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歲月可以老去青春之夢不忘 第三章 主持的工作讓我長大

之前在做某雜誌專訪,我對自己走過的路,用一個網上流行的詞做了總結:逆襲。

想到大學那會兒,風裡來雨里去,為了一個小時的節目要在路上奔,校門口的「揚州炒飯」成了我的必備食品,堅持吃了一年半……用「逆襲」來形容從前的自己,真是再恰當不過了。

在我的世界裡,悲劇過去一段時間就成了喜劇,總有一天,你會把當年的悲劇說出來高興一下。大學生活對我來說,頗具這樣的悲劇色彩,最終給我了熱血的喜劇能量。

大一之初,我報名參加了電台主持人的選拔大賽,第一輪面試很簡單,簡單到我都還沒進入狀態就出了考場。

兩位考官並排坐在對面,看了眼我的簡歷,其中一個抬頭問我:「你上網嗎?」「不上,我們家條件不好……」我平時的確不上網,就老老實實地回答了。「上網還是得會才行啊!」考官輕描淡寫地說,然後又低下頭去看另外的簡歷。正當我覺得自己沒戲時,另外一位考官忽然說:「你挺像我們台的一個主持人的,語流不錯。」語流是什麼意思?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敢亂講,只能不停地點頭說「謝謝」。

後來才知道,所謂語流,其實就是語言的流動,書本上的定義是有聲語言的運動狀態。就像水流,有時跌宕起伏,有時濁浪排空,有時波瀾不驚。語流也有抑揚頓挫,時而慷慨陳詞,時而慢條斯理,這樣就可以製造出聽覺上的曲線美和音律感。

多虧了這語流,第一輪面試壓根兒就沒怎麼說話的我,居然進了複試。我想,在這裡,我應該再感謝一下姜豐姐姐。

複試是在學校體育館裡舉行的,主要是考查選手們的個人才藝,舞台就設在主席台上。跟我一起晉級的一幫選手,一個比一個厲害,滿場的張學友、劉德華、周華健,現代舞、民族舞、hiphop(街頭說唱),弄得像春節聯歡晚會。更離譜的是,還有人表演藝術體操,主持人為什麼要會藝術體操?今天有很多主持人大賽也有表演比這個的,但是我還是要問,為什麼?

我在台下看得目瞪口呆,我還以為像當初考大學一樣,規規矩矩朗誦一下就行了,怎麼還要有這麼高難度的表演?早知道這樣就好好準備一下了。我暗自掰著手指頭數了一下,唱歌沒天賦,舞蹈沒練過,電子琴當年我爸把我放棄了,我琴棋書畫樣樣不通,這可怎麼辦?

輪到我上場,我視死如歸般地走上舞台,站在中央,掃視了一番坐在下面的「觀眾」,清了清嗓子:「評委老師好,大家好,我是××號選手胡喬華。今天,我要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台下一片寂靜,都期待著我接下來會講什麼。

「從前,有一個紡織女工住在八寶山,每天坐公交車回家都要路過一片小樹林……」

是的,大白天,我站在舞台上,對著整個一個體育館的觀眾,講了一個鬼故事,還是個大家都知道的故事。出人意料的是,最終效果還不錯,我在台上講得繪聲繪色,自己都起了一身雞皮疙瘩,台下的人聽得也很投入,被嚇得挺過癮。

就這樣,我憑著一個老掉牙的鬼故事,擊退眾多「實力派唱將」「舞蹈藝術家」和「優秀的體育運動員」,進入了第三場總決賽。

總決賽的比拼還是落到了實處,以語言表達為主。畢竟是科班出身,也算久經沙場,碰到這個,我就不那麼怕了。順順利利,得了第六名,心滿意足。

按照規則,前三名選手有機會進入電台做嘉賓主持。我是第六名,本來覺得跟自己一點兒關係都沒有了,沒想到,三天後電台就給我來了電話,問我願不願意去試試。

我很詫異,我不過是第六名,才藝還那麼不靠譜,怎麼可能被選上?關於這個問題,後來我鄭重地問過領導,得到的答案是:「就是覺得你語流比較好,說話特別順,臨場的反應和問答的表現也都不錯……」

於是,我就這麼誤打誤撞地拿到了一檔戶外直播的流行音樂節目,也是一個互動的電台綜藝節目——《神采飛揚》。

所謂戶外直播,是說我需要在商場透明的玻璃播音室里現場播音,內容自然是推薦專輯,解析專輯,並順帶宣傳推廣。同時,我還需要和屋外的圍觀群眾直接互動,並讓現場圍觀的不明真相的群眾和收音機前的聽眾通過熱線進行互動,頗類似現場互動型的脫口秀。

這段經歷對我來說是一種非比尋常的歷練,為我之後進入電台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雖然幸運之神眷顧了我,但各種考驗也隨之而來,顯然,我必須為這份幸運做好充分的身體和心理準備。

我的大學在小和山,距離市區很遠,要去學校,先要把一趟公交車從頭坐到尾,從城市邊緣到郊區小鎮,然後再換乘336路去小和山站。當然,中轉的時候選擇還是蠻多的,可以坐中巴,一塊錢的樣子;也可以選擇摩的,體驗一下敞篷的感覺。現在的小和山已經是一個高教園區,但我們剛去那會兒,裡面什麼都沒有,只有不食人間煙火的秀麗風光。

來往學校必須上山下山,而我當時要去做電台節目,就不得不跟《西遊記》里的唐僧似的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先要下山,大概坐10分鐘的小巴到留下鎮;到了留下鎮,再坐306路,輾轉40分鐘到古盪;然後再從古盪轉152路,那是一種帶辮子的電車,如今早已不見蹤影;坐40多分鐘的152路到武林小廣場,下車後走20分鐘路或者再坐一站公交,我就到達了目的地——銀泰百貨。做完節目回去時,這些車再反著坐一遍,日復一日——那一年半,給我印象最深的恐怕不是節目,而是路途上的勞頓。

趕到銀泰百貨,稍做準備之後,我便鑽進了那間透明的播音室,不言而喻,此時外面定然是圍著一群人在看。其實也沒什麼好看的,我在裡面一邊說著該說的話,一邊控制著儀器,沒有一點兒表演的成分,可每天都會被不同的人津津有味地觀摩。這樣的場景偶爾也會讓我自己感慨一下:都這樣了,應該能算是小有成就了吧。

這個播音節目後來接待了不少藝人,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范冰冰。范冰冰當時剛演完《還珠格格》,雖然還不像趙薇、林心如那麼火爆,但人氣也不可低估。直播的時候,整條延安路上的車紋絲不動,商場里人滿為患。

還是學生的我自然沒有資格到直播室里去「面對面」,只能守在玻璃屋外做外場主持,拿著話筒採訪現場觀眾。回想當年范爺離我如此之近,不禁口水直流,我先擦一下。

話說回來,當時出去做節目,不僅是路途遠且阻,吃飯也成了大問題。每天離校時,食堂還沒有開伙,我只好到校門口,隨便要份四塊錢的揚州炒飯對付一下。這一對付就是將近一年半,結束時猛然發現,自己已然在那家飯館吃成了超級VIP。

不僅如此,這個超級VIP的影響還頗為深遠,直到現在,各種美食中,我仍獨愛炒飯。不知道吃什麼,那就來一份炒飯;如果是自己下廚,最拿手的也是炒飯。有次去澳門,在酒店的美食廣場轉了半天,西餐中餐應有盡有,我卻絲毫提不起精神,猛然看到「炒飯」二字,頓時胃口大開。

必須承認,那陣子我偶爾也會覺得疲累,但從來沒有想過放棄,因為我素來堅信,上天眷顧勤奮和認真的孩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