夜之間便從奴僕變為主人了。只不過是光復一個多月了,除開革命軍中的大小頭目們分到了革命成果外,這些主人公們似乎還未得到絲毫實惠。

北方談判團下榻在外灘一家豪華的法國人開的大飯店裡,享受著高規格的接待。在各處觀光了幾天後,南北兩個談判團開始坐下來,在英租界市政廳舉行會談。

楊度不參加正式談判,而是私下頻頻拜訪革命軍中的舊日朋友。有時他也和汪精衛一起去,但通常都是他一人單獨前往。

南北會談並不順利。由伍廷芳牽頭,有汪精衛、王寵惠、鈕永建、胡瑛參加的南方談判團是一個強有力的會談團體。他們個個新學知識豐富,能言善辯。以唐紹儀為首,由楊士琦、章宗祥、傅增湘、張國淦等人組成的北方談判團,不是談判桌上的對手。他們知道袁世凱有獨斷專行的個性,便常常用電報請示遠在北京的總理大臣。這樣一來,既降低了他們自己在談判桌上的信譽,也使得整個談判進行得艱難。

南方談判團提出和談的基礎在於雙方都贊成實行民主立憲制度。唐紹儀說他個人贊同,袁項城也不反對,但國體問題重大,宜召開國民會議決定。南方同意唐的意見。於是唐電請示袁。袁請皇上頒旨召開國民會議,但載洵、毓朗等皇室成員堅決反對。此事便膠住了。

以後,南北雙方還進行過四次會談,涉及到了一些具體問題。例如,談判期間清政府不得提取已借定之洋款,亦不得再借洋款,以及國民會議代表的組成方式等等。但會談成果不明顯。

與南北會談同時進行的,是革命軍內部權力重新分配的激烈爭鬥。南京光復後,獨立各行省留滬代表召開會議,議決以南京為臨時政府所在地,選舉黃興為臨時政府大元帥,黎元洪為副元帥,並由黃興負責組織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漢口的代表得知後,認為留滬代表無此權利,對選舉結果予以否定。待到在鄂代表與在滬代表同時抵達南京後,又決定將正副元帥顛倒位置,即由黎任大元帥,黃任副元帥,因為黎在武昌,便由黃來代替。又有人公開表示,黃興在武漢戰役中指揮失誤,丟失了漢口,乃敗軍之將,無資格充當中華民國的領袖。黃興十分生氣,宣布無論是大元帥還是副元帥,他一概不就。

這樣,為了一個領袖的問題,竟弄得中華民國幾乎不能誕生。幸而這時孫中山由美國回國。孫是眾望所歸的大革命家,大家公推他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十二月二十七日,在南京的十七省代表,十六票投給了孫中山,只有譚人鳳將代表湖南省的一票投給了他的多年老戰友黃興。同時確定南京為中華民國首都,明年元月一日,在南京舉行臨時大總統就職儀式,向全世界宣布中華民國正式成立。

袁世凱得知這個消息後勃然大怒。他一心一意在等待南北雙方一致推舉他為大總統的喜訊,卻不料讓剛剛回國的孫文搶了去。他先是恨黃興等人玩弄了他,繼則埋怨唐紹儀無能,便來電指責唐越權辦事。唐引咎辭職,袁隨即批准,同時給楊度一個密電,要他務必疏通南北,莫負使命。

楊度接到密電後,既感覺到使命沉重,又不免有幾分得意感。

決定南北會談伊始,他就認為北方談判團的總代表應以自己最為適宜。因為他不僅具備總代表談判的才能,還因為他與革命軍的要員們都有著非比尋常的友誼,而一直為朝廷官員的唐紹儀缺乏這種條件,他不明白袁世凱為何不將這個重任交給他而交給唐紹儀。好了,現在事實證明唐談判失敗了,下一步看我的了!

楊度決心把這件事情辦得相當漂亮,讓南北兩個政府里的人都知道世上有個傑出的人才。他仔細地分析當前的形勢:在袁世凱方面,只要讓他當大總統,其他條件估計他都會接受。至於革命黨人方面,通過這些日子的多方接觸,楊度隱隱看出內部似乎有兩個派別。一個是以孫中山為首的粵派。這派的主要人物有胡漢民、汪精衛、王寵惠等。另一個是以黃興為首的湘派。這派的骨幹有譚人鳳、宋教仁、劉揆一等。湘派早已明確表態同意袁做大總統,而現在孫被推出來,必定是粵派人在各省代表中活動的結果。要改變這個現實是不可能的了,惟一能做到的,是說服孫公開表示,他做總統只是暫時的,以後一定把這個位置讓給袁。若這樣,袁必定滿意,南北會談也就達到了它的預期效果。離孫中山赴南京就職只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