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我是上帝

"我懂得的一點就是為了錢而去賺錢就如同炊煙上天一般,財富於人也許是極為沉重的負擔。"

第一節 藍色狂想曲

一位精神病專家,如果被要求的話,經常能猜測出這些夢想背後的原因:這個孩子太愛他(她)的母親,或是根本不愛。這個孩太崇拜他(她)的父母,或是情況恰好相反。

然而,是什麼原因使一個孩子認為自己是上帝呢?

喬治·索羅斯成長於20世紀30年代布達佩斯中上等級的環境中。與同齡的其他孩子一樣,他有許多朋友,愛好運動。行為舉止與其他孩子別元二致。那麼,對他的夢想該作何種解釋呢?

把喬治·索羅斯這個小孩的與眾不同的想法解釋成稍縱即逝的白日夢或許會簡單些。一個成年人已有跡象表明,他已長大,脫離了那些救世的想法。

然而、作為一個成年人,他沒有出示任何標誌。退卻的姿勢或是註腳,說明他不再堅持這樣狂放的想法,只是建議別人相信他是一個神人,這一點很難做到。

"事實上,他在一本書中寫道,"從孩提時代起,我就擁有相當強烈的救世夢想,但我不得不控制,否則,它們會給我帶來麻煩。"

他控制這些夢想的方法之一,就是儘可能不去提它們。一次極為罕見的機會,他曾提到過這些夢想。那是1993年6月3日,他告訴《獨立者》這家英國報紙:"當你把自己當作什麼神時——世界的造物主——那就成了一種病,但現在我對此感到很舒服,因為我開始不帶這些夢想去生活。"

索羅斯在1987年出版的《金融指南》一書中,對他的這些夢想作了詳細論述。他披露道,對於他來說,青年時擁有這樣的信念是很痛苦的。這種他不願意別人知道的秘密成了一種負擔。

"當我承認我經常對自己個人的重要性有誇大的想法時,相信讀者不會驚訝。、坦率他說,我曾夢想自己成為一種神,或是像凱恩斯一樣,甚至比他更好的經濟改革家,或是成為像愛因斯但那樣的數學家。強烈的現實感使我意識到這些想法不出格,於是我把它們做為負罪的秘密藏了起來。在我成年的大部分時間裡,這是使我相當不快潔的一個原因。當我步人社會,現實離我的夢想如此之近,讓我能夠承認我的秘密,至少可以對我自己承認。勿庸說。結果我感到更快樂。"

多麼令人吃驚的想法——現實離他夢想成為上帝的心愿更近了。

難道喬治·索羅斯真的是說,他現在作為一個成年人,一個成功的金融家,一個慈善家的生活,與孩提時代夢想自己成為上帝的心愿在某種程度上,是近似的?

顯然,他的意思正是如此。

索羅斯沒有詳細他說明,為什麼他認為自己是上帝,做這種聲明有什麼意圖。或許,如果要求解釋的話,他會勸導人們相信他只是在開玩笑,他根本不認為自己是上帝。他甚至在到處拿自己孩提時代的感情開玩笑。一位記者曾對索羅斯建議,說他應該被任命為教皇。

"為什麼?"他問道。"我現在是教皇的老闆。"

這該是一種什麼樣的人?即使已經成年,仍相信他擁有獨一元二的天賦。

喬治·索羅斯像上帝。

即使這聽起來不那麼真實,至少可以幫助解釋他兒時曾擁有並將之帶人成年的這種巨大的自信心。

因為喬治把自己幾時的夢想作為一個秘密藏匿起來,所以他早時的故友不記得他曾堅持說自己是神聖的。這一點並不令人驚奇。他們確實回憶起,他喜歡凌駕於其他孩子之上。大多數他的成人朋友認為,當他認為自己是上帝時,他是在故意誇張一種宣稱自己比別人優越的方法。好像他們在為索羅斯的誇張說法道歉,並為他的夢想尋找辯護,說索羅斯的話並非有那種意見。

有人說,索羅斯這番話的意思不是說自己是上帝,而是他認為自己可以同上帝談話。又有人認為,索羅斯只是表達自己無所不能:這話不必認真,他還可能如別人一樣,把自己比成拿破崙。

在很短的時間內,索羅斯肆元忌憚的胡言亂語給他造成了不良的後果。他沒有贏得新的尊重。他被視為極端傲慢自大,並遭到輿論譴責。

現在,索羅斯已年屆腸歲,他堅定不移地宣稱自己首先是個慈善家,他的投資生涯仍很順利。考慮到他的投資,他將繼續儘可能地保持低調態度。然而,1992年他對抗英鎊的事件,使他成為倍受關注的明星。而且他個人本身似乎也招致了相當程度上公眾的關注。他願意向世人透露其全部慈善活動。但也將繼續保護其投資方面的秘密,儘管世人渴求發現他是如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投資者的。

下面的故事旨在揭示喬治·索羅斯這個傑出人物的個人生活及工作生涯,使讀者對其公眾形象與個人生活有所了解。

小孩子們都擁有自己的夢想。他們或是相與眾不同;或是聲稱要成為上等人;或是希望吸引眾人的關注。

這是一個性格溫順、身體瘦弱的孩子,羞怯地夢想著——打了一個響指一一一他會成為山姆遜、史泰龍,或是——沒有了濃重的口音一施瓦辛格。這個孩子幾乎役離開過家,沒有機會出遠門旅行一番,他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名飛行員或宇航員。

一旦索羅斯發現想要逃避公眾搜索的目光是不可能的,他就尋求拓展其聲譽的新辦法。他從前一直轉移話題,避而不談其投資秘訣。突然間,他變得談鋒甚健,向公眾宣布他喜歡金融市場的哪些部分。他對國際事務向來不感興趣。然而,又是他在公開場合就廣泛的對外政策問題提出自己的建議,從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到波斯尼亞問題,以期引起世界各國首腦的關注。特別是,他想引起美國政治家們的注意。

那些熟知喬治·索羅斯的人好像要把他摔到地上來,這當然只是一種比喻的說法。對於那些人而言,他們好像不願確實相信自己就是上帝的朋友或大學同學,所有有這些思想的人都在他們的排除之列。他們不可能與索羅斯共事,因為索羅斯確實是使他們感到畏俱。

第二節 父母的熏陶

年紀輕輕的喬治哪來的這種思想呢?是誰給他灌輸了這些思想呢?

或許是他的父母親吧,喬治的父母親確實曾給他以潛移默化的影響。他父親狄華達,和他母親伊麗莎白也曾給他們的其他子女以此種影響,然而其餘的子女卻絕無這種狂做天下的豪氣——以為我即是上帝。他出生在匈牙利,他的匈牙利名叫迪斯德茲·索亞,後來他終於把名字英文化成喬治·索羅斯。儘管在匈牙利語中他的名字發音為索羅斯茲,但喬治還是適應他的英美朋友稱自己為索羅斯。

他唯一的同胞即兄長鮑爾,大其兩歲。

無論有何過錯,狄華達都給他的小孩子樹立了有重大作用的榜樣。當喬治出生之時,他父親已經歷了一段極為可怕而又漸趨成熟的時期,作為一名一戰中的匈牙利戰犯,狄華達在俄國度過了三年顛沛流離的生活——從1917年革命開始直到1920年的國內戰爭,在內戰期間他在西怕利亞東奔西跑以求生存活命。只要能夠生存,萬千不愉快的令人痛苦之事他都嘗試過。

在日後回憶此段充滿危險的生活的時候,狄華達告訴他的孩子們,在革命年代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幾乎全元生存的希望。每個人都是九死一生,這些在孩子們的心中留下了很沉重的感覺,漸漸地,喬治了解到他父親是一個聰明的,毋寧說是精明的人,他憑藉自身的聰明才智已經超過了許多人。年輕的喬治視其父為天神。

斐熱格·耐格比喬治小一歲,仍住在布達佩斯,他是一個化學工程師,當時正為匈牙利著名的燈泡製造商托格姆工作。他第一次遇見喬治是1926年在洛拔島。他們的房屋在布達佩斯北部的多淄河畔。當情形惡化時,耐格回憶說,狄華達總想辦法對付。"他從未被徹底擊敗過。"耐格說這些話時顯露出堅定的表情。父親永不被擊倒的精神對喬治而言是一筆遺產,這是很有用的。喬治完全了解到,"父親可能會在革命的哪一方呢?啊,當然,兩邊都在,他不得不如此,否則就無法活命。"對喬治而言,最為重要的是父親具有求生的特質。

父親的觀點成為喬治生活中無比珍貴的價值觀。狄華達的性格特點在戰爭年代顯得特別令人羨慕,在和平時期反倒黯然失色。在20世紀30年代,對洛拔島的居民而言,狄華達再也顯示不出絲毫英雄本色。他人長得帥,體格健壯,愛好運動。狄華達那雙飄忽迷離的眼睛,揮金如上的豪俠之氣,特別是對艱苦勞作的極大熱情,這些都是遠近有名的了,"我父親並不工作,他只想賺錢",小喬治這樣認為。

斐熱格·耐格對20世紀30年代的一個夏天,狄華達準備去工作的情形描述得繪聲繪色,淋漓盡致。

狄華達每天早上7點坐船從洛拔島去布達佩斯,他的辦公室就在那裡。

"當他聽到船快來時,"耐格回憶道,"狄華達一邊穿褲子一邊開始洗臉刮須。他手裡拿著刮刀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