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名師訪徒 六、大學者家嫁女與眾不同

雲湖橋王府辦喜事,已經整整熱鬧三天了。王闓運這次嫁的是第七女,大名王莪,乳名棣芳,乃莫六雲所出。棣芳今年二十歲,嫁的是已故川督丁寶楨的第八子體晉。

咸豐十一年,王闓運由京師經安慶回湘潭,那時丁寶楨正任長沙知府,聞王之大名,親來雲湖橋拜訪,並恭請王為西席。兩年後,丁調升陝西按察使,王因不願離家遠行,故未隨往。不久,丁又調到山東。到山東後官運亨通,由按察使升布政使,由布政使升巡撫。同治八年,他冒著殺頭之險,誅權閹安德海,一時名震海內。王十分佩服丁的膽量和骨氣,但也為他的前途捏一把汗。出乎意外,丁此舉不但未受慈禧的懲罰,反而得到賞識。光緒二年,丁調升四川總督。一到四川,他便邀請王去講學。王帶著莫六雲及六雲所生的兩個女兒蒲芳、棣芳欣然前往,在成都創辦尊經書院。丁有時來書院拜訪王,因為是多年的老友,六雲及女兒們也不迴避。丁尤其喜歡棣芳,他的第八子大棣芳一歲。於是,兩個父親便為一雙兒女訂下了這樁百年大事。王感丁知遇之恩,在尊經書院甚為勤勉,一住九年,造就了大批人才,為巴蜀近代學術做出了巨大貢獻。光緒十年,丁寶楨病逝,王闓運也便隨之攜眷離四川回湘。

丁寶楨雖然死去十一年,但為官日久,家資厚實,且丁體晉幾個哥哥的官都已做得不小,故這次從貴州平遠老家來湘潭迎親的排場頗大,禮物也很豐盛。前來雲湖橋賀喜的人很多,有湘潭的官紳名流,王、蔡兩家的親戚,王的朋友門生,雲湖橋四周的鄉鄰,還有棣芳的嫡親舅舅也從廣西趕來了。王闓運這些日子來,又高興又難受。高興的是他看到女兒有一個很好的歸宿:婆家是大官宦人家,有名望,有財產,女婿人品端正,知書達禮。難受的是女兒遠嫁千里之外,今後再見一面很困難。

王闓運一共有十個女兒,無論嫡出或庶出,他都一視同仁,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每生一個女兒,他都正正規規地為其取名號字,到了四五歲時,便親自教她們識字,八九歲時則教她們讀古詩古詞,再大點,授以《詩經》、《楚辭》、《論語》、《孟子》,其中聰慧好學的,他也教她們讀《 春秋 》,讀《史記》、《漢書》,系統地教她們吟詩填詞。故王門十女,個個都能識字斷句,作詩作文。棣芳形神都酷肖乃父,不僅容貌俏麗,且聰穎賢惠,在姊妹群中數她書讀得最多,詩文也作得最好,深得老父鍾愛。

送親的鼓樂聲響起來了,在震天撼地的鞭炮聲里,十幾個穿紅戴綠的伴娘,眾星捧月似的將新娘子從繡房里擁出,來到正廳。這裡坐著一排王、蔡、莫家的長輩,棣芳在胞妹錦同的挽扶下,一一向長輩行禮告辭。走到老父面前時,棣芳再也不能控制自己,放聲大哭起來。王闓運撫摸著愛女的手,也禁不住老淚縱橫。好久,他擦乾眼淚,顫抖著嗓音說:「棣芳,今天是你的大喜日子,莫哭了。我心裡本是歡喜的,只是想起今天這個時候,你的娘卻不能送你,我心裡難過。」

誰知這句話,把棣芳心中最深處的悲痛引了出來,一發放聲痛哭,不能自持,哭得在座的各位長輩都潸然淚下,站在一旁的女婿也在悄悄地抹淚水。大廳外的鼓樂鞭炮聲也停了下來,王闓運不去勸,乾脆讓女兒哭個夠,只是雙手把女兒的手臂捏得更緊。當女兒的哭聲漸漸低下來的時候,他繼續說:「丁家是個積善厚道人家,老八這孩子我親手教過他五年書,既聰明又馴良。你嫁到這樣的家庭,是你的福分。老父我和各位長輩都希望你們夫妻相敬相愛,多生佳兒,白頭到老,百年幸福。」

棣芳聽著父親充滿體貼和慈愛的話,心裡一陣感動,眼淚又泉水般地湧出,滿肚子的話一字也說不出來,只是不斷地點頭,表示記下了。

「你去丁家,這一生的吃穿都不用擔憂。你娘生前為你準備了五箱嫁妝,雖不豐厚,也是娘家的一點心意。有句古話叫做好男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未來的家業還要靠你們夫婦自己創立。」

棣芳又點頭。丁體晉在一旁說:「岳父大人教導的是,我們記住了。」

「話雖這麼說,老父我也要送你一點嫁妝。」

滿廳的人都在觀望,王壬秋老先生要給女兒送什麼樣的嫁妝呢?

王闓運吩咐身邊的僕人:「把木箱抬來,給七小姐當面看看。」

兩個僕人抬來一口木箱。木箱漆著鋥亮的黑漆,蓋板上貼著一個紅紙剪成的圓形大囍字,四邊裹著一條紅綢,紅綢在囍字上結成一朵牡丹花。一個僕人走上前,將紅綢結打開,然後再把箱蓋板掀起。眾人看時,那箱子里擺的並不是綾羅綢緞,也不是金銀首飾,而是整整齊齊一箱子書。這是嫁女,又不是送兒子進京趕考,送這麼多書做什麼?眾人嘴上不說,心裡都在嘀咕。王闓運指著木箱問女兒:「棣芳,你今日遠嫁,老父我送你這箱東西,你不感到奇怪嗎?」

「不奇怪。」棣芳輕輕地答。

「喜歡嗎?」王闓運又問。

「喜歡。」棣芳答得很爽快。

「棣芳,你真是我的好女兒。」王闓運頓時大為高興起來,「世人都說女子無才便是德,我偏不這樣看。詩三百篇,有不少都是出自婦人女子之口,那些纏綿悱惻之詩作,比鬚眉丈夫的無病呻吟更為感人。女子心細,又重感情,宜於吟詠。故從古至今,才女代代皆有。你們姊妹從小起,我就教你們讀三百篇,讀唐詩宋詞,希望一是藉此陶冶心性,消愁解悶,二是自己也學著寫一點,夫唱婦和,琴瑟更加和諧,三是可以教育子女。我細心觀察過,識文知書的女子與愚蠢女子所生下的子女大不相同。你幾個姐姐出嫁時,我都送了幾本書。你在姊妹中書讀得最好,所以我多送一些。」

丁寶楨雖然死去十一年,但為官日久,家資厚實,且丁體晉幾個哥哥的官都已做得不小,故這次從貴州平遠老家來湘潭迎親的排場頗大,禮物也很豐盛。前來雲湖橋賀喜的人很多,有湘潭的官紳名流,王、蔡兩家的親戚,王的朋友門生,雲湖橋四周的鄉鄰,還有棣芳的嫡親舅舅也從廣西趕來了。王闓運這些日子來,又高興又難受。高興的是他看到女兒有一個很好的歸宿:婆家是大官宦人家,有名望,有財產,女婿人品端正,知書達禮。難受的是女兒遠嫁千里之外,今後再見一面很困難。

王闓運一共有十個女兒,無論嫡出或庶出,他都一視同仁,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每生一個女兒,他都正正規規地為其取名號字,到了四五歲時,便親自教她們識字,八九歲時則教她們讀古詩古詞,再大點,授以《詩經》、《楚辭》、《論語》、《孟子》,其中聰慧好學的,他也教她們讀《 春秋 》,讀《史記》、《漢書》,系統地教她們吟詩填詞。故王門十女,個個都能識字斷句,作詩作文。棣芳形神都酷肖乃父,不僅容貌俏麗,且聰穎賢惠,在姊妹群中數她書讀得最多,詩文也作得最好,深得老父鍾愛。

送親的鼓樂聲響起來了,在震天撼地的鞭炮聲里,十幾個穿紅戴綠的伴娘,眾星捧月似的將新娘子從繡房里擁出,來到正廳。這裡坐著一排王、蔡、莫家的長輩,棣芳在胞妹錦同的挽扶下,一一向長輩行禮告辭。走到老父面前時,棣芳再也不能控制自己,放聲大哭起來。王闓運撫摸著愛女的手,也禁不住老淚縱橫。好久,他擦乾眼淚,顫抖著嗓音說:「棣芳,今天是你的大喜日子,莫哭了。我心裡本是歡喜的,只是想起今天這個時候,你的娘卻不能送你,我心裡難過。」

誰知這句話,把棣芳心中最深處的悲痛引了出來,一發放聲痛哭,不能自持,哭得在座的各位長輩都潸然淚下,站在一旁的女婿也在悄悄地抹淚水。大廳外的鼓樂鞭炮聲也停了下來,王闓運不去勸,乾脆讓女兒哭個夠,只是雙手把女兒的手臂捏得更緊。當女兒的哭聲漸漸低下來的時候,他繼續說:「丁家是個積善厚道人家,老八這孩子我親手教過他五年書,既聰明又馴良。你嫁到這樣的家庭,是你的福分。老父我和各位長輩都希望你們夫妻相敬相愛,多生佳兒,白頭到老,百年幸福。」

棣芳聽著父親充滿體貼和慈愛的話,心裡一陣感動,眼淚又泉水般地湧出,滿肚子的話一字也說不出來,只是不斷地點頭,表示記下了。

「你去丁家,這一生的吃穿都不用擔憂。你娘生前為你準備了五箱嫁妝,雖不豐厚,也是娘家的一點心意。有句古話叫做好男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未來的家業還要靠你們夫婦自己創立。」

棣芳又點頭。丁體晉在一旁說:「岳父大人教導的是,我們記住了。」

「話雖這麼說,老父我也要送你一點嫁妝。」

滿廳的人都在觀望,王壬秋老先生要給女兒送什麼樣的嫁妝呢?

王闓運吩咐身邊的僕人:「把木箱抬來,給七小姐當面看看。」

兩個僕人抬來一口木箱。木箱漆著鋥亮的黑漆,蓋板上貼著一個紅紙剪成的圓形大囍字,四邊裹著一條紅綢,紅綢在囍字上結成一朵牡丹花。一個僕人走上前,將紅綢結打開,然後再把箱蓋板掀起。眾人看時,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